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加工制作应满足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和JGJ/T 74—2017《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标准》中对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为了能满足清水混凝土预制构件对模板的质量要求,在模具设计和加工过程中进行了关键工序控制。
2.1 尺寸偏差和表面质量要求
为了满足工程要求,更好的控制清水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公司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内部的《清水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验收规程》。其中,对于清水混凝土构件模板尺寸允许偏差和清水面的质量要求见表1、表2。
表 1 清水混凝土预制构件模板尺寸允许偏差
表 2 清水混凝土预制构件钢模板清水面质量要求
2.2 模具设计
2.2.1 模具设计加工技术难点
(1)窗口外挂板构件共由大小52个面组成,面与面之间均为斜角度相交,放样及下料复杂。
(2)窗口外侧内沿周圈存在30mm×40mm的凹线,尺寸过小无法整体折弯成型,且此处是外观效果的关键点,模具面板拼接时不能出现漏浆、泌水现象,凹线长度方向必须顺直。
(3)窗口外挂板表面精度要求及观感要求高,其中窗口的外表面4个框处不得有钢板拼缝。
(4)模具的尺寸误差精度要求高。
(5)窗口内侧平面共约43个预埋螺母,螺母位置误差为1mm。
2.2.2 模具设计方案
模具在加工制作前,根据加工技术难点,制定模具设计方案,模具下料、成型、制作严格按签认后的模具方案执行。根据加工技术难点,该工程模具设计关键技术[1-2]如:(1)尺寸精度保证:为了保证尺寸的精度要求,所有面板及筋板均采用激光切割下料(如图3所示)。(2)弯折成型设计:窗口四框除相交部位留一个小方板外,均为整体下料并折弯成型。钢板折弯之前应对照图纸或样板划出折弯线,根据钢板厚度、长度、折弯半径等参数选择正确的折弯模口,先试折,核实无误后再进行批量折弯,以保证折弯的角度和光滑度。如图4、图5所示。(3)窗口脱模设计:窗口模具上部窗口内框模采用对角向上脱模形式,先脱除2个小角,剩余2个大角不再拆除,可以减少现场拆模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窗口模具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4)凹槽部位设计:针对窗口和菱形挂板凹线部位,采用后加角板并通过螺栓与底板紧固,为防止角板与底板间的拼缝不严密,拼缝处满涂专用密封胶,并在固定完成后在空隙部位满填泡沫密封胶(如图7所示)。(5)埋件位置精度设计:窗口内侧平面上的埋件采用整体钢板激光切割,每面埋件统一在一个整体埋件固定钢板上,保证各种埋件位置的精准。如图8所示。(6)模具改制设计:模具改制时,窗口构件宽度有部分型号是窗口模内尺寸不变(即立侧剖面或横向剖面一致),而仅调整一侧从内口到外侧模的距离。此一侧模具需要做成底托梆的形式,以最长构件宽度或高度制作模具,侧梆可以在底模上水平移动。结构形式相同的构件可以通过移动钢制盒子达到不同部位缺口的目的。菱形、角板清水挂板有同类情况。窗口改制模具示意图如图9所示,图9即通过左侧模水平移动实现构件宽度的变化。
图 3 激光切割机下料
图 4 弯折图纸(单位:mm)
图 5 弯折后成品模具
图 6 窗口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 7 凹线部位大样图
图 8 埋件固定工装示意图
图 9 窗口模具改模示意图
经过以上方案设计,并经过验算,模具结构均满足GB 50017—2017和 JGJ/T 74—2017中对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
2.3 模具制作加工过程的质量保证
为了保证清水混凝土预制构件清水面和尺寸精度的要求,在模具制作加工过程中对以下方面进行了质量控制[3]:(1)原材选用:清水混凝土挂板外观质量主要取决于合理的模具结构和优质的板面,清水面钢板应采用Q235钢板,需要折弯的面板应保证其折弯表面氧化皮致密、均匀、完整。钢板材料应表面光滑平整,无扭曲变形、折叠死弯、划痕、锈蚀、斑痕、龟裂等质量缺陷。某些质量差的钢板在构件蒸养过程中会渗出氧化物,污染构件表面。相对来讲,5mm和8mm单轧钢板相较于同规格连轧钢板,其表面更平整,表观质量更好,适合做清水混凝土构件模具。(2)原材下料:清水混凝土预制构件对模具的尺寸精度要求高,因此模具制作的下料工序十分重要,模具面板、带板和筋板均采用激光切割下料,保证板材尺寸精准。根据构件特点,确定整体下料还是拼接成型,并确定拼接的位置、方式等。型材下料必须采用无齿砂轮锯、数控设备切割,严禁使用手工切割。(3)焊接要求:面板对接拼焊,拼接时,用二氧化碳保护焊或小直径焊条焊接,焊接电流应调整合适,不能发生烧穿或焊不透现象。对接缝必须满焊,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焊口打磨不能有凹凸现象,磨平区域控制在20mm左右,骨架焊缝要求满焊,焊缝不小于5mm,槽钢与槽钢间的连接处必须干净。(4)加工制作质量保证:各部位的边框、支架、筋板、横肋、纵肋在使用前必须要调直,与面板结合要紧密间隙<0.5mm;在加工侧模和堵头时,焊口均匀分布在无混凝土接触的一面,采用间断焊,焊缝长度不小于25mm,焊缝间距150mm左右,避免因焊接打磨造成表面不平整,从而导致漏浆等现象的出现;模具底架部分在制作完毕后,必须用水准仪抄平;所有部位的空洞、螺栓孔(圆形、方形、椭圆形)必须使用台钻、数控、冲床等设备操作,严禁使用手工切割。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知识点: 模具加工制作及设计要求
相关推荐: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装配式施工
返回版块9390 条内容 · 123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合理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路径3.1 人员管理措施 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的技术人员的机械操作水平是极为重要的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建筑企业要想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首先需要将工程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作为重点事项。为提高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建筑企业需定期开展培训,指导每一个建筑机械操作人员正确的设备操作方法,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方式,设置各环节的负责人,将各项责任合理落实。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与各机械操作人员一同检测机械设备的性能和运行情况,注意施工中各项配件的衔接情况,尽可能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