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岩土工程 \ 浅析滑面勾绘方法

浅析滑面勾绘方法

发布于:2022-10-17 11:39:17 来自:建筑结构/岩土工程 [复制转发]
滑坡治理中滑面的正确勾绘对病害的治理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滑坡成功的治理的关键与基础。一旦滑面勾绘出现偏差,将造成后续滑坡处治方案的安全性、经济性出现不确定性。轻则造成工程治理费用的大幅攀升,重则造成工程处治失败。

滑面作为坡体中的一种特殊结构面,其形成和发展与坡体的中各种形式的结构面存在必然的联系。 层面、流面、劈理、节理、断层、卸荷带、风化面、软弱层、差异接触面等 原生结构面、次生结构面和浅表生结构面,作为岩土体的“软弱面”,往往是滑面发育的温床
因此,正确勾绘滑面的前提是对坡体结构须具有充分而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分析与合理配套这些结构面形成滑面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充分掌握,并合理的应用地质资料是滑面勾绘的前提。
在一些复杂滑坡中,有时可采用深孔位移对滑面进行有效监测,从而通过测斜管中位移突变的部位,可靠而有效的获得滑面的位置。
此外,滑坡存在多层滑面或潜在滑面时,需结合坡体变形的特征核查哪层滑面是正在变形的,哪些是具有形成滑面条件的结构面而正在发育,地面的裂缝的位置与性质对应于哪个深度的滑面等,进行综合考虑后合理的勾绘滑面。
某坡体自然坡度约为15°左右,地表为厚约5~10m的含碎石粉质粘土,下伏强~中风化页岩,坡体地下水非常、非常丰富,地表水常年在地面以下3~8m左右,地表多有湿地分布。高速以挖方的形式通过该段长大的缓倾自然斜坡段。为防止坡体变形,坡脚设置截面为3×4m,长30m,间距为6m的大截面抗滑桩进行支挡。其中桩体悬臂长17m,锚固段长13m。
图片
图1 坡体工程地质断面示意图
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坡面与抗滑桩坑中地下水相当丰富,甚至有的桩坑中每天排水量达到上百吨。在工程施工完成后不久,监测发现坡脚抗滑桩发现倾斜,且部分桩体在拉剪作用下发生断裂,在距桩顶约200m的部位出现贯通性长大裂缝,故需对滑坡进行重新治理。其滑面分析如下:
1、坡体上部堆积体与基岩面的接触面。坡体由于富水而多有浅层滑塌,堆积体力学性质低,在工程开挖切穿土岩接触面扰动后,易发生上覆堆积体的滑动。对本坡体来说,上部堆积体易从桩顶发生越顶事故。
2、坡体下伏基岩为强~中风化薄层状页岩,岩体在地质历史时期易向坡体的临空面发生卸荷变形,即发生倾倒变形。这从地面调查时的“露头”和钻探中已得到证实,倾倒变形部位的产状为140°∠51 °。因此, 在工程开 切穿 土岩 接触面 扰动后,坡体存在沿深约17m左右的薄层页岩的倾倒转折部位形成滑面,这也可该部位地下水集中渗流得到验证。
3、根据钻探和抗滑桩开挖时发现,坡体中在深约17~36m的软弱带。该带倾角约12°左右,呈泥化状,下部紧邻开挖边坡的坡脚。因此, 在工程开 切穿 土岩 接触面 扰动后,坡体存在沿该软弱带发生滑坡的可能。
4、坡体 倾倒下部的基岩产状为332 ° ∠80 °,滑坡后缘形态主要依附于此结构面形成,故依据坡体地表裂缝位置可有效确定滑坡后缘形态。

图片

图2 钻探岩芯和结构面

而根据截面为 3×4m的抗滑桩变形特征,以及地表裂缝距桩顶约200m的部位等特征,分析得到坡体中的深层软弱带形成的滑面为本次滑坡发生的控制性滑面。否则,如此大截面的抗滑桩发生倾斜或破坏,以及地表裂缝距坡脚如此发育就无法解释。也就是说,该坡体存在浅、中、深三层滑面,且造成本次坡体发生大规模变形的控制性滑面为深层页岩中的软弱带。

图片

图2 滑面勾绘示意图

该滑面勾绘后,依据相关单位提交的深孔监测资料发现,滑坡的确存在这三层滑面,验证了当初滑面勾绘分析的正确性。

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料推荐:

确定边坡临界滑面的flac-Monte Carlo法

知识点:滑面勾绘方法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岩土工程

返回版块

1.59 万条内容 · 35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不同滑面形式的滑坡机理

滑坡的受力模式和发展状态是滑坡机理的反映,是认识滑坡和防治滑坡的依据。不同滑面形式滑坡的滑坡受力模式和发展状态是不同的,并且表现出不同的变形形迹。因此,可以通过现场的形迹调查进行滑坡受力状态分析,判断滑坡的性质、发育阶段和稳定状态,并初步确定滑坡防治方案。 1、弧形滑面 均质或类均质土体,以及无优势结构面的破碎岩体或强风化岩体构成的斜坡,由于滑面是在剪应力控制下形成的,即滑面为新生的同生面,故其滑面形式为圆弧形或螺旋形,滑面为同一参数。当然,如果坡体存在不同形式的地下水时,滑面的形态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