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隧道工程 \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大变形控制与管理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大变形控制与管理

发布于:2023-04-17 09:29:17 来自:道路桥梁/隧道工程 [复制转发]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级公路、铁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穿越复杂高地应力地区且工程地质环境恶劣的软弱围岩长大隧道越来越多,由于围岩软国、较高地应力、变形大且持续时间长,为隧道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大挑战。分析研究围岩大变形特诊和发展规律,探究施工过程中合理的变形控制技术措施,以期为该类隧道工程问题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 地应力区域隧道施工
    高地应力区域的隧道施工,易发生塌方和岩爆等变形破裂现象,当围岩类别较高,质地坚硬、干燥无水时,极易发生岩爆,当围岩类别较低时,易发生软岩变形并引起塌方。 一、岩爆的预测及施工措施: (一)、预测 1、
  • 连云山隧道地应力软岩施工专项方案
    本标段为“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重点控制工程MHSS-6标”,起讫里程DK1585+700~DK1596+550,线路长度10.850km。主要工程内容为连云山隧道10.704km、框架涵3座
  • 地应力隧道施工方案编制说明
    地应力的形成主要与地球的各种动力运动有关。其中包括:板块边界受压、岩浆侵入和地壳非均匀扩容等。此外,温度不均、水压梯度、地表剥蚀和其它物理化学变化等也能引起相应的地应力。
  • 隧道顺层偏压、软岩变形施工方案
    高坡隧道位于镇雄至毕节区间,正洞里程为D3K338+601~D3K343+169,长4568m;其中,Ⅲ级围岩1145m,Ⅳ级围岩1926m,Ⅴ级围岩1497m。平导里程PDK340+371.46~P
  • 地应力区地下工程岩爆灾害研究
    文章从高地应力区地下工程岩爆的特征、烈度分级及形成机制着手,系统阐述了岩爆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岩爆的安全防护与防治工程措施。
  • 隧道变形专项施工方案
    长坪隧道斜井工区属高中山构造剥蚀地貌,地表覆盖坡残积层粉质黏土、角砾土,厚0~8米不等,局部较厚,下伏基岩为三叠系片理化玄武岩,局部夹有凝灰岩,测区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地表不发育,主要为坡面
  • 隧道地温地段施工措施
    内容简介 隧道通过高温、高热地段,会给施工带来困难。一般在火山地带的地区修建隧道或地下工程会遇到比较高温高热的情况。在高温隧道中发生过施工人员由于地层喷出热水或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而烫伤或中毒。 一、高
  • 地温地段隧道施工措施
    隧道通过高温、高热地段,会给施工带来困难。一般在火山地带的地区修建隧道或地下工程会遇到比较高温高热的情况,如日本某地的发电厂工程的隧道,其围岩温度高达 。更甚者,在高温隧道中发生过施工人员由于地层喷出
  • 隧道地温地段施工方案
    隧道高地温地段施工方案
  • 铁路软岩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
    本资料为铁路软岩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共79页。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除地质条件差,还会遇到断面大、埋深浅、下穿公路或建筑物等情况,从而使施工更加复杂,难度更大。目前,由于技术措施不合理、施工方法不当
  • 如何控制焊接应力和变形
    为有效控制钢结构因焊件的不均匀膨胀和收缩而造成的焊接变形 ,就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 针对高应力下围岩变形破坏的特殊性以及大型地下硐室群开挖支护优化计算的最大的特点,在三维弹塑性数值计算的基础上,采用反映高地应力下脆性岩石变形破坏的新本构模型,提出基于弹性释放能......
  • 浅谈地温隧道开挖施工方法
    本资料为浅谈高地温隧道开挖施工方法,内容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述、主要施工技术方案等,设计精准,内容详实,可供网友下载参考。
  • 铁路软岩隧道施工详细安全与质量控制
    本资料为铁路软岩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共79页。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除地质条件差,还会遇到断面大、埋深浅、下穿公路或建筑物等情况,从而使施工更加复杂,难度更大。一旦工程措施(包括设计措施)和施工方法
  • 软岩隧道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桃树坪隧道是兰渝铁路LYS-7标段内一特长隧道,全长3220m,为双线单洞隧道。我公司位于此隧道出口段( 重庆方向),向进口段(兰州)方向采用三台阶+水平旋喷超前预加固方法进行施工。
  • 隧道施工变形观测记录
    变形观测记录,该表格主要用于变形观测记录的过程中,供下载参考。
  • 铁路软岩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
    本资料为铁路软岩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共79页。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除地质条件差,还会遇到断面大、埋深浅、下穿公路或建筑物等情况,从而使施工更加复杂,难度更大。目前,由于技术措施不合理、施工方法不当

阅读下一篇

富水深埋黄土隧道变形规律及控制措施

中文摘要 以某在建富水黄土公路隧道为依托,对隧道的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进行现场监测。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围岩变形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结果表明:深埋富水黄土隧道拱顶沉降比周边收敛量大,围岩变形受降雨的影响较大,且变形稳定时间约为35d;围岩的变形大致可分为变形快速发展、变形持续发展、变形稳定3个阶段;拱顶下沉及周边水平收敛随上、中、下台阶的开挖变化较大,每个施工步完成后应及时施作锁脚锚杆等支护措施,仰拱闭合可以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围岩变形与指数函数规律吻合,可利用指数函数模型预测;建议在富水黄土隧道施工中采用拱脚钢管桩与帷幕注浆来有效控制渗漏水及围岩大变形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