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加强宣传,提升民众的保护意识
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和修缮是全民性的事情,仅仅依靠文物部门或者个别人士举步维艰。众人拾柴火焰高,做好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减少文物的受损概率,需要文物保护和管理部门扩大宣传,营造人人参与和保护古建筑文物的良好氛围,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在网络传媒发达的现今,我们可以借助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来进行古建筑文物保护的线上宣传;还可以经常举办一些线下带有奖励机制的趣味活动,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潜移默化的提升文物保护意识。
3.2 采用科学的保护方法
文物管理部门不仅需要更新传统观念,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方针,尽量在保护和修缮古文物中保持其真实性,恢复原本的形态;还要从文物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进行合理的隔离规划,从而保护文物的历史性和发展性。在采用修缮技术时,也要保证技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尽量采用传统工艺技术;在实验的基础上,才可以采用新材料和先进技术。选取修缮材料,尽可能保证与原始建筑一致,注重材料的质量,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取适宜的材料,保证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古建筑文物的修缮质量。
3.3 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
在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和修缮过程中,专业人员的作用至关重要,所以提高专业人员的技能会更好的实施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我们面临专业修缮人员短缺的情况,可以一方面加强学校培养、在职人员的培训,另一方面增加专业人员的就业编制,进行定向培养定向就业,保证人才的基本生活保障。
3.4 加强文物保护制度保障
进一步完善针对古建筑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同时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制定古建筑文物保护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落实对古建筑文物的评估,严厉惩罚破坏古建筑文物的行为,加强保护不能作为旅游业的古建筑文物。
3.5 多渠道筹集古建筑文物保护资金
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和修缮需要依赖资金的投入,可以采用政府投入为主体,市场运作和多渠道投资资金为辅助手段。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是古建筑文物保护的主要资金来源,将保护资金列入政府的收支预算,进行统一拨款、统一使用、专款专用。还可以依靠市场化运作的投资体制,以及社会资本和民间团体的投入,增加保护资金的来源。最后建立专门的监督机制,保证保护资金收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邀请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进行共同监督。
3.6 合理利用古建筑文物
我们应该在科学保护古建筑的前提下,对古建筑进行适当开放,提升其参观利用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良性循环发展创造经济效益,古建筑保护理念才能植入人心。同时,还需提升民众的参与度和保护的积极性,积极鼓励民众参与到具体的古建筑保护利用工作中来。当然,资金是古建筑保护的重要保障,相关管理部门需要积极引进资金,更好地去利用古建筑文物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知识点:古建筑文物保护方面问题的对策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5.13 万条内容 · 15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古建筑文物保护面临的问题二 古建筑文物保护面临的问题 2.1 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淡薄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和国民素质参差不齐,加之群众对政府组织的保护古建筑文物宣传活动关注度不高,导致人民大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基础薄弱。一些政府官员在进行城市村镇规划时,忽视对古建筑文物群落的保护,导致规划不当,使古建筑文物暴露在厂矿及污染企业的污染范围之内,造成了文物的破坏;或者由于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困难,直接将其推倒重建,使许多古建筑群落彻底消失。在上世纪50年代,大同先后拆除海会殿和钟楼。当地政府以妨碍交通之名,拆除了城中心的四牌楼。1964年及其后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又先后拆除了南城门楼和瓮城的文昌阁。1979年,全城唯一幸存的南城门洞和登城马道,亦被拆除殆尽。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