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土保持 \ 峡谷、河谷、山谷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河流常形成V型谷,而冰川常形成U型谷?U型谷、峡湾都是冰川地貌?

峡谷、河谷、山谷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河流常形成V型谷,而冰川常形成U型谷?U型谷、峡湾都是冰川地貌?

发布于:2022-11-16 09:46:16 来自:水利工程/水土保持 [复制转发]

峡谷是一种狭而深的河谷。两坡陡峭,横剖面呈“V”字形,多发育在新构造运动强烈的山区,由河流强烈下切而成。一般是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谷地。V形谷的一种。  
河谷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与发展的:水流携带泥沙侵蚀使河谷下切;水流的侧蚀使谷坡剥蚀后退,包括谷坡上的片蚀、沟蚀、块体崩落;溯源侵蚀使河谷向上延伸,加长河谷。3类侵蚀...
山谷指两山间低凹而狭窄处,其间多有涧溪流过。
河流通常由于侵蚀作用而塑造“V”型谷,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河流分为中上游和中下游两部分,由于自然界水往低处流,河流的中上游地区通常位于地势相对崎岖的山地丘陵地形,河流流速较快,多表现为侵蚀性;而河流的中下游地区通常位于地势相对平坦的平原地形,河流流速较慢,多表现为沉积性。
河流V型谷
河流塑造的“V”型谷多出现在河流中上游地区,一般来说越是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河流流速快的河流,河水在河道中流淌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下蚀作用,从而会使得河流的下蚀加深作用快于测蚀拓宽作用,从而形成河道横断面呈“V”字型形态。
在我国“V”型河谷多分布在河流流经一二级阶梯和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比如长江三峡、雅鲁藏布江谷地、三江并流(金沙江、怒江、澜沧江)河流谷地都是典型的“V”型谷。
中国主要冰川分布图
冰川通常由于侵蚀作用而塑造“U”型谷,冰川是固态水组成的天然冰体,全球冰川主要分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山岳冰川通常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地区,比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科迪勒拉山系等地区是世界主要山岳冰川的分布区,而“U”型谷主要就是由山岳冰川在向低海拔地区滑动的过程中,由于侵蚀作用而形成的。
"U"型谷
高山上的冰川不断的积累,厚度越来越大,在重力作用下就会开始向下滑动,形成呈一定宽度的“条状”冰川,就像一条巨大的“冰舌”从高山上铺下来,巨大的重量使得冰川在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对地面不断的进行侵蚀作用,大量地表物质被刨蚀裹挟到冰川里面,并被冰川向下推动到海拔较低地区。这一过程不断持续,最终在冰川消退融化后,在地表留下一个底面非常宽阔的“U”型谷,“U”型谷多分布在高海拔或高纬度(历史上)冰川活动频繁的地区。

   

U型谷又称槽谷、冰蚀谷,是经山谷冰川刨蚀、改造而形成的谷地。两侧一般有平坦的谷肩,横剖面近似U型。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冰川沿由地面流水侵蚀形成的沟谷或其他负地形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冰川的刨蚀作用使原沟谷加深、加宽,山嘴部分因阻挡冰川流动而被刨蚀掉。因此,冰蚀谷常较平直而宽阔,形成两壁陡立的槽形谷。在U型谷底或两壁常能发育磨光面及冰川擦痕。 
与河流U型谷相比,冰川U型谷的特点
与河流作用形成的U型谷相比,冰川作用形成的U型谷搬运能力比较强,但距离相对比较短,通过拔蚀作用、磨蚀作用、冰楔作用,碎石岩屑磨圆度差,棱角状-次棱角状;分选差0.5-1000m甚至更大。U型谷谷壁上,常因冰川的作用而形成磨光面。当冰川搬运物是砂和粉砂时,在较致密的岩石上磨光面更为发达;若冰川搬运物为砾石,则在谷壁上刻蚀成条痕或刻槽,称之为冰川擦痕。 [1]       
     
河流U型谷的发育过程      

     
     
冰川U型谷      
著名U型谷——长白山U型谷
由于受到第四纪冰川构造运动的影响,长白山火山锥体在长期寒冷崩解及剥蚀作用下,形成放射状沟系,因坡度和岩性的差异,沟谷大小不一。长白山U型为较大的沟谷,宽度达300米,切割深度在100—200米,谷底较平坦,是世界著名的U型谷。    
   
长白山U型谷    
 峡 湾  
在第四纪冰川运动过程中,对地面产生的刨蚀作用可以形成大量的U形谷,同时在U形谷的前缘产生冰坎。后来随着冰川的融化,海平面的上升,冰坎被海水淹没,海水进入U形谷,于是成了峡湾。峡湾是冰川与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2]  


著名峡湾——松恩峡湾      
松恩峡湾是挪威最大的峡湾,也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峡湾,全长达240公里,最深处达1308米。两岸山高谷深,谷底山坡陡峭,垂直上长,直到海拔1500米的峰顶 。峡湾两岸的岩层很坚硬,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构成,并夹杂着少数的石灰岩、白云岩和大理岩。      

松恩峡湾      
考点链接
(广东省五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下图中M国,有50多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造船厂,对外贸易发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4分)
   
2.分析甲半岛西海岸冬季黑暗多雾的自然原因(4分)
3.分析M国大力发展海运的主要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 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
2.黑暗: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冬季黑夜漫长,北部有极夜现象。多雾: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暖湿气流影响,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水汽充足,陆地温度较低,水汽易凝结成雾。
3.对外贸易发达,海运需求量大;本国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海运运费低,运量大;海岸线曲折漫长,优良港湾多,造船业发达。
试题解析
1.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该半岛为北欧的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地貌是冰川侵蚀形成的。冰川侵蚀形成空谷,气候变暖后,冰川消退,剩下的空洞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
2.黑暗是由于白昼较短。这是因为该区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半年昼短夜长,北部少部分地区在极圈以内,有极夜现象。多雾是因为空气中水汽遇冷凝结。这是因为该地区常年受来自海洋的暖湿西风带影响,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导致空气中水汽较多,且冬半年该区陆地温度较低,空气中水汽凝结,形成多雾天气。
3.M国为挪威,挪威海岸线曲折漫长,受冰川侵蚀,优良港口众多。该国造船业发达,海运需求量大,市场广阔促使海运发达。该国人口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劳动力众多。 
      

  • ndghw
    ndghw 沙发

    感谢楼主分享,认真学习

    2022-11-16 15:16:16

    回复 举报
    赞同0

水土保持

返回版块

4.34 万条内容 · 19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ArcGIS之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现状图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地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占用征用林地项目的数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规定,建设项目申请占用征用林地,应编制的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而项目拟使用林地现状图是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反应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分布情况,也是林业主管部门检查监督用地单位是否存在超审核用地、未批先占等违法占地的唯一依据。因此,研究高效、高质量地绘制项目拟使用林地现状图的方法不仅对项目成果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有着现实意义, 也对使用林地审批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具有推动作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