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桥梁工程 \ 运河老桥话毗陵——常州漕运桥梁

运河老桥话毗陵——常州漕运桥梁

发布于:2023-06-26 17:03:26 来自:道路桥梁/桥梁工程 [复制转发]



图片  

从“文亨穿月”到“白云古渡”,从“篦梁灯火”到“江湖汇秀”,这些小桥流水人家、大街小巷老岸里飘来的吴风古韵,撩拨起我们发思古之幽情。老常州一个“老”字,滋生出来几许眷念,道出多少感叹!

——季全保

图片  

提到古城的运河,就是始称的南北大运河,江南段又称江南运河,又名漕河。


春秋时期,周敬王二十五年(前495),吴王夫差主持开挖的江南运河,自苏州望亭经无锡、常州(城区段的前河)、奔牛达孟河、入长江,为大运河江南段之始。周敬王三十五年(前485),吴王夫差开凿邗沟,从江都至淮安,为大运河苏北段之始。秦代,江南运河(镇江京口至杭州)全线开通。隋大业元年至六年(605—610),南北大运河正式开通。至元代,运河从淮阴改道向北直达燕京(北京),故称京杭大运河。


“苏常熟、天下足”、“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江南财赋甲天下、苏松常镇课额尤冠于江南”,这是历朝历代对江南和常州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评价,朝廷也通过江南“漕运”可观的收入来供养北方中央集权的庞大国家机器。



常州的漕运

CHANGZHOU


关于漕运,这在我国历史上有一整完整的套制度和相应的管理系统。

图片  

漕运用的船,叫做漕船;

漕船载运的粮食,叫漕粮;

保驾漕船的军民,称漕军、漕丁和漕夫。


许多朝代都设有专管漕运的官员。


唐代时在中央设江淮、河南转运都使管理东南各道的漕运,宋朝设置了发运使,元朝设都漕司二使,明清两代都设“漕运总督”。从事漕运工作的所有人马船只、仓储,都享受朝廷俸禄。


当时漕粮的产地,主要是江浙地区。


自东晋以来,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被称为“鱼米之乡”,而且粮食的产量也居全国首位。由于大运河开发畅通,大大有利于漕粮运送京城。


常州历代漕米赋税甲江南

图片  

当初,常州收成的一半被用于缴纳税赋。仅摘录明清两代部分记载可见一斑: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常州府实征粮米533515石,占当时全国实征总数的2.16%,接近整个广西和云南两省征粮数的总和。清代常州的赋贡最重,在江南首屈一指。道光六年(1826)武进阳湖两县,就派出定沙船89艘,县仓库共雇驳船231艘,装运漕粮米90000余石。


为了漕运,常州专门形成了漕运队伍。清雍正二年(1724),武进全县共有漕船120余艘。乾隆十九年(1754),凤阳在常州帮有漕运船77艘,白粮帮有运船36艘。到了太平天国时期,根据洪秀全的诏令,常武地区就连妇女也加入了漕运队伍。



常州的桥梁

CHANGZHOU


古城常州,不但是江南古城,更是江南水乡,整个古城是依赖河道而发展起来的。


从清代常州府的城厢坊图中可以见到,当初全城中就有各种桥梁近百座。


图片  

我大致总结了一下,古桥可分为大桥、小桥、拱桥、平桥、旱桥、板桥、吊桥、石桥、木桥,纤桥、眉桥、曲桥、廊桥,亭桥、过街桥,林林总总,千姿百态,古城的石桥为江南古桥之首。


根据《武进县志》记载,常州最早的桥是建于春秋吴王阖闾时期的“阖闾桥”。此桥位于武进雪堰境内,现仅存遗址,桥梁形制和规模早已湮没于历史风雨之中。


自唐宋时期开始,经济繁荣,驿运颇盛,桥梁为人们不但带来了便利的交通,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城乡的经济发展。城镇大多数为小桥而建,桥为商圈,所以桥梁文化和地域经济文化史是紧密结合的。


常武地区历史上有一座著名的十五孔联拱石桥,称之为惠政桥,坐落在武宜运河与滆湖接口处的白鱼港,以惠化、延政两乡首尾字得名。因有十五孔,又名十五洞桥。此桥原为木桥,明弘治九年(1496)由巡抚朱瑄易建为联拱石桥。桥形如宝带,颇负威名,也是常武地区最长的一座桥。


图片  

到1949年解放,城内还存有桥梁66座,其中石桥占多数。到1980年底,市内还存有石桥30余座,到2010年城区的石桥已屈指可数了。


在许多桥梁中还有对仗工整、文采飞扬的桥联。桥联始于明代,盛行于清代和民国时期。这些桥联大都镌刻在桥柱或桥身的长形条石上,左右成联,两侧对称,都有文人墨客名人撰书,能工巧匠镌刻,传播地方文化。


1.毗陵驿边大码头

常州旧时的毗陵驿,是江南最大的驿站,与金陵驿齐名。


毗陵驿最早设于南唐(943—957),元代设铺递。驿站为古时候传递公文,供差衙及官员途经时歇宿、换马处所,有些类似现在的政府招待所、联络站。常州的毗陵驿站几经周折,先在城内,后移城外。


图片      

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江南,均由毗陵驿登岸从朝京门入城,再由通吴门出城后至舣舟亭登上御码头,继续东行。因此,毗陵驿声名远扬。就连曹雪芹、高鹗所著的《红楼梦》120回结尾,也将宝玉出走的地点放在了毗陵驿旁的大码头,说明当初这里历史影响非同一般。

图片      

常州毗陵驿最后一位驿丞刘盘生(1883—1937)

<<<<<<<<<<<<<<<<<<<<

朝廷授予常州府最后一名全行命官,负责毗陵驿站的全部事务,并管辖常州府范围内的漕运。光绪三十四年(1908)常州始设官督商办电信邮政业务,宣统三年(1911)后,所有驿站的业务都由火车、轮船、邮政取代。驿站、铺递裁撤,刘盘生本人也转入沪宁铁路局谋差。


南唐散骑常侍徐铉《题毗陵驿》诗:“曾持使节驻毗陵,长与州人有旧情,为极驿桥风月道,舍人须鬂白千茎。”从此“驿桥风月”这一名句就成为毗陵驿一带风光的真实写照。许多文人雅士为吟咏歌颂毗陵驿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描绘了古运河畔毗陵驿的壮丽景观,为我们写下了昔日毗陵驿的风貌和生动的记述。

图片      

毗陵驿

大运河由西入城,流入郡城的第一个大码头就设在毗陵驿前。毗陵驿边的大码头,系非同一般的码头,为帝皇巡游接驾登岸,文人墨客寻游驻足,商家贸易行旅转驳,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原先的大码头,位于花市街与毗陵驿之间,相连文亨桥,与朝京门(老西门)形成西门的最大商圈。因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龙船在此靠岸,旁边建有皇华亭接驾,邑人也称大码头。当初两帝南巡时从大码头上岸,入朝京门,出通吴门,到天宁寺,游舣舟亭,继续随运河东行。


大码头在旧时更是许多文人墨客来府会试,赴京赶考的必经之路。唐白居易在《戏和贾常州醉中二绝句》诗中写道:“闻道毗陵诗酒兴,近来积渐学姑苏。罨头新令从偷去,刮骨清吟得似无。越调管吹留客曲,吴吟诗送暖寒杯。娃宫无限风流事,好遣孙心暂学来。”所有历史上的文人墨客提起常州,首先想到毗陵驿边的大码头。

图片      

大码头


2.文亨桥畔花市街


运河由西入城后,第一座巍伟壮观的桥梁就是始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的广济桥。因河南设仓,老百姓俗称“西仓桥”。


图片
图片

广济桥

而较晚建于广济桥的文亨桥,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又称新桥。该桥选址在表场西边的西河沿,与周边的大码头、朝京门、花市街相连,形成了老西门重要的人文商圈。文亨桥横跨大运河,系三孔石拱桥。全长近50米,中孔跨径11.6米,两端孔径6.1米。桥面桥高(离水面)达10米,南北各有台阶50级和49级。旧时各类船只穿越,轮蹄交错为交通锁钥。


图片      
图片      

 文亨桥


文亨桥和大码头同样还见证了常州运河的兴衰,特别是老西门一带的繁华场景。明清以来,因为花市街(篦箕巷)因专门经营自产宫花、梳篦,由此而出名形成街市。加上大码头的繁华和附近还有接官亭,驿馆、皇华亭,所以清代进贡朝廷的宫梳名篦都在此采办,然后有“宫梳名篦”之称。


自乾隆帝南巡在此改“花市街”为“篦箕巷”,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对于梳篦在常州建造,有记载始于东晋,南北朝年代,已有一千五百年历史了。


图片      


《武进志余》载:

明清时代,惟文亨雄杰为桥梁之冠。在文亨桥北到大码头附近,是颇负盛名的篦箕巷,小街热闹非凡,挑梁宫灯彻夜不熄。每当皓月当空,一轮明月穿过桥洞沉入水中,‘文亨穿月’、‘篦梁灯火’由此得名。帝王南巡,此桥码头必经之地。”


明清代以来,文亨桥和大码头为西门的重要商品集散和经济重地,大运河里樯帆如云,舟船如梭,两岸码头一派繁忙,周边商家云集,特别是客栈、当铺、茶馆、银楼和水路交通的必要设施,人来货往,形成了常州最繁忙的地区。文亨桥在大运河上守护了439年后,于1987年随运河改造,拆除老桥,按原桥造型调转90度缩小三分之一,移建到市河与运河的交汇处。虽移建的文亨桥体量缩小了,但风貌依旧。


在文亨桥(新桥)的南岸还有一条称为新桥弄或碧霞弄,旧有碧霞元君庙,又名娘娘庙,后改为新桥小学。相传庙址本系黄家祖宅。


运河两岸建粮仓

CHANGZHOU

为了配合储存漕粮和转运的需求,在广济桥至文亨桥之间开始建造粮仓。


有史料记载,最早建造大型粮仓是东南绍兴四年(1134),郡守余立矣在县治府桥南街东西建造了3个大型屯粮仓。到了明正统五年(1440),为了能更好地解决武进、阳湖地区的漕米储运,故而在运河南以东、西两边分别建了东仓和西仓。


其中,西仓漕粮库的规模相当大,一直沿用到上世纪70年代,运河西岸的西仓粮库还在储存。


据说,每到新粮征收,此地车水马龙,运河中船只如梭,两岸店铺林立,十分繁荣。为了使运河南岸的西仓与运河北岸的西直街相连接,在明成化十七年(1481),在当初木桥的基础上,由巡抚尚书王恕、知府孙仁倡改建成三孔石拱桥为“广济桥”,并沿用“西仓桥”为俗名,在民间流传至今。

广济桥(西仓桥)


同时,为了满足漕粮储运的需要,光“西仓”一处还远远不足,又在明成化年间,运河旁的水门桥(通吴门)段东建“东仓”,将运河东西两端的漕粮仓,分为“西仓库”和“东仓库”。


自南宋绍兴四年(1134)建常州第一个粮仓以来,到明清东西两仓的发展,由粮仓、漕粮,带动了粮行、米号、堆栈、豆米、木业、典当的发展,西郊的“篦梁灯火”、“江湖汇秀”等景点也由此而生。晒粮食的石皮场易名为“米市河”,广济桥被称为“西仓桥”,从南运桥到西仓桥的道路被叫做“西仓街”,西仓桥的南段落则取名“大仓路”。所有这些名称的由来,都与漕运漕粮仓储有关。


古运河经新闸汛流入城后,不但作为船只交通的枢纽,更重要的是保障了漕运的畅通。那么,为满足漕粮的转运和储存,在运河的两岸必定要建多处粮仓。


常州粮仓历史最为悠久以及规模最大的还数“西仓”,它是本邑最大的漕粮仓库。


从明代正统五年(1440)起建西仓,从明代清代历朝整修扩建,至民国时期,这里已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一条西仓街。


1953年,与中国粮食总公司合并改名为中粮常州分公司,俗称常州粮库,实施统购统销。后又改称为常州市人民政府粮食局仓库。

1958年,与米厂合并为粮食加工仓库,后来则成了常州第二粮库。

清代雍正七年(1729),在市内大庙弄建常平仓。

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漕粮改用银两交付,银票征收,延续了二千多年的运河漕运历史也就结束。


常州的粮仓在城东,城西,亦有在城厢内,不管西仓、东仓、常平仓等粮仓,都是为朝廷集权所辖用,普通老百姓是颗粒无权享用的。历代户部所辖管漕运事理中,对粮仓尤为关注看重。


不但设置漕运总督,还按逐级设置库中理事官以及户部郎中充任,甚至又置管理大臣,由五大臣中选派,每三年轮换一次,以防流弊而多吃皇粮。粮库中服役的男性丁役称为“库丁”,库丁出入全部更为库衣。出库时,要双手拍掌,双脚并跳,一连跳过十二根扁担,身上不能掉下一颗米粒,可见“库丁”之不易。


青果巷内名远扬

CHANGZHOU

图片      

从《清代常州府城厢字号全图》来看,古城中有许多巷弄是紧紧依托城河,隐伏在闹市之中的。特别城南前河两岸的青果巷(千果巷)最为声名显赫。从图中看,青果巷东起琢初桥、新坊桥西,南临前城河至天禧桥(弋桥),北邻古村,衔接正素巷、庙弄、天井巷、雪洞巷、西庙沟、茭蒲巷、大马园巷,至南大街,西接西瀛里,河南为东下塘。


宋元时期,这里有常州最完美的城内运河与纤夫道,它与城中的白云溪一样,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常州赋》云:“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陈。”故青果巷为百业汇聚之“千果之巷”,因巷中果品店家鳞次栉比,被人们称之为“千果巷”,人们取其谐音“青果巷”而流传至今。


明清两代,一条短短的青果巷就走出了近百名进士和数十位文才武略、饮誉海内外的名士;明代军事家文学家唐顺之(荆川1507—1560),清乾隆十年状元钱维成、著名画家汤贻汾,刑部主事、贵阳知府恽鸿仪,故宫创始人吴瀛,语言学家赵元任,洋务运动创始人盛宣怀,谴责小说家李伯元,革命先驱瞿秋白,七君子史良,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实业家刘国钧等,这些都是从小巷中走出的骄子。


特别是唐荆川祖上的唐氏家族,宋时即定居常州,明代开始落户青果巷,在此建有唐氏八宅均分布在小巷的多处,作为小巷的古建脊梁。唐氏家族以“文能实胜、武能安邦”名扬全国,誉满乡里。


特别以名闻遐迩的唐顺之为代表。唐氏后人在八宅中培养延续了常州的文脉,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光在青果巷中走出的唐氏后人的就有唐驼,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为商务印书馆特约书写教科书;唐肯为南开学堂教席;包括后来的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实业家唐翔千;南京中医大学院长唐蜀华等,都是唐荆川嫡裔后人中的佼者。

图片      

唐氏八宅之一八桂堂赵元任与其妻子在故居的一些留影

唐氏八宅始建于明代万历年前,自唐荆川以后,直至清代初期,均为唐氏后裔居住。但是清兵入关后,唐氏后裔遭难,唐氏八宅从此数易其主。


从青果巷东头起,就有抗日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史良故居。进入巷东首,清代著名书画家汤贻汾就出生在这里。在书画艺术上,自唐宋以来,以书诗画三绝名世者,毗陵竟有两人,即恽南田和汤贻汾也,与同时代的戴熙齐名,史称“汤戴”,著有多集画理文集。其故居“可对堂”匾一块,相传为明末爱国大臣史可法手书,故居内另存有汤贻汾所撰《忠孝祠记》长条形石碑二方。


图片      

汤贻汾故居内“可对堂”匾额(史可法书)

著名语言文学家、音乐家赵元任,也家居青果巷东之端。一幢回字形转楼,虽灰色黯颜,却不失当年气派,在这里是他童年读书的地方。这些廊柱,青石,门槛,都伴随少年元任度过了多少个晨读暮诵。房舍的寒陋,院中的一口古井,都记录着当年的生活轨迹,但留不住元任早已向往的大千世界。

图片      
图片      
图片      

赵元任与其妻子在故居的一些留影


恽鸿仪是清代初年常州画派创始人恽南田的后裔,道光三十年(1850)进土,官至翰林院庶吉士、授刑部主事,后升员外郎、郎中、贵阳府知府。他一生尤喜书画,传承南田家学,故居大门设在青果巷,后门连通天井巷、雪洞巷,占地11亩,前后多进房屋有108间。故居内曾经设立广敷义塾,布局保存完好,仍由恽氏后人居住。


青果巷里走的另一位语言大家、经济学家周有光先生。

图片      

有幸在2009年初夏在京城访问了这位世纪老人,周有光先生和我谈起青果巷的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昨天,在他漫长的人生回忆中,念念不忘的就是伴随他度过童年时期的青果巷。他风趣幽默地谈起青果巷:“江南枕河人家,前门上街出行,或坐轿子或骑马,后门码头,可乘船又可作运输,还可浣洗。”

图片      

青果巷后河老礼和堂(周有光旧居)


青果巷的确定是江南水乡民居最有代表性的典范。这里淳朴的民风,厚重的底蕴,亦商亦文,亦官亦民,官绅乡贤就看好了这里的风水文脉,纷纷在此居住。


特别是中国第一代实业家,洋务运动创始人盛宣怀之父盛康,在清同治元年(1867)与侄盛宇怀合资在青果巷与大马园巷东侧建造盛家花园,两家合住。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从小就在此居住。


在青果巷的西头,还居住着晚晴谴责小说家李伯元(1867—1906),名宝嘉,号南亭亭长。青果巷的故居“留馀堂”,是在清光绪十八年(1892)其伯父李念仔(官至东昌府知府)由山东返里时所置,计64间。其西首供李伯元随母及家眷居住。


近千年来,这条幽静的江南古巷,从中走出来一批又一批的江南才子。他们叱咤中华大地,扬威大洋彼岸,真乃“巷存书卷气,大隐若于市”。如今这条数百米的明清小巷,依然承载着昔日的风尘,青砖灰瓦,高墙宅院,临河水巷,默默地,弯下了腰,深沉寡言地诉说着世态炎凉……

图片      



白云溪边文流淌

CHANGZHOU

从清代《常州府城厢坊字号全图》中可以看出,白云溪是在城邑正中,西起大浮桥边的的马山埠,南临后河的顾塘桥,东至唐家湾的学西街(县学),北通迎春桥畔的白云渡。在这段不长的河流中,却浓缩了江南诗情画意的风物,更是古城的文脉所系。这条短短的一里多长的白云溪两边,仅清代就出了两位状元,七位公卿。


白云溪是一条什么样的河呢?为何会人才辈出,科举兴盛,功勋卓越?志书上曾记载着它的来龙去脉。


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常州太守李馀庆认为常州城内风水不好,对常州科举不利。于是经过反复勘察,他提出在小营前(驻扎的营房)开挖一条新河,与外子城河与前河漕渠沟通,这就是“后河”亦称“白云溪”。李太守还深信:“自此后河开通必定文风寖盛,士人相继登高科。三十年后,当有魁天下者。”他的意思是,只有这条后河疏通了,从此常州文风也活了,文风鼎盛,读书人在此科举腾达,三十年后,常州就又会出状元。


李馀庆果然一语中的。首先是钱公辅摘探花,然后胡宗愈再摘榜眼。在后河掘通四十二年时,北宋熙宁六年(1074)癸丑科,再有佘中摘取状元(一甲第一)。这在宋代传为佳话!这条“白云溪”也被称为美丽的神河。于是,两岸纷纷引来了许多饱学之士,许多文人雅士也将白云溪构筑成了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庄生耽静趣,旧往白云边”、“ 北关水远路迢迢,城市山林爱寂寥。多少垂杨波一曲,迎春桥畔惯停桡”。“云溪岸边,帘幕映波,烟水空濛,渔舟唤渡,沿堤柳影,林木深秀,邑中胜景。”这些都是歌颂白云溪当时的场景。


清初大画家恽南田就看中了此地美景,筑起了“瓯香馆”,还命名了“白云书屋”、“白云溪馆”、“白云楼”,命名自己为“云溪老人”、“白云外史”。在这里作画、赋诗、扬名、终老。

图片  

白云溪边瓯香馆


就在若干年前,在白云溪旧址上改建迎春花园时,偶尔在拐角处的一个围墙口映出一个正书的“望”字来。奇怪怎么会有这个字“望”着我呢?我突然想到“望云水榭”。我再仔细察看,果然在左边还有三块罗砖字迹已经模糊,那分明是十年动乱时被破四旧捣毁的“白云水榭”了。从史料和旧城图中得知,原来这里就是康乾年间的赵家花园,也是当时白云溪的拐弯处,水面最空阔,是端午“龙舟竞渡”的最佳水域,也是诗人洪亮吉的外公家。


自从太守李馀庆为白云溪开挖立了大功,云溪通,举业昌,白云溪两岸集居的人们越聚越多。就连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也在开掘白云溪78年后的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来到白云溪顾塘桥畔的孙氏馆定居,在白云溪边度过了他人生最后的49天。虽经岁月磨砺,但经东坡亲手种植的朱藤、香海棠在孙氏里盛开,后人取名“藤花旧馆”以纪念东坡。


到了清代,白云溪更是文人辈出,洪亮吉曾称“云溪之秀甲于郡中,环溪亦皆名族所居,记前哲胡芋庄诗曰:‘皇朝五十有七载,出四公卿两状元。’云溪文脉盛矣。”


自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与白云溪结缘,不但是天作巧合,更是情系所至。他居住的白云溪尖头的孙氏馆,能纵观顾塘河与云溪(后河)的全貌。在他临终前给弟弟苏辙的信中还赞赏该处“环境极佳”。


在白云溪不得不提常州望族的庄氏后人,庄存与(1719—1788)和庄培因(1723—1759)兄弟俩。兄弟俩都诞生在白云溪边的“宝砚堂”,由其祖上建造。庄培因高中状元,“宝砚堂”也称“状元第”。

图片  

白云溪边三元阁


在白云溪的“后河”东段,更有“江左三大家”赵翼的故居。乾隆四十八年(1783)在白云溪畔居住,将自己的厅堂命名为“湛贻堂”,书房称为“萧斎”。在此吟诗论文,游历四方,过着诗情画意的生活,主张抒写性灵,并有名言传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图片  

赵翼故居


草草数来,在“毗陵七子”中有黄仲则、吕星垣、徐书受都栖居在白云溪边。如吕星垣的“白云草堂”,徐书受的“云溪草堂”均在白云溪两岸。从《常州府城厢坊字号》图中可见,吕氏家祠就在白云尖庄氏三元阁的南岸,在晏公祠、瓯香馆对面,便是吕氏的“缓云阁”和“白云草堂”,与东坡终老地“藤花旧馆”毗邻而居。纵观白云溪所积淀丰厚的人文情怀,以及两岸垂柳依依的自然景观,足以成为古城常州的文脉所在和人们的精神家园。


最能牵动常州人对白云溪深情厚意的,要数流传下来的“龙舟竞渡”又称“白云竞渡”的盛况。


据《武阳合志》载:


五月龙舟竞渡,从顾塘桥至唐家湾,舫舟尾接,亦常郡一胜景。好事者坐楼船佐以箫鼓,清歌一声,广场俱寂。白云渡口,往往子夜望青槐绿柳间,犹见灯影荧莹,笛声未歇。


《云溪竞渡词》

洪亮吉

晏公祠外当河中,水清波浅戏五龙,

一龙前驱四龙并,后者击水前呼风。


据说“云溪竞渡”的民俗由来已久,从明代时就有了,但到了清代尤盛。一般从五月初一就开始了,持续多日。特别端午时分,白云溪水上涨,便有多艘龙舟集于晏公庙进行拜谒。

图片  

白云渡划龙舟


旧时的赛龙船,一般有六条龙舟,有四方民众划来聚集于云溪古渡,城内的是“五色龙”,东门的是大小“青龙”,西门的是“金龙”和“白龙”,北门的是“乌龙”等。“夜晚,“夜龙舟之戏,四面各垂小灯,竞渡如白昼,云溪不夜天。”当时龙舟竞渡的费用都集捐于城内的木、米、豆、布、南货、典当六大行业。


一年一度的云溪竞渡,就是一幅老常州的市井风俗画。“兰陵好,竞渡白云溪,一道笙歌珠舫外,几家灯火画桥西,同怅晓鸟啼。”“天意已阑人来倦,又闻好事欲重游。”这些都是诗人们对当年云溪竞渡的写照和感叹。




  • 内德维德
    内德维德 沙发

    不错的资料,谢谢楼主分享。。。。。

    2023-06-27 10:14:27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桥梁工程

返回版块

19.41 万条内容 · 62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桥梁的基本组成

【桥梁的基本组成】        桥梁由“五大部件”与“五小部件”组成。 【五大部件】        五大部件是指桥梁承受运输车辆和(或)其他荷载的桥跨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它们必须通过承受荷载的计算与分析,是桥梁结构安全性的保证。 1)桥跨结构:线路跨越障碍(如江河、山谷或其他路线等)的结构物。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