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深刻指出:“要因地制宜、科学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
为深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会将在第2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前后持续推广宣传荒漠化防治与沙产业创新模式。
一、模式背景
榆林沙区是指陕西境内的毛乌素沙地,面积约244万hm2,占毛乌素沙地总面积的47%,包括榆阳、神木、府谷、横山、靖边、定边和佳县7县、市(区、县)95个乡镇。地理位置为北纬37°~39°25′,东经107°15′~110°45′,东西长约420km,南北宽12~126km,西邻宁夏,北依内蒙古,东靠黄河,南与黄土高原接壤。
榆林沙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于鄂尔多斯地台向斜陕北台凹的一部分。出露于地表的是中生代以砂岩和页岩为主的陆相沉积。地貌特点是:因风蚀和堆积形成连绵不断的沙丘,沙丘中间或低洼地方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湖盆滩地。海拔1000~1500m。气候属温带半干旱季风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和沙地气候特征。每年平均气温7.6℃~8.6℃,极端最高气温38.9℃(1966年7月8日),极端最低气温-32.7℃(1963年12月25日),≥10℃的积温2900℃~3300℃,无霜期150~170天。年降水量316~450mm,最大降水量695.4mm(1964年),最低降水量159.6mm(1956年),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年蒸发量2092~2506mm,是降水量的5~6倍,干燥度2.22~3.58。区内风大且多,以西北风为主,靖边和定边由于受白玉山的影响以西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2.4~3.3m/s,年大风日数14~33天,最多达77天,多出现于春季。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霜冻、大风、暴雨、冰雹。
沙区水资源较丰富,水资源总量 24.5 亿 m3,其中地表径流水 17.5 亿 m3,地下水资源 17.3 亿 m3,重复量 10.3 亿 m3,可利用量 5.7 亿 m3。地带性土壤为淡栗钙土和灰钙土,目前自然土壤已遭破坏,但其遗迹依然存在,现以风沙土为主,还有盐碱土、草甸土、沼泽土、绵沙土、硬黄土等。
1949 年榆林沙区残存林木面积 4 万 hm2,林木覆盖率仅有 1.8%,几乎都是流沙。新中国成立前不到百年,流沙南移越过古长城 60km,沙区 14 万 hm2 农田和牧场被流沙吞没,6 个城镇和 412 个村庄被风沙压埋。森林植被的大量毁损,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庄稼十种九难收,以致广种薄收在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中愈演愈烈。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并存,每年输入黄河泥沙约 1.9 亿 t,形成“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
60 多年来,榆林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治沙造林经验,曲折前行,经历了试验摸索阶段、集体大规模治理阶段、改革开放转型阶段和生态建设全面发展阶段。科技支撑、改革创新、产业带动在防沙治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流沙南移的势头得到了遏止,昔日的“沙进人退”变成了“人进沙退”。特别是 1978 年“三北”防护林建设以来,将榆林沙区列为重点建设地区,治沙造林进入了自觉、扎实的新阶段。
目前,榆林沙区造林保存面积约 94.93 万 hm2,固定、半固定沙地 57.33万 hm2,林草覆盖率 42.9%。营造总长 1500km、占地 11.73 万 hm2 的长城、北缘、环山、灵榆 4 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沙漠腹地面积 1~30 万亩的成片固沙林165 块;恢复和改良草场 15.3 万 hm2,发展养鱼水面 1.2 万 hm2,新建农田 10 万hm2,形成了基干林带南北控制,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护牧林、护路林及岛状防护林纵横交错,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使沙区 57.33 万 hm2 流沙全面得到治理,陕西告别“流沙”时代,使陕西省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km,榆林从城区到乡村的绿色主框架已形成,一个保护农牧业生产的绿色屏障基本形成。据测定,沙丘高度平均降低 30%~50%,沙丘年移速度从 5~7m 降为 0~1.68m,年沙暴日由 66 天减为 24 天,自然降尘减少 78%,沙地 10cm 表层养分增加 5~20 倍,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比 20 世纪 50 年代初减少 76%。根据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所的研究,从全国范围来看,土地沙漠化在继续扩大和加剧,沙漠化发展推荐率为 1.39%,唯有毛乌素沙地沙漠化发展明显减缓,榆林沙区出现了地区性沙漠化逆转,逆转率为 1.60%。
榆林沙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树种草难度大、成本高。林业部门加大治沙造林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治理技术和模式,不断提高防沙治沙科技含量,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防沙治沙办法,采取“以植治为主,植治水治相结合”的方针,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和“先易后难,由近及远”的步骤进行,使一项项先进的治沙科技成果在实践中大显神威。
根据榆林的土地荒漠化形势、改造开发利用的问题,以及生态、经济、社会改善的一致性原则和目标,将榆林防沙治沙 60 多年来的实践概括总结为一些可推广的实用技术和可供参考的治理模式。这些实用技术和模式是根据当地的地貌、土壤、气候、水和生物等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情况以及经营对象的性质、功能,按时空多维结构原理,使之成为相互作用、多级生产和循环利用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1-10]。
二、模式要点
(一)荒漠化防治技术措施
1. 飞机播种造林种草技术
榆林沙区飞播治沙造林经历了 3 个阶段。1958-1968 年为初期试验阶段。由于全国飞播尚在试验,盲目性较大,这一阶段的飞播造林并未取得成功;1969-1979 年为试验、扩大试验阶段。榆林沙区飞播试验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飞播治沙造林获得了成功。榆林沙区飞播造林在植物种选择、播期确定、播种量、种子处理等方面取得成功,并建成了我国沙漠地带第一个飞播造林试验区,1980年以后为大面积生产推广阶段。在榆林沙区累计飞播造林面积达 49.87 万 hm2,保存面积约 38 万 hm2,有效保存面积率在 75%以上。
2. 搭设沙障造林技术
风蚀、沙埋是流动沙地造林的限制因子。搭设障蔽增加地面粗糙度,起到防风阻沙的作用,为造林苗木创造生长生存的有利条件。具体做法是在沙丘迎风坡下部 1/3~2/3 处平坦沙地,栽植沙蒿、沙柳、紫穗槐等活障蔽、麦草(柴草)死障蔽或黄土障蔽,带状沙障行间距 2~3m,网格状沙障规格 1.0m×1.0m 或2.0m×3.0m,行间、网格内造林种草,全面固定流沙。
3. 干旱沙丘花棒、踏郎直播造林技术
干旱沙丘的最大特点是干燥,流动性大,而花棒和踏郎的主要特点是耐干旱、耐风蚀沙埋、耐瘠薄,根系发达,生长快,因此毛乌素沙地花棒、踏郎直播造林成效显著。
4. 乔灌草综合治沙技术
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背风坡脚和丘间地营造乔木树种,沙丘迎风坡营造灌木树种,平缓背风坡和副梁种植草本植物或小灌木树种,使沙丘达到全面治理。
5. 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
在总结我国沙漠地区营造农田防护林经验的基础上,榆林沙区适宜采用稀疏型结构为主的“窄林带小网格”农田防护林体系。沿渠、路配置以及大苗栽植的技术措施,主林带 3~4 行,副带 1~2 行,树种以杨树为主,乔灌混交。
6. 湿润沙地高杆旱柳开壕栽植技术
旱柳是本区的优良乡土树种,特点是易繁殖、生长快、适应性强、材质好、经济价值高。其技术要点是在造林前一年按地下水流方向,每隔 15m 开挖一条上口宽 2m、底宽 70cm、边坡比 1∶1.5 的支壕、在支壕两侧 1.5m 处栽植,株距5m。种杆选用 3~4 年生的白皮柳,长 3m,小头直径 3~4cm,无病虫害。
7. 针叶树(樟子松)“六位一体”栽植技术
“六位一体”栽植就是针叶树(樟子松)在栽植过程中,按照苗木带母土—浇足底水—覆膜保墒—生物防虫一套笼防害—埋土越冬的栽植方法。栽植前后还要把握三个环节:一是运输方面。重点要在起苗前浇足底水,运输中不失水,做到根不断,土不散。二是栽植方面,造林完成后,浇足底水;翌年放苗后,及时浇返青水。三是管理方面,要抓好防虫、防兔、鼠危害,做好套笼等管护工作。
三、沙产业优化模式
1. 可持续发展与综合开发“片、圈、面”模式
“片、圈、面”模式是根据榆林毛乌素沙地沙丘与滩地环状分布的结构景观和沙区生产经营的现状而提出划分的模式类型。“片”为传统作物种植区,通过良种引进,耕作制度改变,产量大幅度提高。“圈”在滩地四周,通过建设温室大棚,使以菜、果为主的种植业和以猪、鸡、羊为主的养殖业得到大力发展,随着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加工业也迅速发展,经济林、小块用材林也得到相应发展,形成以养殖业为主体的多种经营区。“面”滩地以外大面积荒漠化治理区,应用先进技术综合治理,大幅度提高植被覆盖度,有效改善沙区生态环境。
2. 沙地承包造林治理模式
陕北毛乌素沙地具有典型代表的沙地承包治理模式有定边县的石光银“公司 +农户 + 基地”治沙模式,靖边县的牛玉琴金鸡沙一体化治沙模式,神木市的张应龙圪丑沟综合治沙模式。
3. 庭院农林复合经营模式
以一家一户建立的树园子、小果园等小面积经济林、用材林为主,包括林—经、林—药、林—畜等在内的循环和转化立体生态系统,结构合理,高度集约经营,土地肥,面积小,占时少,易管理,投资少,效益高。
4. 榆林沙区生态农业优化模式
以农林水相结合,综合规划,规模推进,配套实施,建立完善的“一改”(改良土壤)、“三化”(田园化、林网化、排灌化)、“八配套”(井、渠、田、林、路、电、排、技)的农田基础设施,充分利用沙区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5. 农林牧协调发展的立体模式
在盖沙丘陵沟壑地区,根据“沟、坡、峁;乔、灌、草”的配置原理,分层营造,滩底杨树、农田林网(2m×3m)实行间作;坡脚环滩林带(3m×3m)或开壕栽柳(4m×4m 或 5m×5m);山坡下部种植樟子松,山坡中部洋槐灌木作业(2m×2m),山坡中上部种植柠条、踏郎(2m×2m);山顶封山育草。这种模式利用地形综合治理,林草结合,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林草结合,林粮间作,全面治理,进行时间、空间立体布局,组合得当,结构合理,经济效益显著。
作者:郜 超(陕西省林业科学院)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水土保持
返回版块4.34 万条内容 · 202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破坏自然生态很快, 改变自然改善环境路很漫长。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