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太原市图书馆

太原市图书馆

发布于:2022-12-28 11:07:28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太原市图书馆


图片


太原市图书馆旧馆毗邻山西省地质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院,三栋公共建筑沿河形成三馆并列的格局。前两馆分别为2004、2014年先后建成的标志性文化建筑。相较2004年建成的地质博物馆和2014年建成的博物院,图书馆旧馆由于建成较早,设计标准低,已不能满足现代图书馆的功能要求。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拆毁并重建一座功能相同的建筑,得不偿失,太原市图书馆的改造因此遵循“新旧融合、重塑形态”的策略。通过清晰明了的空间和功能增补,形成一处聚拢市民活力的城市客厅。



图片

改造前的太原市图书馆

(改造前的太原市由主楼、报告厅和2栋附属用房组成)

图片

坐落于汾河岸边的太原市图书馆(改造后)

改扩建设计保留了老馆的主体结构,拆除了报告厅和附属用房,将原先离散的形态整合为一个完整的建筑体量,在功能、布局和流线上得到提升,同时形成新完整的城市形象,与前两馆在城市尺度上的空间共鸣。

图片

改扩建示意图

图片

改造后的太原市图书馆凸显了面向汾河开放的公共空间


01

收分与织补

扩建部分采用了与省博物院相反的收分形态,向中央聚拢,营造出内聚的公共活动空间,由此产生了一正一反两个“V”形的室内共享空间。


图片







图片

正“v”形与倒“V”形空间示意图


图片

内部空间逻辑直接反映到建筑外观上


图片

剖面图

其中新老体量之间的倒“V”形空间,对应主入口,让新建与原有结构保持了明晰的逻辑关系,也形成了面朝汾河逐级升高的休闲阅览空间。

图片


图片

中央大厅

图片

首层平面图

(1 中央大厅 2 展厅 3 少儿阅览 4 少儿手工)

改造对老馆“回”字形的建筑空间进行了由内而外的织补,在原有体量过大的老中庭中,继续贯彻“V”形几何母题,通过形态收分,填补出逐层退台的阅览空间,通过缩减空间尺寸,降低了能耗,也营造出更多静谧的围绕中庭的宜人阅览和观景空间。

图片

老馆中庭改造示意图


图片

老馆中庭改造后


02

遮阳“书页”

混凝土体量间的若干三角形“负空间”由菱形玻璃幕墙遮蔽,与实体墙面形成强烈的对比。建筑的东西立面的混凝土板遮阳构件贯穿屋面,连为一体,并在屋面的间隙内布置了太阳能光伏板。

图片

混凝土遮阳构件成为主要立面语言

遮阳构件与玻璃幕墙交替成列,形成偏向南面的采光和观景形式。在立面上产生了如书页般的变化效果。南向立面设计了水平向的遮阳栅格以达到遮阳效果。

图片

玻璃幕墙与遮阳构件交替组合,形成书页般的效果


图片

遮阳构造节点大样


图片

菱形玻璃幕墙


03

开放与服务

改扩建不仅让太原市图书馆的空间更加开放,读者与书的距离更近了,也为读者提供了满足多元需求的可能。

图片

拉近人与书的距离,太原市图书馆因此广受市民欢迎

图片

图书馆内外处处可见沉浸于阅读中的人们

开放空间延伸到所有楼层,在保证读者区独立管理的前提下,各个阅读区旁皆有开放空间,提供休憩、放松、咖啡茶点、打印、创客等丰富活动的可能。

图片

开放空间

开放空间按照功能和尺度分为多个层次。跨度达30m的中央大厅,贯穿建筑,成为城市与汾河之间的视觉通廊,也是承载公共活动的室内“城市街道”。改造完成后,这里先后举办了三场大型交响音乐会,成了名副其实的“城市客厅”。

图片

在中央大厅举办的音乐会

面向汾河的立面在原有结构外增加了一个柱跨,成为塑造了建筑新形象的景观面,其中既有视野开阔的观景空间,也提供了文化、展览活动场地,每年可举办50余场此类活动。

图片

观景、展览空间

旧馆的中庭部分进行了空间的织补,形成的逐级退台的“v”字形休闲阅读空间,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一片小天地。

图片

阅读空间

图片

贯穿室内外的阅读氛围

图片

阅览室

图片

少儿阅览室

图片

报刊阅览室

图片

古籍文献区


/END/

编辑 | 读想空间

来源: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nageshijie
    nageshijie 沙发

    学习了,感觉跟新建了一样

    2023-01-01 12:16:01

    回复 举报
    赞同0
  • 加倍努力
    加倍努力 板凳

    学习了太原市图书馆设计理念,多谢了。

    2022-12-29 08:35:29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8 万条内容 · 43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抗震设计时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的规则性

合理的建筑形体和布置在抗震设计中是头等重要的。提倡平、立面简单对称。因为震害表明,简单、对称的建筑在地震时较不容易破坏。而且道理也很清楚,简单、对称的结构容易估计其地震时的反应,容易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和进行细部处理。“规则”包含了对建筑的平、立面外形尺寸,抗侧力构件布置、质量分布,直至承载力分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要求。“规则”的具体界限,随着结构类型的不同而异,需要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互相配合,才能设计出抗震性能良好的建筑。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