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居住建筑设计 \ 适老化建筑设计

适老化建筑设计

发布于:2022-11-08 16:16:08 来自: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什么是老年人?除了部分国家,世界上普遍把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人称为老年人。2019年,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世界中年龄大于65岁的人口数量约占人口总数的9.1%,大部分国家老年人口占比都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为日本,该比例为28%;其次为欧洲大部分国家和加拿大,老年人口占比均在20%左右。这项数据在中国为11%,但是考虑到建国后的出生潮以及近年逐渐下降的出生率,未来几年中国的老龄化人口比例可能会出现剧烈上涨。

图片

联合国预测不同区域2011年到2055年老龄人口占比变化

一、老年建筑的定义+分类

1.老年建筑可分为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主要有:

(1)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2)老年护理院。

(3)老年活动中心。

(4)老年人社区服务中心。

二、老年建筑设计要求及要点

1.总体上

适老化住居的外部空间环境和内部空间环境构成,需要具备以下六个特征:

(1)持续照顾

适老化住居能够满足老年人进行居家养老的持续居住的需求,通过潜伏性设计适应老年人身体条件的变化。

(2)全龄通用

住居内的养老服务设施能够为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的使用者提供服务。

(3)灵活组构

适老化住居的建筑、套型和套内空间具有-定灵活性,能够提供丰富的居住选择,以及适应随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变化而引起的居住模式转变。

(4)多元综合

适老化住居设计应融合多种相关产业,形成集聚效应,实现医养结合配置,兼顾居民的生活需要与住居的长效运营。

(5)环境适应

适老化住居的规划模式、建筑布局和景观配置能够适应周边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与城市交通系统有效衔接,与周边配套设施共同协作。

(6)有机生长

适老化住居在设计初期需要进行充分策划,预留未来的弹性发展空间以便按照居民需求进行合理调整。

2.外部环境设计(小区空间规划)

(1)空间层次安全感

根据典型居住小区规划理念中“中心区域——组团中心——住宅单元——住宅”的分级方式,建立由居住小区外部空间逐步过渡到住宅套内的由公用到私密的空间层级,由开敞到围合的渐变式空间层级,同时构建不同层级空间的视觉联系和景观渗透,建立连贯而清晰的空间领域感。

从而使老年人在回家过程中,经由中心、路径、领域的场所位移,逐步增加安全感和领域感,并由此感知邻里层次。

图片

(2)空间组织可识别

规模较大的住居中,空间方向感和识别性对老年人的居住生活有很大影响。

首先强化中心。合理组织中心、路径和领域关系,形成放射状布局,强化中心和领域的联系,以增强空间构成逻辑给老年人形成的心理印象。

其次强化轴线。将主要空间路径加以强化形成轴线式的心理印象,同时配合住宅组团和楼栋的识别性设计来增强空间的方向感和识别性,但要注意轴线不宜过长。

最后强化围合空间。可通过改变空间围合方式、空间高度和建筑界面形态等方式在组团空间形态塑造上应加以区分。

(3)空间尺度宜居性

外部空间设计要考虑老年人的环境心理,关注空间的真实感知效果。

首先降低层高。在设计中应改变传统的粗放式开发理念,权衡居住环境质量和开发容积率,适当降低住宅楼层。

其次合理设置绿地。避免集中设置大面积绿地,需以老年人宜居性为主要权衡因素,按照指标要求设置尺度适宜的中小型绿化空间。

最后确定合适的空间尺度。应根据老年人的感知和行为能力来合理确定空间尺度,以改善外部空间环境给老年人心理感受,如扩大建筑山墙间的距离

(4)空间设计丰富度

在设计中应综合考虑气候制约因素,增加空间的丰富性,进行立体化设计。

首先设置屋顶花园。可以开发多层屋顶空间,通过对商铺、裙房以及其他公共建筑的屋顶空间加以绿化利用,而营造多层次的立体活动场所。

其次增加选择。增加空间的丰富性还体现在空间选择和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可以增加老年人的路径选择,创造“洄游”路线,增加空间的可达性,亦提高老年人的步行乐趣。

最后进行复合设计。在商业设施临近建设的住居内,可加设连廊直接连通二者,但应避免居住和商业功能流线混杂,兼顾通达性和各自的独立性。

3.外部交通设计(小区交通规划)

作为整个住区的“血液系统”,外部交通系统通过动态组织使不同出行方式的居民实现空间转移,依托静态空间存放居民的机动和非机动的交通工具,在住居的总体规划和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占据重要的地位。交通空间的规划设计水平关乎整个住区人车通行和车辆存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到建筑布局、空间分区和住区环境,应结合老年人出行特点和气候制约因素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设计。

4.外部景观设计(小区景观规划)

(1)绿化设计

老年人比中青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更加需要公共绿地,因而适老化住居绿地面积指标应适当加大,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视具体设计条件而尽量增加。在规划布局中,应合理确定各绿地层级规模,具体来说有以下 5 个方面策略。

图片

①系统布局,立体化配置

基于总体规划进行系统布局,采用集中与分散结合,点线、面互相配合的绿地空间形态构成。开发多层屋顶和垂直墙面进行立体绿化,增加室外活动空间,实现整体绿地空间的集约高效利用。

②适当开放,提高可达性

为增加利用率,老年人室外活动空间应具有可达性,并与其他空间应保持 L -定的视线联系,以保障老年人发生紧急状况时得到及时援助。

③防寒避风,争取日照

在外环境适老化设计中,应争取尽可能多的日照。绿地选址应在防寒避风位置,以保证空间环境的舒适度。

④顺应地势,因借环境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解读基地特质,顺应原有地势,结合周边自然环境。

⑤复合化布局,集中优势资源

公共绿地尽量与公共服务设施就近集中布置,形成多功能的一体化活动空间。

(2)室外活动空间设计

①安全性

老年人活动空间与其他空间应保持一定的视线联系, 以保障老年人发生紧急状况时得到及时援助。

老年人和儿童的活动场地不应布置在风速偏高和位置偏僻的区域,与车行道和停车场之间的距离应大于 10m,并应设置减速带、提示牌、保障无视线盲区等安全设置。

图片

②可达性

为增加利用率,老年人室外活动空间应具有可达性。

在满足便捷可达的基础上,应设置适当的过渡空间,作为老年人在室外空间转换过程中的心理过渡和视觉提示性空间。在设置过程中通过部品设施和地面铺装暗示空间的变化,增加活动空间的导向性。

同时,过渡空间本身也应具有一定功能性,设置座椅和其他服务设施以供老年人临时休息和观景,

③交往空间

多数老年人在退休之后面临社会关系转变,与社会交流减少容易使老年人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设计者要了解老年人的社交心理,合理设计交往空间以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交往空间应选择在老年人易于相聚的位置,可以选择有一定挡风和遮蔽物的近宅小型空间,或将大型空间划分为相互联系的若干小型空间。

④无障碍设计

适老化住居应全面进行无障碍设计。具体来说,居住绿地的步行道应为无障碍通道,轮椅专用道纵坡不应大于 8%, 步行道宽度应不小于 1. 5m,至少满足轮椅和行人并行,休息座椅一侧应留有轮椅停留空间,同时室外坡道和楼梯需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精细设计

⑤无障碍设计

景观小品设计应考虑到老年人的身心特点,进行无障碍设计,并与整体景观风格相互配合,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符合老年人的普遍审美观点。

5.内部公共空间设计(独栋交通核设计)

(1)交通空间设计

适老化住居的交通空间由水平交通空间和垂直交通空间两部分构成,其中水平交通空间是住居外部、公共空间和套内空间的直接联系媒介,而垂直空间是联系住居各层的交通核心,两个部分需要相互紧密配合,共同构成协调有序的内部交通系统。

在设计上,设计者应需要根据老年人和其他年龄人群的身体行为特点对水平交通空间进行适老化、精细化的设计。

(2)交往空间设计

住居中的老年人普遍反映高层住居楼栋缺乏交往空间。

在个体意愿和身心健康维护的方面,老年人群体十分需要适宜的交往空间,以加强与人沟通,削弱退休或身体衰退等因素引起的失落感。同时,加强邻里沟通也有助于促进社会代际互助,更好应对紧急情况下的支援需求。

因此,高层适老化住居的交往空间需要重视交往空间层次的建构,不能忽略高层住居楼栋内部交往空间的塑造,应针对 不同空间位置塑造适宜其所属交往层次的适老化交往空间。

6.套内空间设计(套内设计)

(1)起居室空间设计

起居室作为老年人居家生活的主要场所,应注重迎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活动能力,营造开敞明亮、温馨亲切的空间氛围,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精神活力,促进老年人与家人朋友的交流。在设计时要以下几方面内容:

图片

①空间尺度

起居室的尺寸由轮椅通行、家具布置和老年人看电视的视距等因素共同决定。

②功能分区

起居室主要包含 4 个主要功能区域。其中,坐席区主要供老年人看电视、读报、待客和泡脚等,需摆放多人坐席和电视机。通行区需要有足够宽度,并在端头适当放大以便于轮椅回转。日光健身区为老年人靠窗晒太阳和简单锻炼的位置,保证视野开阔,通风采光良好。

图片

③交通流线

起居室通常作为核心空间,组织主要的套内交通,因而起居室宜位于住宅中部,组织联系套内主要空间,使老年人能够便捷的到达各空间。起居室不宜成为穿行式空间,以防止起居室内的主要活动受到干扰和阻碍。

④家具布置

在设计中坐席区宜对向门厅布置,以便于老年人及时了解到人员出入情况,家具设置尽量具有一定灵活性,便于挪动或

收放。

(2)卧室空间设计

卧室是老年人休息和放松的重要空间,随着老年人年龄增长、身体衰退,卧室逐渐超越起居室成为老年人最主要的使用空间。在保持私人活动私密性的基础上,老年人卧室的设计要注重提高安全性和舒适度,具体设计要求如下:

图片

①空间尺度

设计中应保证卧室的舒适度,面积应适度增加,还应预留轮椅回转和护理人员陪护的空间,进门处不应出现狭窄的转角以防担架进出受到阻碍。

②空间环境

由于严寒地区冬季气候较冷,卧室环境更重视采光和保暖,应尽量选择朝南向布置,合理布置门窗以保证足够的日照和自然通风。

③布局方式

在设计中注重老年人卧室的多元性设计。对睡眠以外的功能进行集中布局,留出集中空间做其他功能,满足多元功能内

容所需的空间范围。

(3)卫生间空间设计

由于老年人使用卫生间较为频繁,卫生间应尽量靠近老年人卧室布置,或在老年人卧室内设置专用卫生间。其次由于卫生间空间的特性,,老年人在入浴和如厕过程中容易发生跌倒、磕碰的事。因此卫生间的适老化设计非常关键,需要重视以下几点。

①空间尺度

在设计前期应结合目标人群的需求设置成轮椅专用类型的卫生间或一般类型卫生间。同时--般类型卫生间也应考虑后期改造成为轮椅类型的可能。因此要综合考虑改造时的管线、设备、轮椅通行等因素合理确定空间尺寸。

②干湿分区

卫生间的干湿分区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使用安全而在设计中要注意做好洗浴设施的排水设计,应尽量将湿区设置于卫生间内部,避免被穿行,干湿区之间要设置过渡带,作为更衣区域。

③安全防护

设计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以便于老年人操作,减少磕绊事故、利于紧急救助。卫生间的设施应设置安全扶手,地面应选用防滑材质。卫生间的门应为外开门或推拉门,并在适当位置设置紧急呼叫装置。

④通风保温

卫生间的微环境控制较为重要,关系到老年人的健康和使用舒适度,因而卫生间设计要注意采光和通风,尽量争取对外开窗,增加自然通风,并设置人工排风设施。同时也要注意室内保温,以免老人在洗浴过程中着凉。


知识点:适老化建筑设计

适老化设计——住宅产业化(装配式建筑)经典案例分享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居住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28.71 万条内容 · 40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建筑”的定义与核心

(1)定义: ①建筑是运用物质材料和科技手段所创造的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的需要的空间和环境,是人们用泥土,砖,瓦,石材,木材,金属等建筑材料构成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间,如住宅,公寓,厂房、体育馆,窑洞,水塔,寺庙等。 ②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满足生活、生产或其他活动的需要而建造的物质的有组织的空间环境。——《建筑概论》 ③建筑是由人工创造,运用物质材料和科技手段所创造的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具有一定寿命且相对稳定的空间和环境,是人们用泥土、砖、瓦、石材、木材、金属等建筑材料构成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间。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