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中国古建筑分类:桥

中国古建筑分类:桥

发布于:2023-03-06 10:41:06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桥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即为了解决跨水或产生与发展者越谷的交通,以便于运输工具或行人在桥上畅通无阻。


《说文解字》段玉裁的注释为:

“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


通过桥,可以沟通天堑两岸,

是交通路线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图片

天然桥梁


在人为桥梁之前,自然界形成了不少天然的桥梁。如浙江天台山横跨瀑布上的石梁桥,江西贵溪因自然侵蚀而成的石拱桥(仙人桥)以及小河边因自然倒下的树干而形成的 “独木桥”,或两岸藤萝纠结在一起而构成的天生“悬索桥”等等。


人类从这些天然桥中得到启示,便在生存过程中,不断仿效自然。开始时大概是利用一根木料在小河上,或氏族聚居群周围的壕沟上搭起一些独木桥,或在窄而浅的溪流中,用石块垫起一个接一个略出水面的石蹬,构成一种简陋的“跳墩子”石梁桥(又称“矴步桥”“踏步桥”)。


这些“独木桥”“跳墩子桥”便是人类建筑的最原始的桥梁,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由低级演进为高级,才逐渐产生各种各样的跨空桥梁。

图片

▲福州市闽侯县龙岭碇步桥

(图片仅代表建筑类型,非建筑年代。下同)


我国的桥梁

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以西周、春秋为主


第一阶段以西周、春秋为主,包括此前的历史时代,这是古代桥梁的创始时期。


此时的桥梁除原始的独木桥和汀步桥外,主要有梁桥和浮桥两种形式。


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多数只能建在地势平坦,河身不宽、水流平缓的地段,桥梁也只能是木梁式小桥,技术问题较易解决。而在水面较宽、水流较急的河道上,则多采用浮桥。

图片

▲三明市吉山村浮桥


第二阶段以秦、汉为主


第二阶段以秦、汉为主,包括战国和三国,是古代桥梁的创建发展时期。

战国时铁器的出现,也促进了建筑方面对石料的多方面利用,从而使桥梁在原木构梁桥的基础上,增添了石柱、石梁、石桥面等新构件。不仅如此,它的重大意义,还在于由此而使石拱桥应运而生。

石拱桥的创建,在中国古代建桥史上无论是实用方面,还是经济、美观方面都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石梁石拱桥的大发展,不仅减少了维修费用、延长了桥的使用时间,还提高了结构理论和施工技术的科学水平。


图片

▲福州市马尾区白眉溪头蜈蚣桥(石墩桥)

图片

▲福州市闽侯县鼓响桥(石拱桥)



第三阶段以唐宋为主


第三阶段是以唐宋为主,两晋、南北朝和隋、五代为辅的时期,这是古代桥梁发展的鼎盛时期。

如隋代石匠李春首创的敞肩式石拱桥——赵州桥,北宋废卒发明的编木式木拱桥——虹桥,北宋创建的用筏形基础、植蛎固墩的泉州万安桥,南宋的石梁桥与开合式浮桥相结合的广东潮州的湘子桥等。

纵观中国桥梁史,几乎所有的重大发明和成就,以及能争世界第一的桥梁,都是此时创建的。


图片

▲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

图片

▲福州市闽清县省璜镇合龙桥


图片

▲福州市福清海口龙江桥

(伸臂石梁桥)


龙江桥,位于福清市海口镇横跨龙江出海处。北宋政和三年(1113),太平寺僧倡议并集资建造,宣和六年(1124)竣工。桥为辉绿岩石构多跨平梁桥,全长476米,面宽4.6米;有船形墩39座,分水40道,墩高6米,墩距约11米;上架敷石梁6条,桥面两旁置护栏。桥西南端有六角六级实心镇桥塔2座,各高5.5米。

筏型基础

沿着桥梁中轴线的水下底部抛置大量的石块,形成一条宽25米连结江底的矮石埕作桥基,然后在上面建桥墩。
图片

种蛎固基法

为了巩固桥基,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牡蛎,巧妙地利用牡蛎外壳附着力强,繁生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


图片
图片

▲福州市闽清县省璜镇洋里桥(伸臂木梁桥)



第四阶段为元、明、清


第四阶段为元、明、清三朝,这是桥梁发展的饱和期,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创造和技术突破。

这时的主要成就是对一些古桥进行了修缮和改造,并留下了许多修建桥梁的施工说明文献,为后人提供了大量文字资料。


浙江省景宁县章坑接龙桥桥约:



图片

▲景宁县章坑接龙桥桥约(藏寿宁县博物馆)


其辞曰:

立桥批合同议约:浙江州处府景宁县五都章坑地方董事章再贤、耀德、克丕等,今请得福州宁德十九都东洋萼荐秀坑村张学昶、敞二位桥匠,包造章坑大溪接龙桥壹座,计溪门壹口壹丈,桥面横过壹丈六尺,阔通共计壹拾柒楹,面订桥下,自搭架、放苗、平苗及将军柱并铁扁担,各安排放好均包完竣,面订定工金粗洋贰佰员正,所有过月过年盐菜俱包,内外有花红彩布、酒食祭河、铁钉铁箍、竹木锯工、搬运各项,俱系首事备办。桥匠立包之后,须要小心缔造坚固,倘或懈情减省工夫,以致桥不牢固,不合首事众人眼目,任凭首事扣去工洋贰拾员。其桥上柱牵桁梁,在外两造不得异言,其以前工资洋银照工给发口余俟完竣之后,凑清不致欠少,至于司匠口友,俱倩好乎,不许间游度日,致坏桥事。如有异色,唯保人是问。立约之后,各每毋饭悔等请,飲后有凭,立合同约,各执为据。

立合同约大吉昌。

当月付去批内英洋拾员。

民国伍年丙辰八月吉日立合同批约。

董首……凭众执笔……

知识点:桥

人在桥上,桥在景中(美进骨髓)

全部回复(7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国民居知识

民居建筑样式与地域特色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