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础是中国建筑构件一种,俗称磉盘,或柱础石,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古代中国人民为使落地屋柱不使潮湿腐烂,在柱脚上添上一块石墩,就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绝对的防潮作用;同时,又加强柱基的承压力。因此,对础石的使用均十分重视。
一、柱础的发展演变
柱础大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1:在柱下铺垫卵石,不露明;2:让础石上升到地面来,成为整个立柱的外观形象部分,但没有装饰;3:在础石上再安装柱座,础石周围加以精雕细刻进行装饰。
为了坚固耐用并能隔断湿气,柱础大多以石制为主。早期亦有以横纹的木块为材料者,今鹿港三山国王庙还保留两个木制的柱础。石制柱础的应用甚早,安阳殷墟出土的石础,可能是现今所见最早的柱础,础上已有动人的雕刻,刻下部抱膝的人像装饰,础背有槽,侧有卯,可见是将柱脚插于础石之上。
最早的柱子应是直接“种”于地下,但为了防止柱子的移动下沉,便在柱脚的部位置一块大石头,使柱身的承载重量能量能均匀分布于较大面积上。后来发现埋在地下的木柱容易潮湿腐烂,因此便把石块提升至地面上,可免除柱础的腐蚀或碰损。
南朝时亦有铜礩之使用,在战国策中有:“智作攻赵襄子,襄子之晋阳,谓张孟谈曰:‘吾城郭完,仓廪实,铜少耐何?’孟谈曰:‘臣闻董安于之治晋阳,公之室皆以黄铜为柱础,请发而用之,则有馀铜矣’”。
到了汉朝(例:山东肥城孝堂山祠堂石柱)石柱钢礩已完全为石础取代。在汉代的石刻画像上可以看到当时柱础的式样有类似栌斗倒置的形式,也有作多层及类似覆盆的样式;其上雕有细密的花纹,而其雕刻的手法则类似于宋代的“减地平鈒”的线刻表现。
二、柱础的节点连接
古建筑木结构区别与其他形式建筑结构的特点主要在于:采用了大质量的屋盖层,重要建筑的屋盖与梁架之间采用铺作层(亦称为斗拱层),梁柱构件之间采用榫卯连接,木柱浮搁于础石之上,由梁柱构架组成的类似框架结构的空间受力体系。
我国传统木结构中,柱直接搁置于础石之上是柱脚节点的主要连接形式,柱与柱础之间没有任何的拉接,仅有水平摩擦力和础石提供的竖向支撑。木柱浮搁于础石之上,实现了滑移摩擦隔震。在地震作用较小或者风荷载较小时,依靠柱础间的摩擦力来抵抗水平力;在地震作用较大或者风荷载较大时,柱脚将在础石上产生滑移,从而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
三、石质柱础的制作工艺
石质柱础的制作工序属于传统石作的范畴。石作在殷商时期成为专业的手工业部门,有了专业从事石作的石工。其传统的手工加工技法分以下四个步骤:①“捏”。就是作坯样,也是创作设计过程。有些在打坯前先画草图,有的先捏泥坯。②“镂”。就是根据线条图形先挖掉内部无用的石料。③“剔”。又称“摘”,就是按图形剔去外部多余的石料。④“雕”。就是最后进行仔细的琢剁,使雕件成型。
尽管各地的石作工艺有所区别,但其加工工序大致相同,总得来说可归纳为:石料选择--制作粗胚--胚料成型--制品成型--雕刻纹样,等几大程序。
(1)石料选择
柱础材料较为多见的有青石、青白石、花岗石(汉白玉属于花岗岩的范畴),青石是最常见的石作材料,其质地较软,易加工,耐腐蚀、取材方便,价格实惠,一般民居中多选用青石作为柱础的原料。从耐久性来看,选用花岗岩作为柱础的原料为最佳,但由于花岗岩的质地较硬,对其加工雕琢较为困难。青白石是一种比较珍贵的石料,质地较软,经过雕刻磨光后石纹非常细腻美观,合适做高档柱础。在选择石料时应根据雕刻的手法(镂雕、高浮雕、浅浮雕或薄浮雕)在设计的尺寸上略微加大,以备后期修整的损耗之需。
(2)制作粗坯
制作粗坯是对不规则的原材料进行修整,将多余的边、菱角凿去,修整出大致的轮廓,制作粗坯的加工顺序是:先用錾将石料上大块面的边、菱角凿去;然后将石材表面凹凸不平处进行大致的修整,使其稍显平整;之后弹墨线,将石料的周边沿着墨线修直。
(3)坯料成型
这一阶段其实是制作柱础的基本雏形,在粗坯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粗加工。经过前面的粗略修整,石料基本被打造成比较规则的方块体。柱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覆盆式、鼓镜式、复合式,接下来就需要根据设计的图纸或想要制作的柱础造型,将石块中多余的地方一层层凿掉,采用稀布錾凿令深浅齐匀,制作出基本的雏形,先整方后修圆。
(4)制品成型
采用密布錾凿,逐渐使石材的表面平整。然后用褊錾镌棱角,用斧刀斫砟将石料表面打平剔光,令四边周正。扁光是将石料表面加工成平整光顺,无斧痕和凿迹的过程。如果柱础的等级不高,或者对柱础的工艺要求不高,差不多做到扁光处理就行,比较讲究的则要进一步做抛光处理或者雕刻纹样。所谓抛光即用磨石沾水后对石面进行打磨,经过抛光处理后,柱础表面素平如镜。此时,柱础已经基本成型了。
(5)雕刻纹样
北宋《营造法式》记载的剔地起突、压地隐起华、减地平钑,属于柱础纹样雕刻的手法,在清代对雕刻的术语称剔透花活。不考虑线雕、圆雕和透雕,柱础雕饰可分为“平雕”和“浮雕”两种手法。
由词义可看出,平雕的雕刻深度较浅。平雕又包括了“阴刻”和“阳刻”两种雕刻手法,“阴刻”亦称“沉雕”,它们的区别在于:阳刻将图案以外的底面凿掉,凸出图案本身,阴刻则反之,它们雕刻的手法是一致的,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营造法式记载的减地平钑属平雕阳刻。从雕刻手法上来看,线雕也可属阴刻,纵观现存历代遗留柱础,阴刻的手法在柱础的应用不多,可能是阳刻的手法更具有表现力的缘故。
平活的制作工序是:先将图案直接描画在柱础表面,如果要制作多个相同的柱础,可以先在纸上打稿,术语称“打谱”,然后将图案拓于柱础表面。之后用錾子沿着柱础上的图案线凿出浅浅的小沟,再将图案之外的部分凿掉,阴刻反之。再用扁子把凿过的凹面扁光,最后修理图案的边缘,使其平滑。
浮雕,分深浮雕和浅浮雕两种,相当于营造法式记载的剔地起突和压地隐起华。浮雕的制作工序与平雕大致相同:先将纹样绘在纸上(打谱),顺着图案在纸上扎出许多小孔(扎孔)。然后把纸贴在柱础的表面,用软布沾取颜料后在扎满小孔的纸上不断拍打,将图案拓于柱础的表面(拍谱),然后沿着表面上的图案线凿出浅浅的小沟,再将凸出部分以外的石料小心凿去,加工出轮廓,术语称作“打糙”,然后用扁子加工细部,术语称作“见细”。如果柱础做等级较高的深浮雕,那么在深浮雕的凹处还需要进行再雕饰,这样的凹处称为“锦地”,不像浅浮雕那样将凹处处理为“平地”。
来源:图文来源网络
参考:《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柱础艺术与文化研究》--黄坚
知识点:柱础发展演变及制作工艺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5.13 万条内容 · 15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古建筑屋面基层构件--椽子“椽”俗称“椽子”,是屋面基层的承托构件。椽是密集排列于桁上、并与桁成正交的木条,也就是说,椽子的走向是与大多数的梁的走向一致的,而与枋、桁交错。但是梁的放置基本是水平的,即梁与地面平行,而椽子则是沿着建筑屋顶的坡面铺设,与地面是不平行的。 椽子根据所处步架位置有不同的名称,处在脊步的称“脑椽”、处在檐步的称“檐椽”、在脊步与檐步之间的称“花架椽”。为了美化屋顶造型,一般在檐椽之上还安装一层起翘椽子,称为“翘飞椽”,一般简称为“翘飞”、“椽飞”、“飞椽”。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