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
中国历史上一直追求高大的建筑。从先秦时期的“高台榭、美宫室”,到秦汉宫殿的“非壮丽无以重威”,魏晋时期佛教影响的“仙楼佛塔”,隋唐五代大气磅礴的建筑等等,以有限的材料追求精神上的高大无限,是中国古代建筑史的一条重要思想历程。
先秦时期:高台榭、美宫室
贾谊《新书》中,
记载着楚灵王修筑的章华台高耸壮观:
“翟王使使楚,楚王夸使者以章华之台。
台甚高,三休乃止。”
章华台共分四层:第一层是夯土台;第二层是木骨版筑墙围成的空心台;台上建有两层木构楼阁。
阿房宫是秦朝的宫殿,
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12年。
遗址在今西安市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
▲现存阿房宫前殿的夯土台基,东西长1300米、南北宽500米左右、高约7米,规模惊人。
▲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横剖面图
台榭建筑是大体量的夯土台体与小体量的木构廊屋的结合体,它反映出当时在防卫上和审美上需要高大建筑,而木构技术水平尚难以达到,不得不通过阶梯形的夯土台体来支承、联结。
这种土台可以做得很大,可以高达数层,可以取得庞大的规模和显赫的形象。但夯土工作量极为繁重,夯土台体自身占去很大结构面积,在空间使用和技术经济上都有很大局限。因此,随着木构技术的进步和大量奴隶劳动的终止,台榭建筑在汉以后,已趋于淘汰。
从传统木构建筑单体体量和高度来看,秦至汉初、隋至盛唐为两次高潮。这与国力强盛、帝王雄才大略以及人们尚未完全掌握木构建筑的极限能达到多高、多大有直接关系。所以在建造大体量建筑之时带有很强的主观意愿和探索精神。台榭建筑就是对木结构建筑极限的探索。
▲汉代画像砖上的高台建筑
汉代明堂建筑
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
▲东汉绿釉陶楼,高1.44米
魏晋南北朝建筑
魏晋南北朝建筑时期,佛教大盛,统治阶级大量兴建寺、塔、石窟等。
洛阳永宁寺塔为木结构,
高九层,中间为夯土塔芯,
四面穿插木结构。
▲据记载,永宁塔高四十九丈或四十余丈,合今136.71米左右,加上塔刹通高约为147米,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佛塔之一。
▲永宁寺塔现存夯土台
中国历史上一直追求高大的建筑。从先秦时期的“高台榭、美宫室”,到秦汉宫殿的“非壮丽无以重威”,魏晋时期佛教影响的“仙楼佛塔”,隋唐五代大气磅礴的建筑等等,以有限的材料追求精神上的高大无限,是中国古代建筑史的一条重要思想历程。
明堂
明堂是儒家的礼制建筑,
为古代帝王明政教之场所,
凡祭祀、朝会、庆赏、选士等
大礼典均在此举行。
唐代洛阳明堂
洛阳明堂剖面示意图,中心以巨木作为支撑,其余梁架均依附于中心塔柱之上。
秦汉帝都VS唐代帝都
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帝都这种宏大风度,秦汉之时似乎早已达到过,这就是“汉唐”并称的原因了。
然而同样推崇其“大”,秦汉的帝都宫室,其文化的哲学底蕴是“法天象地”,重在象征自然宇宙之浩大,秦汉之际盛行的阴阳五行说与自然哲学,是该时代的帝都的哲学之魂。
相比之下,唐代帝都的大风貌一般并不执着于象征什么自然宇宙,而是直接体现与歌颂人力之伟大。重现世、重现实的人生哲学渗融在伟丽的帝都形象之中。唐代帝都,并非疑似“天上宫殿”坐落在人寰,而是直接就是充满自信与恢宏之胸襟的人的现实生活环境。
如果说秦汉时人的伟大,只有拿到“天”上去才能求得证明,那么对于唐人而言,其伟大力量就直接体现为人亦天,天亦人的自信。
木塔
隋唐木塔的建造受到中心柱高度与强度的影响,且结构复杂。以中心柱为高层建筑的营造核心的做法,从唐朝流传到日本,日本目前依然保留数座此类型木塔。
日本奈良法起寺
法起寺三重塔位于奈良县斑鸠町,属于日本国宝级文物,不仅是日本国内最古老佛塔,也是日本仅次于药师寺东塔的第二大三重塔。
日本奈良兴福寺
建于公元8世纪的奈良兴福寺,仍保留中心柱五层木塔。
楼阁
宋辽时期木构技艺发展迅速,高层建筑逐渐以框架结构作为支撑形式,不但摆脱了过于依靠中心柱的弊端,而且扩大了内部使用空间。各种楼阁式高层建筑层出不穷。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观音阁的二十八根立柱,做里外两圈升起,用梁桁斗拱联结成一个整体,赋予建筑巨大的抗震能力。
斗拱繁简各异,共计24种,152朵,使建筑既庄严凝重,又挺拔轩昂。三层楼阁,中间做成暗层,省去一层瓦檐,避免了拥簇之感,暗层处里外修回转平台,供认礼佛和凭栏远眺。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
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
应县木塔每层之间均有一圈框架体系,作为上下层的支撑联系结构。
宋辽之后,中国的木构营造技术趋于僵化,高层建筑营造的体量明显缩小。
北京颐和园佛香阁
佛香阁高36米,坐落在高21米的台基上,共有三层、八角、四重檐,为攒尖顶,阁内有八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内部建筑结构复杂。
福州永泰麟瑞阁
福州永泰大洋的麟瑞阁,为六角五层楼阁。平面为多层六角形套筒式,总面阔16米,总进深20.24米,从基础底面到葫芦顶刹约23米,从一层底面到葫芦顶刹为19.2米,全木构穿斗套筒式结构。其结构与阁楼式木塔做法类同,又称麟瑞塔。
麟瑞阁造型兼具楼阁与木塔的特点,具有显著的永泰民居结构特色,建筑精美,造型独特。每层供奉神祗不同,儒释道兼备,是研究当地高层木构建筑和民间信仰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知识点:高层建筑
某高层建筑弱电系统和综合布线设计施工图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2人已点赞
分享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5.13 万条内容 · 15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中国古建筑分类:寺庙寺庙 在汉代,寺是官府建筑的通称——凡府廷所在都叫寺。汉明帝时,印度人摄摩腾自西域用白马驮佛经来中国,到洛阳后,停驻在鸿胪寺(鸿胪寺是掌握朝贺庆吊之礼的官署),于是取 “寺”名创建了白马寺,成为佛寺。后世便通称供佛的处所叫寺,后来喇嘛教、伊斯兰教的礼拜处所也叫寺。石窟的全称为石窟寺。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不错的
回复 举报
感谢楼主分享,中国古代的木构建筑中阿房宫、洛阳明堂、应县木塔、北京颐和园的佛香阁,并不是完全由木头建造,中间有夯土做支撑。在古代高度到达50m就已经是高层建筑了。在汉唐之后,木质建筑的大小和高度都在缩小,也显示人们精神的萎靡。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