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

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

发布于:2023-02-07 16:31:07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第一节 公共建筑

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功能分析与组织的核心问题:1)建筑的空间组合 2)功能分区 3)人流集散。


一、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

各种性质与类型的公共建筑一般都是由主要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次要使用部分

这三类功能与空间组合而成。

(以学校教学楼为例,教室、实验室、教师备课室、行政办公室是主要使用部分;厕所、仓库、贮藏室等是次要使用部分;而走廊、门、厅、楼梯等则是交通联系部分。)


二、公共建筑的交通组织

建筑的交通联系空间:过道、过厅、门厅、出人口、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坡道等。

交通联系空间应有良好的采光和满足防火的要求。

建筑的交通联系部分,可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空间形式。

1.水平交通空间

1水平交通空间即指联系统一标高上的各部分的交通空间,有些还附带等候、休息、观

赏等功能要求,有三种形式:

  • 单纯的交通联系空间,主要是供人流集散时使用,如:旅馆、办公建筑等;

  • 主要作为交通联系但兼有其他功能的过道、廊道,如医院建筑等。

  • 各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过道、通廊等,如展览馆、陈列馆建筑等。

单股人流的通行宽度为550-600mm; 走道的宽度还与走道两侧门窗位置、开启方向有关。

2. 垂直交通空间

垂直交通空间是联系不同标高空间必不可少的部分,常用的有楼梯、电梯、坡道、自

动扶梯等形式。

1) 楼梯  按使用性质分为主要楼梯、次要楼梯、辅助楼梯、防火楼梯。包括直跑、

双跑、三跑、旋转、剪刀楼梯等形式;由梯段、平台、栏杆三部分组成。

. 2) 坡道

一般坡道的坡度为8%-15%

常用坡道坡度为10%-12%

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坡度为12% 。

3) 电梯 当住宅建筑8 层以上公共建筑24m 以上,电梯就成为主要交通工具。

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建筑物内,每个服务区的电梯不宜少于2 台;单侧排列的电梯不应超过4 台,双侧排列的电梯不应超过8 台。

4)自动扶梯  坡度一般为30% ,单股人流使用的自动扶梯通常宽810mm,每小时运送人数约5000-8000人。有单向布置、交叉布置、转向布置等形式。



3. 交通转换空间

在公共建筑中,考虑到人流集散,方向的转换,水平和垂直交通空间的衔接等,需要设置门厅、过厅等空间,才起到交通枢纽和空间过渡作用。


三、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

1.空间的“主”与“次”

2.空间的“闹”与“静”

3.空间联系的“内”与“外”


四、公共建筑的流线组织

1.人流组织式

一般公共建筑反映在人流组织,可归纳为平面和立体的两种方式。

1)平面组织方式。适用于中小型公共建筑人流组织,特点是人流简单、使用方便。

2) 立体组织方式。适用于功能要求i比较复杂,仅靠平面组织不能完全解决大流量集散的公共建筑,如大型交通建筑、商业建筑等

2. 人流疏散

人流疏散大体上可以分为正常和紧急两种情况。

一般正常情况下的人流疏散,

  • 有连续的:如医院、商店、旅馆等

  • 集中的:如剧院、,体育馆等;

  • 属于两者兼有:如学校教学楼、展览馆等。


五、公共建筑的群体组织

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类型可分为两种形式:即分散布局的群体组合中心式布局的群体组合

1)分散式布局的组合

特点:功能分区明确,减少不同功能间的相互干扰,有利于适应不规则地形,可增加建筑的层次感,有利于争取良好的朝向与自然通风。

分散式布局又可分为对称式和非对称式两种形式。

2) 中心式布局的群体组合

定义:把某些性质比较接近的公共建筑集中在一起,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或中心,如居住区中心的公共建筑、商业服务中心、体育,中心、 展览中心、市政中心等。

特点:各类公共活动中心由于功能性质不同,反映在群体tu组织中必然各具特色,只有抓住其功能特点及主要矛盾,才能既保证功能的合理性,又能使之具有鲜明的个性。


六、公共建筑的防灾要求

五大灾种:地震、 火、风、洪水、地质破坏

防灾原则:城市建筑综合防灾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总方针

1)台风和寒潮及雷暴大风作用,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的以50 年为重现期的标准设防;

2)对于重要的生命线工程设施,设防标准应提高到100 年一遇

3) 现阶段我国地震区的城市建(构)筑物均应按照《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 990)》 划定的基本烈度和"建筑抗震设防等级分类"所规定的建(构)筑物重要性等级来确定其抗震设防烈度,以此为依据进行设计和施工。建筑抗震设防50年基准期,做到

1-在多遇地震烈度下(超越概率为63% )不坏,保证正常使用;

2-在基本烈度下(超越概率10% )可修,即有破坏但维修恢复后可正常使用;

3-罕遇地震烈度下〈超越概率为2%-3% )不倒,即有严重破坏但不倒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第二节 住宅建筑

根据家庭生活行为单元的不同,可以将户分为居住、辅助、交通、其他四大部分。

按空间使用功能来分,一套住宅可包括居室(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门厅或过道、贮藏间、阳台等。

根据住宅基本平面类型可将住宅建筑分为:独立、 联立、联排、单元式、外廊式、内廊式、跃层式。


1.按照层数的不同

可将住宅建筑分为四类:1)低层住宅:1-3 层;2)多层住宅:4-6层;3)中高层住宅:7 -9层; 4)高层住宅10-30 层。

(1)低层住宅:1 -3 层

1 )基本特点

①能适应面积较大、标准较高的住宅,也能适应面积较小、标准较低的住宅。因而既可以有独立式、联立(并列)式和联排式,也可以有单元式等平面布置类型。平面布置紧凑,上下交通联系方便。

②一般组织有院落,使室内外空间互相流通,扩大了生活空间,便于绿化,能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

③对基地要求不高,建筑结构简单,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住户可以自己动手建造。

④占地面积大,道路、管网以及其他市政设施投资较高。

2) 平面组合形式:独院式(独立式) 双联式(联立式)  联排式


(2)多层住宅:4-6层

1) 基本特点。①从平面组合来说,多层住宅必须借助于公共楼梯(规范规定住宅6层以下不设电梯)以解决垂直交通,有时还需设置公共走廊解决水平交通。②与低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相比,多层住宅比低层住宅节省用地,造价比高层住宅低 适合于目前一般的生活水平。③多层住宅不及低层住宅与室外联系方便,虽不需高层住宅所必需的电梯,上面几层的垂直交通仍会使住户感到不便。因此,从高标准的要求来看,四层以下的住宅可不设电梯,四层以上的多层住宅也应该设置电梯。

2) 设计要点

1-单栋住宅的长度大于160m 时,应设4m *4m的消防车通道;

2-大于80m,时应在建筑物底层设人行通道

3-平面功能合理,能满足各户的日照、采光、通风、隔声、隔热、防寒等要求,并保证每户至少有1 间居室布置在良好朝向

单元组合方式有:平直组、错位组合、转角组合、多向组合等。

3)平面类型包括:单元式、外廊式、内廊式、跃层式以及点式

①单元式( 梯间式) :每个单元设置1 个楼梯,每个单元可安排2-4户由楼梯平台直接进入分户门

一梯2 /3 /4 户

②外廊式:长外廊、短外廊

③内廊式:长内廊、短内廊、跃层式

④点式(集中式)

4) 平面布局的变化。

楼梯形式:除一般的双跑、单跑和三跑楼梯外,还有外凸楼梯、内楼梯、单跑横向楼梯和直跑楼梯等。


(3) 高层住宅: 10-30 层

1)基本特点:可提高容积率,节约城市用地。可节省市政建设投资。可以获得较多的空间用以布置公共活动场地和绿化,丰富城市景观。用钢量较大,一般为多层住宅的3-4倍。对居民生理和心理会产一定的不利影响。

2) 平面类型

单元组合式:单元内以电梯、楼梯为核心组合布置。常见形式有矩形、T 形、十字形、Y 形等

  • 长廊式:内长廊、外长廊和内外廊式。

  • 塔式:一般每层布置4-8 户。该形式目前采用较多。

  • 跃廊式:每隔1 、2 层设有公共走廊,电梯利用率提高,节约交通面积对每户面积较大、居室多的户型较为有利。

3) 垂直交通

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以电梯为主、以楼梯为辅进行组织。12 层以上住宅每栋楼设置

电梯应不少于2 部。

楼梯应布置在电梯附近,但楼梯又应有一定的独立性。单独作为疏散用楼梯可设在远

离电梯的尽端。电梯不宜紧邻居室尤其不应紧靠卧室。必须考虑对电梯井的隔声处理。

4)消防疏散

防火云梯高度多在30-50m 之间。高层住宅与周围建筑的间距是根据其高度和耐火

等级而定的。

安全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的布置:长廊式高层住宅一般应有2 部以上的电梯用以解决

居民的疏散。


2. 按分布区位的不同分三类

(1)严寒地区的住宅

主要解决防寒问题,包括保暖与保温两方面,有效措施是:1)加大建筑的进深;2)缩短外墙长度;3)朝向应争取南向,利用东向、西向,避免北向。


(2) 炎热地区的住宅

1)应尽量减少阳光辐射及厨房的热量;2)组织夏季主导风入室,自然通风,3)获得较开敞与通透的平面组合体形;4)朝向依次为南向、南偏东向、南偏西、东向、北向,尽量避免西向。


住宅建筑处理方式

①遮阳隔热。

遮阳:按照不同的使用要求,可以分为水平式遮阳、垂直式遮阳、综合式遮阳、挡板式遮阳按照材料构造的不同,可分为固定式遮阳、活动式遮阳、简易式遮阳。

隔热:1-减少东西向墙体;2-采用具有较好隔热性能的建筑材料和隔热构造;3-利用绿化隔热降温。

②自然通风。1-室内穿堂风;2-建筑构件导风3-建筑群组织通风等几个方面的措施来取得较好的效果。

(3) 坡地住宅

平面组合:错叠、跌落、掉层、错层几种形式。

基本要求。坡地住宅应结合地形布置,同时也要综合考虑朝向二通风、地质等条件。

1)建筑与等高线的关系,主要有三种不同方式:建筑与等高线平行,建筑与等高线垂直,建筑与等高线斜交在设计中要区别对待。

2) 坡地住宅单元的垂直组合。由于单元内部或单元之间组合方式:有错叠、跌落、掉层、错层等几种形式。

3)临街坡地住宅的建筑处理。处理方式:掉层、吊脚、天桥、凸出楼梯间、连廊、室外梯道等。



第三节 工业建筑

1) 工厂中的功能单元一般都有如下几方面的个体特征:①物料输入输出特征;②能源输入输出特征:③人员出人特征;④信息输入输出特征。


2) 组成专业化工厂的功能单元时,常分为:

生产单元:直接从事产品的加工装配;

辅助生产单元:设备维修、工具制作、水处理、废料处理等;

仓储单元:物料暂时性的存放;

动力单元:主要用作能量转换,如锅炉房、变电间、煤气发生站、快车间、空气压缩车间等;

管理单元:办公室、实验楼等;

生活单元:宿舍、食堂、浴室、活动室等。


1)通道宽度

  • 主要出入运输道路7m 左右:

  • 次要道路:4.5-6m;

  • 辅助道路,以及消防车道3-4.5m;

  • 连接建、构筑物出人口与主、次、辅助道路的车间行道3 -4 m;

  • 人行道一般1. 0一1. 5m

2) 最小转弯半径:

  • 单车9m;

  • 带拖车12m;

  • 电瓶车5m

3) 交叉口视距大于等于20m

路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

  • 距无出入口的车间1. 5m ,距有出入口的车间3m;

  • 有汽车引道6m (单车道),距围墙1. 5m;

  • 距有出入门洞的围墙6m ,距围墙照明杆2m;

  • 距乔木1m ,距灌木0.5m

·END·

知识点: 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

各类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

  • lijiawei411
    lijiawei411 沙发

    各种性质与类型的公共建筑一般都是由主要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次要使用部分

    这三类功能与空间组合而成。

    2023-02-13 15:55:13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7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澳大利亚RACV Cape Schanck渡假村

RACV Cape Schanck Resort 度假村位于巴斯海峡(Bass Strait)附近的天然马鞍中,坐落在莫宁顿半岛(Mornington Peninsula)崎landscape不平的景观之中,其坚固的建筑风格彰显了沙丘起伏不平的地形。伍德马什(Wood Marsh)从海岸线的地形和腐蚀性质中汲取了灵感,为雕塑的几何形状和材料选择提供了信息。该简报呼吁建立一个建筑地标,以吸引客人并容纳各种各样的现有用户和新用户,同时为该地区带来显着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RACV提供世界一流的120间客房的酒店,健身房,豪华日间水疗中心,餐厅,高尔夫俱乐部和高尔夫球场。该设计提供了优雅而功能丰富的响应,同时又迎合了该地区以前缺乏的大型会议和活动。设计团队小心地放置在先前受到干扰的站点上,努力重新生成设置,这一举措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该开发项目位于沙丘系统内,不会干扰周围景观,因此经过精心管理,可以保护该地区本地的蜥蜴和果园物种的栖息地。从远处看,建筑物呈现为整体,随着时间的流逝从海岸侵蚀而来的地貌。孤形的耐候钢制高层建筑的蜂窝状网格,让人联想到麻子状的海崖,紧随建筑物的锚点之后,锚点是坚固的手工制作的本地采购的石材底座,象征着该项目对工艺的关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