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简称同济交通学院)捷报频传,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不断涌现新成果:
9月26日,由同济交通学院李兴华教授牵头组织,同济大学与多家企业、院校组建的产学研联合体,被认定为综合交通运输理论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
12月8日,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颁布第八届“ITA隧道奖”全球获奖名单。同济交通学院上海市轨道交通结构耐久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周顺华教授团队作为科技咨询单位,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完成的多顶管组合法修建地铁车站项目,荣获年度唯一一项超越工程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近年来, 同济交通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全面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科研创新活力,汇聚“大团队”、构建“大平台”、承担“大任务”、催生“大成果”,构建与一流大学相适应的科研创新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持续贡献同济交通智慧。
国际领先的铺面足尺加速加载试验系统
图源: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汇聚“大团队”
提高科研攻关能力
近年来,同济交通学院致力于构建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急需的创新团队。这些科研团队在持续推进基础研究、提升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方面成效显著, 多个团队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一批科研项目,发表《智能铺面的内涵与架构》等学术论文,出版《智能铺面技术新进展》等学术著作,牵头编制1部上海市地方标准…… 同济交通学院凌建明教授和赵鸿铎教授带领的智能铺面创新团队 硕果累累。
自2008年起, 智能铺面创新团队 围绕智能铺面的科学理念、技术架构、发展路径、功能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攻关研究和实践应用,研究成果于2012年支撑浦东国际机场建成国内首个跑道性状感知系统,于2020年支撑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成国内首条新建智能跑道,同年支撑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跑道的智能化升级和山西交控集团建成面向重载智能网联货车编队的智能铺面系统。
凌建明(左二)带领课题组骨干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智能跑道项目指导智能感知传感器安装和调试。
图源: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同济交通学院杜豫川教授带领的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管理技术创新团队 ,聚焦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管理,在路面性能检测、车路系统交互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在理论研究突破、科研成果转化、规模化产业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团队研发的 轻量化巡检技术 于2020年支撑上海市徐汇区建成国内首个巡管分离的市政道路智慧管养系统,于2022年助力上海市建成首条智慧高速数字孪生运管平台,并支撑雄安新区、港珠澳大桥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数字化建设。团队在静态交通数字管理与智能服务领域持续攻关,创建了城市停车全域数字化、管控一体化、诱导智能化的全链条技术体系,服务了全国多个超大城市、重点区域、大型活动的停车精细化治理。
杜豫川牵头研发的高频巡检技术助力徐汇市政养护信息管理综合平台建设
图源: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同济交通学院孙剑教授团队 长期致力于交通流理论与交通仿真、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交通数据分析与管控、主动交通管理等研究领域。通过理论创新、模型突破、协同攻关, 自主研发了新一代微观交通仿真系统TESS NG。 团队深挖交通系统建模、仿真与优化的核心理论,开拓了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新研究方向,致力于为自动驾驶时代提供变革性规划决策方法、虚拟测评技术以及协同自动驾驶技术。团队聚焦全息感知、全域辨识、精准控制、协同管控等关键技术,在数字孪生与主动管控方面取得新突破,研发了基于轨迹的新一代交通协同管控理论、方法与数字孪生解决方案。
孙剑带领团队研发智慧高速交通仿真与数字孪生技术
图源: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同济交通学院马万经教授带领交通管控与服务团队 ,面向国家、社会需求和国际研究前沿,围绕交通设计与控制、共享交通服务、车路协同系统等领域,开展兼顾前沿性和实践性的研究。团队研制了公交运行评价诊断、智能调度、优先控制和信息服务等系列应用系统和核心装备,为解决地面公交供需匹配性弱、可靠性差、运行效率低等突出问题提供了创新解决途径。项目成果在一系列重大工程中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以上海为例,延安路中运量公交工程优先控制响应率达95%、延误降低21%;项目成果《大城市地面公交精准服务与高效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批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马万经牵头项目《大城市地面公交精准服务与高效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图源: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构建“大平台”
有效支撑科研创新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历史悠久、体系完整,综合交通研究成果丰富。 2017年,该学科被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成为同济大学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学科之一。2021年,学科连续第三期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计划。
2018年以来,同济交通学院先后获批建设上海市轨道交通结构耐久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民航飞行区设施耐久与运行安全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工程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与相关省市和大型企业建立了多个合作研究中心或实验平台;成立了中国交通研究院,致力于打造未来交通高端智库。加上学校已有的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成为国内拥有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高水平学科基地。
前不久,交通运输部发布 《关于同济大学开展交通基础设施韧性提升关键技术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 ,原则同意同济大学在交通基础设施韧性提升关键技术、综合交通低碳化发展关键技术、道路交通系统本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一体化出行服务与治理关键技术、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及智慧运营关键技术、高速磁浮交通装备集成验证和综合评估平台建设、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试点。同济大学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为学校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深化交叉融合,推动传统学科转型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契机。
今后一段时间,综合交通运输理论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将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开展综合交通运输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交通运输理论体系,引领各种运输方式一体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支撑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
同济交通学院致力于瞄准综合、智能、绿色、安全发展,以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为目标,通过资源整合、协同创新、机制改革,构建面向未来的大交通学科建设体系,全面提升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内涵、学术质量和整体水平。同济交通学院在院“十四五”规划实施推进过程中,提出了 “A+123456”的大交通发展目标 ,即新增1名院士,2个国家级教学或科研平台,3人获得长江、杰青等国家级人才称号,4项以上国家级奖励,5门国家一流课程或教学团队,6个国家重大工程服务项目。
立足智能技术,推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交叉融合是未来同济大学大交通努力的方向。下一步,同济大学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学科和学科交叉的优势作用,让人工智能成为“酵母”,使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如虎添翼。
承担“大任务”
服务国家创新发展
近年来,同济交通学院主动谋划并承担国家战略科技前沿和急需的重大项目,服务国家“急难险重”,不负使命担当。
青藏公路在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病害严重路段,青藏公路的行车条件仍然较差。为此, 同济交通学院杨轸研究员带领团队依托青藏G109格尔木至那曲公路改建工程第二标段工程项目,进行高原高寒地区公路改建及养护作业风险辨识与防控研究 ,针对高海拔地区建设工程特性,结合风险源辨识分析结果,从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管理建议两方面,研究形成有针对性的工程建设及养护风险控制对策措施。
面向国家产业发展重大战略,同济交通学院始终着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2021年,由同济大学牵头,杜豫川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弹性交通系统信息物理建模与评估理论方法研究”立项。 该项目是在弹性交通研究领域首个获批立项的国家级重大研究项目,聚焦全球普遍关注的交通系统弹性提升问题,首次提出构建基于信息物理系统架构,发展流程可溯、状态可知、运行可控、系统可用的弹性交通信息物理系统通用理论体系,为新一代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运行管理、更新再造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项目研究预期将有效提升我国城市交通系统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冲击下的综合应对能力,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2022年,同济交通学院暨育雄教授牵头组织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人车路协同无人驾驶可信性评价关键技术与标准研究”获批立项。 该项目联合10家国内自动驾驶测评领域顶尖研发机构,面向无人驾驶规模化商用需求,首次提出高安全、高可用、可理解、可预测、可追溯的无人驾驶可信性内涵,研发“集群在环—全链测试—闭环测评”的可信性测评方法体系。该项目将为无人驾驶从示范到商用标准认证环节提供可靠基础,助推数千亿规模的人车路协同无人驾驶产业发展,助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此外,同济交通学院叶建红教授瞄准“互联网+交通”新型出行服务模式,围绕共享出行领域,研究互联网与信息环境下交通出行行为理论与需求预测方法;丛林教授立足自身研究方向——路基路面工程、道路材料细微观分析,参与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参数的研究、隧道路面结构与材料的研究等重大项目。
同济交通学院在综合交通规划领域的相关工作,特别是在交通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代表性规划实践、规划研究平台建设等方面,亦有突出贡献。近年来,同济交通规划始终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把服务上海城市与交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在上海市2035总体规划、上海交通发展白皮书、世博园区与虹桥枢纽等重点战略地区交通规划建设、新城交通发展等一系列重大规划项目中,作出了积极努力。
催生“大成果”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量
近年来,同济交通学院始终强化以重大成果为导向,强化全链条管理,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量,持续产出核心关键技术和原创性引领性重大成果。同时,加强开展有组织科研,标志性成果显著。
针对传统检测难以保障跑道全时安全和高效运行的国际性难题,凌建明教授团队历经9年的系统研究,从设计建造、器件研发、理论方法、组网系统等方面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形成了智能跑道成套技术,取得多项重要创新成果,有力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 目前,智能跑道技术已在成都天府、北京首都、北京南郊等9个民用、军用机场推广应用。其项目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行业标准3部、专著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并获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民航科学技术一等奖。
凌建明(左一)在机场智慧发展与科技创新成果展上介绍智能跑道研究成果
图 源: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针对道路工程领域沥青路面损伤开裂的理论与技术难题,朱兴一教授团队提出了基于润湿扩散理论的沥青自愈两阶段模型 ,构建了沥青材料裂纹自愈合评价模型,研发了微胶囊自愈合技术和铁氧体微波自愈技术, 使沥青路面的疲劳寿命延长至2.3倍 ;研发了系列路面病害高性能修复材料,实现了沥青路面裂缝、网裂、坑槽、唧浆等路面裂缝病害发展各阶段的全覆盖,解决了传统路面病害处置技术普遍存在的施工效率低、材料耐久性差、次生病害多等技术瓶颈。这些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了长寿命、高性能沥青路面建设与养护技术的创新发展,并获得2021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交通强国、“双碳”目标等重大战略的逐步实施,道路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及韧性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路面生态化转型及新一代路面技术研发势在必行。
同济交通学院李辉教授围绕道路基础设施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研发了具有高透水、强净水、强降噪、强降温复合功能的高性能生态道路材料。 创建了道路力学—生态平衡协同理论与技术,开发了生态—耐久路面高效建养装备与管控平台,相关成果成功应用于绿色冬奥赛区连接公路,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京德、荣乌高速公路,上海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生态大道等重大工程。研究成果获2021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2年度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一等奖。
李辉团队将生态道路技术应用于冬奥会延崇高速公路、河北曲港高速重载透水铺装、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
图源: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凝心聚力擘画复兴新蓝图,团结奋进创造历史新伟业。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展望未来,同济交通学院将继续坚持“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永恒追求,以交通学科优势为基础,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略,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力量。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道路养护
返回版块2995 条内容 · 162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探地雷达做体检,“无损天团”守护中原隧道目前,常规道路病害检测主要针对表层病害,无法直观展示其深层病害情况。 探地雷达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无损检测技术,具有直观、连续、无损等突出优点。 探地雷达系统由主控单元、DMI及高精度定位系统、存储及显示系统、发射及接收单元、电源及线缆等设备组成。它通过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向地下发射高频电磁脉冲并接收得到采集数据,对数据处理并解释实现对隐性病害的精准探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