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塔的基本组成
地宫、塔座、塔身、塔刹等。
2.起源
塔是佛教专门的建筑,实际上是埋葬佛骨舍利的纪念物,它作为佛的象征,供信徒们 顶礼膜拜。在印度梵文中称为Stupa,或称“浮图”,译成中文称“塔婆”,以后就简称为塔。
3.塔的作用
供佛。
墓塔:河南嵩山少林寺塔林。
瞭望、料敌。
标志、导航引渡。
风水:文峰塔、文昌塔、文兴塔。
城关过街塔:居庸关过街塔。
4.不同材料的塔
木塔;砖塔、石塔、砖石塔、琉璃塔;砖木混合塔;金属塔
以梦为马 不服韶华
02
佛塔分类-暨-楼阁式塔
A.基本特征
是仿我国传统的多层木构架建筑的,它使用了木建筑的柱、枋和斗拱,并且逐层 向内收进。从结构和外观上都已经中国化了。塔的平面,唐以前都是方形,五代起八角渐多,六角形较少。早期的只用一层塔壁结构,刚度欠强,后来改用双层塔壁, 并增加了一些加固措施,使塔身强度大大增加。使用的材料由全木逐渐过渡到砖木 混合和全部砖石。
B.实例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中国现存唯一的木塔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五代)
苏州报恩寺
南京报恩琉璃塔
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我国现存最高的古砖塔,84米。
河南开封祐国寺塔。
陕西西安大雁塔
典型案例: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A.类型:楼阁式塔
B.时代:建于辽代
C.概述
我国现存唯一的木构楼阁式塔。高67.3米,建于辽代。
外观5层,内部9层,内部在外观上不可见的四层作为结构层的暗层,被称为“明 五暗四”
平面八角形,副阶周匝,金厢斗底槽。
斜向支撑,同独乐寺观音阁,使用叉柱造。
递收(楼层递收,挑檐递收)各层设平座及走廊。
56根木柱分为三圈被放置在柱础之上形成一张八角形的柱网
除此之外柱网外围还砌以2米厚的土墙将木柱紧紧包裹使之更加坚固
一种中国建筑特有的构件出场了即斗栱它由多个小型木块铺叠而成可以承上启下连接各层柱、梁、枋
四个暗层的作用也就此显现它们有如四道金箍可以有效约束塔身防止位移变形
各种宗教法器
从下至上依次排列
中间由铁刹串联
每当电闪雷鸣时
铁刹充当起避雷针
四周八条铁链成了引雷的引下线
庇佑木塔安然度过轰雷掣电四个暗层的作用也就此显现它们有如四道金箍可以有效约束塔身防止位移变形
D.释迦塔的结构特点
a.平面:八角形,比正方形减少百分之五的风压,抗风性能提高。
b.结构体系
金厢斗底槽,副阶周匝,内外槽双套筒式平面和结构,意味着把中心柱扩大 为内柱环,大大增加了塔的整体刚度。
c.底层
加固底层最不利环节,将底层内外槽柱用砖土墙包砌,起到了稳定底层柱网 的作用,在二三层内外槽柱和五层外槽柱的内侧也添加附加环抱柱以辅助柱网 的稳定。
d.叉柱造
形成稳定的结构,由下至上逐层递收包括层高,出檐,柱子等。整体匀称, 有韵律感。(斜撑同观音阁)
e.斗棋
根据部位不同,使用160多种斗棋,形成柔性的榫卯结构,部分抵消水平力、 垂直力,有利于抗震,使其有很大牢固性。
e.平坐暗层
暗层内添加立柱,斜撑,将平坐柱网与其上下铺作层连城整体框架,使得四个暗层形成四个刚体层,成为每个使用层的基座。
尽量少用大料,多用小料,9层塔柱均为叉柱造,短柱小料有效减轻了自重。
合理安排门窗大大提高了外槽柱的稳定,楼梯采用逐层移位的布置形式,避 免楼梯垂直布置带来的结构不利的环节。
知识点:佛塔建筑的特征
0人已收藏
2人已打赏
免费95人已点赞
分享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5.13 万条内容 · 15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佛寺案例4-蓟县独乐寺独乐寺,又称大佛寺 位于中国天津市蓟州区,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也是中国现存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 独乐寺虽为千年名刹,而寺史则殊渺茫,其缘始无可考,寺庙历史最早可追至贞观十年(公元636年)。 独乐寺占地总面积1.6万平方米,寺内现存最古老的两座建筑物山门和观音阁,皆辽圣宗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 民国十九年(1930年),独乐寺因相继被日本学者关野贞以及中国学者梁思成调查并公布而闻名海内外。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9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我来赚点经验。
回复 举报
很多地方值得学习,恒专业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