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近代史和世界的近代史是不同步的。世界近代史(1640-1917年)就是以这一年为起点。中国近代建筑所指的时间范围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止。中国在这个时期的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的过渡时期,这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一个急剧变化的阶段。
发展概况
清王朝的闭关政策阻挡了西方建筑的传入。一直到19世纪中叶,除了北京圆明园西洋楼、广州“十三夷馆”以及个别地方的教堂等少数西式建筑外,中国基本上没有接触西方近代建筑文化。鸦片战争后,各种形式的西方建筑陆续出现在中国土地上,加速了中国建筑的变化。
左图/右图 北京圆明园西洋楼/广州“十三夷馆”
一
中国近代建筑包含着新旧两大体系
是原有的传统建筑体系的延续,基本上沿袭着旧有的功能布局、技术体系和风格面貌,但受新建筑体系的影响也出现若干局部的变化。
包括从西方引进的和中国自身发展出来的新型建筑,具有近代的新功能、新技术和新风格,其中即使是引进的西方建筑,也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中国特点。
从数量上说,旧建筑体系仍然占据着优势。广大的农村、集镇、中小城市以至大城市的旧城区,仍然以旧体系的建筑为主。大量的民居和其他民间建筑基本上保持着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传统品格和乡土特色,虽然局部地运用了近代的材料、结构和装饰。
从建筑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近代建筑的主流则是新建筑体系。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5)
1、帝国主义者在中国通商口岸租界区内大批建造各种新型建筑
如领事馆、工部局、洋行、银行、住宅、饭店等,在内地也零星地出现了教堂建筑。这些建筑绝大多数是当时西方流行的砖木混合结构房屋,外观多呈欧洲古典式,也有一部分是券廊式;后者是西方建筑传入印度、东南亚一带,适应当地炎热气候而加上一圈拱券回廊,当时称为“殖民式建筑”。
左图/右图 望海楼教堂/上海外滩——“万国”建筑
2、洋务派和民族资本家为创办新型企业所营建的房屋
这些建筑多数仍是手工业作坊那样的木构架结构,小部分引进了砖木混合结构的西式建筑。
两方面的建筑虽然为数不多,但标志着中国建筑开始突破封闭状态,酝酿着新建筑体系。
第二阶段
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1919)
1、政治变革对建筑需求增多
19世纪90年代前后,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设银行,办工厂,开矿山,争夺铁路修建权。火车站建筑陆续出现,厂房建筑数量增多,银行建筑引人注目。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成长的“黄金时代”,轻工业、商业、金融业都有很大发展。在民主革命和“维新”潮流冲击下,清政府相继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这些政治变革带动了新式衙署、新式学堂等官办新式建筑的需要。引进西式建筑,成为中国工商事业和城市生活的普遍需求。
2、中国建筑师队伍的形成,建筑类型增多,建筑技术进步
早期去欧美和日本学习的建筑的留学生也都在20世纪20年代初回国,并且设了最早的几家中国人的建筑事务所。诞生了中国建筑师队伍。在这个时期,中国近代建筑的类型大大丰富了。中国近代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的主要类型已大体齐备。水泥、玻璃、机制砖瓦等近代建筑材料的生产能力有了初步发展,有了较多的砖石钢骨混合结构,初步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
这一阶段是西式建筑影响扩大和新建筑体系初步形成的阶段。
第三阶段
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1919~1937)
到20世纪20年代,近代中国的新建筑体系已经形成,并且在这个发展基础上,从1927到1937年的10年间,达到了近代建筑活动的繁盛期。这个繁盛期局面主要表现在:
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和建筑近代化获得稳定发展的机会。
2、军阀、地主在租界内投资商业活动,经营房地产,建私人住宅,这些活动加快了一些城市的急速发展。
3、世界经济危机引发的建筑材料倾销,使得各国房地产公司利用廉价劳动力和材料,在中国大城市建造高层公寓,高层饭店,高层商业建筑等。
4、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制定了“首都计划”和“上海市中心区域计划”,展开了一批行政办公、文化体育和居住建筑的建设活动。
5、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大片土地沦为日本殖民地。一些城市根据统治者需要,进行了城市规划以及频繁的城市活动。
6、从国外留学归国的建筑师纷纷成立中国建筑师事务所,并且在中等和高等学校中设立建筑专业,引进和传播发达国家的建筑技术和创作思想。1927年成立了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分别出版了专业刊物《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1929年成立了中国营造学社,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在学社进行的研究工作,为中国建筑史这个学科奠定了基础。
7、欧洲新建筑运动对近代中国建筑产生的影响。
是中国近代建筑事业繁荣发展的阶段
第四阶段
抗日战争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37~1949)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建筑业处于萧条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国家积极进行战后建设,建筑活动十分活跃。通过西方建筑书刊的传播和少数新归国建筑师的介绍,中国建筑师较多地接触到国外现代建筑思潮。只是这时期中国处在国内战争环境中,建筑活动很少,现代建筑思潮对中国的建筑实践没有产生多大影响。
是中国近代建筑的停滞时期
建筑类型
(一)居住建筑
(二) 工业建筑
(三)公共建筑
(四)文化教育建筑
(五)商业服务业建筑
一
近代中国居住住宅
近代中国的农村、集镇、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旧城区,仍然采取传统的住宅形式。新的居住建筑类型主要集中在里弄和租界等部分地区。这种新的住宅有独户型、联户型和多户型等基本形态。
20世纪前后,独院式高级在宅的特点:建筑形式和技术设备大多采取西方做法,而平面布置、装修、庭园绿化等方面还保存着中国传统特色。
20年代以后,独户型住宅形态逐渐从豪华型独院式高级住宅转向舒适型花园住宅。
1930年代以后,在国外现代建筑运动影响下,出现少数时髦的新住宅。这种新住宅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大片玻璃等新材料、新结构,装置了电梯、弹簧地板、玻璃顶棚等新设施,建筑空间趋向通透、流畅,造型也成了很地道的“现代式”。上海铜仁路吴同文宅(1935~1937年建,邬达克设计)明显地反映出这一趋势。
指由几幢二层至四层的住宅并联而成有独立门户的住宅形式。兼顾独户型住宅的有点同时又节约了用地。
20世纪30年代,一些大城市中盛行近代住宅的另一种类型,包括一些五六层的多层公寓和许多幢10层以上的高层公寓。这些高层公寓多位于交通方便的地段,以不同间数的单元组成标准层,采用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等先进结构,设有电梯、暖气、煤气、热水等设备,有的底层为商店,有的有中西餐厅等服务设施,外观多为简洁的摩天楼形式。
本土演进住宅类型
最早于19世纪50~60年代出现在上海,是从欧洲输入的密集居住方式,后来汉口、南京、天津、福州、青岛等地也相继在租界、码头、商业中心附近形成里弄住宅区。上海的里弄住宅按不同阶层居民的生活需要分为石库门里弄、新式里弄、花园里弄和公寓式里弄。早期石库门里弄明显地反映出中西建筑方式的交汇。里弄住宅布局紧凑,用地节约,空间利用充分。
左图/右图 石库门里弄/花园里弄
在青岛、沈阳、哈尔滨等地相当普遍。“大院”大小不等,由二、三层高的外廊式楼房围合而成,多为砖木结构,院内设公用的上下水设施。一个大院居住十几户甚至几十户,建筑密度大,居住水平较低。
左图/右图 青岛居住大院平面/青岛居住大院鸟瞰
早期多为单层带局部二、三层,开间宽约4m,进深达10余米乃至30m。因其形似竹筒而得名。这种住宅以毗连的侧墙承重,形成中空的长条形空间。典型的平面分前、中、后三部。以1~2个内天井间隔,前部为门头厅、前厅、前房,中部为过厅、楼梯、后房,后部为厨房、厕所。
它以沿街下层铺面设置带覆盖的通道敞廊为特征,反映出中国廊房式的传统商业建筑与外来的殖民地外廊样式的结合。建筑立面带有浓厚的洋式造型,通常以底层柱廊、楼层、山花组成三段式构图。这类骑楼数量颇多,以其独特的形象构成这些城市的独特风貌。
广东的庐式侨居表现得最为典型。其平面以传统的“三间两廊”为基础,外形多呈方形,一般建2~3层,用材较讲究,布置较灵活,窗户开得较大,有的做成斜角凸窗。室内通透开散,通风采光良好。外观有西方古典式的和中西混合式的。
图/开平碉楼
二
近代中国公共建筑
有以下两类:
1、仿照资本主义国家同类建筑,布局和造型大多脱胎于欧洲古典式、折衷式宫殿和府邸的通用形式。
左图/右图 青岛提督公署/江苏省咨议局
2、中国建筑师设计的具备近代功能的民族形式的建筑。
左图/右图 上海市政府大楼/广州中山纪念堂
1、银行为金融机构,控制着社会经济的命脉。为显示资万雄厚、博取客户信赖,许多银行竞相追求高耸宏大的建筑体量,坚实雄伟的外观和富丽堂皇的内景,大多采用古典式、折衷式的建筑形式,也有少数采用民族形式。
左图/右图 上海汇丰银行/上海中国银行
2、火车站建筑外观多移植国外建筑形式
左图/右图 东铁路哈尔滨站/济南火车站
三
近代文化教育建筑
近代文化教育建筑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大学、中小学、医院、疗养院、体育馆、体育场、公园以及各类纪念性建筑等。国民党政府设立的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以及营造的纪念性建筑,明文规定采用“中国固有形式”。教会系统的学校、医院几乎也都采用“中国式”。
左图/右图 北京协和医院/南京中央博物院
四
商业服务业建筑
1、旧式商业服务业建筑一般都沿用传统建筑形式,适当采用新材料、新结构进行局部改造。改造的主要目的是扩大活动空间,以接纳更多的顾客和争取更多的商品陈列空间,在立面处理上极力加强店面的广告效果。
2、新式商业服务业建筑包括大型百货公司、大型饭店、影剧院、俱乐部、游乐场等,是近代中国城市商业区规模最大、近代化水平最高、建筑艺术面貌最突出的建筑。
左图/右图 上海沙逊大厦/上海国际饭店
五
近代中国工业建筑
建筑风格
一
风格分类
二
传统复兴式风格
这类建筑尽力保持中国古典建筑的体量权衡和整体轮廓,保持台基、屋身、屋顶的“三分”构成,屋身尽量维持粱柱额枋的开间形象和比例关系,整个建筑没有超越古典建筑的基本体形,保持着整套传统造型构件和装饰细部。
左图/右图 中山陵藏经楼/燕京大学校门
这类建筑突破中国古典建筑的体量权衡和整体轮廓,不拘泥于台基、屋身、屋顶的三段式构成,建筑体形由功能空间确定,墙面大多摆脱檐柱额枋的构架式立面构图,代之以砖墙承重的新式门窗组合,或添加壁柱式的柱梁额枋雕饰,屋顶仍保持大屋顶的组合,或以局部大屋顶与平顶相结合,外观呈现洋式的基本体量与大屋顶等能表达中国式特征的附加部件的综合。
图/上海市图书馆
20世纪30年代,现代建筑思潮已陆续传入中国,建筑实践中,一种向国际式过渡的“装饰艺术”倾向的作品和地道的国际式作品也通过洋行建筑师的设计而纷纷出现。这种新颖、合理、经济的摩登形式,吸引了中国建筑师的注意和社会的兴趣,因此,很自然地为传统复兴建筑启迪了一条新路——仿“装饰艺术”做法的路,即在新建筑的体量基础上,适当装点中国式的装饰细部。这样的装饰细部,不像大屋顶那样以触目的部件形态出现,而是作为一种民族特色的标志符号出现。
左图/右图 外交部大楼/国民大会堂
处于现代转型初始期的中国建筑,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承上后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的过渡时期。它所关联的时空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大部分近代建筑还遗留至今,成为今天城巿建筑的重要构成。并对当代中国的城市生活和建筑活动有很大影响。
知识点:中国近代建筑史概述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5.13 万条内容 · 158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