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非典型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策略探讨——以湖北省罗田县为例

非典型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策略探讨——以湖北省罗田县为例

发布于:2023-08-01 14:26:01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导读

非典型历史风貌区是城市化进程中一种特定时期的产物。虽然这类风貌区的历史遗存在数量和质量上不及历史文化街区,但对于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存城市历史记忆仍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辨析了非典型历史风貌区的定义,并归纳了当前这类风貌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保护范围难界定、历史要素难明晰、管控政策不精准、实施机制不完善。为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本文通过罗田县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案例,探索非典型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路径,从明确保护范围,聚焦重点风貌区;梳理历史要素,“背景”要素实现自然保护,“表层”要素实现文化延续,“内部”要素实现有机生长;分区分类管控,划定核心保护区、控制发展区及环境协调区,实行三级保护与控制;健全实施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策略,以期为其他城市的非典型历史风貌区提供经验和参考。


作者 

周湘,赵守谅,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陈婷婷,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关键词

非典型;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策略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经济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过于追求速度的城市建设也导致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不断消失。城市在拥有现代化功能与设施的同时也变的陌生。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经验表明,历史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1] ,城市越趋于现代化,其历史文化的保护及发展愈显重要。


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历史文化保护不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已经形成了“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三大历史保护层次,相应的保护规划也受到法律的保护。另一方面,我国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历史风貌区急需保护,但对历史风貌区的保护意识远不及历史文化街区,法律法规对其的保障和约束也微乎其微。


# 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进入新常态时代,在城市更新、土地集约利用、增量扩张转为存量提升等现实背景下,城市建设加快向旧城转移,历史风貌区面临极大的城市更新“危险”。历史风貌区“似旧不旧、似新不新”的特点容易被地方政府作为更新改造的首个对象,甚至认为它是破败的,没有历史价值。事实上,历史风貌区是一代代人历史文化活动成果沉淀的空间载体。历史文化价值、历史风貌特色与城市历史积淀是直接相关的,“破败”的历史遗迹可能也是历史积淀的一部分。 城市不能以一种间断突发式的模式继续发展,文化是延续的,城市的历史脉络应延续发展。


目前,各地出台的相关条例中有的对历史风貌区概念分别进行了界定,但国内还未有统一的界定标准。综合历史风貌区保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情况来看, 历史风貌区是指空间格局、景观形态、建筑样式等较完整地体现地方某一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特点,具有一定规模,但尚未达到历史文化街区标准或者尚未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区域。 历史风貌区可分为多种类型,有居住型、商业性、工业性、特殊功能型等为主导的历史风貌区,不同功能主导历史风貌区的保护对象及其发展对策均有不同的侧重点。


顾名思义, 非典型历史风貌区是指那些历史性特征不突显、历史风貌不连续,年代并不久远的区域。 非典型历史风貌区广泛存在于中国各城市的旧城区域,大多是新中国成立后所形成的高密度片区,遗留的历史建筑大都为公共建筑、工业厂房、单位大院等 [2] 。与历史遗产丰富的历史文化街区相比,非典型历史风貌区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似乎不够显著,但它同样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见证者,是不同时代印记的载体。


# 2

非典型历史风貌区的保护难点


01

保护范围难界定


为了加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风貌保护,各城市相继展开了一系列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关于历史风貌区的范围划定现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城市或地区已经展开划定历史风貌区范围的工作,其保护范围是很明确的,并且对各历史风貌区的位置、面积、相关保护内容有相应的要求。如《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中明确了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范围划定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3] 。二是部分城市或地区对历史风貌区只有轮廓性的描述,如有的城市只笼统提出需对老城区进行保护规划。然而,老城区内新建筑占比常达到一半及以上,“老城区”更多是区别于新城区的一种定义,以老城区整体作为保护范围是不切实际的。同时,为了平衡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保护范围的划定更加困难。


02

历史要素难明晰


由于非典型历史风貌区的现实复杂性,历史场所分布较为繁杂。 建筑风貌相近、资料记载不全、常年失修 等问题十分普遍,故只能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群众访谈等方式进一步明确历史要素,这势必带来很大的工作难度。同时,人们往往只关注那些年代悠久的历史要素,而未从发展的角度考虑历史要素。其实,历史要素也应囊括自然空间、城区遗留要素等,通过提升微改造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03

管控政策难精准


由于非典型历史风貌区具有前文所述的现实复杂性,常用的距离梯度、高度梯度、建筑色彩等划区方式并不具有参考性。如果缺少科学的分类分区方法,“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难以形成良好的保护效果。不同的管控分区将会形成不同的保护和控制要求,若划区不当也会影响管控政策的精准实施。


04

实施机制不完善


在我国现行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框架下,非典型历史风貌区并未纳入法律保护和管理的范畴,其保护地位与法定地位均不受保障,这极易造成在城市开发和旧城改造的洪流中被无情摧毁 [4] 。非典型历史风貌区的特殊属性影响其在短期内的保护价值并不凸显,导致其保护规划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易受到利益冲击,这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来保障后期的管理和监督。


# 3

历史风貌区保护与发展理念


01

历史层积


城市发展是文化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历史层积(historic layering) [5] ,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时空下的城市历史都将共存。考古学中有“文化层”的概念,意味着每一文化层象征某一时期的历史文化,通过比较不同时期文化层可看出一个群体变化模式发展和演变的时间序列 [6] 。城市是历史和当前发展的动态层积,非典型历史风貌区也是历史层积的过程,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02

系统关联性


“研究历史的方法在于寻求一件事情的前后左右的关系,不把它看做突然出现的” [7] 。《威尼斯宪章》提出,保护不仅限于单体本身,还依赖于周边的历史环境,脱离周边环境的单体保护会使其价值大打折扣。整体保护观念表明了历史遗迹与周围环境的关联性。系统学理论也提到整体保护的重要性,当个体之间实现了关联性,整体发挥的价值远大于各个体之和。非典型历史风貌区的历史遗存零散分布于城市,应以系统的方法串联、整合历史遗存,促进整体历史文化网络的建立。同时,地方历史文化发展是基于某一区域环境的,历史文化信息不仅包含于历史遗产,也沉浸在某一城市空间中,故应从城市区域角度考虑山水格局、空间轴线的联系。


03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念源于世界环境与发展组织定义的“可持续发展”,历史文化遗产应实现良好的传承式发展,以保障子孙后代能更好地了解城市历史文化。非典型历史风貌区不仅需以静态、动态的方式来保护历史遗产,还需结合人居环境改造,以最大化的方式延续历史文化信息,实现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 4

非典型历史风貌区保护策略研究-以湖北省罗田县为例


01

明确保护范围


罗田县城历史风貌区主要通过溯源老城区历史地图、实地调研、城市道路结构等方法来初步确定保护范围。从《罗田县志》中历史信息、历史地图(图1、2)等相关资料能获悉罗田老城区历史上经历多次自然灾害、历史战争的破坏,原有的老城墙、老城门均无遗址,但空间位置仍可依据历史地图溯源。结合《罗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2017年修订),连接西门与北门的北城岗巷与城市道路书香路空间位置相似,且通过现场实地调研可明显发现书香路南北两侧的建筑风貌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本规划初步确定历史风貌区保护范围,东南至义水北路为界,西至万密斋大道,北至书香路,面积约为62hm2。


   

图1崇祯八年   

   

图2民国25年

资料来源:《罗田县志》


02

梳理历史要素


4.2.1“背景”要素—自然保护


自然环境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要素,是城市重要的“记忆人”。自然环境与城市历史文化的关联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城市区域尺度下的山水格局(图3),景观通廊、建筑高度、天际线等都与山体、水系发生关系;另一方面是城市内在联系的地形地貌(图4),地形地貌是城市当地独特的聚居基础,体现了城市的特色建城历史,正如亚历山大在《俄勒冈实验》中所描述的:“世界上大多数美好的地方都是由本地人而非建筑师建造的” [8]


罗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老城区南临义水河,背依塔山,山形柔缓连绵,呈现山在城外,城在山中的特点,素有“曲水串珠”、“四面青山,如嶂如幕”之说。罗田县城的山水格局得天独厚,是城市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文化载体。罗田县老城区东北部分布有大量传统民居,形成了坡地走廊、街巷串联的半坡式建筑景观风貌,反映了当时人民顺应自然、依地势而建的劳动智慧。


 

图3山水格局 

图4步道

 图5城镇街道

资料来源:作者拍摄


4.2.2“表层”要素—文化延续


“表层”要素是最常见、最直接表现历史性的要素。 “表层”要素主要包括历史遗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古井古树)、建筑风貌(色彩、样式、材料)、空间肌理(平面布局、建筑尺度)、街巷格局(平面街巷格局、街巷历史地名)。 历史遗迹具有历史延续性和地域性的特点,是最能彰显地区历史文化的空间载体。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色彩、样式、符号等价值要素影响了历史风貌区风格的形成,是城市发展留下的历史痕迹。建筑肌理的类型识别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 [9] ,院落、联排等平面骨架是历史原型中分离出的组成部分,在保护规划中被明确为重点保护对象。历史传统街巷具有独特的构成特点,是城市生长发展、日常生活交往的空间载体。“表层”要素是历史沉淀至今的微观文化要素,共同维系着城市的历史风貌。


罗田县保护范围内有四处文保单位,清代建筑文庙(图6)现作为罗田县城博物馆使用,白龙井和东坡井是清代和宋代遗留下来的构筑物,武圣宫遗址是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保护范围内有三片区域的建筑风貌较好,西侧有保存较好的传统风貌街区,其街巷格局、建筑风貌、空间肌理非常具有历史价值;东北侧主要有以北城岗巷为轴发展而成的传统民居;南侧有较多计划经济时期以公服、商业、工业(图7)为主导功能的历史建筑,三片区域保留有街巷地名、地牌,如淘金寺巷、皇庙岗巷(图8)、道观冲巷等。历史建筑、传统风貌街区、传统民居是当地居民的历史记忆。


   

图6文庙

   

 图7五金仓库

   
   

图8皇庙岗巷

图9白龙井交通拥挤

资料来源:作者拍摄


4.2.3“内部”要素—有机生长


非典型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不单是保护现今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要素,还应按照城市内部结构与生长逻辑逐步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以提升地区的活力。“内部”要素的完善与提升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道路交通的优化、公共空间品质的提升等几方面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人们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有效加强人们与历史的联系。道路交通虽不能直接反应历史文化,但交通问题会严重影响城市的历史风貌。公共空间是居民集中活动的场所,充满着多层次的公共生活气氛,这种人情味及丰富的生活内涵使旧城环境体现出一种场所精神,是城市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保护的关键所在 [10]


罗田县主要有东腔、刺绣、烫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人们世代相承的重要文化载体。现有道路交通最大的问题是停车设施匮乏,文庙、白龙井(图9)、重要街巷、义水北路等周边停放着大量的机动车,影响了老城区的历史风貌。现有公共空间中绿化空间非常少且使用不佳,东坡井(图10)周边居民堆放各种生活杂物、武圣宫历史构件随意堆放(图11)、院落空间破旧等问题对城市风貌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总的来说,非典型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应 重视“内部”要素的改善和提升, 这对整体风貌塑造、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产生极大的积极作用。

   
   

图10东坡井杂物堆放

图11武圣宫构件闲置

资料来源:作者拍摄


03

分区分类管控


历史风貌区一旦划定意味着区域的建设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范围过大不符合未来仍需发展的现实情况,范围过小不利于保护要素的整体保护,在保护范围的基础上需进一步确定历史风貌区范围。历史风貌区可分为核心保护区、控制发展区、环境协调区,分区进行管控。核心保护区是历史遗存或风貌最为完整保留的区域,控制发展区是核心保护区外的区域,环境协调区是控制发展区外的区域。罗田县非典型历史风貌区的整体保护框架(图12)为核心保护区与控制发展区共同构成历史风貌区,历史风貌区向其他城区的过渡区域是环境协调区,共同形成三级分区保护。


 

图12整体保护框架

资料来源:作者拍摄


通过现状街巷空间梳理、建筑肌理分析和实地调研后(图13),保护范围内主要有南部区域、西部区域、北部区域的建筑形式、建筑风貌、街巷格局保留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历史时期的建(构)筑物或一定历史时期建筑风貌。基于街巷边界、建筑风貌、历史要素综合划定三片历史风貌区,即东坡井历史风貌区、白龙井历史风貌区、文庙-武圣宫历史风貌区。围绕历史建筑、传统风貌街区、传统街巷再进一步划分核心保护区,共四片核心保护区(图14),即白龙井核心保护区、东坡井核心保护区、文庙-武圣宫核心保护区、计划经济时期核心保护区,从而在整体上构成了核心保护区-控制发展区-环境协调区的整体保护框架(图15)。


   
   
   
   

图13街巷格局演变及现状空间肌理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14核心保护区范围

   

图15整体保护区划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不同分区有不同控制程度的管控措施,白龙井核心保护区应结合北城岗巷重点打造特色标志性地段,完善片区的人居环境空间品质。东坡井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街区格局、街巷街名,建筑风貌,延续现有的商业特色,保留现存的市井生活气息。文庙-武圣宫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历史遗迹的原真性,促进历史遗迹展示利用。计划经济时期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历史遗留建筑,结合实际情况保留或组织功能置换。控制发展区内改、扩、新建建筑需与核心保护区风貌相协调,不得破坏传统街巷格局、空间尺度。环境协调区的整体建筑高度需要提出引导策略,不得破坏城区整体风貌的和谐。


历史要素需分类提出管控措施, 背景要素是对自然空间格局的保护,应保护街巷望山、凤山望城显水、凤山看城区南侧群山三类景观视廊。严格控制景观视廊范围内的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保证山体1/3以上部分可视以及山体轮廓的连续性。表层要素主要是历史遗迹及周边环境的保护,严格遵循各分区管控措施。内部要素应加快功能的完善与空间的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方面,可通过鼓励增强街区凝聚力的节庆、文化、民俗活动在街区开展,结合公共空间优化设置戏剧文化空间、习俗文化空间、工艺文化空间。道路交通优化方面,采取“跨河三环、沿河两环、片区微循环”的交通组织方式,完善交通服务设施建设,满足停车需求。公共空间建设方面,现状公共空间应加快开展微更新改造,规划布局上应结合街道转角空间、桥头空间等地布置小型的绿地空间。


04

健全实施机制


4.4.1健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我国现已经形成了“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三大历史保护层次。非典型历史风貌区不在现有历史保护体系中,我国暂时也未出台该类历史风貌区的保护准则,其保护地位不佳。为系统全面的保护各地方历史遗产及周围环境,应健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高非典型历史风貌区保护地位。


4.4.2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


非典型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与实际实施开发常处于分割状态,一旦涉及城市实际开发中的利益争夺,历史保护要素的保护必要性就“大打折扣”,这归因于风貌区保护规划的法定地位不受保障。为避免城市开发中对非典型历史风貌区的破坏,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这是保护规划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能为规划的落实提供法定基础。


4.4.3加强实施、后期管理、监督机制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必然是一个长期过程。城市疏于管理而导致历史遗迹越来越破败或面临消失,长时间的管理失效是造成非典型历史风貌区形成的原因之一。那么,通过加强规划与实施的衔接、建立长期动态评估、完善责任管理的机制等措施,来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长效保护。同时还应提高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鼓励大众监督与自我监督。


4.4.4加强公众参与


评价一个规划是否有效首先应考虑规划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社会中各个主体之间行为及其衍生利益 [11] 。非典型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实施中常牵涉到两类问题,一是居民随意自主更新建筑,导致了原有建筑与新建或扩建建筑的风貌非常不协调,二是空间和社会的双重复杂性影响了在空间资源保护、建设开发受限、住房产权等问题上也会涉及非常复杂的利益主体 [12] 。保护规划过程中利用新闻、大众媒体等多种形式实现广泛的公众参与,一方面能推动各方利益主体的积极参与,这有利于及时平衡各方矛盾,避免后期更大的利益冲突;另一方面能让人们重新审视和了解自己居住城市的历史文化,还能充分调动居民来回忆缺漏的历史要素,从而能对规划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


# 5

结  语


在存量规划背景下,各地旧城更新工作如火如荼,非典型历史风貌区易成为更新改造的对象,其保护价值被看成是一种破败的历史痕迹。城市经历出生、发展、成熟就犹如一张白纸从崭新到充满褶皱,凝聚了不同时空下的历史文化价值。各种历史信息的层积、历史痕迹的积累造就了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因此,非典型历史风貌区不是破败的,它依然是具有一定历史保护价值的。基于各种现实情况,非典型历史风貌区不仅需要重新审视其历史文化价值要素,还需要依赖城市内部的有机更新使其能更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上滑查看全部)

[1] 耿波,毕会娜.“文化遗产保护北京学派”的理论与实践[J].民族艺术,2013(05):104-110+139.

[2] 吴敏,王琳.记忆的缝合:城市非典型风貌区旧城更新景观规划[J].规划师,2014,30(02):48-52.

[3] 苏蓉蓉.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更新规划思路与路径探讨[J].规划师,2019,35(01):38-44.

[4] 郭璇,李和平,邓琳.重庆历史风貌区的文化内涵、类型及其评价[J].新建筑,2007(05):8-12.

[5] 张松,镇雪锋.历史性城市景观——一条通向城市保护的新路径[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03):29-34.

[6] 罗巧灵,刘奇志,望开磊,丘永东.已消失历史遗迹的价值认识、甄别方法及再利用思路探讨——以武汉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8(02):106-112.

[7] 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8] 刘杰希. 基于社区营造的居住性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研究[D].重庆大学,2016.

[9] 何依,邓巍.太原市南华门历史街区肌理的原型、演化与类型识别[J].城市规划学刊,2014(03):97-103.

[10] 阳建强.城市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的保护[J].上海城市规划,2015(05):18-22.

[11] 周国艳.西方城市规划有效性评价的理论范式及其演进[J].城市规划,2012,11:58-66.

[12] 杨君然.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施评估路径研究[D].清华大学,2014.

  • lijiawei411
    lijiawei411 沙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经济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过于追求速度的城市建设也导致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不断消失。城市在拥有现代化功能与设施的同时也变的陌生。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经验表明,历史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1] ,城市越趋于现代化,其历史文化的保护及发展愈显重要。


    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历史文化保护不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已经形成了“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三大历史保护层次,相应的保护规划也受到法律的保护。另一方面,我国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历史风貌区急需保护,但对历史风貌区的保护意识远不及历史文化街区,法律法规对其的保障和约束也微乎其微。

    2023-08-01 16:50:01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32 万条内容 · 23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地下空间:2022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