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中国建筑史之东西方建筑结构的文化取向

中国建筑史之东西方建筑结构的文化取向

发布于:2023-03-06 10:18:06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图片

图片       

这两张图,是北京居庸关云台和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仔细考察分析东、西两个建筑的结构,我们发现,利用石材抗压性能修建的居庸关云台拱券,其下部轮廓抛弃了本来的弧形,进而选择重新砌筑梯形门洞。

图片

而铸铁的力学特点是抗压强耐压弱,桁架支撑起的埃菲尔铁塔,却要在四面门洞分别补上一道拱形花边,居庸关云台与埃菲尔铁塔远隔重洋,为什么都会出现设计上的“冗余”?又是什么原因左右着这种建筑结构与形式的权衡取舍?

图片图片

城楼下部的支撑结构

       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先来回溯中国古代的城楼设计。早期城市是没有城楼的,因为结构简单的木质横梁,它的适宜跨度在五米左右,极限也不超过十米,所以当时只能在城墙上设置一个用于行人和车马出入的缺口。

图片       

城楼的普遍出现大约要到西汉中晚期。考古发掘表明,西汉长安城的四面城墙上各设置了三个城门,上有城楼,每座门设有三个门道,各宽六米。门道建于夯土之上,两侧设地袱石以立木排柱,中部为门扇,这种木柱横梁结构的受力状态类似于桁架,由于中央水平部件的跨度大大缩小,其承重性能要比单一的横梁强的多,这种做法对后世的影响持续了千年之久。

图片      

至宋、金时期,在相关的图像资料上城门洞的上方,一直都是以排柱支撑的木结构承重,比如我们可以在名画《中兴瑞应图》中清晰看到洞口上方呈现在八字梯形,而在泰安岱庙的门洞之上。至今可见宋代遗存的八字梯形木构架。在木构架体系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的中国,这种八字梯形结构作为砖石拱券的替身,既能承受上部城楼的巨大荷载,又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国传统木构架的形态,因此得到后世也能够普遍接受与认可。

图片

到元朝至正(1345年)居庸关云台整体改建为石结构时,城门洞口上方依然保留了这种梯形样式。

埃菲尔铁塔的花边

        较之中国人对于木柱横梁体系的执着,欧洲人对于弧形拱券的执着有过之而不及,100多年前纯粹为了满足法国人虚荣心理的埃菲尔铁塔被建造起来,铁塔身高311米,因设计师兼工程负责人的古斯塔夫.埃菲尔得名。设计之初,完全由铸铁构成,且毫无使用价值的庞然大物,除了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还让巴黎市民对铁塔的安全性疑虑重重。

图片       

一个不含弧形拱券母题的高大建筑实在令人难以接受。面对这样的社会压力,埃菲尔修改了铁塔的基座,增加了四个巨大的半圆装饰型铁架,虽然它们和承重结构并无关系。正是这些半圆形铁架,反映了欧洲传统建筑中始于罗马帝国时期对弧形拱券的执着。

图片      

如果将剥去这些装饰性铁架,铁塔的真实形式立即暴露,且主体承重结构呈折线梯形。与居庸关云台门洞拱券下部轮廓的装饰形式大致相同,只不过云台、铁塔两个案例虚实位置互相颠倒,中国人掩藏弧形,兴建梯形,欧洲人遮蔽梯形,添加弧形。按照北京大学方拥教授的解释,这一对相互反转的结构造型,都是中西文化自身性格的反应。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传统建筑,在结构与形式的选择上,尽管不可能违背基本的结构理性,但最终结果一定受制于文化选择。

图片

知识点:中国建筑史之东西方建筑结构的文化取向

东西方建筑的文化差别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国建筑史之“上古穴居与巢居文化”

上古时代就是文字还未发明,历史未被书写的时代。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也就是距今大约五六千年前的时候,中华大地上的古文明已呈现出“满天星斗”的多元状态。在南方,河姆渡文化体现了这一地区的发展水平。在北方,仰韶文化则是黄河流域文明的代表,不同的文化产生了不同的建筑形式。      这些建筑又是根据它所处的环境选择材料,最后营室造屋。早期文献中说,“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意思是说在低洼的地方,人们将房子盖在木杆或立柱上,建造像鸟巢一样的建筑,在高的地方可以挖一个洞住在里面,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巢居”和“穴居”两种上古时代建筑形式。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