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水处理 \ 接近98%的污水处理率,为啥还是搞不定黑臭水体?

接近98%的污水处理率,为啥还是搞不定黑臭水体?

发布于:2023-05-09 14:04:09 来自:环保工程/水处理 [复制转发]

给各位战友汇报一下:

2016年-2023年,全国36个重点城市有黑臭水体1063个,消除了96.2%;259个其他地级城市有黑臭水体1836个,消除了81.2%。

数据很漂亮,对吧?治理成效也非常显著,是吧?    

但是......

不下雨的时候是好的,一下雨黑臭水体就又出来了。就连 生态环境部原总工程师张波也毫不留情面地指出:

“有一些地方黑臭水体原来没有怎么解决,或者解决了   治标不治本,一场雨之后就原形毕露,返黑返臭!  


 

01

 

污水末端处理问题已基本解决

管网问题是黑臭水体频发的主要原因

早在2016年我国污水处理设施总处理能力就已经超过了污水排放量,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率更是由2016年的93.44%增加到97.9%。

可以说,   总体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和污水排放总量的矛盾已经得到缓解   ,污水末端处理问题已基本解决。

但是, 管网问题依旧是短板中的短板

正所谓,“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是排口,核心是管网。”城市污水治理的   主要方向已经转变为解决管网问题与水环境治理现状之间的矛盾。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徐祖信表示,通过过对全国21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水治理效益的定量测算发现——

从全国层面来看,当前全国建成区   53%缺污水管网   ,污水管网   外水入渗率为34%     54%污水处理容量没有利用     38%的生活污水直排水体  

而从219个地市层面来看,

◎  污水收集率大于90%的城市只有   1   个;
◎  设计的污水厂容量80%以上用来处理污水的城市只有   3   个;  
◎  污水管网的长度占到供水管网长度比例大于90%的城市只有   5   个;  
◎  污水管网健康度大于85%的城市只有   22   个。  

可见,   管网覆盖不足、漏损、客水挤占管网、错接混接、溢流等问题“偏低开花”   ,正是我国污水处理率高但污水收集处理率仍比较低,黑臭水体频发的主要原因。


 

02

 

杜绝盲目提标,搞好管网才是关键

一些地方的 “浮夸冒进、本末倒置”亟需纠正  

自2015年《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印发以来,黑臭水体治理便有了“四字箴言”——控源截污、内源治理、补水活水、生态修复。

在此标杆下,不少   官方的态度和行动完全是“唯指南是从”,盲目提标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   ,更别提因地制宜了。

然而在实际工程操作中,由于缺乏成功的治理经验,追求短期效应和政绩工程,以至于在治理中发生了很多问题,甚至导致很多环保企业“暴雷”、“卖身”、“摔了跟头”.....

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   过高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对于黑臭水体治理的意义十分有限   一味地追求提标,只会加剧企业运营压力,加重城市财政负担,最终导致“建得起用不起”情况的出现。

有数据显示,从我国总体来看,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污水处理率的增长动力逐年减弱    

2002年~2016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速度总体略大于污水处理量的增加速度。2010年~2016年污水处理设施余量与全年平均负荷率调查分析结果表明,2013 年后污水处理率增速开始下降并趋于平稳,污水处理率不再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而快速增长。

因此,随着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污水处理率的增长动力逐年减弱,   将有限的资金优先投入到排水管网建设和维护中,对于黑臭水体治理来说“更具性价比”。    

相关业内人士、技术专家也表示   ——

“单就COD、氨氮两项指标而言,继续进行提标改造到地表Ⅳ类,相对于改造所付出的工程代价,污染物削减效能提升的幅度将十分有限,从技术经济角度已经不具备合理的投入产出效益。”

“通过完善污水管网,理论上可将COD和氨氮的年削减能力分别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到准Ⅳ类可新增削减能力的21.9倍和33.3倍。”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赖明勇提出建议,   加快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改造及修复力度,把城市的“里子工程”摆在更突出的位置:    

  尽快提高排水管网改造修复力度,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投入力度,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  以加大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改造和修复力度为抓手,加快补齐设施短板,提升城市污水收集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

  探索“建管一体”的排水管网治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进一步理顺机制、明确职责,建立权责一体、规建管养一体的管理模式。积极引入民营资本,提高排水系统建设、治理及运维能力。


 

03

 

管网问题将拉动4万亿市场

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钞票赚

去年3月28日,四部委联合发布了《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的实施方案》,明确要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建立防止返黑返臭的长效机制。目标是   到2025年,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要达到90%    

其中   重点提到,要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加快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和破损修复   ,到2025年全国县级以上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进水BOD浓度高于100毫克/升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规模占比达90%以上。

毋庸置疑,随着政策的推动,各地政府对于管网问题将会越来越重视,由此带来更多的老旧管网改造,以及新的污水管网建设。而这将为环保行业带来新一轮的利好,随之而来的就是技术、产品、监管都将得到升级,管网之路也将走得更快。

好消息是市场红利来了,“坏消息”是这些目标并不容易实现   。具体来看:

  我国平均污水管网缺失率约为50%,主要缺失的是收集支管和入户收集管;

  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70%以上的县级以上城市只有52个,要完成污水收集达到70%以上这个目标,任务比较艰巨;

  要把进水BOD浓度提到100毫克/升以上,就意味着要把管道当中外水挤出去,解决倒灌河水的问题尚且容易,困难的是破损管道当中的地下水( 非开挖的管网修复未来将有巨大的市场 )。

不难看出,要想完成上述方案提出的主要任务,   关键在于管网的建设、完善、修复和运行。   对此,徐祖信院士初步估算一下大概   需要3万亿元~4万亿元投资。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白云也悠悠

    有道理

    2023-05-12 07:51:12

    回复 举报
    赞同0
  • yj蓝天
    yj蓝天 板凳

    好资料,对于污水处理体质增效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值得一看,谢谢楼主分享

    2023-05-11 06:02:11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处理

返回版块

42.3 万条内容 · 144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水处理专用术语

       我们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最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