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深圳问山叠水驿

深圳问山叠水驿

发布于:2023-05-05 08:52:05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 张超


场地初见


深圳环西丽湖绿道(一期)全长约3.5公里,在一级水源地保护范围外圈与各类城市用地间纵向延展。本项目的探索始于对这条线性压缩空间的一些放大的尝试。绿道的北段已然深入山林,在林地范围线、基本农田与水源保护范围线的空隙之中,我们发现了这片由一些杂乱工棚占据的硬质场地。


▲东侧鸟瞰 ? 张超


场地侧旁有刚完成施工不久人工痕迹仍明显的截洪渠——燕清渠,以及一池废弃的鱼塘和几处残破的钓台遮阳棚。


▲总平面手稿 ?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但破败粗放的现状与场地的潜力并存:爬至西侧山坳隆起处的工棚棚顶,我们发现可以远眺西丽湖水库一角;而顺着山坡上的的荔枝林北望可揽远处山形疏朗的阳台山,场地本身具有一种向内可沉浸其中、向外可同远景对话的可贵特质。


▲跨燕清渠连桥 ? 张超

▲驿站东北方向朝西丽湖鸟瞰 ? 张超


脉络导引


选址于此的二级驿站,以“叠水问山”的创想,链接近远景致,将远景的西丽湖与阳台山通过视线引导纳入景观体系。多片薄水面屋顶从保留树木间层层叠落,使湖景一角与驿站本体与鱼塘的水面气韵相连,也使得原本支离破碎的山坡、水渠、鱼塘关联在了一起。


▲轴测爆炸图 ?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上部层叠的观景平台 ? 张超


步行路径可自鱼塘一畔起始,顺畅地越过水渠,穿过倒影着婆娑树影层层屋面的,最终于高点平台处远眺西丽湖,观景点与休闲空间穿插其中,形成空间场所与自然的对话。


▲平面鸟瞰 ? 张超

▲驿站东立面与鱼塘 ? 张超

▲驿站西立面与屋顶树洞 ? 张超


场所融入


设计在初始阶段即通过形态调整对场地原有乔木进行避让,在施工过程中,随着枝干位置的逐步确认,以及屋顶开洞的方式变化调整,实现了新的结构与老的树木相互嵌合,最终满足了一棵乔木都不能移动的要求。而在材质选择上,驿站提取在地元素如燕清渠护岸的毛石,整体通过素朴的石墙组织空间,与基地锚固。而顶部的水面则使用相对异质的轻薄钢结构,达到飘逸与消融的效果。


▲屋面的不同材质 ? 张超

▲双层观景平台 ? 张超

▲拱形下的观景平台 ? 张超

▲屋顶树洞 ? 张超


生境提升


原有鱼塘以一圈硬质驳岸独立于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之外。而对其的改造包括软化驳岸,池底水下森林的营造以及近岸的植物配植与抛石等,在提升了静态湖水的生态品质的同时,也对整片区域的生境优化做出贡献。建筑屋面的层层跌水又为湖水提供了一套自循环的体系,在循环中的水体也能通过曝气作用达成一定的自净化效果。沿线新增的漫步道则采用手作步道的形式,面层不做硬化,形成更好的下渗系统。


▲鱼塘对岸望向层叠屋面 ? 张超

▲鱼塘一畔与向上路径 ? 张超

▲叠水屋面与双拱 ? 张超


问山叠水


深圳市自然友好的城市理念一直是本案所希望传达和呈现的。在对静谧环境的介入过程中,我们期望能够做到自然与人文的高度相融。我们认为介入自然环境的理想姿态,既非一味退守也非冲突对立,而是能够通过巧思达到边界的消融与环境的升华。


▲倒映阳台山的屋面 ? 张超

▲叠水屋面 ? 张超


问山叠水驿在空间实体上提供着碧道休憩点、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卫生间与儿童自然课堂等的功能,而我们更期望的是,它能够激发来访者对自然的感知天赋,褪去都市生活的匆碌,在层层叠水之间触摸云影、洞见湖光、叩问远山。我们希望这次对环境的介入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升华。


▲北侧立面 ? 张超

▲游客服务中心室内 ? 张超

▲游客中心与拱的倒影 ? 张超

▲夕阳下的鸟瞰 ? 张超


项目图纸


▲一层平面图 ?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负一层平面 ?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二层平面图 ?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屋顶平面 ?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立面1 ?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立面2 ?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立面3 ?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立面4 ?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立面5 ?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剖面1-1 ?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剖面2-2 ?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剖面3-3 ?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细部大样 ?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项目名称:深圳市南山区环西丽湖绿道(一期)二级驿站及周边景观设计
 
主创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      
电邮联系方式:zmz3388@126.com      
主创建筑师:章明、张姿、秦曙      
建筑设计团队:羊青园、费凡、李雪峰      
结构设计顾问:王瑞,孙哈逊      
项目地点:深圳市南山区沁园路(人才研修院公交站以北400米)      
用地面积:18956平方米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1596平方米      
室内空间面积:303平方米      
建设单位:深圳市南山区工务署      
代建单位: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深化设计单位:      
深圳翰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秦操、黄俊勇、甘海涛、姚英豪、狄宏亮、肖育玲)(景观施工图设计)      
申都设计集团深圳分公司(陈国栋、陈静儿、常永贤、万励昆、尚双双、刘文涛)(建筑施工图设计)      
柏涛国际工程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吴昀泽、高义奇、刘红星)(钢结构深化设计)      
利亚德智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罗会胜、焦云雷、张泽)(灯光顾问)      
摄影师:张超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7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温哥华“灯笼”大楼/OSO建筑事务所

  以日本灯笼为原型的温哥华摩天大楼由OSO建筑事务所完成,总部位于东京的OSO建筑事务所在温哥华完成了Deloitte Summit大厦,这座摩天大楼由堆叠的突出盒子构成,就像一组灯笼。这座24层的塔楼是由一系列钢框架的立方体相互堆叠而成,营造出雕塑般的效果。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