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居住建筑设计 \ 五种梁架构架形式

五种梁架构架形式

发布于:2022-12-22 17:08:22 来自: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抬梁式构架

图片

抬梁式构架,又称为“叠梁式构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为普遍的木构架形式,它是在柱子上放梁、梁上放短柱、短柱上放短梁,层层叠落至屋脊,各个梁头上再架檩条以承托屋椽的形式,即用前后檐柱承托四椽栿、栿上再立二童柱承托平梁的做法。抬梁式结构复杂,要求加工细致,但结实牢固,经久耐用,且内部有较大的使用空间,同时,还能产生宏伟的气势,又可做出美观的造型。

图片


图片

穿斗式构架

图片

穿斗式构架的特点是柱子较细、密,每根柱子上顶一根檩条,柱与柱之间用木串接,连成一个整体。 采用穿斗式构架,可以用较小的材料建筑较大的房屋,而且其网状的构造也很牢固。 不过因为柱、枋较多,室内不能形成连通的大空间。

图片


图片

混合式构架

图片

当人们逐渐发现抬梁式与穿斗式这两种结构各自的优点以后,就出现了将两者相结合使用的房屋,即,两头靠山墙处用穿斗式木构架,而中间使用抬梁式木构架,这样既增加了室内使用空间,又不必全部使用大型木料。

图片

图片

干栏式构架

图片

干栏式构架是先用柱子在底层做一高台,台上放梁、铺板,再于其上建房子。这种结构的房子高出地面,可以避免地面湿气的侵入。 但是后期的干栏式木构架实际上是穿斗的形式,只不过建筑底层架空,不封闭而已。

图片


图片

井干式构架

井干式构架是原木嵌接成框,层层叠垒,形成墙壁,上面的屋顶也用原木做成。这种结构较为简单,所以建造容易,不过也极为简陋,而且耗费木材。因其形式与古代的水井的护墙与栏杆形式相同而得名。

图片


“梁”是中国建筑构架中最重要的构建之一,它是一段横断面大多呈矩形的横木,明清时期基本接近方形,而中国南方的很多梁则采用圆形断面,这样较好的节约了木材。

图片

梁承托着建筑物上部构架中的构建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建筑上部构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而依据梁在建筑构架中的具体位置、详细形状、具体作用等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名称,如七架梁、六架梁、五架梁、四架梁、三架梁、双步梁、单步梁,还有抱头梁、抹角梁、顺扒梁、十字梁、桃尖梁、太平梁等。大多数的梁的方向,都是与建筑物的横断面一致。

图片

抱头梁

在小式大木作建筑构建中,处在檐柱和金柱间的短梁叫做“抱头梁”。它一头在檐柱之上,一头插入金柱之中。

图片

图片

桃尖梁

图片

在大式带檐廊的建筑物中,主要的梁多由前后金柱承托,除了这些金柱承托的主要的梁之外,还有一些次要的梁,如,连接金柱和檐柱的梁,它的形体较为短小,但梁头通常都做成较为复杂的形式,这种短梁叫做“桃尖梁”。桃尖梁并不起承重作用,而主要起着连接作用,就相当于是小式大木作中的“抱头梁”。

图片

图片

太平梁

图片

太平梁一般用在庑殿顶建筑中。当庑殿顶建筑采用推山做法时,由于两山向外推出,脊檩要随之加长,那么其两端便悬空于梁架之外了。但是这段悬空的脊檩上面负有正吻、瓦等构建,无疑增加了脊檩的荷载。那么为了安全与牢固起见,必须要在脊檩下面加一些承重件, 这里的承重件一般就是一梁一柱,这里的柱 为“雷公柱”,而梁就是“太平梁”。 除了庑殿顶推山建筑外,在某些较大的攒尖顶建筑中,其雷公柱下也要增设一根短梁作为承重件,这根短梁也叫做“太平梁”。

图片图片图片

角梁

图片

在建筑屋顶上的垂脊处,也就是屋顶的正面和侧面相接处,最下面一架斜置并伸出柱子之外的梁,叫做“角梁”。角梁一般有上下两层,其中的下层梁在宋式建筑 中称为“大角梁”,在清式建筑中称为“老角梁”。 老角梁上面,即角梁的上层梁为“仔角梁”,也称“子角梁”。

图片


图片

单步梁

图片

单步梁是架在双步梁之上的短梁,并且是放置在双步梁上的瓜柱上的短梁,因为长度只有一步架,所以叫做“单步梁”。

图片

图片

双步梁

图片

在建筑物的构架中,连接金柱和檐柱的桃尖梁,一般是不起承重作用的。但是,当檐柱与金柱之间的距离过大时,在桃尖梁的正中可以加立一根瓜柱,上架一条梁和一根桁,此时的桃尖梁便具有了承重作用,同时梁的名称也改为“双步梁”,宋代称为“乳栿”。

图片

三架梁

图片

清式建筑物中,上面承托三条桁(檩)的梁,叫做“三架梁”,宋代称为“平梁”。以此类推,上面承托五条桁的梁,就叫做“五架梁”,相当于宋代的“四椽栿”。而上面承托七条桁的梁,就叫做“七架梁”,相当于宋代的“六椽栿”。

图片

图片

月梁

图片

“月梁”这一名称指的是两个概念。一是指清式卷棚顶建筑梁架的最上一层梁,叫“月梁”,也叫“顶梁”。二是指做成“新月”形式的梁,其梁的两端呈弧形、而梁的中段 微微上拱,整体形象弯曲得近似新月,所以称为“月梁”。 宋代以前大型建筑中露明的梁多采用“月梁”做法,到了明清时期,官式建筑中已不再使用,但在江南民间建筑中却仍较为常见

图片图片


图片

顺梁

图片

顺梁的形态、作用和一般的梁相同,只是其安放的方向与一般的梁相反,或者说与一般的梁垂直。也就是说,顺梁与建筑面宽是平行的,而不是垂直的,所以称为“顺梁”。在庑殿顶和歇山顶建筑中,常设置有顺梁,它的位置在下金枋的下面。

图片

扒梁

图片

扒梁也称“趴梁”。扒梁和顺梁的方向一致,但是扒梁的两端不是直接架在下面的柱头上,而是扣在檩上或一般的梁的上面。扒梁既是梁,同时也起着枋的作用,或者说它同时也是一根枋。

图片

图片

顺扒梁

图片

顺扒梁也是我国传统木构件中的构件之一,多用于庑殿顶或是歇山顶建筑的山面。其做法一般是外一端扣在山面檐檩或正心桁上,内一端可直接搭在梁身上,也可做榫交于正身梁架的柁墩或瓜柱上。

图片


(fāng)

图片

平板枋

图片

“平板枋”是清式建筑名称,在宋式建筑中称为“普拍枋”。宋代以后,随着阑额的加厚,普拍枋也逐渐加厚、改窄,至明代时几乎与阑额同宽。到了清代则窄于大额枋或额枋了,同时名称也改为“平板枋”

图片

图片

大额枋

图片

清式建筑构架中的枋名。在较大的建筑物中,往往有上下两层额枋,其中处在上面的较大的额枋,就叫做“大额枋”。大额枋在宋式建筑中称为“阑额”。

图片

图片

小额枋

图片

“小额枋”也是清式建筑构架中的枋名,在有上下两层额枋的较大的建筑物中,处在大额枋下面的较小的额枋,就叫做“小额枋”。小额枋在宋式建筑中称为“由额”。

图片

普拍枋

“普拍枋”是宋式建筑构架中的枋名,相当于清式建筑中的平板枋,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承托斗拱。普拍枋的位置在阑额和柱头上,而柱头斗拱则置于普拍枋之上,这样一来自然加固了柱子与阑额的连接。

图片

斗拱在不断的发展中,在建筑中的运用逐渐增多,特别是补间铺作的增加,让阑额的负荷增大,因为补间铺作不用蜀柱、人字拱之类,而用大斗,相对较窄而薄的阑额不宜承坐大斗,所以便产生了“普拍枋”这一构建。

桁(héng


“桁”也称为“檩” héng ,檩也就是小式大木作建筑中的桁。桁放置在枋的上面。确切的说,桁就是架于梁头与梁头之间,或是柱头斗拱与柱头斗拱之间的横木。

图片

桁的断面多是圆形,这也是它与枋的不同之处之一。桁根据具体位置的不同,分为檐桁、金桁、脊桁。在中国南方,一般称为桁、檩为桁条和檩条。

图片

正心桁

图片

在带有斗拱的建筑构建中,处于正心枋上的桁,叫做正心桁。所谓“正心”,也就是指在斗拱左右中线的位置。在小式大木建筑中,正心桁也就是“檐檩”。

图片

图片

金桁

图片

在正心桁和脊桁之间的桁都叫“金桁”,金桁安上下位置的不同又有“上金桁”、“中金桁”、“下金桁”等之别。上金桁就是距离脊桁最近的金桁,下金桁就是距离正心桁或檐桁最近的金桁,中金桁就是处于上金桁和下金桁之间的金桁。同样,在小式大木作中,金桁也就是“金檩”,根据上下位置的不同分为“上金檩”、“中金檩”、“下金檩”。

图片

脊桁

图片

“脊桁”就是放置在脊瓜柱上的桁,紧搭在脊枋之上,它是屋脊骨架最上部的一个“桁”类构件。脊桁在小式大木中就叫做“脊檩”。

图片


椽(chuán)

“椽”俗称“椽子”。椽是密集排列于桁上、并与桁成正交的木条,也就是说,椽子的走向是与大多数的梁的走向一致的,而与枋、桁交错。但是梁的放置基本是水平的,即梁与地面平行,而椽子则是沿着建筑屋顶的破面铺设,与地面是不平行的。

图片

而每一根椽子是由上至下,即从屋脊至屋檐连成一体的,看起来就像一根木料,其实每一根椽子也因上下位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主要有:脑椽、花架椽、檐椽、椽头、飞椽等。

图片

脑椽

图片

“脑椽”是清式建筑中椽子的名称之一,它是椽子的最上一段,即由脊桁到上金桁之间的这段椽子。脑椽的上段插入扶脊木中,下端钉在金桁上或是搭在金桁上的椽椀上。

图片

图片

花架椽

图片

“花架椽”又叫“平椽”,也是清式建筑中椽子的名称之一。花架椽就是处在各个金桁上的椽子,也可以说在脑椽和檐椽之间的椽子部分,都叫“花架椽”。花架椽就像金枋、金桁构建一样,依据建筑物的进深大小、步架多少,在名称上区分出“上花架椽”、“下花架椽”等。

图片

檐椽

图片

从下金桁到正心桁(檐檩)之间的一段椽子,叫做“檐椽”。檐椽的尽端就叫做“檐头”。

图片

图片

飞椽

图片

在大式建筑中,为了增加屋檐挑出的深度,在原有圆形断面的檐椽的外端,还要加钉一截方形断面的椽子,这段方形断面的椽子就叫做“飞椽”,飞椽的长短自然是随着出檐深度的需要而定。

图片

椽椀(wǎn

图片

“椽椀”是置于桁上以承托椽子的木头,紧贴着桁并与桁平行,其长度也与桁相仿。檐椀上按照上面要铺设的椽子的密度做出一排小洞,椽子就从洞中穿 过,这样可以使椽子固定而不移位。 一般来说,椽椀主要是指除了扶脊木之外的桁上的带洞的横木,扶脊木的作用和椽椀是一样的,只不过位置不同罢了。

图片

知识点:五种梁架构架形式

古建木构架梁架组合形式


  • 佚名
    佚名 沙发

    楼主的这个帖子好!把木屋架说的非常详细。很难得!

    2023-01-26 10:23: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居住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28.71 万条内容 · 40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建筑与环境知识

中国古代两大主流哲学派别——儒家与道家都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思想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相互协调与融合。历史上,建设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