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桥梁工程 \ 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工程存在那些问题?

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工程存在那些问题?

发布于:2023-03-08 14:41:08 来自:道路桥梁/桥梁工程 [复制转发]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筑工程的不断进行,基坑支护作为建筑地基的基础逐渐得到重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还存在着多种问题。为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1、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

1.1超挖、欠挖现象较为严重

在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过程中,超挖、欠挖现象比较常见,这些现象的出现影响了工程质量。分析超挖、欠挖的现象的原因,主要与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有直接关系,即施工人员,尤其是机械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低下是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机械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开挖后,由于受到施工条件的限制,其开挖有一定难度要求。若操作人员的技术达不到一定水准或欠缺责任意识,极易出现边坡表面不平整、顺直度不规则等质量不达标现象。从而造成施工质量低下,并加大施工量,从而影响施工进度。

1.2实际施工与施工设计间存在较大差异

在进行基坑支护工程建设前,为施工提供参照标准和依据,一般需要对基坑支护工程做规划和设计。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不按施工设计进行,与设计脱离的现象。如深层搅拌桩的水泥没有按照设计标准进行配置,导致掺量不足,对水泥土的支护强度造成不利影响,并易使水泥出现裂缝现象,影响施工质量。

分析实际施工与施工设计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主要有:⑴施工企业一味追求速度和利润最大化,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赶进度、强行施工等,在施工过程中频频出现质量问题。⑵施工设计人员设计的方案欠妥。由于施工设计方案都是按照假设施工设计的,因此,不能排除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存在方案不切实际或不妥的地方。如一些设计人员受传统设计模式的影响,在设计中没有对基坑开挖施工进行空间问题处理设计,还沿用传统的以平面应变问题的模型。导致在实际施工中难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综上所述,造成实际施工与施工设计脱节现象的原因,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均负有相关责任。

1.3土层开挖与边坡支护间存在不配套现象

一般而言,土方的开挖技术含量较低,对其进行管理也较为简单。与之相反,挡土支护的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要求比较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这两项内容都是由专业队伍负责完成的,并签订了2个平行的施工合同,但这给具体实施带来一定难度。例如土方开挖方为赶进度或者拖延工期,在管理上比较混乱。有些施工单位不顾及挡土支护施工所需要的工作面,尤其是雨期,留下的操作界面难以进行接下来的支护施工操作,致使支护工期未能按时按进度完成。

2、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工程的改进措施

2.1加强设计理念的更新

在基坑技术的发展上,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能力,并且在支护结构受力变化的规律上有了初步的认识。这种技术能力的掌握和认识的存在,有利于基坑支护结构的合理设计,为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目前我国并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设计规范,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等值梁法”、库伦理论或朗肯理论进行相应的设计和计算。在这种理念计算出来的结果与实际的情况往往相差比较大,不利于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建设。因此,在今后的基坑支护设计中,要逐渐地形成以施工监测为主导,进行动态信息反馈的新的设计体系,彻底地改变传统的设计理念。

2.2积极寻找新型的机构计算方法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新的支护结构不断的出现,并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的工程建设中。比如钢板桩、低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的使用,促进了土钉、双排桩和旋喷土锚等支付结构型式的产生。但是,对于这些新支护结构的相关计算和设计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加强其计算和设计方法的研究,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3采用新的设计方法控制变形

我国在进行基坑支护工程机构设计时,采用的主要是极限平衡原理,这是一种简便实用的设计方法。在这种原理的指导下,所设计出来的基坑支护结构可以满足结构在强度上的要求,但是不能够有效地体现支护结构刚度上的要求。因此,为了避免由于结构刚度而造成相应的事故,应当采用新的设计方法控制变形。相关的设计人员应当对控制变形的标准、空间效应变化成地面超载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2.4加强基坑支护的技术研究

加强基坑支护技术的科研研究,对提高基坑支护技术具有重要作用。众所周知,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对科研质量的优劣有重大影响。因此,应加大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内力的实测和研究,积累相关的实测数据。同时,总结不同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下的施工工艺经验,形成一定区域一定条件内基坑设计的标准,并将已有的定性经验形成定量的计算方法,真正提高基坑支护的设计及施工质量。

3、工程实例

以单彩山的例子对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和易居花园基坑工程处在合肥市东至路和贵池路交叉口东南地方,位于城中村内,往北接壤贵池路,向东邻近长江花园小区,西接东至路,有着复杂的周围环境。该工程包括高层商住楼地上32层、高层商住楼四栋,有两层地下,剪力墙结构,6个月的基坑使用期,二级安全等级。

3.1基坑支护方案

锚杆形式支护采取人工挖孔桩加两排预应力,基坑开挖深度是9.65m,桩长为15m,桩距是1.8m,桩径为900mm,锚杆钢筋φ25,150mm的孔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其实从理论计算上桩锚支护结构是安全性是相当高的,可是实际情况应该重视各种因素对基坑支护的影响。

(1)雨水天气的接连不断,使得桩锚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不断增大,当位移到10mm时,与基坑周边临近的贵池路旁边有较大的裂缝出现。分析其原因是因为桩后土体中有雨水渗入,流失从基坑开挖面开始,逐渐增大的主动土压力使地表下沉,最后比较大的裂缝就产生了。

(2)因为贵池路边较大裂缝出现,从裂缝渗入大量的地表水进入到桩后的土体里,仅仅3天时间内其变形量累计已经达到17mm,水平位移速率已经快跟预警速率相同,如此对基坑的安全来说是个非常的威胁,因此可以看出基坑支护结构中地表水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不管是支护结构开始起作用还是土方回填后以及这之间的过程中都应该重视“水”的管理与控制,如压密注浆与止水帷幕等等。

(3)理论计算出的较大的本处基坑安全系数,实际上接近贵池路的该支护段有大量的动荷载在该支护结构上作用,同时又有大量的雨水,以致支护结构产生安全存在隐患,并没有理论上存在的较高的安全系数。因此应该将天气情况与临近基坑周边的有效荷载情况考虑到基坑支护设计中。

(4)正是因为原有的桩锚支护结构理论计算(只是计算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与目前的基坑支护工程实际存在着较的差距,所以建立起的计算方法应依据变形量控制理论。

(5)实践发展的桩锚支护结构的工程要超前越理论研究,目前指导实践的理论越来越凸显它的脆弱,用理论的方法在基坑支护工程事故的找出缘由又十分困难,这就提出了对该种支护结构加大试验研究的要求,以期望理论指导实践。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 基坑支护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基坑支护结构计算模型有平面框架计算模型和不协调空间计算模型旧。 (1)平面框架计算模型旧是将支护结构体系采用平面分析,选用一个适合的支撑刚度,得到一个每延米的支撑力,再将每延
  • 基坑支护工程投标文件
    1、本工程位于佛山 文庆路与海一路交汇处。佛山市 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拟在该地块兴建1幢15~20层商住楼,设两层地下室,工程拟采用砼预制桩基础,钢筋砼框架结构。基坑面积3546m2,周长236m,周边
  • 基坑支护工程监理方案
    深基坑工程、特别是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深基坑支护工程,涉及领域广,技术难度大
  • 基坑支护工程实例
    给大家送上一个工程技术资料。它对工程技术人员会有很大的帮助。
  • 基坑支护工程应急预案
    三亚中铁子悦薹项目工程位于三亚市迎宾路西北侧,北接金鸡岭公园,东西两侧为规划道路空地,项目共分4个地块,共112.256亩,其中1#地块18.235亩,2#地块45.554亩,3#地块20.965亩,
  • 基坑支护工程应急预案/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
  • 某市大厦基坑支护工程方案
    本资料为:某市大厦基坑支护工程方案,内容详实,可供设计师下载参考.
  • 咬合桩基坑支护工程
    本资料为:咬合桩基坑支护工程,共22页。 简介: 在桩顶上部施工钢筋混凝土导墙,严格督促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实施。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按外放100mm(为抵消咬合桩在基坑开挖时在外侧土压力作用下向内位
  • 基坑支护工程技术交底
    喷射混凝土时,喷头与受喷面应保持垂直,距离宜为0.6—1.0m。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
  • 基坑支护工程常用方法介绍
    排桩支护,挡土灌注桩与土层锚杆结合支护,水泥土墙结构支护
  • 基坑支护工程基础资料.dwg
    本资料为基坑支护工程,含平面布置示意图,地质剖面图基础概况图等,欢迎下载
  • 基坑支护工程实例集
    一本介绍深基坑支护的书
  • 简介:本工程为郑州绿地广场(郑州会展宾馆)基坑支护工程。基坑包括主体塔楼基坑、水上娱乐裙房基坑和大型商业裙房基坑三部分。主塔楼地下3层(局部地下4层),基础埋深18.1m(以临如意湖堤坝顶标高+87.
  • 复杂环境下基坑支护工程
    本工程主要介绍了在基坑周边环境复杂和基坑土质复杂的情况下基坑支护工程的支护方式选择、设计、施工和监测,本工程根据基坑周边环境的具体条件采用了不同的支护形式和不同的施工工艺,很好的保证了基坑的安全和对环
  • 基坑支护工程实例集
    m法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 基坑支护工程优化设计
    深基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根据每个基坑的实际情况优化选出较为合理的支护方案,并进一步地实施结构细部的优化设计,以求得安全可靠、技术可行、施工方便的支护结构方案,确保深基坑工程的顺利实施,已成
  • 百仕达六期基坑支护工程
    百仕达六期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工程,百仕达,基坑支护,工程百仕达,基坑工程,深基坑支护
  • 某深基坑支护工程监理细则
    基坑设计为一级基坑,基坑支护采用悬臂排桩+锚杆,人工挖孔桩托换法,基坑支护。 主轧机及配套厂房设备铁皮坑长约60m,宽约10m,开挖深度25m,采用人工挖孔桩+锚杆支护。厂房段、冲渣沟采用排桩630管
  • 基坑支护工程结构培训
    深基坑支护工程结构培训(PDF共50页) 目录 1深基坑支护 2各类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3锚杆设计技术 4房屋整体倒塌案例

阅读下一篇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监测技术,这些知识你都了解吗?

一、概述 1)监测目的 ①信息化施工——基坑及其周围环境状态判断,后续施工预测、建议 ②优化设计——监测数据反馈于设计,优化设计 ③“实验”研究——监测结果用于反演分析,验证、改进设计理论 2)监测对象与监测内容 支护结构(内力、变形) 坑周土体(土压力、变位) 地下水(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 周围环境(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隧道等的变形、位移) 在基坑开挖前制定系统的监测方案,在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中,用科学的仪器、设备和手段对支护结构、周边环境(土体、建筑物、道路、地下设施等)的位移、倾斜、沉降、应力、开裂、基底隆起及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孔隙水压力变化等进行综合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比较勘察、设计所预期的性状与监测结果的差别,对原设计成果进行评价并判断现有施工方案的合理性。通过反分析法计算和修正岩土力学参数,预测下一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新动态,为施工期间进行设计优化和合理施工提供可靠信息,对后续开挖提出建议,对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及时预报,当有异常时立即采取必要技术措施,防患未然,确保安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