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琉璃釉之化学分析

琉璃釉之化学分析

发布于:2022-10-21 17:36:21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在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的理想中,“营造”一词无所不包,例如彩绘、雕塑、染织、髹漆、铸造、抟植等等,但凡涉及到考工、营造技术的方面,都是营造学社研究的对象。这一理念也体现在学社刊物的内容中,本文出自《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四期,作者是社员瞿祖豫。他节选了英国汉学家叶慈博士的著作进行翻译,目的“不仅为留心古器物者之参考,且足供此项工业改良进步之助”。本篇文章体现了学社社员对古建筑木结构之外领域的关注。




一九二七至一九二八年,东方陶瓦学会报告中,有英国叶慈博士《中国屋瓦考》专刊一册。首段论中国陶瓦之起源,与瓦当文字。次述文字以外之花纹,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罗列典籍所载,详加论述。末段题琉璃瓦,载布兰德理博士化验琉璃釉之结果,以科学方法比较清官窑琉璃釉之材料成分,与宋李氏营造法式琉璃做法大体符应。并分析德国万勒苛克博士得自东部土耳其斯坦之琉璃砖,证此法传自西方,可与我国史乘所载相互发明。其云深绿色光泽之釉,变成红褐色,尤疑为红色窑变,非受到气候影响改变者。至于我国琉璃制法,历来匠师视为奇货,秘不示人,一二笃志之士,即欲潜心研究,苦无门径。斯业迄无进展,未始非积习使然。兹篇所举化学成分,不仅为留心古器物者之参考,且足供此项工业改良进步之助。因节译原文末段如此,为阅读者易于明了内容计,改题为琉璃釉之化学分析。


中国人将屋瓦加釉,始于何时,据余所知,尚无确切之年代,然吾人于中国古籍中可觅得关于古代釉瓦之佐证,古瓦或可显露,盖无疑问,同时吾人推想琉璃瓦在汉代即已发明,似无不可。八世纪诗家杜甫,描写前一世纪建于四川之亭阁,有壁瓦丹梁之句,劳福尔博士更有涉及唐代之引证。至关于琉璃瓦之详细研究,别载于名营造法式之建筑专著。此书于西历一〇七〇年北宋都于汴京(即今之开封)时,宋帝敕将作监根据古代之传说,及保存政府案卷中之资料,编撰建筑方式之专书也。书成于一〇九一年,即名营造法式。后六年,李诫(字明仲)以将作少监职受命校定该书,于一一〇三年蒇事,重行刊印。当汴京于一一二六年被女真鞑靼掠取时,书之泰半,必被焚毁。后宋廷重建于南方,该书遂于一一四五年刊行再版。其以后之历史,则稍较复杂,但余于拙著最近(一九二五年)翻印初版(一一〇三年)之一文中,已略述之。另一较早之照像石印翻板,发刊于一九二〇年,德密维理君为之作一有价值之书后。以下所译关于琉璃塔之一节,余颇受其惠也。


图片


制琉璃瓦之则例等;

本质为黄丹(或即锡之黄红锈)洛河石末及铜末以水混合磨之,(冬季用热水)……化成釉药之黄丹的提炼及烘焙方法,系将黑锡(或即锡)及盆硝(或即钠硫酸)等加于金属之盘内,使热一日之久,变成粗浆,移开使冷,更研筛成末,越日又烘之于有盖之容器内,使热,第三日烘毕(营造法式一九二五版第十五章第八页)


次章述说次两初步手续所用之成分;

每三磅黄丹用三盎斯(常衡一磅十六分之一)铜末,一磅洛河石末,……”“关于用提炼及烘焙方法,制作黄丹原料中之黑锡,其量乃十倍于所当用之黄丹。(不足一磅之零数尚不计算)

每磅黑锡用密陀僧(即铅养)〇.〇二九盎斯,硫磺〇八八盎斯,盆硝〇.二五八盎斯,树枝二磅又十一盎斯。

烘后所存之质色含十分之一黄丹。(营造法式二十七章十·十一页)注二,以上将斤译为常衡一磅,不过大概相等,难免些微之差也。


以现在之目的而论,上面引述数段文字之价值,在能将各种名词正确译出。若括弧中之证同,据德密维礼在其注释中声明,系处于各种书册者。虽然,吾人不能信为足以表明宋书中名词之真义。是时中国人化学知识极薄弱,当然每一时期均有变更。余因深信许多有价值之资料,即系制瓦人世代相传之方法。遂于前两年寄与在华友人若干问题,以冀此论据能得中国制瓦工厂之对证。经哈维诺君之介绍,承卡林船长辗转觅得北京附近门头沟瓦厂所用原料样子七种。其中三种之官定名词,载于宋书,即洛河石末,铜末,黑锡,是也。惟名称虽云符合,不能证明构造之相同,但经此一番考察,较为近乎实际之证明,而非于理想者矣。其余四种,系已制成粉末以备作釉之用,名目则因烧时所出之颜色而各异。余并感激布兰德理博士为余分析本文附录所载关于营造法式条款之模样与解说。


因布兰德理博士之发现而显出之重大事实,即晚近标样为各种养质配色而成之铅釉,其基形与营造法式所列举之十二实际琉璃瓦标准原料相同。营造法式中各特点,系重叙古时传说,亦无疑义。据列卡君之分析,更与汉代之琉璃本质无异。此种基形,仅需三种成分,如砂养二,铅之合质,及颜料之合质,故极简单。惟因此遂成为铅酸砂盐,或玻璃,可熔化之性极低。又因其伸展力量强,颇易于剥蚀及碎裂也。


陶瓦学者对于追索中国琉璃至外国本源之理论,多已娴熟,此题至终为劳福尔博士所研究。近来余于柏林得见万勒苛克博士于东方土耳其斯坦携回之灿烂收集品中,有数种大砖之块,上有一层深绿色而极光泽之釉,但其若干小部分,已变成红褐色矣。因思将此琉璃分析,或可藉以解决目前问题,即此种技术系由西方传至东方者之可能的关键,于是乞其惠一残片,当经万博士允予所请,并承布兰德理博士详为分析如附录图表。此种样子之来源,系在塔里木河东部支流附近之Tumshuq。万博士指明此砖为西历三百年之物,且于来函中叙述关于旅行时遇见琉璃器之有价值的解释。彼云:此为显明之事实,吾人愈东行,该物愈少,在Tumshuq,及Su-bashi-langar,两最古殖民地,极为普遍,在KyzilKumtura,虽不若上两地之多,亦颇寻常,喀什葛尔Karshhar又较少,至吐鲁番由沙漠之古殖民地,则更寥寥,故余对于琉璃来自西方实无疑也。


布兰德理博士于由西方至东方途中,所分析之出自中亚三世纪之琉璃,正与列卡君所解述之汉瓦钵瓶绿色之发现光琉璃相吻合,虽砂养及铅锈之成分,适成反比例,即汉代物百分率为砂养二九.九一,铅锈六五·四五,然彼此之要素则相似也。兹将布兰德理博士之分析报告,登录如次,以为此文之结论。


甲)门头沟样子之分析:

(一)洛河石末即一种染成之淡红色粉

砂养Silica 百分之九十六.八一

矾土及铁锈Alumina and Oxide of Iron 百分之一.二七

石灰 Lime 百分之〇.五〇

铅锈Oxide of Lead 百分之一.三九

镁锈Magnesia 极少

Alkalis 

(二)铜末即一种含微紫微红粗细之混合粉。就其质分析之,可显出有紫铜,且其中多数成铜锈状。

(三)黑锡即一种略带橄榄色之粉,其中有砂养,矾土,及锖(现代汉语为精炼的金属)


图片

注:×代表有,-代表无。


此表极堪注目之点,即各种釉均含有若干铅质;蓝色由紫铜而成,无锖与镍。黄色为铁、铅、铝之砂酸盐混合而成。赤褐色亦含此混合体,但以锰为基础。

余曾将数种多孔瓦,以上釉药,并因品质之不同,而异其色,故得观察黄色之由橘色转绿,及紫色转成极美观之金褐色也。


(乙)Tunshuq样子之分析;

砂养Silica 百分之四三.九九

铅养Lead oxide PbO 百分之二八.六〇

铜养 Copper oxide CuO 百分之二.〇七

铁养 Iron oxide Fe2O3 百分之一.六八

矾养 Alumina Al2O3百分之三.〇一

钙养 LimeCaO 百分之四.七七

镁养 Magnesia MgO 少许

钠养 Soda Na2Oand PotashK2无估计

总计八四.一二

此种分析可以铅玻璃之加铜铁锈而变色者为根据,故上列样子中第四与第七之形像相同。


(丙)关于《营造法式》之我见;

(一)前页所引各段,述及如何由砂养,铜养,及第三种质黄丹造成绿釉,此第三种原质,又系以极少量之铅养,硫磺及钠酸盐炒一种矿质名黑锡者而成。

(二)余以为黑锡显明为余所研究样子中之特殊质体,似乎黑锡在此分类中,应自然发现熔化点极低而包含铅或碱之矿质,如同硝酸盐或碳黑酸盐。

(三)盆硝即钠酸盐之功用,非至用以促成一种黏质时,不易看出,虽此质极少量在混合质中效力甚小,但能用之移动黑锡中小量之钡与钙。惜关于此种藉缓注及撇浮沫之法以移动难溶之质,并无引证耳。

(四)关于少量原质,在烘焙之混合物中,其精密之数量无从得其要点。甚至当烘焙大量约百余斤者,因必要再分为若干极正确之小量时,所加〇.〇二九昂斯,或百分之〇.二铅养于已包含许多铅质之矿物内,其原因亦尚无明白之解释。




叶慈博士的研究揭示了琉璃釉是一种铅釉,他发现了导致琉璃釉呈现不同颜色的关键元素,例如“蓝色由紫铜而成”,他还结合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尝试解读《营造法式》中琉璃釉制作的原料,以及各成分对釉的影响,例如“移动黑锡中小量之钡与钙”。尽管受限于当时的湿化学分析法,使得文章的部分内容有待商榷,但是这篇文章对民国的学者和工匠认识琉璃瓦制造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图文来源: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

知识点:琉璃釉之化学分析

  • zyl06321
    zyl06321 沙发

    资料不错,希望楼主继续努力发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让大家更好的认识中国建筑。

    2022-11-04 10:50:04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3 万条内容 · 15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武当山金殿制造技术试析与相关分析技术探讨

武当山金殿制造技术试析 与相关分析技术探讨 The Production Techniques of the Golden Hall in the Wudang  Mountains and Thei r Instrumental Analysis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