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古建筑文物保护面临的问题

古建筑文物保护面临的问题

发布于:2022-10-21 13:11:21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古建筑文物保护面临的问题


2.1 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淡薄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和国民素质参差不齐,加之群众对政府组织的保护古建筑文物宣传活动关注度不高,导致人民大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基础薄弱。一些政府官员在进行城市村镇规划时,忽视对古建筑文物群落的保护,导致规划不当,使古建筑文物暴露在厂矿及污染企业的污染范围之内,造成了文物的破坏;或者由于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困难,直接将其推倒重建,使许多古建筑群落彻底消失。在上世纪50年代,大同先后拆除海会殿和钟楼。当地政府以妨碍交通之名,拆除了城中心的四牌楼。1964年及其后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又先后拆除了南城门楼和瓮城的文昌阁。1979年,全城唯一幸存的南城门洞和登城马道,亦被拆除殆尽。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某些开发商对古建筑文物盲目开发,使古建筑文物受到破坏。古建筑文物所在的旅游景区没有限度的供游客参观,使人流量超过了所在景区的最大容量,造成古建筑文物的损坏。


2.2 古建筑文物保护存在难度


我国古建筑文物的材质多以木材和砖体为主,在材质以及地基方面的保护存在难度。首先,古建筑的砖体风化严重。砖体和青石板在长时间的风化作用下变形、脱落,使古建筑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其次,古建筑木结构损毁严重。我国的古建筑最多使用的材料为木材,木材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变形、腐朽及虫蛀。再次,古建筑地基沉降严重。由于我国古建筑地基夯实度低,在地壳运动以及人为的影响下,古建筑地基发生沉降,从而引起墙体开裂,木架变形以及坍塌的情况发生。


诸多的人为因素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造成了困难。其一,城市发展规划不合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迫在眉睫,很多城市在进行发展规划时,对旧城区的古建筑不够重视,没有制定出合理的保护方案,导致大量古建筑被推倒,消失在城市建设中。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在旧城改造和城市开发潮的冲击下,大同古城7.34公里长的主城城墙,被拆了近半,成了残垣断壁,城内的四合院民居也被大量拆除。其二,乡村的迅猛发展及空巢现象。我国乡村从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迅速发展,散落在乡村的古建筑文物不受重视,再加上进城务工人员增多,闲置的古建筑无人居住照料,容易自行坍塌毁灭。其三,文物市场的利益驱动。在文物市场的驱动下,有人将自己家的古建筑进行拆卸,贩卖其中的零部件,对古建筑文物造成了无法修复的损坏。


2.3 古建筑修复技术及修缮方式不合理


我们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或修复理念的偏差,致使许多受损的古建筑在修缮和保护后发生了改变,无法完整的保留以前的“原汁原味”,这种保护方式也是不可取的。


我国古建筑修缮方式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古建筑大多运用机器修复,很少采用人工修复,无法保持古建筑原有的历史文化韵味。其次,修缮工作粗糙,只对古建筑文物的外部进行简单的修补,忽略了内部的保护和修复,为今后古建筑的研究带来了困难。再次,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工作没有进行评估,无法制定出完善的修复计划,导致修复活动无法顺利开展。


2.4 古建筑文物管理和保护制度不完善


我国古建筑文物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完善的保护制度来管理。首先,我国游客缺乏文物保护意识,故意破坏文物的事件频繁发生。法律对此现象的惩罚力度不足,无法禁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其次,管理人员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工作不到位,导致大量文物遭到破坏和被盗窃,近年来,古建筑不断发生火灾,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再次,我国古建筑文物管理混乱,文物所属权随着时间的变化变更不明确,导致很多文物废弃或成为杂物堆放处,有些更因损坏严重成为危房。


2.5 古建筑修复资金不足


建筑群落无法整体被保存下来,单个保护的个体有时候也失去了文物保护的意义。基层的文物管理部门人员缺乏编制,文物保护经费有限,造成日常的保护管理举步维艰。文物保护资金覆盖面积有局限。省级以上的古建筑文物为文物保护资金的投入对象,需要保护的其他古建筑文物不在保护对象的范围之内。引入的文物保护资金单一,只是为国家投入的保护资金,缺乏私有资金、民间团体和个人的资金投入。


知识点:古建筑文物保护面临的问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泾县查济古建筑群保护规划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小城市古建筑文物保护原则

知识点:中小城市古建筑文物保护原则 古建筑文物保护的原则 1.1 修旧如旧 1955年由梁思成提出了“修旧如旧”的概念,在最大程度保留原貌的情况下,合理地修缮和维护文物。古建筑中能修补用的残存构件,都要加以修补再利用。充分利用原有材料,尽可能保存文物的建筑部分,避免增加和拆除,既要保证文物安全,还要保持原有的沧桑感。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