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保国寺五大看点

保国寺五大看点

发布于:2022-11-06 22:10:06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布局


第一个特点是平面布局进深大于面阔。
 
保国寺大殿是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厅堂式构架体系。所谓面阔,就是横向上;所谓进深,就是纵向上。

图片

净土池看保国寺大殿外观
 
当你从外面看这个大殿时会觉得有点奇怪,似乎是重檐歇山的七开间样式,但重檐的这两层屋檐又紧贴在了一起显得别扭。原来这下面一重屋檐是清代康熙年间增设的,所以看着有些不舒服。只有进入殿内,我们才能感受到这座国保的伟大与雄奇。


图片

保国寺大殿内部


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平面布局是很常见的,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是面阔长于或等于进深,也就是说一栋房子总归是横向长度大于等于纵向长度。比如故宫太和殿是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横向长度达到64米,纵向长度37米。横向远大于纵向。而保国寺大殿进深13.3米,面阔11.8米,纵向长度明显超过横向,也就是进深大于面阔,所以只要你抬脚进入到大殿里面,一定会不由得对它肃然起敬,就有这个特殊的平面样式在起作用。


斗拱


第二个特点是斗拱用材断面高宽比3:2,达到最高出材率和最强受力效果。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把这个大殿用的木料截个断面出来看,这个断面的高宽比不是正方形而是长方形,并且长短边比例是一致的,就是3:2。为何有这个比例呢?因为《营造法式》里就是这么讲的。
 图片

图片


《营造法式》将建筑用材分为八等,一等材高九寸,厚六寸,用于九间大殿或十一间大殿。二等材高八点二五寸,厚五点五寸,用于五间或七间大殿。以此类推,五等材高六点六寸,厚四点四寸,用于三间小殿。直到八等材,用于殿内藻井或小亭榭。
 
保国寺有着复杂的斗拱结构,它的斗拱用材五等材,藻井用材七等材,吻合《营造法式》用材规定。更为厉害的地方在于,斗拱用材断面高宽比为3:2,这个比例兼顾了构件的刚性、强度和出材率等问题,达到最理想的受力效果和最高出材率的经济适用性。
 

图片

保国寺斗拱


西方直到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才通过科学实验得出梁的截面高宽比根号3:1时刚性最大,根号2比1时强度最大,那么保国寺3:2的用材断面高宽比就同时具备了最佳的刚性和强度。这种选择比西方早了八个世纪。


立柱


第三个特点是瓜棱样式拼合柱

保国寺大殿的柱子非常独特,有人称它为拼合柱,有人称之为瓜棱柱。这里面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瓜棱样式概念,一个是拼合柱概念。很多人容易将其混为一谈。这里我们分开来讲一讲:
 
所谓瓜棱柱,就是柱子外部带楞,断面像南瓜状的柱子。起源于汉魏时期的束竹柱。保国寺大殿的16根柱子全做成瓜棱柱样式,这种样式在《营造法式》里有记载,但在宋代木构实物里已是极为罕见。


图片

蝉肚绰幕与瓜棱柱


这种瓜棱柱作为装饰手法,一般多见于石质构件,或者晚期建筑构件中。而保国寺大殿的16根柱子全做成瓜棱柱样式,且断面形成的瓜棱柱还多种多样,这个非常有意思。
 
所谓拼合柱,就是将多根小木料拼合到一起形成大柱子。使用小料充当大材以承重载这是提高木材利用效率的好办法,也是营造法式的关键要求:大料做梁,中料做柱,小料做拱枋——大料不可小用。把小木料用木楔(xìe)拼合在一起,以小料成大材,不仅省却了对于大型木料的依赖,且具有独特别致的艺术效果。


图片

  拼合柱做法


保国寺大殿就是现存木构建筑中拼合柱使用的最早实例。不过我们在这里要分清楚,有的柱子是用整木刻画出瓜棱样式,而有的柱子是多根木料直接拼凑到一起形成的断面瓜棱形样式,瓜棱的断面形状也有好多种,如果不多加注意,往往容易混为一谈。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保国寺现存拼合柱案例并非都是宋代原物,而有后代维修时的改装。这个年代问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并不妨碍这种做法的独特性。
 
在这里,我们还请大家注意下这些柱子的另一个明显的独特之处,就是侧脚。什么是侧脚呢?简单的说就是柱子是斜的,不完全垂直的。
 

图片

保国寺梁架结构
  
宋代规定,建筑的外檐柱在前后檐方向上也就是纵向上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方向上也就是横向上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角柱同时向两个方向都倾斜,这种做法叫侧脚,目的是借助于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斜。保国寺的柱子侧脚数据同样吻合法式规定。侧脚这种做法说着简单,其实施工技术要求非常高,明代以后不用,大量的穿斗样式来起到增加聚力的效果,梁架结构逐渐式微。这也是为何木构建筑的欣赏首选唐宋的原因。


藻井


第四个特点,精美绝伦的大木作藻井举世罕见。
 
宋金以前建筑藻井虽有,但施大木材斗拱营建的藻井仅此一例。这与大殿内部空间利用的变化紧密关联。大殿内部空间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这个答案很重要,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就是佛坛空间与礼拜空间的变化。我们把列置佛菩萨的高坛称为佛坛,那里是神的空间。把信众们合十磕头礼拜的地方称为礼拜空间,这里是人的空间。
 
保国寺内部梁架结构是八架椽,前三椽栿,中三椽栿对后乳栿,用四柱。


这些名词大家不用纠结,其实意思就是说,在纵向上,我们把这个室内空间分成三个部分,从前往后,第一部分占比八分之三,第二部分占比八分之三,第三部分占比八分之二。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前三椽栿也就是第一个八分之三是礼拜者的空间,中三椽栿也就是第二个八分之三是佛坛的空间。

图片

保国寺佛坛
 
在这里我们注意到,佛坛的空间占比较之前唐、五代时期有了很大的缩减,连三椽栿都做不满。而佛坛前面人作为礼拜者的区域有了很大的扩大,在人神交流的场所,放下神的架子,关注人,从礼拜者的角度来看待空间营造,这是宋代宗教艺术很大的一个特征,我们称之为理性主义的人文之光。
 
于是成就了大殿里这方精美绝伦的藻井!这是殿内木构装饰最精彩的部分。它偏偏是在人的空间,而不是在神的空间。


图片

 保国寺大殿大藻井
 
那么又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大殿的上方要做藻井呢?
——这要延伸到我们建筑背后的深远而博杂的文化内涵了。
 
据汉代文献记载“藻井当栋中,交木如井,以压火祥”,是辟火的吉祥物的概念。五行之中,以水克火,于是木构建筑设置克火的藻井成为一种必需品。而中国古代文化中“天一生水”的概念又使得这个井的意向悬扣于屋顶,意味着藻井水源自天上,取天水而不绝,以天水而镇火。在木构井圈旁绘饰水藻纹,更是强化这种“天井”的意向。
 
之所以说这种大木作藻井极为珍贵罕见,后世逐渐弃置,是因为这种大木作营建,藻井木构和房屋梁架是形成整体关联的。
 
大殿开间大小不同,藻井大小高低随之变化。大藻井利用大殿主体结构中的补间铺作承托,而小藻井处在非对称的主体结构斜拱之间。为了承托它,在山面檐柱柱头铺作里跳插入了45度方向的虾须拱,这种极为特殊的拱形样式正是宋代木构技艺杰出的最有力证明。
 
《营造法式》中提到,丁头拱中,若只里跳转角者,谓之虾须拱。所谓丁头拱,就是半截拱,只有一个卷头。在这里我们看到丁头拱中最为特殊的实例——虾须拱:配合着大木作藻井意向,形成一对在天井中游泳的巨虾。虾须拱这个概念大家也不一定非要记住,可以对照图片看一下有没有觉得像一只大虾就可以了,觉得有意思就行。
 

图片

保国寺大殿虾须拱
 
学会了观察之后我们了解一下大殿藻井的木构营造:
 
大藻井下部为八角井,由平綦枋围合成方井,然后四角加四条抹角构成八角井,八个角各出两跳华拱,而令拱随着承托的圆井也作圆弧状,上面承托八条弧形阳马(即角梁)汇聚于顶,阳马之间有八道圆环构成穹窿状。视觉上如层层波浪压入一井。
这些名词如果大家听不懂也没关系,课后可以对照下文档图片方便理解。
 
小藻井做法类似,只是圆环减为五道。大藻井与三椽栿之间为长方形平綦,上残留水藻纹彩绘图案。
 
也唯有这种古法藻井,方能更真切地体现藻井的本意。
  

彩画


第五个特点是“七朱八白”阑额彩画。
 
大殿梁架阑额上均匀分布着一道道白色条块,这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赤白装饰彩画形制,俗称“七朱八白”。
 

图片

保国寺“七朱八白”阑额彩画
 
宋代彩画有五大类型,五彩遍装,青绿晕装,涂红刷饰等。涂红刷饰里面刷红加白的方块,叫七朱八白——檐额或大额刷八白者,随额之广……二尺以上者,分为七分,各当中以一分为八白,于额身内均作七隔,其隔之长随白之广,俗谓之七朱八白。
 
保国寺大殿的这种彩绘遗迹,其比例和形制都与《营造法式》中所载内容完全吻合,这也是国内完整的宋代木构建筑中的唯一案例。
 
七朱八白这种有点奇怪的装饰图案,很可能源于早期建筑的重楣样式。


所谓重楣,也就是双重阑额,是为了将柱与柱之间关系结合的更加紧密的一种营造方式。


这种重楣样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其古老的图案记忆却保留下来,便形成了宋代的七朱八白装饰。


知识点:保国寺五大看点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2 万条内容 · 15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保国寺的历史地位

本文节选自艺旅文化X筱溪听泉老师新年首发的重磅音频课程【国保100】文稿。 01 保国寺的历史地位 保国寺位于宁波西郊灵山之上,原名灵山寺,唐代由僖宗皇帝赐名保国寺。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