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背压?
卷式反渗透膜元件由膜片、流路网、产水管等卷制而成,复合膜片结构一般分为3层(如图1),自下而上分别为无纺布(厚度约100μm)、聚砜支撑层(厚度约45μm)和交联芳香聚酰胺层(厚度约0.2μm),其中只有聚酰胺层是真正的脱盐功能层。正常过滤时,水流走向如图2所示,当产水管道内发生背压,在短时间内,膜组件内的水流方向会出现反向流动。反渗透膜元件虽然拥有一定的耐背压能力,但任何时刻只要产水压力高于进水或浓水压力达到0.05MPa以上时,反渗透膜就有可能发生复合层之间的剥离或松动,一定程度上破坏RO膜组件的原始结构(如图3),这就是反渗透膜的背压损坏现象。 在反渗透水处理领域,背压指的是产品水侧的压力大于给水侧的压力的情况。 卷式膜元件类似一个长信封状的膜口袋,开口的一边粘接在含有开孔的产品水中心管上。 将多个膜口袋卷绕到同一个产品水中心管上,使给水水流从膜的外侧流过,在给水压力下,使淡水通过膜进入膜口袋后汇流入产品水中心管内。
为了便于产品水在膜袋内流动,在信封状的膜袋内夹有一层产品水导流的织物支撑层;为了使给水均匀流过膜袋表面并给水流以扰动,在膜袋与膜袋之间的给水通道中夹有隔网层。膜口袋的三面是用粘结剂粘接在一起的,如果产水侧的压力大于给水侧的压力,那么这些粘接线就会破裂而导致膜元件脱盐率的丧失或者明显降低。
而我们知道,在正常的反渗透运行过程中,进水侧的压力是远远高于产水侧的,所以说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背压是不会产生的,那么背压应该是在非正常运行或者停机情况下产生的,也就是说要么是设计失误,要么是操作失误。
2. 发生背压损伤时有哪些特征?
当背压损伤发生时,反渗透系统脱盐率会下降,变化幅度与背压强度相关;一定程度的提高进水压力时,脱盐率通常会有小幅回升。
3. 背压损伤通常发生在哪里?
通过对众多反渗透系统的现场故障分析及检查,反渗透膜元件的背压损坏常率先发生于系统最后一段的最后一支膜元件上,更确切的说,背压损坏大概率是最先发生于反渗透系统各个膜壳中距离浓水出口最近的膜元件上。当对受背压的膜元件进行解剖时,通常还会看到受到产水背压严重损坏的膜叶在平行于产水管的最外侧出现拆痕,常常靠近最外侧的膜袋粘接线处。膜的破裂最有可能出现在进水侧、最外侧和浓水侧这三处粘接密封线附近,其它位置受到进水网格的支撑,很多网格的小格内就会出现很多气泡状剥离,使得膜脱盐层受到强烈拉伸,导致膜元件的脱盐率降低。
4. 如何检测背压损伤?
系统一旦出现脱盐率下降问题,可以首先通过分布规律法(图4)和探针测试法(图5)确定受损膜元件;也可以对单支膜元件进行探针测试确定膜元件哪个部位出现泄漏,出现背压损伤的膜元件浓水端的透盐率一般高于进水端的透盐率,或者说产水电导曲线出现明显的上升(跳点)。
确定损伤的膜元件后,可以对膜元件解剖,目测检查膜片上的损伤痕迹,出现膜面剥离的现象(如图3)即判定由背压所致。
5. 背压损伤后如何解决?
背压损伤发生后,膜元件的脱盐率会明显下降,产水量急剧上升,通过化学清洗也无任何恢复效果。因此,背压故障一旦发生,由于没有彻底修复的可能性,如果产水电导率不能满足要求,则只能更换膜元件。
设计失误VS操作失误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3 万条内容 · 144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可切换的生化工艺在制药废水处理中应用由于制药废水大多是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好氧生物处理时一般需对原液进行稀释,因此动力消耗大,且废水可生化性较差,很难直接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所以单独使用好氧处理的不多,一般需进行预处理。常用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深井曝气法、接触氧化法等。 目前国内外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是以厌氧法为主,但经单独的厌氧方法处理后出水COD仍较高,一般需要进行后处理(如好氧生物处理)。目前仍需加强高效厌氧反应器的开发设计及进行深入的运行条件研究。在处理制药废水中应用较成功的有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复合床(UBF)等。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好资料,对于RO系统运行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学习啦,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