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中国建筑史之明清帝陵

中国建筑史之明清帝陵

发布于:2023-03-06 10:31:06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中国古代对于人的生和死是同等重视的,所谓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所以在君、亲去世以后,大都厚葬,并以时祭享,世代相传,纳入礼制,演为习俗,逐渐形成了专供安葬并祭祀死者而使用的建筑类型,陵墓。

图片

       北京城北约45公里的天寿山麓,有从15世纪至17世纪建造的明朝十三代皇帝的陵墓:十三陵。

图片      

 这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古墓葬群。代表了明清帝陵的最高建筑水平,明朝崇尚“事死如事生”,认为人死后灵魂犹在,还有饮食起居的需求,所以十三座皇帝的陵寝建筑比拟皇宫而建,显示了帝王的尊崇地位及君临天下的浩大气势。整个陵区北东西三面环山,十三座陵墓族群各依据一个山峦分布在山谷中。

图片       

明迁都北京后,第一代皇帝成祖朱棣的陵墓长陵,是十三陵的主体,其余十二个陵墓各依地势分布,彼此相距四五百米至千余米不等。

图片       

十三陵以长陵为主体,在平面布局上充分体现出院落式三重进深,“事死如事生”的中国帝陵风格,陵区最南是“天下第一”的石牌坊,六柱五间式。

图片

往北是大红门,既是长陵的门户,也是整个十三陵区的门户。

图片

再往北近一公里是长陵碑亭,四面洞开,内有“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下以巨龟为础,神龟负碑既显示其孝义,又象征永垂。

图片图片

碑亭周围有四座华表,以浮云和龙的浮雕形象为纹饰,华表顶部雕有异兽望天吼,有震天动地之感。

图片

接下来是漫长的神道,神道两旁石像竖立,石狮、骆驼等动物及文臣、武将造型形象古朴浑厚。这种帝陵石像重在显示帝王的威仪。

图片

图片石兽的意义在于驱除妖孽,或是象征吉祥如意。石人都是帝王御前的侍从,经过神道,跨过汉白玉七孔大桥,迎面就是祾恩门,又称天门。

图片

从这里开始便是长陵的主体,长陵建成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是十三陵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明代陵墓的典型。这座陵墓有巨大的宝顶,方城明楼和祭殿、祾恩殿组成。

图片

宝顶周墙为城墙形式,覆盖着深埋地下的地宫。宝顶前面正中部分是方台,称为方城,上面立有碑亭,称为“明楼”。宝顶南面以祾恩殿为中心,布置了三重院落。祾恩殿是一座和皇宫中的和殿类似的大殿。面阔九间,重檐庑殿顶,下面有三层白石台基承托。祾恩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构殿宇之一,是帝王生前所坐的金銮殿的翻版,象征着帝王虽死犹生,仍在管理朝政。

图片整座长陵的建筑平面布局与立面造型四平八稳,赫赫扬扬,气魄不凡,体现出封建王朝的显赫威风。

图片

清代帝陵基本上呈现了明代的布局和形势,但与明代不同的是,清代帝王是分别隔代葬于清东陵和清西陵。

图片

图片

知识点:明清帝陵

明清皇家陵寝——中国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单体陵墓

全部回复(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dsa50000
    dsa50000 沙发

    内容不错,鼓励一下。

    2023-03-10 09:08:10

    回复 举报
    赞同0
  • wx_1585188025627

        中国古代对于人的生和死是同等重视的,所谓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所以在君、亲去世以后,大都厚葬,并以时祭享,世代相传,纳入礼制,演为习俗,逐渐形成了专供安葬并祭祀死者而使用的建筑类型,陵墓。

    2023-03-09 17:19:09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国建筑史之明清都城

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是一座典型的封建王朝都城。1403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建和扩建。        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后,基本沿袭明朝旧制,并未进行大的修整。        明清时期的北京城,从外到内,由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四道城池组成。        北京外城是明嘉靖三十二年(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