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北京四合院的现代更新设计

北京四合院的现代更新设计

发布于:2023-05-19 09:41:19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01

何谓乡愁?何为都市乡愁?



北京四合院属于城市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必然面临必要的更新,同时也要回答如何使这个历史悠久的都市在国际化趋势影响下延续其魅力,以及怎样让人们能够记住弥久的乡愁。乡愁,是一种对人们所生活过的空间、环境与文化的记忆状态的不断积累,存在于人的内心。乡愁可以借助住宅、场所、道路、景观等事物,以及特殊的活动和行为所引发,从蕴含于民居建筑的文化传承中有所折射与映出,也通过记忆的空间、场所和行为等得以再现和延续,并且投射到现实的空间和此时的人。

   
体现乡愁的要素与表现可谓纷繁错杂:可以是嘈杂热闹的大杂院儿,出门就要经过的道边,一块撒野捣乱的发小,邻里情浓的街坊,胡同内外的喧嚣和气味,回味无穷却无法寻回的吃食儿,平静似水的居家日子,那个时光的那些事物、人物、景物,随着城市的更新而不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城市,在乡间,一旦失去了可供记忆乡愁的载体,必然会稀释乡愁的浓度,弱化维系情感的纽带,远去直至淡忘。

   
乡愁与文脉的关系在于乡愁表象于文脉,外化于空间形态。乡愁、文脉,两者之间存在复杂而多样的关联性,是经年积淀的历史文化与传承。在北京城里,街巷、四合院无疑是记住乡愁、撩拨情感的最根本的载体,其所在的胡同、院落、廊亭、花架、瓦顶、挂落、园子、花草、青苔等各元素,点点滴滴、形形色色,所有记忆和感怀的片段都汇合在一起 (见图1,2) 。然而,乡愁又不仅止于一般的记忆,更非散状愿景的汇集。


   

图1 北京四合院民居


   

图2 北京民居脊饰


我们分析乡愁离不开文脉的基础。现代生活与都市乡愁呈现互补的关系,维系住乡愁的当代方法在于使人触景生情,离不开这些包括城中的胡同、街巷、水道等所构成的空间肌理等本源,其所表现的适宜性和领域感,既是城市的空间文脉,也是文化特征的主要表现,反映出城市空间关怀和环境的亲和性。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关于北京城市及其文化的探索与实践,对于城市文脉的研究已取得了普遍认同,在保护规划与设计方面也有诸多可借鉴的成果与经验。



02

北京四合院的问题



从历史上看,传统意味着传承,更需要以传统为本进行发展和演进。传统民居自身的发展更多地来自地方性的营造实践,也循着承上启下的路径不断演进、丰富、完善而最终趋向定型,直至形成一定的模式。

   
在北京实施“微循环”式旧城改造更新的十余年来,一直存在着思路含混、管控摇摆、逻辑错杂、设计粗放等问题。尽管在其指导思想和设计概念上带有延续城市文脉、保护遗产的作用,但是,当旧城空间结构主体大部分衰落和消失后,取而代之的局部循环不可避免地割裂了文脉,也背离了城市乡愁,其结果更难达到传承的主要目的。同时,规划设计方面的创新性也显示出各种不足,形成不少缺憾。具体现象和主要问题如下。


1) 从旧城更新规划设计的角度看, 当下某些所谓“新”设计,多属于谨慎僵化的描摹“程式”,墨守成规,一些内涵低、品质差、缺乏设计感的“拼贴”“仿古”“符号”之类的建筑甚至是畸形的低层次形式流布和泛滥。由于并不到家的设计功力和浮躁的施工工艺,导致新的建筑既无纯正的传统风雅和意向,又损伤了文脉空间,进而泯灭了城市的传统意境,枉费了地段的背景资源、土地价值和空间蕴含的文化精神,使人无可记忆、无从记忆,更无法联系到乡愁。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流失。

   
2) 在北京大多数旧城改造实践中, 主要采取的是“生物化保护”乃至“标本式”的保存,或者仅是做“还原式”的设计处理,而系列化的项目往往忽视了新城市的现代化演进、新的生活形态、现代功能以及新功能、新尺度、新要求,这些方式囿于单纯的传统形态,对于“乡愁·记忆”所起的作用有限,也往往是不适合的。

   
3) 为建筑设计的创新性不足, 尤其是城市新功能与现代需求的出现,对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更复杂的要求。以往北京四合院区域的旧城更新与改造的推进操作方式一直没有清晰而量化的标志性成果,原因之一是缺乏“更新—规划—设计”过程的监测和对实施结果的评估。同时,缺少了设计的多元化的开拓与延伸。

   
由此,基于对维系都市乡愁和保护历史文脉的更加广泛的思考,我们遇到了改造更新方面的困惑,也被“什么是创新性的方法”所纠缠、所搅扰。当下,迫切地需要进行城市更新理念的深化、分析角度的变换、规划设计的创新,而这些工作的基础是对于传统建筑形态认识的扩展。



03

城市更新中的当代设计



传统不是单纯地、直接地来源于古人及其前代更早的古人,而是古人的推陈出新、当时的创新和发展,传承源流、生发新枝,即经所谓的熟能生巧,因袭而流变形成自己的风格、流派和经典。特别是在当今的共生时代,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们的寻道、明道与得道,应是责无旁贷。

   
在更新改造北京四合院区域的过程中,维系“城市乡愁”尤为重要,而且,更新与改造项目各具特点,例如添加了新功能、新需求,以及新的用户、设备等,特别是周边交通、空间、居民的改变,使环境原状变化,更需要探索和补充新的设计方法,即需要通过实践总结和梳理,进一步完善或更新既有传统街区与环境中四合院建筑等项目的设计观念,寻找符合人性心理、保持传统文化、邻里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从而建构传统四合院现代的更新理论及设计途径。

   
在北京,从1980年旧城区的侣松园宾馆 (位于靠近南锣鼓巷的宽街板厂胡同) 和清华大学校友会 (位于紫禁城东侧的南池子) 等项目的早期改造设计实践,到大型现代新住宅区易郡、观唐、北京湾等的创造性的设计与探索,再到新近出现的旧城区四合院地段的改造四合院、类四合院、仿四合院项目,不同新功能的各种仿古建筑,使用了新的材料方式和设计手法,反映出建筑设计领域进行的新思考和新追求。这些基于对传统建筑的领悟,源自传统而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设计,都有益于规划及改造设计等方面的探索和发展。

   
在形式方面,未来的规划与设计实践者应着眼于更高的起点、尝试新手法,更广泛而细腻地拓展旧区更新的新模式,基于城市的多元性及空间关怀,将设计新风融入到更新中。更新与改造的主持人应知晓乡愁所在、何以解愁,寻找城市与建筑的传统文化本源及其当代的发展出路,由传统的建筑空间形态中寻得启发,让设计逐步摆脱传统约束,克服纯粹模仿和拼贴传统建筑的弊端,最终到达一种新的高度。当有条件和机会的情况下就应做出精品设计,即跨越古典、阐发新意、清新秀雅、纯正谦和,用新的建筑空间意向、基于新型现代建筑材料,蕴涵与连带旧有的“乡愁” (见图3) 。这应是设计创作新风格的目标,也是其设计的难点。


   

图3 北京东城胡同里的四合院


从胡同与四合院出现以来,此类特有的空间形态就一直处在演变以及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中,通行的行业规范与标准已无法适应改造更新方面的设计和技术。在生活环境更新方面,空间组织设计和环境改善需按照现代化的技术标准,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结合空调与供暖、空气净化以及给排水卫生等系统和设备,满足使用要求,即承上启下、追求高端,推古出新,最终提升聚居建筑与环境的品质和标准 (见图4) 。


   

图4 北京西城胡同里的四合院


从相关案例分析可以看出,乡愁与设计和规划多数是分离的。因此,在文脉环境方面,需要对已被打破的进行拼缀、缝合、接续,而不是清除或截断文脉,既要注重整体的环境与风貌,又要强调单体的个性与特色。当代设计师推动了四合院外观形式更新,有现代时尚包围、缠绕、附着于旧物,也有的形成了彼此冲突而完全自由化地背离传统桎梏。有的设计使用了传统的物质元素,利用符号移植、转拓、投影、转形等手法,于现实空间场景中展现出传统的生命力及文化魅力。这些建筑师更需要像艺术家一样去关注建筑材料细节,感觉外部装饰的表达。北京的旧城再生、文化复振、空间更新的过程,尽管含有诸多错综复杂、理还乱的纠结,但还是要循着保护更新、遥寄乡愁的路径而来。当前各种形形色色的举措,林林总总的败笔,北京关于四合院改造中的当代设计实践,可谓是毁誉各半,深究规划与设计的内里去也往往是水准各异、参差不齐,而且能够轻松融入到传统街巷环境中的不多。



04

结语



我国的传统民居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前进,北京四合院亦如此。

   
北京正处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完善城市物质功能、提升城市文化底蕴的发展阶段,传承传统、保留文化、维护文脉、记住乡愁,是彰显城市个性的必然方向,也是展示城市文化特色的一个重要方式。北京的旧城空间价值应该得到延续和提升,包括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多方面。现代生活与都市乡愁应形成互补,保护更新应与都市乡愁相关联。如何使需要更新改造的北京四合院获得可持续的生命力,并且成为维系“城市乡愁”的纽带,需要探讨四合院的传统聚居形态与现代更新间的关联性途径和现代空间方法。

   
在现实中,建构北京传统四合院现代更新的理论及设计方法,很难一蹴而就。维系乡愁理念的运用将促进、补充和完善既有传统街区中四合院建筑更新设计。

   


注释和参考文献:略

者: 徐怡芳,王健    

文章来源:城市住宅,2016年04期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仅供学习参考,如有出入,请以原刊原文为准

特别鸣谢: 徐怡芳老师,王健老师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3 万条内容 · 15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建筑之词:矛盾的灵活性(Flexibility )

“灵活性”是我觉得现代建筑中最有魅力,同时又最为模糊的一个词。 它承担着将建筑从功能决定论中拯救出来的责任:使建筑具有“灵活性”就是要承认不是所有功能都可以在设计之初被预见到——因为现代生活要求是如此复杂多变,而建筑师的工作在建筑建成入驻之时就已经结束,建筑很可能是不适用的,而建筑师对此却毫无办法。 因此将“灵活性”纳入设计会给建筑师带来这样一种幻觉,即仿佛可以将自己对建筑的控制延续到未来,超越其实际负责的期限。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