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道路工程 \ 详解2018版《基坑工程技术标准》与旧版不同之处!

详解2018版《基坑工程技术标准》与旧版不同之处!

发布于:2022-12-07 13:31:07 来自:道路桥梁/道路工程 [复制转发]

第二章

在第二章术语中主要修订2.1.14条: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增加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内插型钢;修订2.1.23条:逆作法,根据现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逆作法施工技术规程》DG/TJ08-2113调整。新增2.1.13、2.1.17、2.1.18、2.1.22、2.1.24、2.1.25条。

图片

第三章

在第三章基本规定中,修订3.0.1条:对于开挖深度不大于12m的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结合的基坑不再要求安全等级一定定为一级,而是统一根据基坑开挖深度确定安全等级;修订3.0.2条表格:明确采用天然地基或断桩基础的医院、学校和住宅为重要建筑。同时,新增3.0.13条,增加推广高强钢材使用的规定。

图片

第四章

在第四章岩土勘察与环境调查中,修订4.1.4条:改为先进行环境调查,后在此基础上确定基坑环境保护等级;修订4.2.5条第4款:每个污染场地水腐蚀性试验修改为不应少于5组。

图片

第五章、第六章

在第五章、第六章中,主要修订5.5.1条:公式及图表;修订6.4.1条:Fwk的符号说明明确坑内外水压力分布模式按照5.4.1条的规定计算;修订6.4.2条:Fwk的符号说明明确计算净水压力时宜考虑地下水渗流作用。

图片

第七章

在第七章中,修订7.3.1条:强调复合土钉施工应符合“超前支护、分层分段、逐层施作、限时封闭、严禁超挖”的原则;修订7.3.2条:隔水帷幕垂直度误差调整为应小于1/150;修订7.3.6条第3款:一侧喷射厚度调整为不宜大于80mm;修订7.3.7条第1款:验收数量调整为“不到200根按200根计”,“土钉达不到实验值”调整为“土钉达不到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时”。

图片

第八章

在第八章中,修订8.2.5条:将原对于γ0的说明改为对ck的说明;修订8.2.11条:调整为“平面转交两侧及墙体宽度或深度变化较大等应力集中部位构造应加强”;修订8.3.6条第2款:双轴水泥土搅拌桩的监测数量由0.5%改为1%。

图片

第九章

在第九章中,修订9.2.12、9.2.18、9.3.3、9.5.10条:调整钢筋级别;修订9.2.27条第4款:槽内混凝土面上升速度调整为3~5m/h;修订9.2.31条:地下连续墙垂直度由1/200调整为1/300;……。在9.2.9、9.2.25条第5款中新增地下连续墙套铣接头;在9.1.3、9.2.8、9.3.4等十余条中新增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相关技术内容。

图片

第十章

在第十章中,修订10.2.10、10.4.5、10.4.10、10.4.12条,补充调整相关内容及参数;修订10.2.11条第3款:构件截面初始偏心矩调整为不宜小于支撑计算长度的1/1000;修订10.2.14第2款:对钢支撑长细比要求不宜大于75,同时取消对混凝土支撑的长细比不宜大于75的规定;修订10.3.5条:立柱长细比调整为不宜大于30;修订10.1.15条:验收试验的锚杆数量由原来的3%改为5%。在10.2.4、10.2.19条中新增伺服轴力自动补偿系统钢支撑设计与施工内容;在10.2.5、10.2.20条中新增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的设计与施工内容;在10.4.5条第2款增加可回收式锚杆内容;在10.4.11条新增大直径旋喷锚杆设计和施工等内容。

图片

第十一章与第十三章

在第十一章与十三章中,修订11.2.5、11.3.8(第5款)、11.3.9、11.2.12条,补充和调整相关内容;修订11.4.6条:对立柱插入立柱桩的深度作详细规定;修订11.4.15条:钢管混凝土立柱由原来的敲击法检测改为超声波透射法检测。在11.1.2、11.1.3等7条中新增“桩墙合一”内容的设计、施工和检测;在11.1.6、11.1.7条中新增上下同步逆作法的规定;在13.3.8条中新增临水基坑施工方案编制上考虑波浪、潮位等对施工的影响。

图片

第十四章

在第十四章中,修订14.3.2条:明确三轴水泥土搅拌桩监测取芯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修订14.3.4条第4款:明确钻机与高压浆泵、水泵的距离不宜大于50m,补充桩基垂直度偏差控制要求;修订14.3.5条:明确立方体试块的尺寸、粉煤灰参入量调整为水泥重量的20%~50%。在14.1.2、14.2.3、14.2.6等多条中增加超高压喷射注浆和全方位超高压喷射注浆的设计、施工和检测内容。

图片

第十五章

在第十五章中,修订15.2.1条:补充隔水帷幕可采用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在15.4.2、15.4.5条中删除了电渗井点的相关内容;修订15.4.9条第2款:渗流分析调整为可采用解析法或数值法进行分析;修订15.4.10条第3款补充内容;修订15.5.2条:坑外回灌井与隔水帷幕水平距离;减压井与回灌井的距离作补充规定。

图片

第十六章与第十七章

在第十六章与第十七章中,修订了16.2.5条第2款:补充规定护坡与坡体间设置垂直于坡面的插筋要求;修订了17.1.4条:提出根据基坑周边环境的保护要求,可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变形控制设计;修订了17.2.4条:采用能考虑土体小应变特性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分析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修订17.3.2条第5、6款补充和调整各项内容。

图片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中,修订18.1.4条:适当调整了表18.1.4-1和表18.1.4-2监测项目;修订18.4.3条:支撑轴力和锚杆拉力调整为构件承载能力设计值的80%。新增18.1.6条内容。

图片

梳理小结

拓展阅读:

检查基坑5要点

由于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的发展,基坑工程,尤其是深基坑工程的规模之大、深度之深,为施工带来了很多技术难题,同时也是工程施工中事故最为频繁的领域,下面整理了基坑工程的施工要点,一起来看看吧。

基坑支护方法选择

1、浅基坑工程

浅基坑工程一般为基坑深度小于5m的工程常见的支护方法有锚拉支撑、斜柱支撑、短桩横隔板支撑、临时挡土墙支撑、型钢桩横挡板支撑等。

(1)锚拉支撑、斜柱支撑常用于开挖较大型、深度不大的基坑或使用机械挖土时的情况。

(2)短桩横隔板支撑、临时挡土墙支撑常用于开挖宽度大的基坑或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够时的情况.

(3)型钢桩横挡板支撑常用于地下水位较低、深度不大的一般粘性土层或砂土层的情况。

2、深基坑工程

深基坑工程一般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地下室3层以上(含3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常见的支护方法有排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水泥土桩墙、逆作拱墙等。

(1)排桩支护、地下连续墙常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三级的深基坑。

(2)水泥土桩墙常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三级的深基坑。

(3)逆作拱墙常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三级的深基坑,但不适用于淤泥质土。

图片

支护桩设计要点

1、支护桩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80mm,正常基底标高处桩间距1.2m。

2、间距1.2m支护桩配置12根Φ12钢筋和7根Φ14钢筋两种类型, 箍筋配置Φ8@150螺旋筋。

3、护桩基坑底以上部分桩间采用挂Φ6.5@200×200mm钢丝网,喷80mm厚C20细石混凝土。

4、支护桩分两批施工,相邻桩采用挖一个跳一个,待相邻桩浇筑C30混凝土24h后方可开孔。

5、严格控制桩顶标高、桩底标高、桩径、桩距,孔底沉渣不大于100mm。

6、钢筋笼箍筋和加强筋与主筋焊接必须牢固,保护层应确保钢筋主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每4m一组,一组三块垫块。

7、状态垂直偏差不大于0.5%,桩径允许偏差50mm,桩位允许偏差50mm。

8、浇筑混凝土之前要复查确认钢筋直径及数量。

9、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工艺,充盈系数不小于1.1。

10、配合基坑监测单位进行桩身应力盒预埋。

图片

基坑开挖要点

1、基坑无支护开挖

通常来说,直接进行分层放坡开挖,施工作业空间大,工期短,常用于地处空旷环境,且开挖深度不大的基坑常采用基坑无支护法进行开挖。

(1)基坑开挖前,还应根据土质、基坑深度、开挖方法、留置时间、边坡荷载、排水情况及场地大小确定基坑边坡的稳定性,以保证基坑开挖施工的安全。

(2)软土地基的分层厚度应控制在2m以内,且开挖深度不宜过大,应控制在6~7m.

(3)硬质土的分层厚度应控制在5m以内,但其开挖深度则不受限制。

2、基坑有支护开挖

(1)盆式挖土法。盆式挖土法常用于基坑面积较大、支撑或拉锚作业困难且无法放坡的基坑,施工时一般先开挖基坑中间部分的土方,周围四边预留土坡,且土坡最后挖除。同时,由于盆式挖土法一般具有支撑用量小,费用低等特点,可使周边土坡对围护墙起到支撑作用,有利于减少围护墙的变形,保证基坑稳定性。

(2)中心岛式挖土法。中心岛式挖土法常用于具有较大空间情况下的大型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时一般应先开挖基坑周边土方,暂时留置基坑周围的土方,以中间留土方作为支点搭设栈桥。同时,虽然中心岛式挖土法具有挖土和运土速度快的特点,但其施工时可能会增大支护结构的变形量,对支护结构受力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施工时应严格遵循相关要求。

基坑事故及防治措施

1、土方坍塌

(1)基坑开挖前,应采用有效降水方法,将地下水降低到开挖基底0.5m以下,并做好降低地下水位和地面排水的工作;

(2)挡土桩应有足够入土深度,并嵌入到坚实土层内,保证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3)防止随挖随支护,必须按设计规定程序施工,不得随意改动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或在支护结构上随意增加支护设计未考虑的大量施工荷载。

2、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1)选择符合填土要求的土料进行回填;

(2)加强对土料、含水量、施工操作和回填土干密度的现场检验,按规定取样,并且严格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

(3)填土的密实度应根据工程性质来确定,用土的压实系数换算为干密度来控制;

(4)按所选用的土料、压实机械性能,通过试验确定含量控制范围、每层铺土厚度、夯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夯实,使其达到设计规定的质量要求。

3、流砂管涌

(1)施工前,应加强地质勘察,探明土质情况;

(2)挡土桩宜穿透基坑底部粉细砂层,且止水桩设计应与挡土桩相切,保持紧密结合,以提高支护刚度和起到帷幕墙的作用;

(3)当挡土桩间存在间隙,应在背面设旋喷止水桩挡水,避免出现流水缺口,造成水土流失;

(4)桩嵌入基坑底深度应经计算确定,使土颗粒的浸水密度大于桩侧上渗动水压力。

图片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

1、基坑监测点布置

(1)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

(2)监测点水平和竖向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宜少于3个。

(3)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宜为共用点,监测点宜设置在围护墙顶或基坑坡顶上。

2、基坑工程监测要点

(1)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一般是在墙体或土体中预埋测斜管,并通过测斜仪监测围护墙体或坑周土体各深度处的水平位移。工程中,应在测斜仪探头接近管内温度后,沿每个监测方向进行正、反两次量测,测定管口坐标的变化并及时进行修正,且其测斜仪系统精度应不低于0.25mm/m,分辨率不低于0.02mm/500mm。

(2)地下水位监测。一般是在孔内设置水位管,利用水位计等仪器测出水位管内水面距管口的距离,再测出水位管管口绝对高程,并计算水位管内水面的绝对高程。水位面监测应每隔1d进行1次,且承压水位管直径应为50~70mm,滤管段应不小于1m,同时其监测精度应不低于10mm,并注意区分浅层潜水监测以及深层承压水位监测。

内容源于网络,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料推荐:

上海基坑工程技术标准2018版

https://ziliao.co188.com/p63424440.html


知识点:详解2018版《基坑工程技术标准》与旧版不同之处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道路工程

返回版块

15.09 万条内容 · 66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常用46项公路试验检测项目、频率及取样要求

收集整理了常用46项公路试验检测项目、频率及取样要求。欢迎收藏交流,欢迎指正、补充。 序号 试验类别 试验项目及参数施工 自检频率 监理抽检频率 取样方法 取样容器、数量 1、土颗粒分析、液限、塑性指数、承载比CBR、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天然含水量 (1)开工前检验一次,施工过程中每5000m3检验一次。 (2)天然含水量:压实前随时检测开工前检验一次,施工过程中每25000m3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