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中国古建筑中的“飞檐”最初是怎么形成的?

中国古建筑中的“飞檐”最初是怎么形成的?

发布于:2023-01-13 17:34:13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尽管文学描述中对飞檐有着大量的优美描述,“勾心斗角”,“如翚斯飞”……但这对于理解其起源却无帮助。所有建筑特征的起因,当以如何盖房子的角度来思考与讨论。正如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开篇所说: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环境材料所形成。

飞檐其实隐含着两重特征,即屋盖翼角的起翘与出翘。起翘是指檐口在立面上从中间向角部呈现出不断升高的曲线状态;而出翘则是指在平面投影上越向角部其屋檐出挑越大的形式。人们通常只关注到前者,而对后者不甚了解。

图片
图一起翘

图片
图二出翘

一?关于起翘

瓦的发明和使用对中国建筑的影响是什么?

曾经在这里讨论过瓦的出现对构造产生的影响。从现存各方面资料可判断在南北朝以前翼角都是不起翘的,可以认为这与茅草屋面遗留下的纵架-斜梁逻辑有关。在瓦全面出现以后,斜梁体系逐渐退化,与原本斜梁方向相同的椽尺度减小,并开始呈现分段布置,这就意味着再如之前般平行布椽则由于上方原本可以藏在茅草中的绑扎构造层开始简化以及接触面减小等原因不再合适——即角部椽将脱落而使屋盖耐久性不足。而从金檩交圈处开始的辐射式布椽(如图二)则因其更为科学合理——即屋盖翼角处更为牢固——而开始被选择,但这也使建筑面对了一个新的问题,即檐檩交圈处之避让问题:不同于当今混凝土圈梁由内置钢筋构造形成完整性的解决方案,在木结构建筑中,若想形成稳定的水平交圈,两向构件中必须形成咬合关系,这便意味着在檩(桁)部若要咬合则必须互相出头。在应用平行布椽方式时,由于椽径较大、间距可控且与檩之方向平行,这部分出头可以被藏在椽缝之间;但使用辐射式布椽法后,椽所组成的斜面在角部则必与侧面伸出来的檩头(图一挑檐桁头)相撞,且由于角度不同而无法将其隐藏。于是便出现了图一中标红部分的枕头木,将屋角处椽逐渐抬高,以避让其下构造;在抬高成为不得不做的动作之时,抬高到什么位置则成为此处要讨论的问题。既然前面引过梁思成,那么此处直接引用林徽因原文解释为何抬高到现状位置吧:

角梁是方的,椽尾圆径(有双层时上层是方的,角梁双层时仍全是方的)。角梁的木材大小几倍于椽子,到椽与角梁并排时,两个的高下不同,以致不能在它们上面铺钉平板,故此必须将椽依次的抬高,令其上皮同角梁上皮平。

图片
图三平行布椽

图片
图四 檐檩交圈

二?出翘

似乎很多人不了解平面上还有出翘这一动作,了解的人又有一般认为多出挑的一部分更加剧了起翘的动势,使其更为优美或轻盈。

但仅提一个问题便可令人对此结论重新作出思考——即屋檐布椽不论平行还是辐射,其趋势都是向下的,出挑越多,其立面上所呈现出的高度则越低,这与起翘所形成的趋势实际上是有所冲突的。换而言之,如果不做出翘,原本呈现出檐口曲线的视觉形式本该更为轻盈,在费工又废料的情况下,为何做出这般复杂而不讨巧的形式。

先看张最为经典的古建筑立面,佛光寺东大殿。

图片
图五佛光寺东大殿立面图

学过中建史的同学们都知道,这张立面图有着诸多采分点。比如檐口的曲线,比如屋顶的比例……也比如生起导致柱头枋趋势的微曲与柱子的侧脚。生起与侧脚通常被当做判断建筑年代的一个要素,而逐渐被当做一种风格来讨论。但实际上,生起与侧脚应当看作一对好基友——失去对方则自身不存在过多意义。简单来说,木结构之间榫卯并非十分稳固的,在受力不十分科学合理的情况下,古建筑面临最大的问题即为拔榫,即榫头从卯口中逐渐脱开。为解决这一问题,除屋架设计尽量要求对称之外,尤其对于殿堂造(铺作层以上形成整体,柱子之间联系不密切)来讲,如何在不增加穿枋影响室内空间的情况下使柱子之间联系更紧密则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生起这一操作指的是从明间(当心一间)开始向角柱不断升高的构造设计,这可以从柱头枋的趋势中看到;而“ 凡立柱,并令柱首微收向内,柱脚微出向外,谓之侧脚。每屋正面,谓柱首东西相向者,随柱之长,每一尺侧脚一分;若侧面,谓柱首南北相向者,每长一尺,即侧脚八厘。至角柱,其柱首相向各依本法。如长短不定,随此加减。 ”意味着柱子越长,其偏斜越多。柱子本身的侧脚与柱头枋指向明间时的趋势实际上使这两个构件交接时始终保持着大致呈九十度的状态,而这样的好处在于,由于屋顶质量十分之大,在顺着柱子向地面传递时,由于柱身稍作倾斜,重力会斜向传递并出现一个指向明间的推力,这个推力则由柱头枋传导;尽管角度微小,但由于屋顶质量巨大,其分解出的推力始终指向房屋中间,令柱子尤其柱头处始终内聚而不会拔榫,柱脚处则由地栿约束,以达到整体的稳定。

围绕这些柱子枋子之间的立面讨论与屋顶平面的讨论到底有何关系?如果看到侧脚部分的文字描述,敏感的同学或许已经能够想象出来柱底平面也不是规则的矩形,而是越到角部越向外伸出的形状。前文讲过,立面上角部屋顶越来越起翘,即屋檐檐口越来越高,加上越向角柱出柱脚越靠外,两个趋势相加将使角柱柱脚部分彻底暴露在风吹雨淋中,而出翘,则是为解决屋角木柱之防腐问题。

所以,所有这些最初均是由木材性质与构造要求所决定,至于文化方面的解释,则是后期发展出来的了。


鸱吻处问题。首先绝大部分文章中描述的飞檐并非指正脊处的上升趋势。其次,文化角度的解读仅能阐释该装饰为何是这样的问题,而无法给为何出现在该处做出解答。对鸱尾的设计理解应当同样从拔榫角度解读——屋身部分乃至屋架内部由于重力原因,不大会出现脱榫等现象,但在最上方的几处屋脊交接处,由于其上无重物,加之施工工艺以及木材自身存在缓慢变形等现象,如何避免各向构件脱开成为问题,而这个问题在正脊端部与斜脊交接处则尤为突出,故而鸱尾/鸱吻等构件的出现即有连接件的作用(其内可能藏木桩作钉),更重要的是其配重作用。从这个角度讲,石质装饰构件出现于此成为必然,而后才是做成什么样的问题。

采光这事儿大家都在说,但是屋面举折带来的采光优势只是结果,拿施工失误当做成因也太过牵强。而翼角飞檐的起翘带来的采光优势就更值得怀疑,毕竟传统建筑尽管可以作为亭子去掉四壁,但角柱拔掉转角打开的例子十分罕见,与室内光更无关系,毕竟房间内西南角名为奥。

或许起源的事儿,尽量从工匠角度想才靠谱些吧。


知识点:飞檐

六角飞檐亭

全部回复(1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ltxa68
    ltxa68 沙发

    资料很好,很详细,学习了

    2023-02-13 16:56:13

    回复 举报
    赞同1
  • wx_1675391618736

    学到了

    2023-02-04 17:21:04

    回复 举报
    赞同1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3 万条内容 · 15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徽派建筑和江南园林建筑的区别

早早就关注这个问题,却一直在等,因为我知道我的回答会比较‘geek’一点。看到几位从文化,历史,类型学角度对比了徽派建筑和苏州园林后,感觉差不多这些方面是饱和了(这样对知友全面了解是有用的),然后我在补充点生态和行为学上的东西。“徽派建筑和江南园林建筑的区别是什么?”不客气地讲,学建筑的朋友看到这个题目的第一反应搞不好是:蛤,这俩为什么会相同?但必须承认对于非专业来说,辨别起来的难度不亚于区分韩国选美三甲。然而,我不满足于现有答案在涉及到“形”的问题时仅仅罗列两者的差异的信息量,这样很像那种“找不同”的游戏,很细致的看到了不相像的地方却不能帮助我们形成对这两个建筑类型的整体印象。就像袁牧说的一样,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绝对能写个博士论文出来。而我接下来太过“理工”的解读也只是从一个方面给出看法。那么我就选取一点入手来简单说说二者比对背后藏着些什么话题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呈现。切入点很滥俗:人与自然。题目对象也缩小到苏州园林vs. 西递宏村。而我们这里主要谈建筑,我会先从人(使用者/甲方/客户)和自然(环境/地理)出发稍作描述再讲述由建筑为媒介对应的人与自然关系。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