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古韵新生,历史与现代的重叠 - 考亭古街白鹤书院

古韵新生,历史与现代的重叠 - 考亭古街白鹤书院

发布于:2023-06-13 09:49:13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潘涛  

考亭古街汇集了数栋浙赣皖地区典型特色的古民居,是中国明清时期南方民居的一个缩影。本案 设计的核心理念为“古韵新生,历史与现代的重叠”,在保留完整木构建筑的基础上注入当代新元素,活化建筑、为整条街区带来新的生机。

感谢 杭州留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对gooood的分享  


项目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考亭村,为宋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晚年讲学之地,是考亭学派之源。考亭古街汇集了数栋浙赣皖地区典型特色的古民居,是中国明清时期南方民居的一个缩影。

其中白鹤组团由三栋大小不一、形制各异的木构建筑组成,是开启考亭景区游线的重要节点。设计之初,策划意欲摒弃传统的入口形式,打造一条面向未来、具有别样惊喜的建筑群体。因此本案设计的核心理念为“古韵新生,历史与现代的重叠”,在保留完整木构建筑的基础上注入当代新元素,活化建筑、为整条街区带来新的生机。

▲傍麻阳溪而建的古街   ? 潘涛

▲俯视图   ? 潘涛



形态策略:
修旧不旧、古韵新生!

中式木构本身十分精美、如同一件艺术品。在古代,考虑到防火及居住安全,多用高墙大院将其封闭起来,由此形成庭院深幽的空间感受。在本案的设计上,通过现代措施加强建筑防火属性,采用新的方式让木构显露出来,供人观摩品读。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墙营造通透的空间氛围,屋顶也用玻璃界面打开光口,让光线进入室内,利用自然天光采光,让精美的雕梁画栋清晰的呈现在观者眼前。

▲结构分析图   ? 杭州留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从庭院望向白鹤书     ? 潘涛

▲庭院一角   ? 潘涛

▲白鹤书院内部结构   ? 潘涛



承古堂

透过承古堂南北两侧通透的玻璃幕墙,整个考亭街区打造的巨幅景观山水长卷展现在眼前。


▲承古堂   ? 潘涛

▲承古堂南北两侧通透的玻璃幕墙   ? 潘涛

▲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墙让木构显露出来   ? 潘涛

▲从承古堂看向天澜阁   ? 潘涛

▲从天澜阁回望承古堂   ? 潘涛



动线策略:
非常规的递进路线

传统建筑空间多为面阔方向的层级递进,为了契合街区的文旅运营诉求,本案设计的引导路线也是采用了非常规的路径设定,从山墙面进入,绕中庭而行,动线的延伸便于组织各空间节点的艺术营造,我们把原本封闭的山墙面拆解出来,用通透的玻璃界面强化,中式木构建筑独有的抬粱关系一览无余。

▲动线分析图   ? 杭州留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时光局   ? 潘涛

▲庭院中的桥梁   ? MIKE

▲一隅风景   ? MIKE



材质策略:
粉墙的再思考

传统粉墙的处理一般为涂料,存在维护性差、质感欠佳的问题,白鹤组团建筑群主要采用了两种材质——铝板和水洗石。承古堂为大跨度钢结构形式,屋顶和两侧装饰表皮采用幕墙体系的白色铝板,以此满足设计上屋面和檐口曲线的完成度要求。白鹤书院、时光局两个单体建筑墙面设计用自洁性佳的水洗石来做粉墙,墙基处的蓝色弧形腰线用比列不等的彩色玻璃珠子来调和成蓝色(模拟当地特色建盏的一种蓝色),近看是色彩丰富、透亮的玻璃颗粒,富有质感的同时不乏韵味!

▲水洗石材质的粉墙   ? 潘涛

▲夜览桥梁   ? MIKE



结语

与其复刻一个传统、形制正确的古建筑相比,我们更希望本案是一场直面当下建筑语境,以“古韵新生,历史与现代重叠”为理念的设计实践,营造了一个容纳文化、展览、教育和商业的多维空间群落。我们希冀白鹤组团在吸引游客的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创新和赋能当地传统建筑实现传统、现代、未来的有机融合。
   
▲夜览承古堂   ? MIKE

▲墙基处的彩色玻璃珠   ? 杭州留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图纸


▲彩色平面图   ? 杭州留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白鹤书院剖面图   ? 杭州留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五凤楼剖面图   ? 杭州留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承古堂剖面图   ? 杭州留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南平考亭古街白鹤书院
设计方:杭州留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联系邮箱:2923335795@qq.com
项目设计 & 完成年份:2022——2023
主创及设计团队:石苏波团队
主创:石苏波 设计团队:蒋浙栋、刘鹤、施甘婷
项目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考亭路10号
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
摄影版权:潘涛、mike
客户:南平市建阳区卧龙湾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3 万条内容 · 15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古代木结构建筑如何防虫、防腐

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木结构建筑,以其独特的取材、巧妙的结构和别具风格的造型艺术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 历经千年风霜,饱经岁月侵袭,其中对于木结构古建筑防火防水防虫防腐的保护,尤为重要。 本期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古代木结构建筑如何防虫、防腐? 晋代以前人们就注意到选取耐腐的木材。从民间流传“水浸千年松,搁起百年杉”的俗语,可知古代工匠很早即已懂得不同的木材有着不同的防腐性能。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