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直棂窗解析知识分享

直棂窗解析知识分享

发布于:2023-01-16 11:42:16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图片


窗:古代也称牖、户、扆、轩、聪,中国古建筑的窗户,在宋《营造法式》中属于小木作,也属于木装修部分,可以使光线进入室内,既可以采光,也利于空气流通。

据《周礼·考工记》记载,“夏后氏世室,四旁两夹窗”,可知窗最早出现于夏代,

在汉墓的陶屋中有见窗户形象,后来北朝石刻建筑中也有出现。


图片


隋唐时期发展变化,窗也称之为“轩”。例如唐诗:

       开轩面场圃.---—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宋代建筑的窗户趋于成熟,成为古建筑的装修部分,窗扇可以开合,方便使用。金、元、明、清建筑的窗户实例就更多了。

    

图片


 佛光寺东大殿唐代直棂窗。大殿前檐中部五间裝板门,两尽间砌坎墙设直棂窗,两山面筑厚壁山墙,各辟高窗一个,可以补充殿内后部光线。两柱之间,最下安地栿,其上安门槛,两侧倚着柱身安门颊,在阑额之下安门额。其额、颊、槛之间用木板合成槛窗。

    门槛与地栿合成“⊥”形。尽间阑额下安窗,其上额大小与门额相同,用板合成。槛墙之上安下串,额下不另安上串,两侧倚着柱身安立颊,中间安版棂,共15棂,棂中段安承棂串。

图片

直棂窗有两种:

1、板棂窗,用板条做棂子,内外两侧均为平面。

直棂窗是一种有如栅栏的窗,四周用木框,中间用一种方形断面的木条竖向排列,这种窗子无法打开。

2、破子棂窗,将方木条依断面斜角一剖为二,成两根三角木条做窗棂,三角形底边一面向内,可供糊纸。 这两 种窗子形式在古寺院当中频繁使用。

图片


宋《营造法式》规定:“造破子窗之制:高四尺至八尺。 如间广一丈,用一十七棂。

若广增一尺,即更加二棂。相去空一寸。不以棂之广狭,只以空一寸为定法,其名件广厚,皆以窗每尺之高,积而为法。”

另外,还对桯、立颊、地栿、额及腰串等零部件作了具体详细的规定。


图片

                                             破子棂窗各部件名称

图片


除此之外,中国古代窗户的样式还有其它多种图案, 最简单的结构形 式,可以是方格的、菱形的、直条的,还有花卉图案式的,其中有如意、梅花、冰纹、大桃子、圆圈、万字、寿字等多种复杂的样式。

如下图:正方格

图片

斜方格和菱形格:

图片

玛三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四交八椀


图片

(来源:古建筑斗拱学堂)

知识点:直棂窗解析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2 万条内容 · 15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抬梁式木结构营造法式解析

中国古建筑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台基,木构架,屋顶。 根据建筑形制和地域的不同,建筑构架形式又有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抬梁式结构在古代宫殿、寺院、民居等建筑中普遍采用,是中国古建筑木构架形制的基本做法。本课主要学习抬梁式架构。 中国古代已经有榫卯的木构建筑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比较成型的抬梁式构架至迟在春秋时已经出现,目前所见最早的抬梁式建筑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东汉庭院画像砖。唐代抬梁式建筑已发展成熟,出现了以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和芮城广仁王庙正殿为代表的殿堂型和厅堂型两种类型。宋金元以后至明清时期,各地都有大量的抬梁式建筑遗存。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