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景观规划设计 \ 上海徐汇区田林东路街道公共空间提升设计 | 城市更新

上海徐汇区田林东路街道公共空间提升设计 | 城市更新

发布于:2022-10-17 10:53:17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转自公众号:水石设计  

 
 

“如果让更多的消极角落变成居民可以频繁使用的日常景观,那就能一举两得得让街区更新引导更积极的公共空间秩序。”

——水石城市再生中心

 

项目所在的田林街道,是 上海首批“十五分钟生活圈”的示范街区 。水石设计在2019年完成了田林路沿街商业界面的提升改造之后,又参与了田林东路的街道空间更新。在田林路向东1.5公里的延申段上,集合了田林新村多个建成于不同年代且具有不同空间特点的住区与商办楼宇,由此产生了 丰富多变的街道界面和很多口袋型场地 。在改造之前,这些不规则形状的街边场地大部分被各种非正规的方式占领,或是不合理的停车、或是杂物的堆放、或是不可进入的灌木丛。水石设计与田林街道从挖掘田林社区特点出发,围绕如何改造这些口袋空间为课题,将 解决现有矛盾与创造服务于社区生活的新场所结合 ,在田林东路上实践了一系列“新社区空间”的改造。

 

? 田林东路沿线多样化的公共空间形态

 

参照调研的数据显示,在田林东路路段住区的常住人口中,有接近四分之一是6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不少因为地区的教育资源而搬到这里的核心家庭。而对于田林新村来说,这里的公共场地却尤其缺乏,当我们看到社区居民常在田林路上改造的小区出入口聚集与聊天,我们就想到进一步利用田林东路两侧的场地条件为社区的老人与孩子创造更多的户外活动场地。

 
 

? 改造后的小区入口空间增添了休息亭

在与居民的交流中,我们还发现文艺氛围是田林社区生活的一大特色。早期入住田林东路新村的居民很多具有从事技术或文艺创作工作的背景,社区的很多居民喜爱表演,社区活动中心前的广场上常有居民自发的表演。与此同时,艺术与科技创作是田林社区孩子们课余生活的重要主题。田林社区的很多学校里都保藏了许多孩子们的作品,我们就在思考,街区更新是否能把这些 社区生活中的亮点放到街道的展示界面 上。

 

? 田林三中的学生作品

 

我们希望通过对街道角落与基础设施空间的景观改造来改变人们使用道路的方式,为社区打造更安全、便捷的慢行系统。我们收集了居民对这些场地使用的各种投诉与建议,并在坚持数周的反复现场调研后,找出了近十个不同的街边口袋。他们大部分只有20至50平方米,但通过精细化的设计被转变为对街区生活有积极作用的节点。

       

? 将大数据分析作为口袋空间落位的依据

 

? 田林东路上的多个街道口袋 构成对

街道不同人群的服务点

我们把由这些口袋空间所联系起来的网络,看做是联系“社区15分钟生活圈“的慢行系统,这个系统由道路景观和一系列功能服务点位构成,他们 串联 起居民的 家与城市 ,是供社区生活与 社群文化沉淀与积累 的地方。

 

? 基于街道慢行系统而形成的“十五分钟生活圈“模型

 

“大板楼”是设计师对田林新苑沿街高层住宅的昵称。作为上海最早的高层集合住宅之一,它不仅在体量上有着又高又长的特色形象,而且还有着一条凸出地面1米多高的商廊。总长80多米的商廊原本与街道有着和谐的尺度关系,大楼在面向街道的一侧退让出一个三角形的广场,还有着一棵大树树荫的庇护。但在改造前,店铺前的空地却被恼人的停车占满了,商铺入口被各种停车围得死死的,加上局促的台阶,行人很难接近店铺,所以街铺业态的品质也很难提升。

 

? 改造前大板楼前被停车占满

“应该把这里还给人行空间”,“给行人更好的视线,给商铺更多的外摆区”,在方案前期的讨论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占用街道路面停车是对公共生活的干扰。由此我们提出的将台阶外移,拓宽商铺前区的方案顺利获得街道与各家商铺的认可。

 

? 大板楼前区台阶的前移

将室外场地划分出了两个标高的空间

改造后的大板楼前区有两条不同标高的空间,一组高出路面1米且与商铺入口直接相连,连接了三个外摆区和两端与路面联系的大坡道;另一组则是由弧形矮墙围绕出的小广场,广场边布置了与台阶结合的座椅,或是可让孩子们嬉耍的小广场。

 

? 矮墙恰到好处地围出了

路边的小广场 与可以俯望街道的商廊前区

台阶的改造在施工期间就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更多人喜爱在高处通行。田林街道也在改造后积极推进了业态的调整与室外家具的添置,生鲜店、花店、糕点铺等社区业态被逐步引入大板楼下,常常能见到一些坐轮椅的老人来这里买东西,或者聚在店铺外唠家常。

 
 

? 商铺前区的拓宽提供了

居民的交流空间和商铺的经营环境

 

? 改造后台阶与坡道的错落设置兼顾了

人们出行使用中的便利性与街边景观的围合感

在口袋空间的策划中,我们尤其关注到对当代 生活细节的补充 。例如通过 增加坡道与合理减小台阶宽度 来满足人们实际使用的需要, 补充夜间灯光 的设计以满足夏季人们夜间纳凉的习惯,或者是对 人行道狭窄区域的局部拓宽 以保证轮椅的通行。灯光的布置围绕着店铺的檐口与矮墙的边缘展开,我们用泛光柔和地洗亮场地的边界,给夜晚的活动提供更 舒适安全的氛围

 
 
 

? 改造后的商铺前扩宽的大平台和坡道

保证轮椅的通行以及方便居民购物

 

? 室外环境的夜间光环境设计

大大提升了场地的安全性和使用时长

 

田林新苑入口的杂物间改造是一个转变闲置空间功能与使用秩序的典型案例。在改造前,这里是门卫室一侧闲置的平房和一小片户外场地。但在改造前,这里因为封闭的视线与不可达,所以是小区入口边的卫生死角。

   
   

? 改造前的杂物间(左)与被围墙挡住的卫生死角(右)

“我们希望用积极的空间使用方式改变这里的环境,并让它成为对小区居民有益的空间。”

在改造方案中,我们拆除了杂物间中零碎的隔墙,将室内改成一个拥有双面采光的完整空间,这样就有了一个可以容纳几十人的活动场地。我们将立面的斜窗改成有窗台的竖窗,让孩子们把自己的美术作品绕着屋子摆开,又在窗外围了一圈矮座,这样就能让更多的孩子趴着窗台看里面的热闹。

 
 
 
 

? 改造后的艺术空间

为社区艺术作品的展示 提供了充分的展示空间

我们尽可能让室内与室外的每一面都打开,提供公共视野所可及的场地与景观,让每个角落都成为可被公共活动共享的部分。在室外的绿地里,我们辟出了一小片空地和一条花径,连通小区内部到田林东路的一条步行通道,通道两侧以不同高度的花池与植物点缀,作为给活动室向室外延伸的空间。这里晚上还会亮起草坪灯,为晚归的人们点亮回家的路。

 
 
 

在与田林街道的共同策划中,这个空间可以作为给田林社区孩子们的美术教室,而事实上在完工后不久,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选择这里作为“花开蒲汇塘”的社区美术馆,举行了近一个月的社区文化活动。

 
 

? 2022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期间

在社区美术空间里举行的活动,摄影:温婧

 

“田艺荟”是我们为田林三中校园的外围墙所做的文化型改造设计。这里原来是学校美术与科技教学楼的外墙,首层的墙高度约2米有余,总长70米左右。改造前,这片墙因缺少灯光且不太起眼,而常常成为环卫打扫的难点。

 

? 改造前的围墙是街边不起眼的角落

“如果这个角落可以获得人们更多的关注,那么消极的问题自然会被化解”。在与三中的李校长参观了学校的特色课程与学生作品后,我们想到把学生作品从墙内搬到墙外的想法。改造后的“田艺荟”包含6个橱窗与7个展台,主要用于展示田林三中学生的艺术与科技作品以及与田林社区的文化生活相关的内容。“田艺荟”希望通过孩子们的视角观察田林社区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孩子们的想象与创作描绘田林美好的未来。

2022年初,田林街道、田林三中与水石设计共同策划了“田艺荟”的首展,三中的孩子们亲手将自己的书法与藏书票布置到了橱窗中,田林社区的“十五分钟生活圈”建设成果也同时展出。布展过程中,很多居民驻足观看,连连为孩子们竖起拇指。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社区文化在展示与阅读中被传播开来,在理解与回应中萌发了新的火花。

 

? 田林三中的学生们将自己的作品布置到街边的橱窗里

 

? 水石设计师与田林三中老师商讨布展事宜

 
 

? 过路人为布展的孩子们竖起拇指

 
 

? 田艺荟中展出学生作品(图片来源:田林三中)

 

? 田艺荟中展出了田林社区“十五分钟生活圈”的建设成果

 

田林东路两侧集中了很多形态丰富的商铺与社区服务设施,在对多个点位的改造中,我们从 街道视觉秩序出发,调整建筑立面材质、色彩与店招的秩序 ,在保持建筑丰富的风貌的同时又为具有烟火气的街道刻画出一个个得体大方的立面表情。

<滑动查看店招改造前后对比>

       

? 改造后

       

? 改造前

<滑动查看体育大厦改造前后对比>

       

? 改造后

       

? 改造前

 
 
 
 

? 保留原始建筑风貌的同时刻画社区的烟火气

 

我们将大大小小约十个 灰色角落改造成服务于居民的口袋型绿地或设施 ,为临近的居民与商户 补充了服务功能和交流场所 ,也为街区带来了更多充满活力的公共生活场景。所有口袋以日常景观的方式参与了社区的治理,通过 经济而可持续的材料 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以丰富的街道活动与空间联系把社区与周边城区做更紧密地联系, 积极展现基于共享与理解的社区文化 。既有烟火,又有秩序,更有人情味,让老旧小区的活力持续助推城市的发展。

     
     
     


项目名称:上海徐汇区田林东路街道公共空间提升

业主信息: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街道

项目位置:田林东路(柳州路至漕溪路路段)

建成时间:2022年1月

设计顾问:沈禾

街道空间规划与空间策划:水石城市再生中心、合乐规划大数据

街区建筑改造设计:水石城市再生中心

街区景观改造设计:水石景观事业三部

街区视觉与导视设计:水石技术研发中心城市空间视觉设计室

摄影:杨阳、王琇

撰文:董怡嘉

编辑排版:水石品牌


版权所有?水石设计


感谢  水石设计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下方公众号关注 「看见景观」  

  
      
        
  
          
            
            
              
国际报奖

 
 

22年10月-23年 国际设计奖项资讯

  
      
        
  
          
            

 
 

    

斩获大奖!GMC青坤景观 揽获美国MUSE 缪斯设计三项大奖

  
      
        


 

  
      
        
  
          
            

 
 

 
   看见景观 视频号    项目频道 / 美学频道 / 纪律片频道/考察频道 更新中      近期阅读
 

 

西安 紫薇绿城·南山雲庐 | 引山入园 隐园于山

佛山 港龙·滨江公园 | 公园里的绿意时光

 

郑州 大正 · 水晶森林 大区 | 森林生活剧场

五粮·东方酒谷 | 奥雷·舍人事务所赢取五粮液文旅综合体国际设计比赛

郑州 正弘 · 臻筑 大区 | 坐在你身边看云

成都两处互动智慧景观探索 | 东安湖体育公园时尚潮玩地&东部新区三鱼萌狮文化村

景观自然之美 | 野趣与优雅并存

 

青岛 龙湖·新壹城 | 微空间的收纳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25.01 万条内容 · 26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对城市大型郊野公园的设计探索

转自公众号:InstinctFabrication本色营造 近年,郊野公园概念逐渐兴起,反映了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广泛地认可,同时它也不断延伸着人与自然的共融共生的精神边界。 在此,IF与大家分享一个位于深圳市龙华区的郊野公园设计概念方案,借此机会展开对城市超大型绿色斑块,特别是以现状山林为载体的郊野公园的设计研究,同时也是对自然、城市与人的关系的 进一步 思考。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