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地基基础 \ 通规实施后抗震鉴定A、B、C类的确定方法

通规实施后抗震鉴定A、B、C类的确定方法

发布于:2022-11-22 11:33:22 来自:建筑结构/地基基础 [复制转发]
《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GB55021-2021实施后,相对之前的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和上海市地方标准《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标准》DGJ08-81-2021,对既有建筑抗震鉴定中后续工作年限的分类有了重大的调整。
   我们先来看看《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GB55021-2021相关具体的规定:
 
由上述5.1.2条和5.1.3条可以看出,通规对既有建筑后续工作年限的分类方法如下:
第一步:后续工作年限≥剩余工作年限=设计工作年限-已工作年限

第二步:分类

A类建筑,后续工作年限≤30年
B类建筑,30年 <后续工作年限≤40年 < pan>
C类建筑,40年 <后续工作年限≤50年 < pan>

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和上海市地方标准《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标准》DGJ08-81-2021的相关规定基本一致,以《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为例,其具体规定如下:



由上述1.0.4条和1.0.5条可以看出,抗震鉴定规范对既有建筑后续工作年限的分类方法如下:
       A类建筑: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及之前的建筑,40年>后续工作年限≥30年

       B类建筑: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建筑(按当时施行的抗震设计规范设计),50年>后续工作年限≥40年

       C类建筑:后续工作年限=50年

       将通规与两本鉴定标准关于后续工作年限的分类方法列于下表中。

 由上表可知,相比抗震鉴定标准的规定,通规对后续工作年限的分类方法有了以下几点的不同:
  1. A、B、C类建筑表示的后续工作年限的区间有所不同。

2. 抗震鉴定标准中,既有建筑后续工作年限种类的确定与建造年代挂钩,对同一个建筑而言,其后续工作年限种类是静态的,一旦确定,不会变动;通规中,既有建筑后续工作年限种类的确定与建造年代脱钩,而与剩余工作年限挂钩,这意味着随着房屋工作年限的增加,其后续工作年限的种类是动态的,可能会发生变化。

      以2022年为例,既有建筑后续工作年限的确定方法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GB55021-2021实施后,相对之前的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和上海市地方标准《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标准》DGJ08-81-2021,对既有建筑抗震鉴定中后续工作年限的分类有了重大的调整,这是大家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当然,确定了既有建筑后续工作年限的种类,并不意味着对既有建筑评价标准会有重大的调整,事实上,根据通规的规定,虽然都是后续工作年限为同一类型的既有建筑,其评价标准可能会不相同,下一次我们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地基基础

返回版块

12.09 万条内容 · 67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工程桩、试验桩及锚桩的定义及关系

一、工程桩、试验桩及锚桩的定义 1.工程桩:就是在工程中使用的,最终在建、构筑物中受力起作用的桩。工程桩检测的目的主要是施工后为验收提供依据; 2.试桩:是在工程桩施工前期为了确定工程桩的实际受力情况与设计的情况是否符合的一个检验用桩; 试桩可以是工程桩,也可以不是工程桩;如果各方面条件与设计相同,检测时也不是破坏性检测,那试桩也能当工程桩用。 3.锚桩:是一种试桩的辅助桩,受拉力作用。一般一根试桩配四根锚桩,锚桩与试庄的间距在《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第4.2 设备仪器及其安装一节中有规定。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