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构造 \ 古建斗拱坐斗形制特点

古建斗拱坐斗形制特点

发布于:2022-12-09 16:02:09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构造 [复制转发]

在中国古建筑中,绝大多数为木质榫卯结构,其中斗拱结构占据了重要地位。斗拱的形制多样,可以按照出跳划分,内外檐划分等多种形制,而斗拱按照坐斗开口的方向和形状,可以分为一斗三升、一斗六升、丁字科、十字科、琵琶科和网形科。


 


01


一斗三升·一斗六升







一斗三升和一斗六升是在大斗之上开槽架拱,在拱两端和中心位置放置小升,升之上的开口架设连机(即北方建筑中的正心桁),这两种斗栱常用在厅堂檐柱间,为桁间斗拱,如果用在柱头处,另用稍稍变化的柱头“晕头挑托梓桁”。


图片




 


02


丁字科·十字科






丁字科斗栱坐斗开口成丁字形,只向外出参(跳),一般为五出跳,多用于大门或厅堂,十字科斗拱大斗斗面开十字口,出跳多少层根据房屋性质确定,内侧出跳的很少用昂,只用拱,而最上层拱的内侧外侧均用云头。

图片

另外,丁字科和十字科在柱头时另外设稍有变化的柱头拱,大斗加宽,不设垫拱板,而最上层拱也相应加宽以承接梁底。






03


琵琶科






琵琶科,类似于北方建筑的“溜金斗拱”,是在向内出跳的第一级十字拱之上,支撑上昂的后尾向上伸长,托住某步檩桁,即为琵琶撑,撑上端放置一斗三升,并加销子(冲天销或千金销),以承接连机(枋)或檩桁,下端放在十字拱的升口上,并加以辅助加固构件。?


图片




 


04


网形科如意斗拱







牌楼斗拱中多层 “如意斗拱” 的牌楼非常少,它的构造与其它斗拱不同,称为网状斗拱,是地方做法移植到北京的一例 ,颇具特色,在北京的云居寺和雍和宫也可以见到。


图片


网形科,为比较特殊的牌科,常用在牌楼或一些特殊建筑上,斗坐的进深是普通斗拱坐的两倍,因为升、昂、条牌较多,所以单个的斗和升均已简化,没有上斗腰。


图片


江南牌科立柱以石柱为多,同时亦是较为方便的地方材料,亦适用于江南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以及防止白蚁。而北方的牌楼建筑用木柱较多,用木撑固定,这同样与北方的气候干燥、多风沙和木材容易得有关,但北方现存牌楼中很少有这种做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斗拱不仅样式繁多,应用在不同的建筑上的时候,都会有适当的变化,以更好的适应建筑本身。因此出现了南北方斗拱差异,官式和民间样式的区别,而正是这些差异造就了样式繁盛的各科斗拱。


知识点:古建斗拱坐斗形制特点

飞檐斗拱——古建筑艺术的代表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构造

返回版块

7.64 万条内容 · 17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古建藻井的花纹分类

古时盛行五行之说,古建筑多为木构,最怕火侵,故常在古建之中加入水元素。例如彩绘当中有体现水的洛神形象,水涡纹等。 房子里的构建也有水的寓意,例如古建屋顶的装饰建筑物——藻井。我国古建历史中,藻井有五大纹样结构,其余样式基本由此演变而来。???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