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进行空间行为设计
主要从:人的行为对建筑空间环境的需求、建筑空间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两个方面入手。
一、人的行为对建筑空间环境的需求
(1)满足人的行为需求
①确定建筑空间尺度:根据人本身的行为要求确定房间的尺度、门的大小、窗户的大小和高度、走廊的宽度等。
②确定建筑规模:
·亲密距离、人际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
·在确定建筑规模的时候,往往这几种距离形式是同时存在的,因为在一个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多种关系的存在导致多种距离的存在,这些距离的在数量上的组合,决定了其包容的规模。
③确定特殊行为需求:
·在火灾、地震发生时,人们的异常行为需要受到考虑。因此,交通空间要明确并具有导向性,必要时给予指示牌。
·在预计人流聚集的地方适当扩大面积,以不至于过于拥挤,在大型空间中设置足够的出入口,并要考虑人有按原路返回,以及向下逃走,向光性的行为特点。
(2)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①刺激的需求:在游乐园、花园中需要加大刺激,而在疗养院、宿舍等需要控制刺激量,从而达到人们心理的平衡度。
②安全感:安全感的产生要求环境对于人们来说是稳定的、可预测的、少变动的。
③自主性需求:如建筑中采用“母子空间”可以使使用者获得选择的自主性。在“母”空间中获得开敞的空间感受,在“子”空间中获得私密性和亲切感。
二、建筑空间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1)行为诱导
·(巴塞罗那德国馆)利用列柱、连续的柜台,水平向的片墙,带有方向性的色彩、线条、地面、顶棚的处理诱导人的行为。
·(苏州留园) 留园入口运用了大小、疏密、开合闭启、明暗及方向的变化等多种对比手法,构成丰富多变的空间组合,
使通常较难处理的狭长通道,具有了生气和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从而引导人们循着特定的方向路线,自然地由一个空间转入另一个空间,阅尽全园的主要景观。
·(光之教堂)光线也是诱导人的空间行为的一一个因素。在一个有光影变化,照度强弱不一的环境中,人的眼睛会本能地转向最明亮的部分,并产生欲加前往的动势。安藤忠雄正是运用了这一原则创造出了圣神、纯净的光之十字。
(2)行为制约
·(爱媛县民馆)日本建筑师丹下健三设计的爱媛县民馆的入口用弧线逐渐收拢,使入口敞开到入席逐渐缩小,让观众感到自然地缩小了个人空间范围,暗示使用者到了公共场合,要拘束自己的行为,与众人一道来欣赏演出。散场时,行为受束的观众经过逐渐扩展的出口,无意中感到又恢复了个性,被压缩的个人空间气泡又渐渐地膨胀起来。这样有效地控制了观众的行为。
2、总结——建筑空间与人的行为的辩证关系
人的行为一建筑空间环境关系是一种“能动性的交替关系”,相互影响,人的空间行为应成为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出发点与归宿。行为科学为建筑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与设计依据,如与私密性及领域感相联系的社区住宅设计方法,根据视知觉与建筑形式美学要求的设计方法,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方法等。在目前的建筑发展史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利用行为原则设计的成果范例,雅典卫城正是按照人们庆典礼仪行为过程而成功设计的范例之一,以及我国的故宫设计中对于上朝行为的考虑,园林中对于游人行为路线的重视。
知识点:空间行为设计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51.18 万条内容 · 442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确定建筑规模:
·亲密距离、人际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
·在确定建筑规模的时候,往往这几种距离形式是同时存在的,因为在一个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多种关系的存在导致多种距离的存在,这些距离的在数量上的组合,决定了其包容的规模。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