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桥梁结构典型病害成因分析

桥梁结构典型病害成因分析

发布于:2022-11-15 14:19:15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一、常见的桥梁病害

简支梁桥梁常见病害;支座容易脱空。(空心板、小箱梁);保护层厚度不均,容易引起露筋。(空心板、小箱梁);容易导致梁下缘纵缝(PC T梁、小箱梁);腹板、肋板容易产生竖向及斜向裂缝;底板、马蹄(肋板)底面容易产生横向裂缝;预应力封锚端混凝土容易脱落;梁体支撑处局部混凝土容易劈裂;露筋及混凝土常见病害;连续梁桥梁常见病害。



二、常见病害

露筋及混凝土常见病害;扁锚灌浆难以密实。(先简支后连续PC T);预应力灌浆难以密实;预应力容易损失;梁体容易下挠;节段缝容易张开;底板容易产生纵横裂缝;腹板容易产生竖缝及斜裂缝;顶板容易产生纵向裂缝。



三、拱桥常见病害

露筋及混凝土常见病害;钢筋混凝土桁架、刚架结构接头处容易产生裂缝;钢管拱管内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断裂;吊索及锚头容易锈蚀。(下承式、中承式);横向联系偏薄弱,刚度储备不大,整体性较差。(桁架拱、刚架拱);桥面系容易损坏;横梁容易裂缝。(钢管拱桥);钢材容易锈蚀。(钢管拱桥)



四、悬索体系桥梁常见病害

露筋及混凝土常见病害;吊索、斜拉索及锚头容易锈蚀;伸缩缝容易卡死、损坏;横梁容易裂缝。(边主梁斜拉桥);钢材容易锈蚀(钢梁);桥面系容易损坏;塔身容易产生裂缝。

吊索、斜拉索索力大小稳定性较差,索力容易超载。



五、弯桥常见病害

伸缩缝容易卡死、失效;支座设置不当;支座的不均匀沉降;梁体容易向外侧滑移;梁体结构容易产生裂缝裂缝;弯道内侧行车道积水;弯道内侧视距不良;弯桥上的设置不当广告;弯桥侧翻。



六、混凝土梁桥常见病害成因

温度导致的桥梁病害;支座及伸缩缝失效导致的桥梁病害;

弯桥病因:预应力失效导致的桥梁病害;工期不足导致的桥梁病害。




七、温度导致的桥梁病害

底板、斜裂缝以桥梁行车方向中心线为中心呈倒“八”字形分布。中心线附近区域纵向裂缝较多。 

腹板、斜裂缝则以桥梁跨中为中心线为中心呈“八”字形分布。

通风不畅,梁体未设置通气孔。

病因分析:底板斜向裂缝比较少见,主要原因:

箱梁扭转:由箱梁扭转所引发,虽然箱梁强大的抗扭刚度,单独发生扭转的可能性小,但可能由于未能考虑弯剪扭共同作用而出现裂缝,其形态贯穿整个底板,有些还和腹板斜裂缝连通,形成空间螺旋形态。

应力集中,由底板齿板局部集中受力所至,其形态多在底板两侧,从单跨底板来看就是由两端支座向跨中形成两组倒八字。腹板L/4区域斜裂缝在工程上较为常见,主要原因:

剪力过大,支座附近剪力过大,腹板厚度偏薄,抗剪能力不足。

竖向预应力损失,竖向预应力损失过大,造成腹板大量斜裂缝。

施工不当,悬臂施工中混凝土浇注顺序不当,由里向外浇注,造成弯曲裂缝的产生,使受剪面减小,剪应力急剧增大,主拉应力超过材料抗拉强度。



八、结论

在箱梁内温度高于箱梁外温度时,箱梁内侧受压,外侧受拉。在腹板外侧有约1.7MPa的主拉应力,在底板外侧有约2.3MPa的主拉应力。 如果再加上恒载、活载、预应力对箱梁局部影响、砼收缩徐变、施工因素等综合作用,底板很容易产生纵向、斜向裂缝。在L/4附近,加上砼箱室内外温差的效应,箱梁腹板也很容易产生斜裂缝。



九、箱梁开裂的原因

梁体未设置通气孔,箱梁内腔室完全封闭,箱梁内外表面温差应力较大。节段悬浇施工周期相对较短,预应力损失及砼收缩徐变作用加大。据调查,当时节段预应力张拉前,箱梁砼的弹性模量未达标。两幅桥裂缝数量差异较大,应与当时的各方面的施工因素有关。有可能竖向预应力损失较多。原规范对结构应力控制相对较松,设计对此方面观念的认识最近几年才逐步加强,对主拉应力还应控制的更严格一些,富裕度还不够大。支座及伸缩缝失效导致的桥梁病害



十、桥梁病害

箱梁滑移,第二联箱梁出现梁墩横桥向不同程度的相对滑移,最大偏移量12cm。限位装置、档块破裂,部分桥墩顶面砼位挡块和限位装置损坏。


十一、垫石破坏

部分桥墩顶面支座垫垫石损坏。



十二、病害分析

梁端固结约束

两墩设计为两联之间的活动墩,墩顶支座为GJZF4400×600×81mm活动支座,梁端设计为自由伸缩状态;但现场检查发现,梁、墩之间存在锚固螺栓(每个支座四根),本来设计为自由伸缩的梁端被无故固结约束,完全不符合设计的梁体支承体系。


图片



十三、病害分析

温度影响,在升温影响下,曲线梁梁端既存在顺桥向伸长变形,又存在指向曲线外侧的横向膨胀变形(一般在板式支座剪切变形范围内)。第二联由于以上两种水平变形趋势受到了4、8号墩的锚固螺栓约束,螺栓承受着巨大水平剪力,当锚固螺栓抗剪能力达到极限而率先与支座垫石剥离时(即梁墩固结约束突然解除)。


其中一墩梁端顺桥向和横向两种水平变形趋势突然释放,因此第二联梁体只能向4号墩一侧伸长,导致该墩伸缩缝因伸缩量不足而损坏。与此同时梁体以相邻墩固结约束点为转点发生指向曲线外侧的转动位移,导致“从两墩之间,梁墩相对滑移量逐渐增大,且部分桥墩处梁体水平位移超限”的现象发生。

内容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料推荐:

桥梁结构的病害分析与加固技术

大跨径PC桥梁梁体结构下挠成因分析

知识点:桥梁结构典型病害成因分析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6 万条内容 · 209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桥梁的56个加固技术方法,图文并茂,超级实用!

桥梁改建可以减少开主体发商的初期投资费用(包括拆迁费、土建费等)、缩短建设周期,体现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桥梁加固设计与计算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滞后,有些方面甚至连公认的算法都没有,使设计者感到难于动手。桥梁加固设计师除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最好既有相当的设计经验,又有相当的施工经验,所完成的设计施工图才较合理、可靠、现实、施工质量容易保证、修改变更少、造价合理、加固效果好,不仅能治“标”,能治“本”的尽量治“本”。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