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中国古代抗震建筑设计

中国古代抗震建筑设计

发布于:2022-12-16 17:52:16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 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以刚克刚” 不同, 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 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 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 其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弥至最小程度。 柔性的框架结构: 墙倒屋不塌中国的传统木结构, 具有框架结构的种种优越性, 如“墙倒屋不塌” 的功效, 但其柔性的连接, 又使得它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 在汶川大地震中, 许多文物建筑的墙体均不同程度地受损, 但主体结构仍未倒塌, 就是这种柔性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表现。

image.png

木塔历史历史记载, 元顺帝时应州大震七日, 木塔岿然不动。350年前明王朝时, 山西灵丘一带曾发生烈度为九级的强震, 房屋倒坍, 人死几千, 而木塔无损。近几年来, 大同一带屡次地震, 波及应县, 而木塔安然无恙。

1926年, 山西军阀混战, 对塔炮击200余发, 塔身弹痕累累, 有多次击中后燃烧起火, 可是很快“自行” 熄灭。image.png

设计原理

它全靠斗拱、 柱梁镶嵌穿插吻合, 不用钉不用铆,以50多种斗拱的垫托接联砌建而成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结构形式, 靠它将梁、枋、 柱连接成一体。 由于斗拱之间不是刚性连接,所以在受到大风地震等水平力作用时, 木材之间产生一定的位移和摩擦, 从而可吸收和损耗部分能量,起到了 调整变形的作用。 除此之外, 木塔内外槽的平座斗拱与梁枋等组成的结构层, 使内外两圈结合为一个刚性整体。


知识点:中国古代抗震建筑设计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设计概论第一节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您了解多少?

  古建筑之美,在于它承载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特色,承载的是碧瓦朱檐间亘古流传的故事,还承载了中华千百年的历史文化。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