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居住建筑设计 \ 住宅地下大堂设计

住宅地下大堂设计

发布于:2022-10-25 14:16:25 来自: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与地下大堂相关的功能空间的要素组织关系。

图片
▲  地下大堂相关功能空间要素组织示意
地下大堂是联系地下车库与地上住宅之间的缓冲空间,类似户型设计中的「玄关」,另一侧连接了仓储区等功能服务空间。同时我们希望地下大堂有一个单独的通道供非机动车库使用,解决一部分业主通过非机动车出行的需求。
地下大堂自身作为住宅公共空间,与地上大堂类似,也有自身相关的细分功能区域。接下来,我们来讲解一下具体的设计要点。
图片

地下大堂的可达性设计


可达性是指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容易程度。作为连接住宅地上地下各个功能区块的枢纽,地下大堂的可达性设计应放在首位。

地下大堂与地下车库

首先,我们来关注地下车库与地下大堂之间的可达性设计。住宅地下大堂与地下车库之间的联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 主楼位于地库中部,且在南北侧均设置地下大堂。

图片
这种情况地下大堂与地下车库之间的可达性最高,充足的停车位满足业主停车需求,就近设置地下大堂减少业主归家的行走距离。但因为南北大堂的设置,工程造价相应增加。
  • 主楼只在地库一侧设置地下大堂。

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仅在单侧设置大堂,减少了地下大堂的面积,工程造价相应减少。但是当南北侧均为地下车库时,不利于业主从地下车库另一侧进入主楼,尤其当需要搬运重物时,却不得不绕行百米从南侧进入地下大堂,想必内心是崩溃的。这时,我们即使只在该侧增加一个入户走道,也会赢得业主的好评。

  • 主楼位于地库外,地库通过地下通道连接地下大堂。

图片

第三种情况有利于控制地下车库规模,降低工程造价;但因地下通道的设置大大降低了舒适性,仅仅满足了业主从地下车库到达地下大堂的可达性基本需求。

TIPS
图片
关于地下大堂与地下车库的可达性设计,同样可以作为业主买房时的一个参考指标。当你在不同楼盘之间难以抉择时,不妨移步地下大堂,实地考察一下从地下大堂到地下车库的可达性设计是否满足需求。

地下大堂与非机动车库


图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2021年第5号令

非机动车库常常位于小区不起眼的区域,近日因电动车引发的新闻事件引起了我们对与电动车关联度较高的非机动车库的重视。

7月20日,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召开视频会议,通报今年以来全国发生电动车火灾6462起,造成多起人员伤亡。与此同时,应急管理部6月21日发布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已于2021年8月1日期施行:「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鼓励在高层住宅小区内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存放和充电的场所。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场所应当独立设置,并与高层民用建筑保持安全距离;确需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应当与该建筑的其他部分进行防火分隔。「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充电设施应当具备充满自动断电功能。」 
应急管理部的规定对电动自行车的停放位置、充电场所的明文规定告诉我们,电动车的规范使用已经迫在眉睫。电动车引发的火灾导致人员伤亡的新闻不断地我们扼腕叹息,也促使我们对此现象展开思考,对此我们能做些什么?得出的结论是:住宅的非机动车库最佳位置在地下,位于地下大堂附近且便于到达。
从目前的现状分析,新建住宅小区项目均设置有非机动车指标,但大多数的利用率不高,原因有如下几条:
  • 非机动车库集中设置在住宅小区的几栋楼,服务半径过大。部分利用电动车送孩子上学的业主往往是分秒必争,往来于住宅与非机动车库之间过长的距离显然无法接受。

  • 非机动车库仅设置了自行车坡道出入,独立于业主日常归家流线之外,往返出入距离过长,出行不便。

基于以上原因,才让业主将电动车推入电梯厅,停放在住宅疏散走道内,从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我们建议加强住宅地下大堂与非机动车库之间的可达性设计,将非机动车库分散设置在相邻楼座内,且在地下大堂附近或地下车库内设置出入口。同时在非机动车库与地下大堂之间设置安全走道或防火分隔,保障居住环境的安全性。通过地下大堂可以方便到达非机动车库,为非机动车出行的业主营造便利的出行条件,而相对独立的使用流线则降低了电动车引发人员伤亡的可能。

图片

▲ 中铁建某项目非机动车库与地下大堂位置关系示意

图片

▲ 非机动车库与地下大堂之间设通道

上图是中铁建集团某项目的成功案例,满足《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相关要求,保障住户使用非机动车的安全:我们将配建的非机动车库(图中褐色填充区域)规模分解,确保地块内的五栋住宅均可以通过地下大堂或通道(图中红色填充区域)到达邻近的非机动车库。每栋楼均有邻近的非机动车库,大大缩短了从地下大堂到达非机动车库的距离,让业主更乐于通过非机动车出行。当然,分散设置非机动车库,工程造价会相应增加。

非机动车库设置的位置应避免出现从地下车库进入地下大堂需穿行非机动车库的情况,入户体验不佳,存在业主投诉隐患。建议在地下大堂另一侧增设通道,联系两侧非机动车库,同时减少对地下大堂的干扰。

图片

▲ 非机动车库流线与进入地下大堂流线避免交叉

地下大堂的空间区域设计


住宅地下大堂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区域:入口区、等候休息区、生活服务区。

地下大堂入口区


地下大堂入口区应强调昭示性,让业主易于发现。建议入口区立面采用落地窗,让大堂内灯光与入口区灯光叠加,增加昭示性。大门净宽不小于1.5米,有条件的建议做到1.8米。入口区精装方面建议顶面采用格栅或吊顶处理,墙面瓷砖,地面石材,营造入口品质感。
图片
▲ 中铁建某项目地下大堂入口采用落地门窗强调昭示性

入口区安全方面,从地下车库进入地下大堂的门应设置门禁及对讲分机,保证归家安全。入口区应设置至少1.2米宽的入户通道,入口区布置车位的不得占用入户通道宽度。同时,地下大堂应避免紧邻地库行车道布置。如实在无法避免,建议设置一道宽2米左右的缓冲区域,便于人员出入时停留,观察是否有机动车经过,避免发生人车碰撞。

图片

▲ 地下大堂入口区前设置缓冲区域

等候休息区


在高品质项目中,我们建议将地下大堂做得稍微大一些,面积可以从15平方米提高到30平方米左右(但不应超过地上大堂的规模)。这样就可以设置一个等候休息区,有足够空间能够设置一些休息座椅,供业主临时会客、聊天等。正如威廉怀特在《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中提到的那样:好的新公共空间推动人们产生新的生活习惯。我们在地下大堂内给人们提供一个可以驻足的地方,这里就有可能成为一个积极的有趣的空间。

图片

▲ 某项目地下大堂等候休息区

大厅内装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吸声较好的材料,比如:吸声吊顶板、纤维墙板、喷涂吸声材料等,有助于改善室内的声环境。

室内的光环境也是影响建筑与人的亲和程度的重要因素,恰当的光环境有助于人的情绪舒缓,心情愉悦。可以考虑在地下大堂上方设置采光天井引入自然光,改善地下空间的采光通风条件。采光天井适用于南方,特别是采用底层架空层设计的项目。通过在架空层区域内局部设置采光井,有效避免雨水侵袭,同时节约能源,符合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

图片

▲ 中铁建某项目在地下大堂上方的架空层内设置了采光天井

生活服务区


我们在生活服务区这里设置住宅信息公告栏,可供临时存放东西的储物柜,以及垃圾投放区等,这个区域与业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信息公告栏最佳位置设置在电梯厅附近,业主可以利用候梯的间隙,获取社区通告、天气资讯及生活缴费服务等相关信息,智慧社区建议设置电子屏。
  • 储藏柜区域

地下大堂的部分空间可做成储藏柜,供业主放置一些如运动用品、钓鱼器具等杂物,在公共区域设置私密储藏空间,为业主日常活动提供便利。储藏柜的设置不局限于地下大堂内,主楼下部及地下车库边角空间均可以设置。

图片

▲ 地库储藏系统

图片
▲ 中铁建某项目利用地下车库边角空间设置储藏柜
  • 垃圾投放区

目前大多数住区将垃圾投放区设置在地上,但在南京的一些小区,已试点将投放区域转入地下,减轻地面环境压力,把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每天清晨5时、夜间9时收垃圾时产生的巨大噪声转入地库;也避免了由于天气炎热,垃圾产生臭味,噪音和空气污染影响居民正常生活。避免日晒雨淋的同时,将垃圾投放和清运流线放到地下,这也是住区设计的趋势之一。投放区应独立设置,临近电梯厅,宜在地下大堂外,与地上住宅联系紧密,便于到达。当然即使在地下,难免有气味影响空气品质。建议借鉴国外的经验,业主定时段投放,物业及时清运,加快垃圾循环过程。

图片

 南京部分小区试行地下垃圾投放


注:文中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版权归铁建地产营造社所有,仅为分享
知识点:住宅地下大堂设计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居住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28.69 万条内容 · 40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室外铺装的材料与应用

室外铺装多指用于人行道路或活动的地面,是连接建筑室内外的主要空间。现代设计中,室外铺装归类于景观设计范畴,是景观设计中最大的板块之一。与绿化不同的是,室外铺装作为活动的最主要载体,参与性极高,承担着几乎所有的通行和活动功能;除此之外,作为连接城市道路与建筑的纽带,铺装还起到协调、美化建筑与室外空间的作用,所以,优秀的铺装设计不但要安全、舒适、便捷,也要整洁美观,为环境增光添彩。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