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工程篇
白起渠
先秦
“白起渠”又名“ 武镇百里长渠 ”。 位于湖北省襄樊南漳县东25公里处的武安镇境内,是战国时期的军事水利工程 。时间早于四川都江堰。
秦昭襄王28年(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率兵攻楚,拦蛮河水,开渠灌鄢。因白起伐楚有功,秦王封他为武安君,武安镇由此而得名。战后,民用此渠灌田。
唐大历四年(769年)、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元大德九年(1305年)5次对长渠进行了较大规模地修整。
民国28年,国民党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驻防宜城县,电请湖北省政府复修。
民国31年, 长渠 复修工程破土动工。 为了纪念张自忠,将长渠更名为 荩忱渠 (张将军字荩忱)。施工5年,终未修成。
1949年10月26日,湖北省水利厅召开全省第一次水利会议,会后通过修复长渠的建议。
于1950年1月经水利部批准,并将其列为贷款工程项目予以支持。
1952年1月,宜南两县投入4万劳力,动工修复。1953年5月1日,长渠修复工程完工,人们在渠首举行了隆重的通水庆典。
都江堰
战国—秦汉
都江堰, 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境内,岷江上的大型引水枢纽工程,也是现有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 。
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 秦蜀守李冰主持兴建 。是 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工程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运、城市供水等多种效益。成都平原因此富庶,自古有“天府之国”美称。都江堰始名于宋代,宋以前称都 安堰、湔堰或犍尾堰 。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
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浙江通济堰
魏晋
四川通济堰
隋唐
四川通济堰是 岷江中游 著名的灌溉工程, 渠首在四川新律县城东南岷江支流南河、西河与岷江的汇合处 。
通济堰是有坝引水,拦河坝与南河斜交。壅竹笼堆筑,一般夏秋冲毁,冬季岁修再建。 通济堰之名最早见于《新唐书·地理志》 ,而其历史则可以上溯到东汉建安年间。
唐开元二十八年即公元740年益州长史章仇兼琼从新津邛江口引渠南下到眉山县西南入江,灌溉农田六百顷。渠建成后名“ 通济堰 ”。
这一时期章仇兼琼在岷江中游兴建的主要水利工程还有蟆颐堰(岷江左岸,在眉州境内引水)、鸿化堰(岷江右岸,在青线境内引水),在成都平原南部形成了仅次于都江堰的又一岷江灌溉体系,这些工程一直沿用至今。
宋代通济堰有较大发展,渠首和灌区都有比较严密的管理制度。据记载,拦 河坝长约860米 ,可以灌溉新津、彭山、通义、眉州四县农田3万亩。
明末清初通济堰因年久失修,废弃近百年,到雍正年间才开始回复。嘉庆七年也就是1802年在渠首上游开白鸡河154丈,引都江堰外江干渠沙沟河、黑石河水入西河全归通济堰。
至此通济堰灌区与都江堰外江灌区相连,提高了水源保证率。这是历史上通济堰渠首工程的一次重要改建。
京杭运河
宋元
高家堰
明
建国初这里发大水,周恩来同志乘坐飞机来到洪泽湖上空察看大堤,并致电省市政府“一定要修筑好洪泽湖大堤,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解放以来的半多个多世纪。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这条人工巨堤不断得到加固修筑,使其更为完美。
淮阴市政府于2003年已经启动程序向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
坎儿井
清
现代工程篇
南水北调
现代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现代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水利工程设计
返回版块28.27 万条内容 · 366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一分钟告诉你,水利工程“营改增”怎么回事?经国务院批准,在前期部分行业“营改增”试点基础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6〕36号)(以下简称“办法”),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以下称‘应税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缴纳增值税,不缴纳营业税”。该办法于2016年5月1日开始执行。之后,水利部发布了《水利工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计价依据调整办法》(办水总[2016]132号),水利工程据此推进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工作(以下简称“营改增”)。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