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自成一派的泉州民居建筑

自成一派的泉州民居建筑

发布于:2023-01-16 10:50:16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泉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处于农业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交汇点上。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都汇集于此,传播、碰撞、融合。而每一次域外文化的传播,都在这里留下历史印痕,从而发展形成今天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多元文化为特征的泉州民居建筑。

图片

晋唐以来,中原古文化与闽越土著文化在这里激烈碰撞,长期融合,而闽越土著文化的建筑并没消亡,反映在民居建筑上主要为张扬夸张的造型和热情奔放的色彩装饰。

图片

德化、安溪、永春等地仍有极少量干阑式建筑遗留下来;至于泉州传统民居中张扬高跷的燕尾脊,最初很可能源于闽越人船屋的造型特点。泉州传统民居中普遍采用的穿斗式木构等,就融合了干栏式建筑的结构内涵。

图片

受闽越舟楫文化的影响,众多泉州人纷纷通过海上航行从事海外贸易或移民开拓。唐宋以后,这种文化特色转化为经济上的大繁荣,泉州一跃成为世界性大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头堡。大批外国商人定居泉州,他们也带来了伊斯兰教、印度教、景教、摩尼教等宗教建筑文化,奠定了泉州民居多元文化的坚实基础,也为泉州民居建筑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图片

这些外来文化对泉州的石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而伊斯兰文化在民居的装饰、造型、布局上也有深刻的影响。


图片

泉州传统民居

泉州传统古民居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台地和丘陵地带,这里交通便利,便于商贾渔业经济活动;或较为封闭的山间谷地,沿溪流两岸依山而建,多以农耕为主。平原地带人口稠密,聚落民居多毗邻而居,也有住房依地势由高往低纵横排列整齐,形成棋盘式布局的建筑群。

图片

山区则两个聚落间为一定距离的山林相隔,民居密集成群或星罗棋布,流淌着一种随地而安的情趣。其民居大小不一,一旦人口增多,则分支到邻近地区又筑居室,如此便形成一个个血缘聚落。这些聚落历时已久,有些连绵十几村、几十村,方圆几十里皆为同一祖先、同一姓氏,或以一姓为主,形成闽南显著的村落人文特征。

图片

沿海的泉州、晋江、惠安、石狮等地,处于晋江中、下游平原地带,历史上为泉州府下辖的晋江、惠安、南安三县范围,经济活动联系密切,历来合称“三邑”。其民居多为红砖民居,其建筑形式有古香古色的官式大厝,带有南洋、西方建筑风格的华侨民居,以及朴素简约的石构民居。

图片

永春、德化、安溪位于晋江上游地区,接近内陆,境内多山,地理上自成一方。其民居既然也有一定数量的官式民居,但灰砖民居为其显著特征,其中以粗犷雄伟土堡、土楼和山林气息木楼、高脚厝为常见传统民居形式。

图片

官式大厝

图片

官式大厝,又名“皇宫起”,即按皇宫式样建造的大厝,形似殿宇,富丽堂皇,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是泉州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

它的主要特征是,前埕后厝,坐北朝南,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和双翘燕尾脊。在这种建筑中,木雕、彩绘、石刻、透雕、泥塑、剪贴等民间手工艺精品随处可见。



一落大厝

为泉州小型民居的最常见样式,广泛分布在广大的乡村。其结构特征为只有上落、榉头、天井,平面成三合院布局。主要有一落双榉头至、一落四榉头至、一落四榉头加(单)双护厝三种样式。

图片



二落大厝


为泉州传统民居中数量较多的一类建筑形式。其由下落、榉头、天井、顶落四部分构成,为典型的四合院布局。主要有两落三间张厝、两落三间张加(单)双护厝以及两落五间张厝、两落五间张(单)双护厝四种,后两种规模较大。

民居前埕多立有旗杆座,有些住宅内还设置有习文练武的文、武馆,多为官宦或富荫之家的宅第。如泉港前黄土楼的侍卫府、晋江施琅故宅。



三、四、五落大厝

为泉州民居中的大型民居建筑,多分布在地势开阔的平原地带。主要有大三间张、大五开张、大三间张加单(双)护厝、大五间张加单(双)护厝。

图片

这些民居建筑规模宏大,占地多在1000平方米以上,民居内多建演武厅、书斋等附属建筑和置花园、假山、池榭等,皆为有雄厚背景和财力的地方豪族、富商大贾建造的住宅。如三进五开间双护厝的洛江区北峰塔后陈春呱宅,四进五开间的泉港山腰望海楼,五进五间张带双护厝的南安石井郑运锦宅。



街屋民居

这种民居为传统居民形式的变体,始于五代,其平面布局没有前埕和护厝建筑。史载,五代时,为了发展海外贸易,留从效教民间“开通衢,构云屋”,房屋用木头或竹子建成,房屋与房屋紧密排在一起,街道变得很狭窄,形成纵横交错的商业街市。现多见于临街的繁华商业区以及交通便利的地段。主要有手巾寮和“一条龙”两种形式。

图片



手巾寮

为纵向延伸带状分布单开间,面宽约4~7米,进深视用地面积而定。其门厅为店铺,后为住宅,内设置有天井、厅堂、厨房、卧室等部分。为了增加使用面积,常建起楼或作夹层。屋顶多采取平波结构,平屋临街,坡屋顶退后。泉州保留传统风貌的老街区如西街、四堡街等沿街民居住宅,多为这种样式。



“一条龙”式

为横向延伸的民居样式,进深多为一落,开间五到十几间不等,多分布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商埠,前面街后临溪的狭长地带。与山区“一条龙”民居的区别,在于前者每个隔间有独立的进出通道,开间多大于五开间。多作上、下两层布局,上层为住宅,向街一侧置扶手围栏,下层临街呈挑檐街廊结构或外侧作柱廊通道,店面内缩。

图片


图片

华侨民居

在泉州各种传统建筑中,“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在近现代尤为多见,主要分布在泉州、晋江、石狮、南安、永春、金门等侨乡,相当部分都是当年的华侨回国建造。这些民居建筑有零散分布,亦有密集成群的,是了解各个时期泉籍华侨活动、商贸往来、历史文化的难得的素材,更是研究泉州近现代建筑历史的活史料。



番仔楼

番仔楼是一种中西合璧的闽南民居建筑。因为建筑样式中西合璧,与闽南传统古民居截然不同,且建筑材料多为南洋直接运输而来,故被称为番仔楼(“番仔”是过去闽南一带对南洋人的贬称)。

图片

番仔楼集闽南传统古民居与南洋建筑的优点于一身,因设计师建筑想法各异,工艺价值高,各种石雕、砖雕、彩画、拼砖、灰塑等让人惊叹,是闽南侨乡的一颗颗建筑瑰宝。

图片

每一栋番仔楼背后都有一段下南洋、抗战、国共对峙、文革等的故事,极具传奇色彩。其中以泉州永宁镇丰富的番仔楼样式及丰富内涵为代表。



骑楼

骑楼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沿街廊柱式骑楼浓缩了南洋式建筑精华,正所谓“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中山路便是我国仅有、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

图片

商业街道设骑楼,雨天遮雨,夏天遮阳。特别是夏天雷阵雨天气,骑楼的形式既方便了行人出行,又方便店铺做生意。

图片

在长达2500多米的街道上,骑楼式建筑是闽南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体现着泉州侨乡人民和海外侨胞共同珍视的历史价值和情感色彩。


图片

石构民居

石构民居的突出特点是不仅墙体、门窗用石材,屋顶、梁柱、楼梯等几乎所有的建筑构件都用石材制作,木、瓦、土等其它建筑材料相对较少。且大多建筑石材皆粗加工,加之缺少装饰,整个民居有一种粗犷纯朴的天然美。

图片

与官式民居相比,这种民居面积较小,平面布局也较为随意简单。由于经久耐用、抗风耐蚀等优点,曾为沿海地区普通人家所常采用的民居。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地方大量的石构民居已废弃不用或逐渐淘汰,有些已有很大变化,但它却是研究泉州石建筑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也成为生活在现代大都市的人们寻幽探古,追寻历史发展足迹的好去处。


木楼、高脚厝

木楼、高脚厝是分布在德化、安溪、永春等内地山区的民居形式这种建筑多为木瓦结构,悬山顶,青瓦翘脊。与沿海民居相比,这种民居面阔很大,挑檐较深,较多保存了宋元时期建筑的原始风貌。由于山区木材丰富,因此民居中木材得到充分的使用。除主要木构架外,多木板为墙体,墙上再施白灰层,此外并没有华丽装饰,在碧水青山间,灰白相间,渗透着一种特有的山林气息。

图片



木楼

悬山顶,二层木瓦结构,下层四壁多以石板材护封,上层住人。其平面为三合院布局,其中厅堂前镶屏、两榉为书院,如德化美湖的风阳堂。



高脚厝

亦为悬山顶,青瓦翘脊,平面多为二进合院布局,顶落依山势高起,后落前起半楼式或砌高砛壁,如德化大铭的颖川堂。


图片

土堡、土楼

泉州土楼基本上兴建于清代,为家族聚居的大型防御性和封闭性的民居建筑,尤其是防御性最强。泉州原有土楼300多座,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等内地县份,沿海县份个别地方也有。但历经约20年的排查和考证,至2013年11月泉州市文管所《泉州地区土楼资源分布概况》公布:泉州共有土楼63座,分布在安溪、南安、永春、德化、洛江、石狮和泉港,其中安溪以28座居首;建于明代4座、清代57座、民国2座,以方形为主,且大部分处于自然衰败状态。

图片

不少土楼都有了望台、射击孔,墙壁和大门都很厚实,不但要封铁皮,还要在门上方安置水槽,以防火攻。这使人联想到土楼民居形成时期的战乱频繁、土匪出没的历史背景。而在土楼的内部结构方面,则又使人感受到一种囿于封闭圈里的相对开放性,至少在各家日常生活中的隐秘性方面,就不如村落聚居模式的一家一户小住宅。土楼居民的集体意识比较强烈,风雨同舟,同甘苦,共患难,一旦发生战事,一座土楼就是一个战斗的集体。

图片

泉州较早的土楼,如建于明·嘉靖年间的磐宗楼,圆形高约十几米,土木结构,悬山顶,有内外两层,外楼置许多洞孔用于观察敌情和射击,围绕外楼有两丈宽的防护沟;其余的如德化的盖德土楼、永春的山美土楼,而著名的惠安前黄土楼则为最靠近沿海的一座“石”质土楼。

图片

这些土楼有圆形、方形两种,但基本上为方形,圆形者极少,比例严重失调。目前所知道的圆形土楼也只有辉斗楼、联芳楼(近年坍塌)、磐宗楼3座而已。其原因,或许是方形土楼更适合闽南人的生活习惯,符合本地的建筑风格;同时,方形土楼的建造需要更多的石材,而闽南一带石材多。

图片

土楼内部建筑绝大多数为单元式结构,从形制和分布数量来看,受漳州土楼影响较大,而与闽西的客家土楼差别较大。但泉州土楼也有自己的特点,如高度不大,多为两层结构;土楼外墙厚度较大,多达2~4米。另外,泉州土楼的外墙上筑防卫环廊相通,围墙四角建角楼以增强防卫能力。故有些学者认为泉州土楼严格意义上应称呼为土堡。但不管土堡还是土楼,虽然外面都围着一层厚的墙,其内部建筑多为泉州传统的合院式结构。


蚵壳厝

蚵壳厝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它是临海居民在建筑房屋时,把渔村自然资源加以利用的一种具体体现,其主要材料就是大牡蛎壳。据有关专家鉴定,主要有两种牡蛎壳,即褶牡蛎和僧帽牡蛎壳等。

图片

泉州先民承传“古闽越族”拾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的遗风,把蚵壳充分利用作为建筑材料。

泉州的蚵壳厝主要分布于泉港区的南埔、后龙、蜂尾、惠安的崇武、泉州丰泽区的东海(参见本栏目《蟳埔蚵壳厝》)、晋江市的深沪、英林、南安的石井等沿海渔村。泉州的蚵壳厝,目前在丰泽区的东海埔村、法石村一带较集中保留有部分外,其他地方已很难看到了。这类居屋已面临绝迹的境地。

图片

不同地区的贝饰民居有许多共同特征,首先是隔音效果好,冬暖夏凉,不积雨水,不怕虫蛀,很适合潮湿气候环境;其次是蚵壳厝的墙体十分坚固,据说它可以抵挡枪炮的攻击。澳门就有采用泥土、稻草、石灰及牡蛎壳等混合材料建成的堡垒。沿海民间流传有“千年砖,万年蚵”的俗语。


泉州传统民居的多元文化特征

例如,官式大厝中广泛采用的石墙体以及在大门周围重要部位采用辉绿石装饰的建筑手法,与现存的北宋伊斯兰教寺院清净寺的高大规整的石砌墙体以及绿辉石砌筑的穹窟形拱项大门一脉相承;至于外部墙体注重装饰用红砖拼凑出各种华丽图案,则与现在西亚阿拉伯建筑的装饰风格十分类似。

图片

明、清时期特别是咸丰以后,西方文化思想大规模侵入东南亚及我国东南沿海。中外文化交流是双向互动的,泉州作为著名侨乡,华侨、华人在将闽南传统民居文化传到东南亚等国的同时,其民居也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后又被自觉不自觉地带回泉州,这就是目前泉州的石狮、晋江、南安等地保存数量众多的带有南洋和西方建筑风格的华侨民居。

图片

这类民居多为多层建筑,既坚固又美观。既保留泉州传统民居建筑特点,如仍以木、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门窗仍然有石刻的郡望堂号、对联以及采用中国传统的木刻、石刻、泥塑等装饰内容,又有西方建筑的形制特点,如增加了钢筋、水泥、有色玻璃、马赛克、釉面砖等外来装饰材料,出现了带有明显欧式风格的哥特式门窗、科林多式廊柱、阳台、拱券顶、百叶窗等建筑形式,以及种类繁多的山花形式、动、植物图案等,形成具有泉州侨乡特点的“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


图片


随着时代的发展,

泉州正展现出全新的面貌。

城市改造的成绩有目共睹,

焕然一新的街道,改换门庭的建筑,

正有力地向我们传递着泉州的新声。 

(以上图文来源:西行)

知识点:自成一派的泉州民居建筑

贵州民居建筑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古建筑中各式各样的“栏杆”

“栏杆”原作“阑杆”是指用木料编织起来的遮挡物,后来又发展出石、砖、琉璃等不同材料所制成的栏杆。中国古典建筑中的栏杆一般定义为:在古代建筑物内外,用纵横木制构件组成的遮拦构造物。早在周朝即有设置,经历代发展到明清时期栏杆在装饰与种类上都越发地繁复多样起来。 栏杆一般用于重要建筑的台明四周、楼阁建筑平座的外沿,楼梯的两侧、桥面的两侧、水边以及花坛、花圃的四周等处,用以避免跌落的危险,体现其安全防护的建筑功能的同时也明确了存有高差的两个空间的分界,划分出不同的空间。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