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加剂的超掺
随着水泥混凝土和泵送水泥混凝土的发展,在水泥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通常掺加了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如果外加剂的掺量过大、或出现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等问题而引起的水泥混凝土凝结时间严重超过设计和预计的凝结时间,不但对强度造成损失,并影响工期,甚至有的造成水泥混凝土长期不凝结,使结构破坏,以致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
2.减水剂与水泥、掺合料的相容性问题
影响减水剂与水泥、掺合料相容性的主要因素,对减水剂来说,是其化学性质、分子量、交联度、磺化程度和平衡离子;对水泥来说,是SO 3 含量同水泥中的C 3 A的含量、水泥细度和碱含量的匹配。其中水泥中的C 3 A的含量、SO 3 的形态和含量、减水剂对石膏的溶解度的影响和掺合料的种类通常是引起相容性问题的主要原因,也容易引起混凝土超时缓凝。
3.水泥中SO 3 含量
缓凝剂的缓凝作用也受某些水泥的SO 3 含量所影响。曾有某工程在施工中,出现了超时缓凝现象。经调查发现浇注混凝土所用水泥在生产过程中因控制氟石膏掺量的微机失控,造成氟石膏实际掺量剧减,导致水泥中SO 3 含量仅有0.7%~0.8%严重偏低造成混凝土不凝。
4.水泥掺合料
如今水泥中大多都有掺合料,掺合料的加入既降低了水泥的成本,又改善了水泥的某些性能。但掺合料品种或用量不当时,则往往会引起混凝土异常凝结。如掺量过高时,可能引起超时缓凝。
5.不恰当的施工工艺或措施
在水泥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过程中不恰当的措施也可能引起混凝土的超时缓凝。如混凝土在生产时拌和水中含有油类、酸、糖,在外掺缓凝剂的条件下会对混凝土产生严重的缓凝现象。
6.预防处理措施
(1)定期校称,防止计量不准造成外加剂超掺;
(2)采用的外加剂与水泥、掺合料要进行检测,掺量要通过试配确定;
(3)对每批水泥的进站要进行留样封存,发现异常,可进行追溯;
(4)正确的引导施工单位使用商品混凝土,杜绝不恰当的施工工艺影响使用效果。
水泥混凝土的 假凝
假凝是指水泥的一种不正常的早期固化或过早变硬现象。在出机后,很短时间内达到初凝,然后再重新搅拌后又出现可塑性,这种现象叫假凝。
造成假凝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由于水泥粉磨时磨内温度较高,使二水石膏脱水成半水石膏的缘故。当水泥拌水后,半水石膏迅速化为二水石膏,形成针状结晶网状结构,从而引起浆体固化。另外,某些含碱较高的水泥,硫酸钾与二水石膏生成钾石膏迅速长大,也会造成假凝。
预防处理措施
(1)选用适合的水泥,一般掺有混合材料的水泥很少产生假凝现象;
(2)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如减水剂或缓凝剂等;
(3)进行剧烈搅拌,在制备混凝土时延长搅拌时间也可消除假凝现象。
水泥混凝土的速凝
1.半水石膏
水泥熟料加石膏共同磨细时,磨机温度过高,二水石膏脱水成半水石膏,这种半水石膏会造成混凝土速凝。
2.无水石膏
水泥生产时采用无水石膏,在外加剂渗入木钙溶液中,无水石膏吸咐木钙能力很强,被吸咐的木钙起了硫酸钙溶解的屏蔽作用,因而硫酸钙的溶解速度大大降低,水泥中C3A不能充分与硫酸钙水化生成钙矾石,而直接与水生成水化铝酸钙,因而引起速凝,此外多羟基碳水化合物和羟基羧酸类外加剂也有与木钙类似的作用,造成混凝土速凝。
3.水泥温度过高
在水泥供应紧张时期,水泥刚磨好就直接装运使用,导致现拌混凝土出机温度高,若不采用其他措施进行处理,混凝土也会出现速凝现象。
预防处理措施
(1)搅拌站在采用水泥时,应事先对水泥厂生产原料进行调查,不能采用无水石膏、半水石膏、磷石膏等配制的水泥。
(2)对现磨的水泥因温度过高使用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如添加适量的外加剂或采用冰水拌制等措施对现磨的水泥因温度过高使用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如添加适量的外加剂或采用冰水拌制等措施。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道路工程
返回版块15.09 万条内容 · 673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零路基工作区路面结构,你都清楚吗?内容提要 零路基工作区路面结构在道路工程设计中,已有较广泛的应用,本文进一步叙述由常规的路面结构演化成零路基工作区路面结构过程,只要适量的增加常规路面的厚度、强度,就可以减去土基处理,以及翻挖压实的工作,变成零路基工作区的路面结构。除了特殊路段需要采用实施外,在某些一般路段也可以作为设计采用的路面结构,供大家参考。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