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砖混结构 \ 关晓彤领导建造的“共生院”原型:一场漫长城市更新实验的新篇章

关晓彤领导建造的“共生院”原型:一场漫长城市更新实验的新篇章

发布于:2022-10-18 09:35:18 来自:建筑结构/砖混结构 [复制转发]

胡同,是北京的血脉与根系。 

 

胡同起源于元朝,元朝人称街巷为“胡同”,后其成为北方街巷的统称。北京古建筑虽经历代更迭变迁,天灾人祸的摧残,仍有相当数量的建筑和街坊得以保留延续下来,北京传统建筑文化的血脉与人们的生活一起,记录了从古至今的沧桑历史。

 

在胡同里,你敲开的每一扇大门,都是历史的大门。

 

 

(电视剧《胡同》截图)

 

最近播出的 《胡同》 ,讲述的便是北京胡同人家绵延70余年的悲欢离合。

 

《胡同》 聚焦老北京胡同中的普通人家庭 ,讲述了三代女性接过居委会主任的接力棒,扎根基层奉献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带领百姓走向幸福美好生活的故事。

 

 

电视剧《胡同》海报(图源:豆瓣)

 

故事选取了北京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78年改革开放施行、2017年十九大召开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年代时间节点, 伴随着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

 

第一代居委会工作者田枣(赵露思饰演),热情投入街道治保会的工作;田枣的女儿孙晓敏(蔡文静饰演)带领个体户改革开放开拓市场;田枣的外孙女、新时代居委会工作者林悦(关晓彤饰演),则积极带领大家进行北京老城区更新改造建设。

 

剧中,关晓彤饰演的林悦满怀激情地向居民们讲述着 “共生院” 的概念 :将腾退出来的院落进行统一规划,设置成老年活动室、老年健康室、老年食堂、图书馆、文化室、儿童活动室等便民场所,还可以做成民宿、民俗博物馆、文化创意园……

 

而“共生院”,正是北京城市更新正在探索的新模式。

 

 

(电视剧《胡同》截图)

 

  (电视剧《胡同》截图)

 

北京胡同中的四合院,曾是中国人的理想家园。

 

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于人口的激增与家庭结构观念的转变, 大户人家的四合院成了几家人混居的“大杂院” ,杂院中的居住环境逐渐与现代生活脱节,房间缺乏采光、格局混乱、冬冷夏热、漏水……厨房厕所更是老大难,各种私搭乱建破坏了传统建筑格局,也损害了古城区的整体风貌。

 

 

(图源:pixabay)

 

如何既能保住老北京的味道,又能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关于胡同的更新改造,一场漫长的城市更新实验正在进行中。

 

 

01

最初的尝试:让胡同居民的生活好起来

 

吴良镛教授在《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一书中提出了 “有机更新” 理论,主张采用 小而灵活的方式进行城市更新 ,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拆除危、旧房,修缮改造一般的居住院落,保留形态完整的居住院落。

 

 

吴良镛主持改造的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图源: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如何不破坏原有的建筑,也能让四合院居民拥有现代化的生活环境,建筑师们最初的尝试是 采用“插入”的模式。

 

2006年,马岩松领衔的MAD建筑事务所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提出了 “胡同泡泡” 的提案,即旧城改造不一定非要推倒重建,可以 让“泡泡”们开启新的社区关系 。2009年,第一个“胡同泡泡”在北兵马司胡同32号诞生,成为早期对改造胡同的尝试。这个“泡泡”其实是一个加建的卫生间和通往屋顶平台的楼梯,考虑到胡同迫切需要改善的是公共厕所环境,且屋顶常有好风光,便有了这样一个设计。

 

 

(图源:MAD建筑事务所)

 

曾获得阿尔瓦·阿尔托奖的建筑师张轲,以胡同中的院落为切入点, 致力于将微小空间变得宜居 。张轲的“微胡同”项目,改造了杨梅竹斜街的两个大杂院,把其中一个40平方米的老房子改造成了一个被五个房间交错围绕的庭院,还加入了极小的卫生间、淋浴空间和厨房等模块。

 

 

(图源:标准营造建筑事务所官网)

 

2012年张轲受西城区政府邀请,将大栅栏一个污水横流的大杂院改造成了让他声名大噪的“微杂院”。院落中保留了原有的一棵大树,还加进了一个公共图书馆,成了一个“微尺度”的社区空间, 这是胡同新社区模式的最早探索

 

 

  (图源:标准营造建筑事务所官网)

 

众建筑则提出了一种 “温柔”且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 。作为实验,2014年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他们将杨梅竹斜街72号院里的一栋空房改造成“内盒院”, 采用了类似宜家平板包装的思路 ,拆和建均被控制在最小限度内,轻型板材组装成的“内胆”被直接塞进了旧房子里,用一个六角扳手就能快速完成安装,花费只是传统修缮方法的一半。

 

 

(图源:众建筑)

 

后来,“内盒院”延伸成为“插件家”,即 “在房子里边造房子,空间里边套空间” ,将一个现代化的空间嵌在老社区中,不会影响原有居民的生活,新空间兼具餐厅、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多种功能,建筑采用预制插件板,防潮保温性能良好,施工迅速,几个非专业工人在一天内即可完成搭建,造价低廉。

 

 

(图源:众建筑,摄影师:高天霞)

 

 

02

轮番进行的城市更新实验

 

十多年前,“北京国际设计周”启动,将设计师们天马行空的思维装进了老城胡同,北京的城市更新从而融入了更多新锐思维。

 

2015年, “白塔寺再生计划” 改造方案正式启动,该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老城保护更新模式, 微循环、微更新 是该方案的基本理论框架,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同时还能塑造了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院落更新部分,现在白塔寺社区中已经有近四十处院落被改造。

 

 

青塔胡同41号院经华融金盈公司改造后,被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办事处接手,打造为书香社区营造计划的实践基地(图源:白塔寺再生计划公众号)

 

 

白塔寺胡同美术馆,原有的建筑功能以居住为主,改造后变为包括艺术家起居室、工作室、公共展厅等场所的艺术空间(图源:Archdaily,摄影师:夏至)

 

白塔寺的“城市客厅”也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设计,白塔寺街区会客厅是 北京市第一个为社区居民提供邻里聚会、厨艺分享社区、议事等功能的“社区会客厅” ,自2017年9月开始启动,以居民兴趣及自发意愿为主导,成立白塔寺民俗复兴社、纳时文笔社、安平伙食社、阜城劳作社、春晖缝补社、福田合作社等8个社团组织,组织居民共同参与的活动超过了300场。

 

 

(图源:白塔寺再生计划公众号)

 

这一时期,在北京胡同中诞生了大量网红先锋建筑。

 

日本设计师青山周平领衔打造了 “树下屋” ,沿街是一间窗明几净的咖啡厅,穿过咖啡厅进入院里,眼前陡然升起一道狭长的砖墙,墙上的老青砖是保留下来的,背后隐藏着可以上到屋顶天台的楼梯。杂院的生活空间相对开放,邻里之间可以交流。

 

 

(图源:B.L.U.E事务所)

 

建筑师隈研吾也将自己的北京工作室放到了胡同中,建筑外立面用灰色的金属模仿了北京传统建筑的花窗元素,若隐若现的玻璃幕墙和传统的灰色砖墙对半分开,原有的木结构被保留并修复,与铝制构件和玻璃幕墙形成对比,将传统和现代结合在了一起,完美地把建筑工作室“嵌”到了胡同的老房子之间。

 

 

(图源: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

 

  (图源: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

 

 

03

共生院,老城保护的新探索

 

随着胡同建筑更新的深入,大家发现,明星建筑师所能带来的示范作用毕竟是有限的, 最好形成一个有效的机制 ,来推动老百姓们对于房屋进行自我更新。

 

2019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共生院”的改造思路,为老城保护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部分片区已经开始了“共生院”的试点。

 

URBANUS都市实践所参与改造设计的雨儿胡同16、18、20号院,是典型的“共生院”,院中的居民以原居住者为主。按照“共生院”的改造理念,将院子中原本杂多的元素用统一的建筑语言进行表达,并 设置公共空间 ,激发居民自发地维护公共区域的美观,凝聚邻里关系,在杂院中还 加入了符合当下单身青年生活习惯的小户型 ,吸引年轻的租客,给杂院带来新的活力。

 

 

(图源:URBANUS都市实践,摄影:申立仁、王雨蒙)

 

  (图源:URBANUS都市实践,摄影:申立仁、王雨蒙)

 

草厂地区试点的“共生院”,对院落风貌进行修缮保护,增加基本生活设施,试点共推出了9个院子约16套房间,将功能定位为“青年公寓”, 引入知识层次高的年轻人群,与老北京人做邻居。

 

位于什刹海地区的银锭桥胡同7号院完成了部分签约腾退之后,引入民宿业态,入住旅客能与剩下的4户居民共同生活, “外来客”与“本地户”不断交流、磨合、共享 ,银锭桥7号院已经变成了邻里间的“共享家”。

 

 

(图源:北京东城公众号)

 

在“共生院”里,老建筑得到了保护性的修缮,居民的生活设施配套得以完善,同时以民宿、青年公寓等形式引入新居民,也可以让图书馆、文创空间等产业进入,还可以成为便民服务网点、社区居民服务中心等。 “共生院”的概念也可以扩展到“共生街区”层面 ,不同功能、形态的院落之间也可以实现共生。

 

通过“共生”方式的探索,为古老的胡同引入年轻的力量,在旧的领域植入新的内容,这就像是给鱼缸换水,不能把水全部换掉,如果一次换掉三分之一,三分之二还是原来的水,这样鱼也能适应,加入的水也很容易能够跟原来的水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健康状态,才是城市更新的基础。

 

 

结语

 

 

  (图源:Archdaily,摄影师:朱雨蒙)

 

20世纪90年代中期,每年有将近600条胡同消失,让人痛心不已。

 

反思之后,我们从“一刀切式”的大拆大建,走向了 “绣花式”的点状更新。

 

2004年出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明确提出,“坚持(老城)总体保护,积极探索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的方法”。

 

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中提出,“老城不能再拆,通过腾退、恢复性修建,做到应保尽保”

 

不久前发布的《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1-2025年)》则更明确地提出,通过打造建筑、居民、文化三者和谐共存的“共生院”,来推动老城的保护性修缮和恢复性修建。

 

这些年的胡同改造,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有被一致认可的,也有备受争议的,但无论如何,若想完整保留胡同文化并提升胡同居民的生活质量,总要想一些向前走的办法。

 

城市更新会是一个永远持续的过程,城市在向前,胡同也要向前。

 

对于北京胡同的消失和改造,你有什么想法吗?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聊聊。

 

 

参考资料:

《建筑师参与的北京老城区院落改造实践研究》(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硕士论文,作者:刘雁鹏,指导教师:金秋野)

《大院胡同的N种解法 | 建筑精说建筑》(公众号:一只建筑精,作者:陈亢亢 尔夏)

《你爱的老胡同,正慢慢变年轻》(公众号:三联生活周刊)

《日常生活礼赞:雨儿胡同16、18、20号院综合整治改造提升》(URBANUS都市实践)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砖混结构

返回版块

10.1 万条内容 · 42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李烨:此时此地,小石村“大屋檐”之后

九月底,在成都居家办公的生活结束后,建筑师李烨赶往泸州古蔺县的凤凰村,他要去一个项目工地上看看,这个项目他和团队已经跟进了快一年。 这两年李烨和他的时地建筑因为在彭州小石村的建筑实践收获了许多关注,也因此接触到更多的乡建项目。每个月往返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把控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同时记录一座座建筑从无到有的过程,这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