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模型,简单说,模型就是经验的抽象集合。我们是靠模型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我们平时所听到的一些谚语、公式、定理这些都是一种模型。
比如你遇到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你觉得你考虑的可能不太周全,于是你就会去咨询其他人,或者召集几个人一块来讨论,因为你觉得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多个人的经验总比一个人强,这句谚语“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其实就是这个时候你解决问题的模型。你发现你抛出去的石头总是会落地,所以要想找到那块石头,通常也会在地面上找,而不会在空中去找,石头抛出去会落地,抽象出来是万有引力定律,那万有引力定律就是你这个时候用的模型。
我们从经验中总结规律,再把规律抽象出来,变成可清晰表述的谚语、公式、定理或行为规范,这些浓缩之后的经验就是模型。
这里可一定要跟我们平时的3D建模,SU建模分开,在软件当中的建模,指的是把事物的几何信息用图像清晰的表达出来,使之可视化。
在斯科特.佩奇的《模型思维》中,总结了所有模型都有三个共同特征:第一,他们都要简化,剥离不必要的细节。第二,他们都是逻辑化的。第三所有单个模型都是不全面的,要考虑多模型交叉,任何单一模型都无法解释复杂世界。
在这本书中对模型思维有非常精彩的案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我提供的链接去看看。
http://m.igetget.com/hybrid/v2/ebook/detail?bid=5lZOKpMGr9mgdOvYa6Ej75XRo1NML3jaaRWk8ZVzb2nqPpDxBeJlK4AyQ8RPQv2z
当然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多模型思维,也就是指导人培养多模型思维的能力。我们面对的建筑设计,可以先建立一个简化版的模型,以后慢慢熟练,有了更多的经验,再逐渐完善建立不同的模型。
下面进入第二部分,我们来谈谈建筑设计这个简化版的模型。
前面我们说模型是经验的抽象集合,当我们观察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把他们的工作流程概括出来,可以得到下面几个有逻辑关系的步骤,或者叫动作。
第一个步骤,输入。也就是设计师把甲方的设计任务书中的设计内容、设计规模、服务对象等输入大脑,同时,根据设计的目标,还要输入场地的条件,比如外部环境条件,内部空间功能组合,设计法规约束条件等。也就是通过现场踏勘、查阅资料、咨询业主,实例调查的方式,进行设计内容和设计目的的输入。
第二个步骤,处理。这个过程主要处于设计师的头脑中,设计师运用逻辑思维的手段,对诸多输入的信息进行分门别类,逐一分析、比较、判断、推理、取舍、综合、决策,从信息的乱麻中逐步整理出走向方案起步的思绪。
第三个步骤,构造。这个过程是可以见诸于设计师的笔端的,也就是信息经过处理后,设计师开始启动立意构思的丰富想象力,并综合各种限制因素构造出方案的毛坯。也就是可以看到设计师开始画方案草图了, 因为立意构思的角度不同,可以出来多个从不同的思路,多渠道的去探索问题求解。
第四个步骤,评价。也就是从第三个步骤中的多个方案中择优,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决策过程,也就是秉持一定的评价标准,从多方案中择优出一个最佳方案,并就最佳方案继续深化。这个环节我们感触最深的可能就是在招投标项目中,方案的评比环节。
第五个步骤,输出。这也是最后一个步骤,效果也最明显,就是以图形实物和文字等方式输出体现方案的价值。通常输出的有设计说明、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效果图,全景展示图,在一般的招投标项目中还经常会有实物模型,如3D打印的模型。
好了,到这,我们就梳理出来了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的5个步骤,这5个步骤分别是:输入、处理、构造、评价、输出。
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通常我们的感觉是首先是输入信息,在设计师头脑中,再进行逻辑思维的信息处理,经过处理之后,再构造出一个具体的形象出来,如果有多个具体方案形象,再多个方案进行评价比选。最后把胜出的方案输出并准备下一环节的深化。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线性的模型。
有了这个线性模型,我们就能知道,建筑设计是怎样一回事,我们也容易知道在每一个环节当中,我们还有什么知识没有掌握,我们需要补充什么技能。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模型,我们就不会心里没谱,面对忙无头绪的设计工作,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当我们用软件比如SU建模,或者用笔勾画我们的方案的时候,我们清楚知道这是在“构造”阶段,如果这个阶段感觉不太好,做的不顺手,那就可以往前一步骤去找原因,是不是在对信息进行输入之后进行罗辑思维的时候,有什么地方没有理顺呢?也就是在信息处理环节出了问题,还是本身输入的信息就不充分呢?也及时从输入环节去找原因呢?等等,这样,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不会焦虑了,因为有这样的一个模型在心里,我们外表看起来都会更气定神闲一些。
前面说的这5个步骤,可以理解为是一环扣一环的逻辑关系,前后顺序是线性的,但如果步骤和步骤之间不是这样严格的顺序呢?有可能跳跃参差呢?
比如,在一般的设计过程中,输入信息也不是一次性能够完全输入的,比如设计场地的现状,一般是经过现场踏勘、调研,可以得到数据,但如果条件不允许去现场呢,难道就不开始设计了吗?那也得要开始啊,也得要处理已有的信息,也得要开始构造方案了,只能是一边在构造方案一边在输入信息。
同样,在第四步方案评价的时候,有可能会反观前面处理信息和构造时候的逻辑关系,这样事实上就形成了一种网状的模型。在这个网状模型中,我们知道步骤和步骤之间是可以参差跳跃的,这5个步骤是相互交织,彼此互动的。直到最终的方案输出。
这样,我们仅仅是通过对建筑设计师工作流程的观察,概括,知道建筑设计的各个动作,我们就给建筑设计建了模型,无论我们用线性模型还是网状模型,实际上都是我们认识建筑设计这些动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给建筑设计建模,至少有两大好处。
第一:模型可以通过提供框架来帮助我们完成设计任务。知道整个建筑设计的动作包括了哪些,我们就可以按部就班的实施,特别是在无头绪的时候,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的从某个方面去开展我们的工作,整个设计任务也会得以完成。还因为是框架,可以让我们审视模型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导我们更好的做出决策。
第二:模型通过一种共同的表示方式,能够有效的改进交流。无论是作为设计师向业主介绍方案,还是设计师之间的方案交流,如果有这样一个模型作为参照物,交流起来就会顺畅很多,比如业主对设计师把空间功能设计成某种关系布局不满意,通过建筑设计模型我们知道,可能是设计师信息处理的思维方法原因,也有可能是信息收集缺漏偏差导致,只要回溯,就容易找到症结所在。
好了,这一讲的内容就是这么多,总结一下,
模型就是经验的抽象集合。我们是靠模型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我们平时所听到的一些谚语、公式、定理这些都是一种模型。我们梳理出来了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的5个步骤,这5个步骤分别是:输入、处理、构造、评价、输出。并就这5个步骤的逻辑关系分别建立了线性模型和网状模型。
《建筑设计方法》整个课程,实际上就是在这个模型基础上的展开。比如会专门的讲解设计的前期工作,也就是如何输入,设计思维方法、立意与构思,也就是如何处理;场地设计、房间布局等也就是如何构造;方案比较讲的是如何评价。
知识点:建筑设计方法之建筑设计模型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3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21.04 万条内容 · 28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建筑设计方法之设计条件分析我们先捋一下建筑设计的模型,是由五个步骤组成,他们是输入-处理-建构-评价-输出。前两个步骤是输入和处理,指的是信息输入之后就是通过设计思维的各种方法,来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进而完成构思的过程。 但输入的信息目前还是杂乱无章的,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头绪,要想直接从信息输入进入构思是不容易的,所有我们还需要把信息中的各种设计条件进行分析、整理,为后面高质量的构思做准备。我们通常把这种设计条件分析称之为“前期分析”。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