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隧道工程 \ 隧道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

隧道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

发布于:2022-10-27 15:57:27 来自:道路桥梁/隧道工程 [复制转发]

由洞外向洞内传递方向和坐标联系导线:洞外导线的方向和坐标传递给洞内导线,构成一个洞内、外统一的控制系统。主要是支导线。

斜井、横洞或竖井:增加开挖面
方法:垂准仪光学投点、陀螺经纬仪定向

图片


图片


由洞外向洞内传递高程
斜井或横洞
往返水准测量:斜井坡度陡,视线短,测站多,照明差,误差积累较大。每 10站左右应在斜井边布一临时水准点,以便往返测量时校核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温度,对向观测  
竖井
悬挂钢尺
图片

图片

光电测距快速、准确,50米深更显优势
图片
前面括号:A与测距仪照准头转动中心的高差
后面括号: B与反射镜转动中心的高差

图片


图片


一、平面控制测量

  • 为了给出隧道正确的掘进方向,并保证准确贯通,应进行洞内控制测量。
  • 由于隧道洞内场地狭窄,平面控制常采用中线 导线 两种形式。


(一)中线形式

  • 用中线点直接进行施工放样。
  • 适用于较短隧道,以定测精度测设中线点,距离和角度数据由坐标值反算。
  • 测设新中线点,算出新点实际的精确点位,与理论坐标比较,若差值较大,应将新点移到正确的中线位置上。


(二)导线形式

  • 洞内控制依靠导线,施工放样用的中线点由导线测设。
  • 导线控制的方法较中线形式灵活,点位易于选择,测量工作也较简单,而且具有多种检核方法,适用于长隧道。

洞内导线与洞外导线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 洞内导线是逐渐向前延伸,只能敷设支导线  狭长形导线环 
  • 导线形状取决于坑道形状;导线点的埋石顶面应比洞内地面低 2030cm,上面加设护盖、填平地面,以免遭受破坏。
     ◆  

洞内导线常采用的形式
1.单导线  半数测回测左角,半数测回测右角。
2.导线环  每测一对新点后(如5和5’),按两点坐标反算5~5‘距离,与实测距离比较。
3.主副导线环 双线为主导线,单线为副导线。 副导线只测角不量距。 按虚线形成第二闭合环时,主导线在3点处能以平差角传算3~4边的方位角; 以后均仿此法形成闭合环。
4.交叉 导线   并行导线 每前进一段交叉一次,每个新点由两条路线换算坐标,取平均值。
5.旁点闭合环   A、B为旁点。旁点闭合环一般测内角,作角度平差;旁点两侧的边长,可测可不测。
当有平行导坑时,可利用横通道将正洞和导坑相连,形成导线闭合环。

图片

 ◆  
中线或导线形式作洞内控制,注意以下几点:

    1. 每次在建立新点前,必须 检测前面 老点的稳定性,只有在确认老点没有发生变动时,才能用它来发展新点。
    2. 尽量 形成检查条件,如闭合环、两条路线的坐标比较、实量距离与反算距离的比较等,以免发生错误。
    3. 导线应尽量布设为长边 或 等边,一般直线地段不短于200m,曲线地段不宜短于70m。
    4. 洞内丈量工具,在使用前应与洞外控制网丈量工具比长。
    5. 如图,中线点测设在地面上后,应在中线点上安置经纬仪,以任何两个已知坐标的点为目标测其角度,检查中线点 测设的正确性。 例如,中线点 5由导线点 C 测设出来后,将经纬仪安置在 5 点,测出检查角与坐标反算出的角值比较。

          图片


图片


洞内高程测量  

  • 可采用水准测量或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 洞内高程应由洞外高程控制点向洞内测量传算,每隔200m至500m设立两个高程点以便检核; 为便于使用,每隔100 m 应在拱部边墙上设立一个水准点。
  • 采用水准测量时,应往返观测,视线长度不宜大于50m; 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时,应进行对向观测。
  • 限差要求与洞外高程测量的要求相同。
  • 洞内高程点作为施工高程的依据,必须定期复测。
  • 当隧道贯通之后,求出相向两支水准的高程贯通误差,并在未衬砌地段进行调整。
  • 所有开挖、衬砌工程应以调整后的高程指导施工。


图片


一、 洞内中线测量

  •   隧道洞内施工,是以中线为依据来进行。
  • 当洞内敷设导线之后,导线点不一定在线路中线上,也不可能在隧道的结构中线上(即 隧道轴线 上)。
  • 而隧道衬砌后两个边墙间隔的中心为 隧道中心,在直线部分则与线路中线重合; 曲线部分由于隧道衬砌断面的内外侧加宽不同,所以线路中心线就不是隧道中心线。

图片

隧道中线的测设方法有两种:

(一)由导线测设中线

  • 根据导线点坐标和中线点坐标,反算出距离和角度,利用极坐标法,根据导线点测设出中线点。
  • 一般, 直线段150~200 m、曲线段60~100m,应测设一个永久中线点。
  • 由导线建立中线点后,将经纬仪安置在中线点实测中线点之间夹角,另外实测两点间距,与理论值比较,作为检核


(二)独立的中线法

  • 若用独立中线法测设,在直线上应采用正倒镜分中法延伸直线; 在曲线上采用偏角法。
  • 测规要求永久中线点间距: 直线不小于100m,曲线不小于50m。


图片


二、 洞内临时中线的测设

  • 为了确定洞内开挖方向,随着向前掘进,导线和中线也需紧随其后。
  • 当掘进的延伸长度不足一个永久中线点间距时,应先测设临时中线点,如图中的1、2……等。
  • 点间距离: 直线不大于30m,曲线不大于20m。
  • 当延伸长度大于永久中线点的间距时,就可以建立一个新的永久中线点,如图中的e。
  • 永久中线点应根据导线或用独立中线法测设,然后根据新设的永久中线点继续向前测设临时中线点。
  • 当掘进长度距最新导线点B大于一个导线的设计边长时,就可以建立一个新的导线点C,然后根据C点继续向前测设中线点。
  • 当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时,导线点和永久中线点都应紧跟临时中线点。 这时临时中线点要求的精度也较高。

    图片


    相关资料推荐:

    浅论隧道洞口段的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https://ziliao.co188.com/p63264094.html



    知识点:隧道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隧道工程

    返回版块

    2.95 万条内容 · 26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二衬的作用 公路隧道使用年限长久,二次衬砌保证了隧道在运营使用中永久稳定、安全、美观,同时也是作为安全储备的一种工程措施。地质条件良好的围岩依据新奥法原理施工的隧道在初期支护后结构基本稳定,但在不良特殊地质段初期支护很难保证围岩结构的长期稳定,需模筑砼二次衬砌立即加强围岩变形支撑。初期支护也很难封闭山体内水系而导致隧道内仍有渗漏水,这就需要防排水系统结合二次衬砌来保证隧道的不渗不漏。二次衬砌也承受软弱围岩的蠕变压力,膨胀性地压,或者浅埋隧道受到的附加荷载等。在出现较大自然的变化,如地震、山体出现了偏压及过大的压力水等等破坏力很强的自然灾害时,隧道初期支护不能完全保证围岩的稳定,这就需要进行二次衬砌以加强山体变化的支撑稳定。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