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廊桥各式各样,种类繁多,根据桥梁结构可分为木梁廊桥、石梁廊桥、石拱廊桥、木拱廊桥;根据廊屋的造型可以分为硬山顶廊桥、悬山顶廊桥、歇山顶廊桥、混合顶廊桥;根据廊桥的空间形式可以分为封闭式廊桥、半封闭式廊桥、开敞式廊桥;根据廊桥的使用功能可以分为纯交通廊桥、综合型廊桥、风水型廊桥。
一
按桥梁结构分类
1、木梁廊桥
梁桥是我国古代最普遍、最早出现的桥梁,古时称作平桥。它的结构简单,外形平直,比较容易建造。把一根或一组木头架设在跨度不大的沟谷河流两岸,就成了梁桥,然后在桥上建桥屋就成了木平梁廊桥。
另外还有一种是简支木梁廊桥,就是在木平梁桥的基础上,为增加桥跨度,在水中再加木柱、石柱或者桥墩支撑平梁,形成连续的双跨或者多跨,横卧河面。
有的河流跨度较大,为增加桥的承受能力,建桥工匠便在两侧桥堍或桥墩之上用两行至五行的粗大杉木架构成伸臂。这是发展桥跨的一种方式,用桥墩、台上直角相交,层层挑出的木架以职称简支木梁,使桥跨增大。
2、石梁廊桥
把经过开凿的石板架设在沟谷河流的两岸,就成了石梁桥,然后再石桥上建桥屋就成了石梁廊桥。
3、石拱廊桥
石拱廊桥是用块石砌筑桥拱,以卵石或块石砌筑桥面。在石拱桥上建造木构桥屋。石拱廊桥虽然在建桥工艺上不如木拱廊桥高超,但它比木拱廊桥更耐风雨侵蚀和洪水冲刷,施工维修也较方便,因此受到广大乡民的欢迎。
4、木拱廊桥
木拱廊桥有若干类型,其中技术含量最高,属于中国独有的廊桥是贯木拱廊桥。从木平粱廊桥到贯木拱廊桥,中间有一个木撑架桥的发展过程。
(1)斜撑木拱廊桥
在撑木桥的基础上,古代的工匠们将桥下的水中立柱改为斜撑,斜向撑于岸边。一方面可以避免水下施工带来的麻烦,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桥体的净跨度。
(2)八字撑木拱廊桥
八字撑木拱桥是由几组斜撑和平梁通过水平垂直于桥跨方向的横梁连成,构成八字形拱桥,支撑上面的木平梁,然后再在上面构筑桥面的桥体构造。八字撑拱本身可以承受较大的垂直荷载,但对侧向推力的抵抗较弱,所以桥体一般都建有桥廊屋,一方面可以紧紧压住八字撑拱,增大桥体抵抗水平推力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主体结构也起到保护的作用。八字撑木拱桥桥体的主要受力结构可分为木平梁和八字撑拱两大部分。
(3)混合撑木拱廊桥
在八字撑木拱的基础之上,再加另外一套系统撑拱,两套系统共同作用,承担桥面传递的荷载,从而形成木拱桥的主要受力结构。混合撑有多种形式,一种是“八”字撑加“人”字撑,如浙江省新昌县三坑乡廊桥。另一种是双“八”字撑;还有一种是“八”字撑和斜伸臂梁的结合,如四川的群策桥和甘肃的灞陵桥。和八字撑木拱桥相比,由于另外一套受力系统的加入,桥体可以承担更大的负荷,从而可以增加桥的跨度。
(4)贯木拱廊桥
这种贯木拱桥是从北宋画家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汴水虹桥发展和演变而来的一种形式,这种独特的木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中国当代桥梁专家唐寰澄先生称之为“贯木拱桥”。
贯木拱桥和混合撑木拱桥相比,木拱桥的三节苗系统和五节苗系统之间的咬接关系非常紧密,相互穿插,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荷载,从而使桥体的整体受力性加强,这种木构拱桥能够最大限度地解决桥体的跨度。
二
按廊屋造型分类
因为是建在桥上的房屋,所以一般以廊形为主,如果是石桥或者是长石桥也可能只有桥亭,不成为桥廊。根据桥屋的顶部造型可以分为硬山顶廊桥、悬山顶廊桥、歇山顶廊桥。
1、悬山顶廊桥
悬山顶是指屋面两坡五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正脊两端伸出山墙,与脊头平齐顺垂脊修造外沿以保护檀头不受风雨的侵蚀。
2、硬山顶廊桥
硬山顶的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然而从外形看也颇具风格。有些廊桥的桥屋入口采用的就是这种硬山顶,如安徽省黄山市徽州歙县的北岸廊桥。
3、歇山顶廊桥
歇山顶的屋面是悬山顶与庑殿顶的组合,上2/3为悬山顶,下1/3是庑殿顶,因而形成四坡九脊的造型,九脊分别是一条正脊,上部四条垂脊,四角与垂脊间有四条戗脊。有很多廊桥的桥屋都是采用歇山顶,如湖南绥宁县的定远桥。
4、攒尖顶廊桥
攒尖顶是圆形和正多边形建筑的屋顶造型,一般和悬山顶结合形成廊屋,除圆形攒尖顶无脊外,屋脊自屋面和各角中心屋顶汇聚,脊间坡面略呈弧形。江南各式屋顶的屋檐与屋角的起翘都大于北方,然以攒尖顶最为悬殊,有飞檐之称。这种形状既易雨水的排泄,又有轻盈欲飞的美感。如湖南省通道县的回福桥。
5、庑殿顶廊桥
庑殿顶又称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庑殿顶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庑殿顶为我国古代建筑中等级最尊贵的屋顶形式,一般用于殿宇、寺庙、陵寝等大型建筑,形象庄严宏伟,屋面作四坡式,略呈凹曲面,至四翼角及檐口处向上起翘,在民间很少用。
6、混合型屋顶廊桥
侗族风雨桥的结构形式集亭、台、楼、阁于一身,其外观造型的特点也正是亭、台、楼、阁形态各异、变化多样,然而又协调一致,创造性地与桥廊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楼亭飞阁重檐、层叠而上,少则三、五层,多则七层以上,顶部有四角、六角、八角攒尖屋顶形式,或为歇山屋顶形式,或为悬山顶形式。桥廊长而通透,舒展平缓,恰与高峻欲飞的楼亭形成了低与高、静与动、柔与刚的对比,楼亭与桥廊此起彼伏的有节奏的变换,各楼亭既相似又有变化,使得风雨桥富于节奏与韵律。
三
按建筑空间形式分类
廊桥由于其空间围合程度的不同,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衔接呼应和变换流动程度的不同,或内外通透性的不同,可分为封闭式廊桥、半封闭式廊桥和开敞式廊桥。
1、封闭式廊桥
封闭式廊桥是指廊道两侧空间围合物多而严实,将廊屋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完全分割开来,内、外部空间几乎不具有通透性。这类廊桥遮风避雨功能强,但由于视野受限,行走其中人们不能在桥上产生空间的流动感,无法享受“步移景异”的效果。如安徽省歙县许村高阳廊桥,湖北黄梅县五祖寺一侧的飞虹桥为封闭式石拱廊桥。封闭式木平廊桥和木拱廊桥在浙、闵一带廊桥中有很经典的例子。
2、半封闭式廊桥
半封闭式廊桥是指廊道两侧空间围合既不是完全开放的,也不是完全封闭的,廊屋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具有半通透性。如福建屏南千乘桥的桥廊上半部分敞开,下半部分封闭,是很典型的半封闭式廊桥。
湖南省安化县燕子桥的桥廊全部用木栏杆封闭,外面的风景若隐若现,也具有半封闭式廊桥的特性。
3、开敞式廊桥
开敞式廊桥是指廊道的两侧除了立柱和简易的护栏以外,没有其他空间围合隔断物,对廊屋没有造成封闭,廊屋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具有完全通透性或一体性。人们行走在开敞式廊桥上,空间开阔,视野几乎无遮挡。
四
按桥梁使用功能分类
桥梁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让过路者通行。由桥梁延伸出来的桥亭、桥廊、桥屋和桥楼,则可以遮风避雨,可以挡住阳光,可以供人休息、纳凉、观赏风景,还可以让人饮茶、就餐、住宿,或从事买卖活动。有的桥楼中更供有神像,人们可以进香礼拜,祈求平安。桥梁的建造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其美观的造型,更为周围环境增光添彩,使锦绣山河更为美观。因此,可以分为纯交通型和综合型廊桥。
1、纯交通型廊桥
桥梁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让过路者通行。
2、综合型廊桥
综合型廊桥除了具备常见的交通功能外,还担负着休憩、祭祀、集市和住宅等多种综合功能,这类廊桥也不乏其例。如位于重庆市合川双槐镇石泉村与四川省华蓥市庆华镇宝马村交界处的五星桥。这座能避风挡雨、歇脚纳凉的廊桥,两个村之间交往越来越频繁。每逢赶场的日子,五星桥上最热闹,来来往往的村民都习惯在桥上打尖、歇脚,摆谈着各自的收获,分享着彼此的快乐。下雨天,河岸忙完农活的村民,会不约而同聚集到桥上,聊天、打牌,作为通道的五星桥又成了两个村村民的闲场所,连接着乡亲们的感情。
3、风水型廊桥
廊桥的功能很多,除了供人们过溪渡河、遮风避雨、休闲纳凉、聚友交谈之外,还可以在桥上举行各种文娱活动和祭祀活动。廊桥还有一种重要的功能就是把住风水,有的廊桥建在水上是把水,有的廊桥建在山坳上是把风。把水和风把住了,就形成了一个聚宝盆。所以绝大部分廊桥都建在村子的下游。
来源:《中国廊桥建筑与文化研究》
知识点:中国古代廊桥的分类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构造
返回版块7.65 万条内容 · 18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木梁廊桥构件组成体系廊桥作为一种因地制宜的特殊建筑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先人们利用淳朴的技术和对自然的理解以及最简洁最经济的结构,在我国的建筑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廊桥的种类繁多,风格样式各异,构造复杂,构件众多。廊桥构件有桥墩、伸臂梁、横木、木梁、桥面板、地袱、穿枋、挑枋、腰檐、主柱、附柱、瓜柱、双坡屋顶、脊檩、檩、檐檩、板椽、直棂栅栏、座椅和小青瓦等20余种构件。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中国的廊桥各式各样,种类繁多,根据桥梁结构可分为木梁廊桥、石梁廊桥、石拱廊桥、木拱廊桥;根据廊屋的造型可以分为硬山顶廊桥、悬山顶廊桥、歇山顶廊桥、混合顶廊桥;根据廊桥的空间形式可以分为封闭式廊桥、半封闭式廊桥、开敞式廊桥;根据廊桥的使用功能可以分为纯交通廊桥、综合型廊桥、风水型廊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