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构造 \ 古建构架之构件--梁

古建构架之构件--梁

发布于:2022-12-22 14:57:22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构造 [复制转发]

“梁”是中国建筑构架中最重要的构件之一,宋式称栿。它是一段横断面大多呈矩形的横木,明清时期基本接近方形,而南方的很多梁则采用圆形断面,这样较节约木材。


梁承托这建筑物上部构架中的构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建筑上部构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依据梁的具体位置、详细形状、具体作用等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


宋式梁栿的名称,是按它所承的椽数来决定的。如四椽袱、六椽袱、八椽袱等。其实除了脊槫外,它所承托的平槫数命名。清式则按其上所承托的檩数来命名,如屋架梁(四椽袱)、七架梁(六椽袱)、九架梁(八椽袱)等。


一、按梁的外观,梁可以分为直梁和月梁两大类

直梁:是指梁正投影的上下两边线为两条平行的直线。


月梁:别于直梁的一种梁。其特征是:梁背的梁头弧形,梁底略向上凹,好似一弯新月,故称月梁。梁侧常作为琴面并饰以雕刻,外观比较秀巧。月梁在汉文献中称虹梁。初用自然弯曲的木材,其后是径人加工后形成。经唐宋至今一直流行,南方的民居建筑中更为常见。

二、依据功能和位置:

单步梁:宋称“劄牵”,长一椽架,起联系作用的短梁。即在双步梁之上立一短柱,柱上再加一短梁。其梁尾若插入柱身,梁头搭在柱头斗拱上时,称出跳劄牵。若梁头搭在驼峰上时便称不出跳劄牵。

双步梁:宋代称“乳栿”。在有回廊的建筑中,檐柱(副阶檐柱)与老檐柱(殿身檐柱)之间,起勾搭作用的梁。一端梁头上有檩,另一端无檩,安于柱上。


三架梁:宋代称平梁。江南称三界梁。即梁架中最上层那根短梁,是仅承托三根檩数的梁,其正中一般竖有一根短柱以承脊檩。


五架梁:一般在柱头上或屋顶构架中的中金部位,起承托上部构架或中金檩的作用,其上承负檩子总和应为五根,故称五架梁。


七架梁梁所承负的檩子总和为七根,故称七架梁。

注:步架:清式建筑的木构架中,相邻两条桁(檩)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步架”。根据位置不同可分为廊部、金步、脊步等,如果是双脊檩卷棚建筑,则最上面居中的一步架称为“顶步”。在同一建筑中,只有廊步和顶部在尺度上会有所变化,其余尺寸基本相同。

顺梁:抬梁式构架构件之一。在一栋房屋两尽间的左右柱子上,顺着正身檩子方向所放的梁。与主要梁架成正角状。其梁背做卯眼以放交金瓜柱。若为挑尖梁头,这根梁便称“挑尖顺梁”。


扒梁抬梁式建筑构件之一。梁头不直接放于柱下,而是扒在桁条上的一种梁。扒梁头下面的中间做有暗榫与桁条的卯槽咬合。


--顺扒梁:两端或一端搭在梁或桁上的顺梁。类似宋代的丁栿。庑殿式建筑的推山做法,就是靠这根梁将两山推出。


角梁:宋式称阳马。位于歇山顶、六角亭、八角亭等类型建筑的转角处,用以承托角脊和翼角椽尾的构件,称为角梁,又名出角梁。


--续角梁:又称隐角梁。清代称由戗。四阿顶的四条斜脊下面,从大角梁尾起到脊槫所安的角梁。用以承托屋面正侧两面的椽尾。


--大角梁:清式称老角梁,南方也称老戗。房屋转角处沿45°方向,承托角脊和翼角椽尾的构件,称作角梁,角梁由大角梁和仔角相叠构成,在仔角梁之下者为大角梁。


--仔角梁:南方称嫩戗。在大角梁背上的角梁。梁头与翼角飞檐椽椽头取齐,梁尾一般伸至角柱中心。


--抹角梁:宋式称抹角栿。内檐四个转角处,作为里转角的辅助构件。与角梁成正角。一般放在额枋、平板枋或斗拱上,多用于歇山顶或庑殿顶木构建筑桑。功用为保持角梁后尾的稳定性和加强四个屋角的刚度。


--递角梁:宋式称递角栿。搭在转角檐柱和转角金柱上成45°的斜梁。其位置很似角梁的水平投影、功能是将里外角柱连接在一起,并将屋顶荷重传递下来,故名。


--簇角梁:在四角、六角或八角斗尖亭榭中,各角的角梁后尾全部集中到中心的梁。


丁栿:一头搭在山墙面的斗拱或檐柱上,另一头搭在横梁上,与横梁以丁字形柱交的梁。类似清式建筑中的顺扒梁。


斜栿:即斜梁,是同平栿相对而言。其结构手法为,在平梁之下使用大斜栿作为荷重构件,外端搁在外檐柱头斗拱上,另端搭在內额上,承托二至三步椽子,使之与梁架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拼合梁:为了节省木材,用小料拼成的梁。一般认为始于宋代,早期的拼合梁是在大梁上加缴背梁,以补救大梁断面的不足。两根构件间用木楔相联。到明清后,随着大木料的难得,拼合梁也就多见起来。


--包镶梁:拼合梁的一种。当中用一根较大的料,四周用数块小料包镶而成。接缝处用榫卯或扒钉联系,外加铁箍,主要见于明清建筑中。



知识点:梁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构造

返回版块

7.65 万条内容 · 18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古建筑构件介绍之---“柱”

柱子是古建筑的垂直受力构件,用于支撑梁架。屋顶梁架上的重量全部分散地传递到所有落地的柱子上,再由柱子传递到柱顶石上,最后传递到基础上;还有一类不落地的短柱,安装在梁与梁之间,也是传递力的构件。这些柱子的名称是以柱子的位置确定的。 柱从结构上可分为三个部分:柱头、柱身和柱础,三部分是独立的,并不是一个整体。我国古建筑中柱身一般为木材,由于木材的易腐性,一般会在柱身下垫衬一个石制的柱础,抬高柱身、起到防腐防潮的功能。柱头通常为斗拱,起着增加房屋的出檐悬挑,优化梁构件受力特征的功能。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