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众多,在实现“住有所居”的保障性住房兴建总体目标要求下,规模庞大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在全国展开。如何从“住宅建设的传统建造阶段”向“住宅生产的工业化阶段”转变成为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初期面临的重要课题。
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牵头设计的北京众美光合原筑公租房项目(3#、4#楼)作为“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保障性住房新型工业化建筑体系与关键技术标准研究(2012BAJ16B01)”的示范工程,全面攻关保障性住房的SI工业化住宅通用体系与集成技术,是我国首次实现保障性住房SI住宅设计的实践落地。它具有较强的集合代表性——它既是产业化住宅,又是公租房项目,同时还引入了适老化的设计。
一 项目介绍
项目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黄村林校路西侧,用地规模15800㎡,总建筑面积约为20400㎡,其中3#、4#楼为公共租赁住房,总建筑面积6904.32㎡。
项目以新型工业化建筑体系为基础,采用住宅支撑体S与填充体I分离方式,以工业化设计与集成技术契合保障性住房租赁性、耐久性、经济性和适用性特点。
1、标准化与系列化
项目采用外形规整、小体形系数的主体结构,均匀布置承重墙,结构计算简单,便于工业化建造实施,有效降低建造成本。3号楼外廊式公租房按照使用面积分为40㎡、50㎡、60㎡三个套型系列,在楼栋内可灵活调整不同套型系列比例,兼顾套型合并的可能性并适应将来不同的居住模式和改造需求。4号楼单元式公租房采用标准一梯四户形式,配置了两个系列套型。同时,楼栋进行模块化整合设计,易于实现建筑、结构、设备的优化整合。
(建成后套内实景:公租房一居室)
2、灵活性一体空间
套型设计充分考虑家庭结构变化对居住产生的新需求,结合未来可能的居住需求变化实现可持续性。采用大跨度空间,尽量采用方便居住者灵活分隔空间的轻质隔墙系统,实现其适应性。
3、集约型功能空间
在有限的面积内实现基本功能和良好品质的要求。提出了将综合型门厅、交流型LDK、多用型居室、分离型卫浴、家务型厨房和居家型收纳六大功能系统集约布置,保证功能的完备。
4、分离式技术应用
住宅的主体建筑和内装设备分离,既实现了住宅平面布局的灵活可变,也保障了在主体耐久性基础上的内部设施更新维护的便利性。卫浴设施部分集中降板,并利用门厅和走廊吊顶的上方敷设厨房管线,从而避免层高过高。卫浴设施集约化,可减少竖向排水管数量,缩短横向引管的长度。户内管线集中设于户外管道竖井,避免管线在户内纵向穿楼板所带来的漏水和产权不清。
5、部品模块化
项目探讨了部品模块应用的可行性,整体厨房、整体卫浴和整体收纳三大模块化部品均采用标准化设计,统一定型尺寸,便于生产和安装,实现了整体卫浴应用率100%,整体厨房标准化设计与应用100%。
6、内装集成系统
项目采用干式内装集成系统,实现了综合性攻关技术解决方案的落地,突出体现了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和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了传统住宅产业的更新改造,以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换。
二 规划设计的目标定位
1、以城市家庭居住可负担需求为导向的高品质住宅建设为目标,立足于为居住者提供 “具有优良品质的长效性居住社区” ,贯彻居住的长效性?维护的长效性?环境的长效性的建设原则。在公共住房供给和建设上重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长远性课题,更加注重能效、品质和质量,力求建设可持续居住的环境空间。
2、从国内外公共住宅的建设课题出发,借鉴国际先进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理念,考虑公租房特性,控制成本降低造价,满足多样的居住需求,实现空间的可变性和便于改造性和维护性,探索公共租赁住房可持续设计与建设的新模式。众美地产北京大兴项目既要成为众美地产未来战略发展的品牌项目,同时建设成为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样板和全国示范项目。
3、思考当前国家规模庞大的公共租赁住房工业化建设方式转型课题,通过标准化设计?装配化建造、研发实践公共租赁住房工业化建设体系和在住宅主体与内装设备的技术集成,运用关键技术产品提高住宅居住性能,推动公共租赁住房工业化建设的技术进步。
4、结合城市周边环境和地理位置,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的居住空间。按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进行规划建设社区,遵循下述规划设计理念。
(1)鲜明的社区特色。
(2)自然的和谐共生。
(3)宜人的户外环境。
(4)功能的多样性。
(5)节能环保技术的开发应用。
三 规划设计特色
1、围合型的社区结构。
规划结构为一环(车行环路)两纵(南北街道空间和社区内的南北公共空间)两院的空间构架。整个社区结构分成两级,即公共社区空间和围合院落空间。进入社区是集中的公共空间,南北相贯通,进而通过一条南北向的社区开放空间将人流引导围合而成的两个院落,强调社区的统一有致,且外部整体的面向城市空间。为保证地块内具有良好的景观与环境,将商品住宅与公租房分置两区,围绕中心绿化围合布置,商品住宅沿南北向布置于地块内侧,公租房沿街布置,商品住宅和公租房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
2、道路组织与步行品质。
小区出入口的设置结合人流来向、车流方向等因素来考虑,在公租房中部采用过街楼的方式增加步行出入口。小区内部采用人车分离,地面停车均布置在小区外围的沿街一侧,地下车库出入口与城市道路联系紧密,机动车不对小区内部环境造成任何干扰。人车分行系统为居民提供了安全、宁静的高品质室外活动空间,形成了良好的步行网络。小区停车方式由地上停车与地下停车两种方式相结合,其中地上停车位17辆,地下停车位约100辆,地上与地下相结合的停车方式较为经济合理。
3、良好的街区感和空间尺度。
小区采用围合型的布局结构,外向对城市开放商业设施,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内向营造一个安全、宁静的高品质的居住空间。为强调近人尺度,公租房和商品住宅均为6层,设置住宅底层局部架空、过街楼和入户大堂等,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和氛围。
4、服务于社区与城市的公共设施。
总体布局将公建分布在地块东南侧沿林校路的一侧,兼顾了公建的使用性质、地段特点、景观效果等多种因素,使其既服务于社区也服务于城市。首层商业店面与地下空间结合,拓展商业界面,创造有趣味的空间层次。
5、景观空间的特质。
小区集中绿化与线性绿化结合,在小区内均匀布置,照顾了居民使用的均好性。绿地率达到30%。集中绿地被商品房和公租房环抱,不仅有良好的景观和绿化,也有供儿童活动的游戏场地;商品房和公租房朝向中心绿化均有良好的景观视野;线形绿地内设置小区入口主题景观广场、喷泉、浅水、浮桥以及各种景观元素等,结合步行道及漫游健康步道构成丰富而生动的景观效果。
四 项目理念和设计主题
项目理念及科研性主题:
■公租楼房要通过降低成本来应对
◆健康住宅
◆确保品质
◆方便老年人使用、通用设计
设计主题:
■面向多种居住方式的紧凑型平面布局
■可在改建时提高住宅档次
■租赁住宅的所有人可方便地进行必要的改建和维护管理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