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世界最长跨海高速铁路桥——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开工
11月30日,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开工。该桥是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全长29.158km,是全世界最长、建设标准最高的跨海高速铁路桥,是世界第一座强潮海湾、超低阻水率、全埋床式群桩基础的高速铁路跨海大桥,桥梁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杭州湾属于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海域宽、风大、浪高、潮差大、流速大”,加上水深条件不够理想、地质较差、存在浅层气影响等恶劣的外部建设条件,给本就难度很大的高速铁路跨海桥梁设计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为满足海域通航需求,桥梁主跨要做到将近450m,而要通过时速350km/h高铁,则需要桥梁刚度大,变形小,才能保证列车高速通行时舒适、安全、平稳。面对难题,项目组对结构体系开展了大量计算及研究工作,采取了中塔纵向固定、边塔纵向弹性约束等一系列创新设计,以减小主梁位移、变形,增加桥梁刚度、提升列车行驶舒适性。实现了主跨2×448m无砟轨道三塔斜拉桥方案,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桥。
在风大、浪高的环境下修建将近30公里的桥,同时要减小对钱塘江涌潮的影响,保护钱塘江涌潮这一天下闻名的奇观,这对海中引桥跨度及桥墩尺寸提出了很高要求,对于高速铁路桥梁而言又是一项巨大挑战。项目组开展专题研究,比选了80m、96m、112m跨混凝土简支梁、结合梁以及简支钢桁梁等多种方案,最终创新提出了温度跨约1.8km的大跨长联混凝土连续梁方案,是世界上联长最长的高速铁路混凝土连续梁。该方案可以减小桥梁尺寸,减轻桥梁自重,从而达到减小基础规模的目的,节省投资效果显著。同时采用多墩固定、设置减隔震措施,减小了梁端位移,使大跨长联连续梁结构受力更加合理,经济性更优。混凝土箱梁采用装配化设计、施工的理念,先简支后连续,预制、架设施工工艺,提高整体施工效率。
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城际通道与纽带,它与多条东西向高速铁路实现连通,建成后将大幅拉近长三角核心区主要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对于优化长三角高铁路网布局乃至完善全国交通网络,推进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现区域资源优势互补和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来源:中铁大桥院)
02
国内首座跨越活动地震断裂带悬索桥完成主墩封顶
11月25日,沿江高速宁南至攀枝花段国内首座跨越活动地震断裂带的悬索桥(沿江高速黑水河特大桥)其攀枝花岸主墩顺利封顶,大桥全面进入主塔上部构造施工,预计将于2023年12月建成,届时将打通沿江高速金阳至宁南段13标到宁攀段2标运输通道,为沿江高速早日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沿江高速宁南至攀枝花段项目主线全长166.167公里,桥隧比69%,概算总投资297.616亿元。项目建设覆盖凉山州宁南、会东、会理及攀枝花四县市,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后,将有效拉动当地的经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四川交通强省建设稳步向前发展。
受活动地震断裂带影响,桥址区岩体普遍破碎,地质条件复杂,同时桥梁还跨越白鹤滩水库,库岸稳定性受水位涨落影响较大,高烈度地震区库岸再造为黑水河特大桥工程一大难点。大桥设计为550米主跨的单跨吊钢桁梁悬索桥,在桥梁结构上充分考虑抗震变形影响,引入减震、隔震措施,建立高效的减震体系,采用目前国内最大型号的伸缩装置,充分满足未来百年最大位错量的变形需求。
面对着桩基成孔难、场地狭窄、施工难度大、工期紧张等重重困难,项目在四川省内首次采用桥梁大型塔柱钢筋节段整体吊装工艺实现整体吊装,相继应用高墩盖系梁装配式托架、山区悬索桥猫道抗风设计、连拱隧道无导洞开挖等国内先进工艺,确保大桥高质量高标准按期完成建设任务。(来源:蜀道集团)
03
澳门第四跨海大桥主桥首个大节段钢梁架设成功
11月28日,澳门第四跨海大桥主桥首个大节段钢梁架设成功,标志着项目进入施工冲刺阶段,向主桥合龙迈出了重要一步。澳门第四条跨海大桥位于澳门友谊大桥东侧,大桥北连澳门新城填海A区与港珠澳大桥口岸人工岛,南连澳门新城填海E区,海上横跨外港航道与内港航道。大桥主线全长约3085米,主线设计为双向八车道。
此次完成吊装架设的钢梁在南主桥段,为确保钢梁节段顺利安装,联营体项目部制定详细施工方案,组织各参建单位开展专项演练,召开专家评审会。项目也得到特区政府相关部门、参建各方的大力支持。
澳门第四跨海大桥是澳门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建设对于进一步加强澳门半岛与氹仔的交通联系,方便居民出行具有重要意义。(来源:中国铁建)
04
济新高速黄河三峡大桥首桩开工
日前,在济新高速1标二分部黄河三峡大桥施工现场,随着钻孔支架安装完毕,济新高速黄河三峡大桥首桩顺利开工,标志着黄河三峡大桥正式进入主体施工。
黄河三峡大桥处于小浪底大坝上游30km处,跨越黄河小浪底库区,同济源市邵原镇八角山隧道相接,进入新安后同石井镇荆紫山特大桥连接,是济源至新安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主桥为主跨510m单塔单跨钢桁梁悬索桥,是同结构形式世界最大跨度的悬索桥。主桥采用的回转缆结构设计为国内首创。大桥设计标准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为确保黄河三峡大桥按期顺利推进,施工方成立了桥梁专业技术团队,扎实做好技术方案,抢抓进度的同时科学组织施工,克服山区艰苦施工条件,修建了专用施工便道,有力地保障了施工机械设备、物资材料等按期进场,推进黄河三峡大桥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大桥首桩顺利开工也为后续主体工程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来源:中铁四局)
05
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工程迎来新进展
11月28日,江苏环保公众网发布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标志着该项目迎来新进展。该项目选址位于苏通大桥和沪苏通大桥之间,在南通嘉达港务码头附近过江。
根据公示,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工程将在南通市、苏州市之间新建。路线北起沈海高速—沪陕高速小海枢纽附近,利用南通开发区境内通启运河走廊敷设高速,在嘉达港务码头处接入过江通道,跨越长江后,在苏州张家港境内的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登陆,向南穿越南丰镇现代装配产业园,进入常熟境内海虞镇,与沪武高速设置枢纽交叉后,终点南接G204,全长约43km。
该线路技术标准将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其中过江段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 100km/h;长江以北段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 100km/h;长江以南段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 120km/h。
苏通第二过江通道为国家发改委公布的《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 年)》中规划的过江通道之一,也是《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8-2035)》中的重要过江通道。该项目建设对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优化路网格局,更大力度“补短板”,引领经济发展,支撑跨江融合、城市群一体化,改善跨江通道不足、分布不均状况,提升过江通行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选址位于苏通大桥和沪苏通大桥之间,南通侧登陆点位于嘉达港务码头附近。目前正在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来源:现代快报)
06
32000吨桥梁原地“长高”近7米
11月28日,随着左幅第三、四联6跨混凝土连续箱梁顶升到位,哈尔滨东三环快速路工程化工路段总重32000吨的既有桥梁实现顶升。这标志着拥有全国首例旋转调坡顶升、全国首例预应力盖梁顶升、大悬臂桥梁顶升、高寒地区高度最高顶升“四项之最”的全线控制性工程——化工路既有桥梁顶升工程顺利完成。该项工程完工后,较拆除重建桥梁节约投资1.2亿元,工期提前3个月。
此次实施的化工路段既有桥梁顶升是全线技术难度最高的控制性工程。桥梁顶升总重达32000吨,最大顶升高度达6.897米,高度位居全国前列,也是高寒地区最高;预应力盖梁顶升施工、球铰旋转调坡顶升均为全国首例。
化工路既有桥梁顶升顺利完成,为东三环快速路于2023年12月通车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全国首次严寒地区同步顶升、全国首次预应力盖梁顶升、首次采用球铰支座旋转调坡顶升及大悬臂桥梁顶升控制等技术在本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为后续既有桥梁顶升施工积累大量基础数据与施工经验,也为城市改扩建、结构复杂、大吨位桥梁顶升和城市高架桥升级改造累积了宝贵的经验。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桥梁工程
返回版块19.41 万条内容 · 623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PHC管桩施工挤土原理分析及其应对措施【摘要】 文章通过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挤土原理进行分析,结合某港口铁路站场软基处理工程大面积采用该桩型加固的实例,根据施工前期出现的明显挤土效应对周边建(构)筑物及工程自身产生的不利影响及损坏情况,经分析研究,采取了有针对性防治措施,最终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挤土原理;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后简称PHC管桩)具有工厂化生产造价低、品种规格多、适用范围广;运输方便、接桩快捷、工效高;可静压法施工、对环境影响小;桩身混凝土强度高、穿透能力强;检测方便、桩身质量可靠、承载力高等优点。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PHC管桩在国内沿海较发达地区被普遍使用,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管桩生产企业的增多、管桩施工工艺的逐渐成熟,加上沉桩设备的更新,该种桩型近年来在许多项目中已取代传统桩成为桩基工程中的主流桩型,应用前景广泛。但任何事物都有不足之处,PHC管桩施工时产生的严重挤土效应是该桩型主要不足之一,会对工程自身及周边建(构)筑物产生影响甚至危害,严重时可能导致前期已施工的桩基产生浮桩、倾斜、便位、断桩,引起周边建(构)筑物的位移、沉降、开裂,造成周边道路隆起,危、旧结构倒塌等严重后果。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内容不错,谢谢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