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我国经历从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的重要时期,有效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亿万百姓福祉、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全面部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适老化建设全过程。
程晓青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我国养老体系的建设重点是完善居家养老体系。我围绕居家和社区养老层面,介绍一下国内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情况。国内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出现较晚,但发展变化非常快。十多年前,很多人还是不太了解这个领域,对其建筑形态的认识也不太深入,但是在“十三五”时期,全国各地都在大量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短短几年就搭建起基本的体系框架,建设了一定数量的设施。
以北京市为例,在我们的长期跟踪调研中发现:2016年,北京的全日型和日间型社区老年人照料设施共计130多家,其中全日型的养老照料中心70多家,日间型的养老服务驿站60多家;到2020年底,这两类设施的总数突破了1 000家了,其中养老照料中心近200家,驿站800多家,对应北京市现有330多个街道(乡镇)、6 000多个社区(村),可以看到接近2/3的街道(乡镇)可以拥有一个养老照料中心,7~8个社区(村)可以拥有一个养老服务驿站。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更加强调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总体来看可分为两个层级:社区(村)层级、街道(乡镇)层级,并确立了未来全国至少60%的街道(乡镇)拥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目标。
从“十三五”时期到“十四五”时期,社区和居家养老的整体环境明显提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和设施环境均有显著改善,很多设施从业人员都在积极探索、拓展服务内容,改善用房环境。以我自己主持的北京市大栅栏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例,在建成使用的五年里,我一直观察他们的使用状况,发现他们的服务内容日益丰富、专业,其中很多服务内容都是之前没有想到的。例如:社区逢年过节会举办集市,附近居民可以来选购米、面、油、盐等商品;举办厨艺比拼活动,老年人可以自己做菜进行展示和交流;还有“青银”互动,年轻学生教老年人使用手机……甚至冬季在大厅里开展广播操等集体活动。这些新的活动形式为我们的设计带来新的启发,让我们反思究竟什么是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如何能够做得更好用,更加符合用户需求?所幸我们当时就力争把空间做成开放通透、灵活通用的设计,保证了充足的空间来开展这些功能。
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总量增长和质量提升的背后,我们发现现有设施发展还存在一定特点:
第一,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差距很大,例如:在北京市中心城区的设施数量多、密度高、间距小,而外围郊区的设施数量少、密度低、间距大,在该对比下,中心城区的条件好于外围郊区。进一步将这两个区域的设施数量与老年人口数量比较后发现,中心城区由于老年人口数量大,人均设施数量又远低于外围郊区,外围郊区的条件好于中心城区,呈现一个相反的状态。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究竟该如何布点,如何考虑不同区域、城乡之间的区别,是未来一个阶段要加强研究的。最近,我的学生去北京市密云区农村的深山里调查养老设施,发现那里有一些很特别的现象——入住的老年人白天回家,晚上再回设施居住,分析背后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农村老年人大多拥有土地和庭院,他们会在自家庭院中种植蔬菜、瓜果,自给自足。由此可见,城市与乡村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差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也不能“一刀切”。
第二,现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品牌化已经成为主流,60%~70%的设施为连锁运营,利用线上、线下各种方式开展全方位服务。例如:日间型设施原来的定位一般是不安排入住床位的,但实际上很多设施在运营中都设置了入住床位,目前北京的养老服务驿站大概能承载5 000多张床位,一方面可以满足更多老年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运营的需要,床位的放置是驿站重要的经费来源。由此可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应符合市场经济,实现经费上的平衡才能持续发展。有的设施甚至开展了安宁疗护和临终关怀业务,这都是在拓展服务内容。
第三,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现有设施的用房、用地条件是比较差的。例如:北京市养老照料中心平均床位面积才30 ㎡,是比较小的,如果床均面积太小,会导致公共空间变小,老年人便无法开展集体活动。调研中发现有的设施由于面积很小,没有设置餐厅,老年人吃、住都在屋内,生活品质很低。
第四,通过我刚刚展示的设施活动情况图片,我们会发现坐轮椅的老年人很少,参与活动的主要是健康老人,而且,我们在街上也很少能看到坐轮椅的老年人。这是因为我国的适老化环境还没有形成体系,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缺乏接送服务,导致轮椅和有障碍的老年人无法前往。一般情况下,身体健康一点的老年人可以自己前来使用这些设施,但很多急需照料服务的半自理、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甚至连家门都出不去,他们怎么办?谁能回应他们的需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究竟该为谁来建设?目前,社区养老服务是一个比较模糊的状态,这种模糊在现有标准中就有所体现。例如:在JGJ450—2018《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中,如果将日间照料类设施按照为中轻度失能老年人服务来考虑的话,服务内容和环境要求等各方面都要有一定提高,需要设置日间护理床位,但是现实中又做不到这一点,只能以提供餐位、活动椅位来代替,需要的空间尺度明显是不同的。由此可见,未来对此类设施的服务定位、服务对象还需要进行更加清晰、准确的定位。
第五,调研中反馈最多的是运营经费的问题,无论是运营方,还是老年使用者,都感觉经费困难。老年人觉得费用高,支付不起;设施方则感觉成本高,入不敷出。相比于比较大规模的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运营经费更加困难,因为很多活动都是免费的,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长期运营。所以,刚才黄总提到的设计中要考虑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点。如何降低后期运营成本,真正能够让这些设施的运营团队经营下去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建设了不少设施,可是真正运营得好的到底有多少,是需要我们好好反思的。
第六,作为建筑师,我们发现一些设施还是存在比较多的适老化设计误区。因为我跟刘总都是保障性住房的评审专家,现在新建的保障性住房里都要求有社区设施,但是每次评审都会发现很多问题。很多建筑师不理解这到底是什么建筑,从空间布局到流线组织,再到细节设计都有很多错误,甚至完全不对。由此可见,加强普及适老化理念,真正把适老化设计做得精准到位,培养专业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社会对适老化建设和改造的关注度很高,这也确实值得重视,并尽快加以完善,因为它关乎整个养老服务体系的运营。我们应该尽快形成整体性适老化环境,在各种公共环境和配套设施上都应该覆盖适老化,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让老年人使用上我们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Mark Dodds 英国DWA养老设计公司中国区执行总裁
今天我应《当代建筑》的邀请,谈一下国际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前沿趋势。英国DWA养老设计公司有35年的历史,在英国做了大量养老机构的设计,也做养老住宅项目,包括CCRC养老社区。欧洲各国的养老机构规模都比较小,但机构数量众多,所以35年间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变化。大城市的养老服务设施已经变化很大了:从多人间到单人间,从最初需要给大家普及什么是认知症,到我们设计的所有项目,都是对认知症友好的设计环境。最大的变化就是老年人都去哪了?我感觉大家的思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需要重新定义老年人。
三十多年前,人们想着退休后,安享晚年。现在大家平均寿命延长,退休后有钱有空闲,会想着怎么花,怎么过更好的生活。比如:你可能是大公司的CEO,也可能是一位一级注册建筑师,你不是过了60岁就突然什么都不做了,你的品位未变,还可以继续享受生活。所以,老年人变少了。该情况是由于人们思维转变之后,很多年龄上所谓的老年人其实都是“中年人”,中年人数量变多了。
第一个想分享的是“老人不老”。建筑师们可能都看过英国的电视节目Grand Designs,主持人一般会跟随一对夫妻建造新房子,其中有两期是比较有特色的。有一期,当地政府给批了一块地分成小地块,并给予各种友好政策。例如:把水、电、燃气等配套设施都做好了,地基也给挖好了,并且限制不多。目的是吸引人们过来盖房子。第一批人一半是年轻人,一半是老年人,建了十套房。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一对夫妻是77岁和65岁,依然葆有希望:要盖人生的最后一个房子。他们认为自己现在不老,但肯定有一天会衰老,所以他们已经为自己的未来提前做了规划:房子没有门槛,卫生间很容易做适老改造,考虑电梯位置,加设电梯以便灵活处理。整体来说,地方政府把学校医院的配套都做好了,地块挨着一个规划成熟的社区,所以他们心理上有安全感。这些老年人只是年龄上所谓的“老”,在心态上不认为自己“老”,他们仍充满活力,对生活寄予希望。
第二个分享的是融入社会。欧洲国家的很多养老机构建在小区里。姚春苏秘书长提到的在商场上建公寓,欧洲也有类似的项目,大多是政府开办的,比较受欢迎。例如:布里斯托(Bristol)的Chocolate Quarter养老公寓。以前这三个楼是个巧克力工厂,所以项目名字以此而得名。它还设有认知症机构。它的服务配套是融入社会的,项目周围有很多新建的房子,什么年龄的人都可以住进来。基地后侧是板球俱乐部和足球俱乐部,其配套设施健身房对公众开放,因此比传统CCRC社区的健身房更有活力。项目设有两个餐厅,也面向所有人开放,该公寓的老年人可享受5折优惠。此外,周边的办公楼里入驻很多高新科技小公司,年轻人们每天都到餐厅来吃饭。养老住宅的全科医生和诊所也服务于周围所有人。所以该养老公寓是完全融入社会里的,整体来说设施品质很高。
我们最近在郑州市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了崤山宾馆养老改造项目。我们很好地借鉴了前面提到的巧克力工厂项目经验。崤山宾馆项目的特色是它的餐饮,我们把宾馆改造成为养老机构后,依然保留了餐饮这个“金字”招牌,并对外开放,这也给养老机构带来了收入。机构里的老年人可以自己或和亲戚、朋友一起去吃饭。这是一个完全独立运营的饭店,但也是我们项目中的一部分。
第三个分享的是一个特色。现在中国建设养老设施比较难,因为不太容易挣钱,要等着富人变老。在欧洲国家我父母这一代人是最有钱的老年人,社会给予他们的房贷、退休金等,都是最好的福利,这一代老年人挣钱的途径有很多,所以他们这阶段的人是最有钱的。很多城市吸引六七十岁的人去书店买书,去咖啡馆消费,去饭店消费1 000元钱享受一个套餐。但年轻人得抚养孩子,反而没有能力支付这些。
我们在伦敦市中心设计了一个百年公寓,将其称为“百年公寓”是因为如果很多人活到100岁,那么他们至少90多岁之前都是中年阶段,选择来此居住的住户虽然年龄进入老年阶段,但还是自己独立生活,依然拥有自己的爱好和品位。所以我们的公寓和豪宅一样,楼下设置健身区,楼上设置餐厅。区别就是目标客户不认为自己老了,他们只是知道自己不那么年轻。整体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整个社会适老化,这就是之前提到的老年人出门是个问题。我的家乡是一个小城市,叫切斯特(Chester)。家乡的影院经过改造后设有图书馆、剧院、艺术中心。在规划时,设计考虑了全龄概念,里面设有酒吧、餐厅、艺术活动中心,供年轻人和老年人使用,所以,项目的人气特别好,非常受欢迎。
我认为中国未来也会是这样,老年人有品位、有阅历、有钱,他们才是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交流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全社会应该如何考虑适老化的问题。今天所说的适老化,确实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不能简单地从某一个点去探讨。从业十几年来,我认为适老化的外延和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区,二是机构,三是家庭。
第一,从社区角度来看,我们一直把社区适老化分为两个模式:一个是社区养老,一个是养老社区。一般认为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的完备大型社区称为养老社区,如同建了一座城;而社区养老更多集中在城市内,就如程教授所说,当下可能绝大多数都是这种类型的适老化改造项目。
结合中国国情,我再谈一谈中国的现实问题:中国现实的情况是未富先老,现在老年人的平均收入是3 000元左右,那么再过十年,老年人的支付能力能否变得更强?我认为肯定会有所变化,但是否真的会变更强,是不确定的。因为它不仅与购买力相关,还涉及购买意识。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老年人普遍被认为是低消费欲望的群体。所以,作为中国的建筑师,要考虑养老的两个维度:一是横向维度,即要考虑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不管是城市内保障型人群还是农村需要“兜底”的人群,包括程教授刚才提到的大山里的人群,要考虑如何能够让他们有尊严地度过晚年生活;二是纵向维度,活力老年人并不能代表失能、失智老年人,经济领域有一个词叫“幸存者偏差”——即让能说话的群体代表不能说话的群体,养老需要考虑活力老年人,也要更多地关在也成了连锁品牌。社区养老发展这么多年,从第一个和平里项目到今年,已经11年了。
社区养老在养老大环境里有两个特别鲜明的特征:第一,选址都在城市核心区;第二,因为在社区中,定位人群仅仅就是小区内的刚需人群,以失能、失智的老年人为主。我们所有硬件环境的打造都紧紧扣住客户的需求,聘请专业团队运营,形成从头到尾的闭环过程。我们做了十多年的社区养老,认为想做好社区养老必须要有系统化思维,可以概括为“金木水火土”。“金”是我们企业的价值理念系统,“木”是企业文化,“水”是建设规划系统,“火”是运营管控系统,“土”是人才选育系统。按照这个逻辑,五大系统就成为社区养老安全可靠、持续性运营的保障。社区养老选址十分重要,现在的房地产楼盘广告都强调位置,其实社区养老同样如此,位置是决定项目成败及是否能够长期运营的关键。很多郊区大盘配置完备,但空置率高达40%,现在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大多已八九十岁了,他们的儿女也已是六七十岁,作为准老年人来返郊区,交通不便,疲惫不堪。如果没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家属每天下班后可以到养老院散步,老年人虽然住在养老院里,但依然在原来的小区生活,整个环境对老年人的心理状态来说,是一种非常正向的能量,这也是社区养老的特点。
另外,在建设社区养老的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即“三位原则”——定位、对位和卡位。“定位”是指要分析好客户,首先要明确客户画像是什么,特征如何,需求如何;“对位”是指紧紧围绕客户画像,进行下一步的规划设计与建设,要了解客户需要什么,我们能做什么;“卡位”是指项目完成后,运营团队会按照前期的定位和对位,提供精准的服务,形成闭环。我们经常说定位要准,对位要稳,卡位要狠,这就是“三位原则”。
刚才乐成集团有限公司的几位专家也提到了,养老是一个强运营项目,以终为始,需要明确运营所有的问题,并在设计阶段就要彻底解决,这样后续的运营才能一脉相承地做下去。我们企业专门设置了运营规划师,我们经常听说负责养老运营的服务型人员与建筑师的语境和背景不同,因此双方交流沟通不畅,存在理念上的落差,而运营规划师首先要懂运营,同时还是建筑师出身,是十分稀缺的人才。我们公司安排了这注失能、失智老人,这些刚需老年人如何能够安全、有尊严地度过晚年生活是我们需要考虑的。这两个维度的构建是我们整个适老化生态建设中很重要的一环。
“寸草养春晖”一直践行融合式养老理念。融合式养老的核心内容是位置嵌入、功能相融、服务整合、高绩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内容并列且同等重要。现在北京市的驿站应该有1 000多家,全部都不盈利。如果只是简单的位置嵌入,没有有效的功能相融和服务整合,没有高绩效运营、可持续发展,那么这个项目就是失败的。而当下设计师最大的问题是与运营脱节,我非常赞同黄海燕副总经理提出的“应该以运营为主”的观点。很多设计师强调项目的美好、高端,但因为本身缺失运营逻辑,运营起来困难重重,这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
第二,从机构角度来讲,我认为机构的核心,除了要有专业性、可持续性,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在养老方面的设计要考虑两个细节的融合:一是最基本的照护需求,这一基本保障大家都能顾及到;二是心理慰藉,如何通过激发心理的满足感来唤起老年人对生活的信心,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老年人也有自我实现、自我满足的需求,那么如何构建这个模型。“寸草”一直在做,如尝试通过五感刺激来激发。
即使是失智、失能的老年人也有情感依靠,需要通过情感共鸣来认可环境。老年人独自在家往往因缺少活动而感到孤独,但机构里的氛围却很热闹,老年人的生活很是丰富。在养老机构里,老年人就是活生生的个体,所以我们要基于人的本性和心理因素来考虑老年人的心理状况,而不是简单地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也不是简单地搞形式主义。
第三,从家庭角度来看,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考虑环境的安全性和情感的依托。刚才提到了社区环境的营造,但在家庭的无障碍设计中,防摔倒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需要设计介入,但要思考如何能够高效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比如:现在大面积加装电梯,让我很疑虑,因为这种大规模的建设存在现实问题和隐患。建造与设计是否符合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是一定要特别考虑的问题。
首开寸草这种养老设施,作为社区养老的一类代表,是一种可复制的模式,而且我们现 在也成了连锁品牌。社区养老发展这么多年,从第一个和平里项目到今年,已经11年了。
社区养老在养老大环境里有两个特别鲜明的特征:第一,选址都在城市核心区;第二,因为在社区中,定位人群仅仅就是小区内的刚需人群,以失能、失智的老年人为主。我们所有硬件环境的打造都紧紧扣住客户的需求,聘请专业团队运营,形成从头到尾的闭环过程。我们做了十多年的社区养老,认为想做好社区养老必须要有系统化思维,可以概括为“金木水火土”。“金”是我们企业的价值理念系统,“木”是企业文化,“水”是建设规划系统,“火”是运营管控系统,“土”是人才选育系统。按照这个逻辑,五大系统就成为社区养老安全可靠、持续性运营的保障。社区养老选址十分重要,现在的房地产楼盘广告都强调位置,其实社区养老同样如此,位置是决定项目成败及是否能够长期运营的关键。很多郊区大盘配置完备,但空置率高达40%,现在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大多已八九十岁了,他们的儿女也已是六七十岁,作为准老年人来返郊区,交通不便,疲惫不堪。如果没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家属每天下班后可以到养老院散步,老年人虽然住在养老院里,但依然在原来的小区生活,整个环境对老年人的心理状态来说,是一种非常正向的能量,这也是社区养老的特点。
另外,在建设社区养老的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即“三位原则”——定位、对位和卡位。“定位”是指要分析好客户,首先要明确客户画像是什么,特征如何,需求如何;“对位”是指紧紧围绕客户画像,进行下一步的规划设计与建设,要了解客户需要什么,我们能做什么;“卡位”是指项目完成后,运营团队会按照前期的定位和对位,提供精准的服务,形成闭环。我们经常说定位要准,对位要稳,卡位要狠,这就是“三位原则”。
刚才乐成集团有限公司的几位专家也提到了,养老是一个强运营项目,以终为始,需要明确运营所有的问题,并在设计阶段就要彻底解决,这样后续的运营才能一脉相承地做下去。我们企业专门设置了运营规划师,我们经常听说负责养老运营的服务型人员与建筑师的语境和背景不同,因此双方交流沟通不畅,存在理念上的落差,而运营规划师首先要懂运营,同时还是建筑师出身,是十分稀缺的人才。我们公司安排了这一岗位,因此在项目前期规划设计时,我们与设计院的沟通无障碍,能很好地将理念转化成建筑师语言。这样的高效设计与逻辑贯穿全程,让养老机构的建设有质量保证。例如:和平里项目,至今已经建成11年了,几乎没有任何拆改,由此可见,当时所做的设计都是符合后期运营的。
首开寸草的项目也都是围绕着“产品+作品”这一思路来做的。首先,要达到产品的要求,产品要符合后期运营团队的需求。作品需要在产品的基础上,考量是否更具艺术性,是否能经受时间的打磨,是否能经受不同年代的考验。我们对待每一个项目都高度重视,尤其在前期规划阶段。我们现在新建设的马家堡养老项目已经开业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尝试了一个养老界没有尝试过的新产品,将8.1 m的空间框架分成三个房间,每个房间内的开间轴线间距是2.7 m,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我们的作品已经完成了,欢迎各位设计师在解封之后前来体验。印象中的2.7 m开间与我们生活的空间感觉差距较大,但事实上,经过规划后,家具一件不少,而且并不觉得空间局促。这一理念也与社区养老有关,这相当于把老年人的居室面积减小,将公共空间尽量放大,使之可以承载更多老年人的活动。
最后我想说,一个好的养老项目如果想成为作品,一定要经受住时间和时代的考验,甚至能应对各种情况变化。比如:西钓鱼台院当时的公共空间做得很大,首层公共空间达到400 ㎡ ,占标准层面积的40%左右。当时部分业界人士质疑是否有些浪费空间,但实际上,多年项目的运行,空间利用合理,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西钓鱼台院从3月13号开始封闭,员工和老年人都在这个空间里生活,释放压力。所以首开寸草的项目经受了时间的考验,特别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我们在追求“产品+作品”的道路上也会继续努力,谢谢大家。
王 羽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适老建筑实验室主任
我们国家的适老化环境建设,正从相对粗放式的模式向精细化方向发展。这一点明显地体现在我们实验室的工作上,实验室建立至今,与市场和各个政府部门进行了更多的对接,同时被需求度增加,因此我们的数据输出渠道也更广。
适老环境的精细化运用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细方法呢?以前大家都把老年人当成一个群体,就像Mark先生所言:“很多人把60岁当成一条线”。但是生命应该是延续的,只有出现一些状况时,人们才会对环境有一些特殊的需求。
目前,我们国家处于年轻老龄化的状态,老年人虽然可能有一些基础疾病,但大部分还是能够自己独立生活的,他们对环境的适老化需求也不一样。当然,我们国家也有很多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他们需要环境为他们失去的一部分能力提供一些弥补和支撑。通过弥补和支撑或在一定帮助下,他们尽可能长时间地独立生活。
我们国家养老服务体系,分为居家、社区和机构三种形式,它们分别承担不一样的责任。无论是哪一种环境,都应该针对不同阶段老年人,进行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适老化建设或改造,而不是把老年人当成一整个群体进行统一的适老化改造。所以,这些年来,我们的工作从普适性的适老化改造技术,转为目前越做越细,越来越体系化的研究。如:我们现在也在做室外环境的适老化改造,除了消除可能引起安全问题的障碍外,还利用植物的景观作用,对老年人的健康进行一些干预。我们已经在实验室实践了三四年,种植并观察不同的植物对人的影响作用,探究怎么让康复景观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数据和技术上,并实现后期的低成本维护。这样就可以让适老的景观设计方法走进更多的设施和社区里,为更多老年人服务。景观环境对人行为的引导、对人心情舒缓等方面的一些作用到底是怎么样的,所谓五感的刺激,到底能够对人体健康起到多少的作用,是我们实验平台一直在研发的内容(图1)。
丧失一定生活能力,需要别人帮助的一些“老年人”,其实也不是我们广泛概念的“老年人”,他们患有不同的疾病,每一种疾病有自己的患病过程。例如:我们现在北京医院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一起进行的针对血栓类老年人疾病的康复环境研究,主要考虑老年人的病程。设计的养老设施,在老年人失能后略加改造也适宜居住。换句话说,随着病程的变化,老年人对环境的需求是变化的,我们不能大规模的拆除、改造,所以就应该在第一次改造时,根据病程延续的特点及老年人对环境的需求,做一些潜伏设计。现在很多人也关注到了针对不同老年人的需要进行精细化设计这一点,也都在做类似的事情。这说明,现在我们国家的适老化设计,其实正在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而且近些年发展得非常快,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方面(图2)。
2以实验模拟进行精细化设计
我们国家的技术,一定是向分类更加科学、系统、完善,针对性更强,以及跨界融合的方向发展的。我们也希望通过一些实验研究机构和一线运营的机构,从建筑、心理医学等方向进行一些跨界融合,加速推进适老化建设的发展,为更多的老年人和他们的家庭服务。
安馨的前身是一家地产公司,在被称为中国养老产业元年的2013年,进入养老产业。在探索养老产业时,安馨基于自己以前地产开发的经验和开发结果,进行了一次反思——中国到底
需
要怎样的养老途径?从中国房地产开发兴起以来,直到2013年,房地产商没有为老年人建设出好的适老化社区。
进入养老行业以来,我们一直学习日本经验,发现通过养老机构解决中国养老问题的途径是有限的。日本拥有发达的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体系,但能解决入住的养老人口数量也就5%~6%,其他95%仍然是居家养老。安馨在养老实践中认识到,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的关键,应是先做好基础空间环境的支撑,即在新社区和存量的居住社区里,先解决老年人生活空间环境的适老化问题。居家适老化改造应是居家养老的基础环境支撑。安馨的居家适老化改造,借鉴了日本的“住宅改修”服务模式:第一,由介助咨询师来做适老咨询和空间评估,了解老年人本身的行为状态和居住空间的适老化匹配度;第二,居家适老化改造有非常完整和复杂的内涵,基本原则是安全、便利和舒适,基于中国国情和老年人的支付能力,我们更多地把环境适老安全性提到首位,这也是现在国内所有居家适老化改造采用的原则。
中国的居家适老化改造与日本的不同,中国没有国家层面的介护保险制度,适老化改造的费用支付依靠个人,因此适用性和关注成本就格外重要。安馨的居家适老化改造侧重先解决关键的安全性问题,并在尽量不影响老年人日常起居的条件下进行。安馨的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策略归纳为“不动不离,适度及时”:不动不离即不动老年人住宅的结构、装修和家具,老年人不离家,更多地用辅具配饰的方式完成改造,解决安全性和便利性问题;适度及时即侧重起居安全性问题,不追求一次性改造完满,在老年人能接受、能承受成本的条件下,完成适老化改造,尽快地为老年人提供适老安全保障 (图 3 、图 4 ) 。
3安馨居家适老化改造创新服务体系
4安馨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体系融合了国内外介护服务与适老宜居环境理念
我们始终认为,无论是机构养老,还是城市养老、居家养老,适老化就是最基本、最基础的支持。面对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和整个城市活动的空间,没有适老化的支撑,养老服务是不完整、不完善的。适老化的意义和价值功能可以归纳为老年人能“出得了门,下得了楼,办得了事”。“出得了门”指要有适老化的居家起居空间来支持自立行为能力;“下得了楼”指适老化的无障碍通行的流线;“办得了事”指城市从工作、社交,到所提供的生活服务都应有对位的适老化特性。
适老化建设有“三新”: 第一个“新”叫新阶段。2013—2020年,中国的养老无论是事业还是产业,都集中在养老机构和养老社区的建设上,通过近十年的养老实践探索,我们必须要开启更广维度的新历史阶段,构筑更立体、更完善的适老服务体系。 第二“新”叫新格局。未来,中国面临的新格局是人口格局,当前有两个中心点:第一个是超大的人口规模——2.64亿老年人口,靠机构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新格局面临新的消费群体——中国的第二次婴儿潮所带来的退休人群,1962—1975年出生的人口开始陆续进入退休年龄。到2037年,中国将有近3亿人是60~75岁的活力老年人,这一批人与上一代人的生活观念、消费能力、理念等都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他们可能不认为自己很早就会进入介护期和介助期,更多的是要追求自己在退休生活之后绽放“第二人生”——更活力、更幸福的一种生活。这个生活场景必然要带来终极的目标——未来,中国一定要进入适老化城市建设阶段,这是在居家适老化改造探索路径上针对未来城市建设的构想。适老化城市应对的是老年人口增加以后,城市进入老龄城市阶段的最终解决方案。在适老化城市里,有养老机构、适老化的社区,城市服务场景,养老设施必然更全面、更完整。当然,基于城市的基础构成三段论:第一个最小的细胞就是家庭,老年人家庭的居家适老化;第二个是社区和机构融合的社区适老化和养老服务;第三个是满足以上两点之后,最终完善整个城市服务空间和各种生活场所的适老化的完整体系,这样才能支持老年人在城市里有活力地积极生活。 中国的发展速度快,理念认知、顶层设计的迭代也非常迅速。国家仅用七八年的时间,就认识到城市适老化建设新命题的重要性。 第三个“新”是新策略。在新形式、新格局下,必然要有新策略。要做适老化城市,要从现在开始探索途径、策略、服务体系支撑等内容应对的目标人群是未来10~15年,我们新增的3亿多老年人,未来这些新增量老年人大多是具有自理行为能力的活力老年人。为该目标人群建设的适老化城市应该怎么建设,是一个重大命题。我们提倡的居家适老化改造不是终极方案,而是串联的线索和钥匙。
我们希望通过居家适老化、社区适老化、城市适老化,把空间服务和生活场景全都串联起来,从而提出完整的、面向未来活力老年人,介助、介护老年人的养老解决方案。■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